網格交易賺錢秘笈:掌握這3個關鍵參數,讓機器人為你24小時穩定套利

網格交易賺錢秘笈:掌握這3個關鍵參數,讓機器人為你24小時穩定套利

在波動劇烈的虛擬貨幣市場中,許多投資者尋求能夠應對價格震盪並穩定獲利的策略。「網格交易」(Grid Trading)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量化交易策略。對於「網格交易是什麼?」這個問題,簡單來說,它不需要精準預測市場的漲跌方向,而是透過自動化的方式,在預設的價格區間內執行「低買高賣」的指令,將市場的波動轉化為實際的利潤。

網格交易的核心魅力在於其紀律性與自動化,能夠有效克服投資中最常見的人性弱點,如追高殺低的恐懼與貪婪(FOMO)。然而,它並非穩賺不賠的聖杯。成功的網格交易需要交易者對其原理有深刻的理解,並能根據市場狀況,精準設定各項參數。

本文將全面且深入地剖析網格交易,從最基礎的核心原理,到進階的現貨與合約網格策略,再到決定成敗的參數設定技巧與風險管理。無論您是初入幣圈的新手,還是尋求策略優化的資深交易者,都能在此找到詳盡的指引。

網格交易的核心原理是什麼?

網格交易的本質,是在一個特定的價格區間內,佈下天羅地網,捕捉市場價格的每一次波動來獲利。這個自動化交易策略的運作原理可拆解為以下幾個步驟:

設定價格區間

首先,交易者需要判斷一個資產(例如:比特幣)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來回震盪的價格範圍,並設定一個「價格上限」和「價格下限」。這是整個策略的戰場。

劃分網格

接著,系統會將這個價格區間,按照您設定的「網格數量」,切分成數個等份,每一份就是一個價格點位,這些點位串連起來便形成一張「網格」。

自動掛單

設定完成後,網格交易機器人會自動在當前價格下方的網格點位掛上「買入」訂單,並在當前價格上方的網格點位掛上「賣出」訂單。

執行交易

  • 當價格下跌並觸及某個下方的網格點位時,對應的買單會自動成交。
  • 當價格上漲並觸及某個上方的網格點位時,對應的賣單會自動成交。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解釋網格交易原理:假設您認為比特幣會在 25,000 到 30,000 美元之間震盪。您設定了這個區間,並將網格數量設為 5 格,每格的間距就是 1,000。若當前價格為 28,000,此時機器人會:

  • 在 27,000、26,000、$25,000 處掛上買單。
  • 在 29,000、30,000 處掛上賣單。

如果價格從 28,000 跌到 27,000,買單成交;之後若價格回升至 28,000,這時機器人會將先前在 27,000 買入的部位賣出,完成一次價差為 1,000 的套利。只要價格在 25,000 至 $30,000 的範圍內持續波動,這個由網格交易機器人執行的低買高賣過程就會 24 小時不間斷地自動重複進行。

網格交易的兩大類型:現貨網格 vs. 合約網格

網格交易主要分為在「現貨市場」與「合約市場」運行的兩種型態,兩者在風險、獲利潛力與操作邏輯上存在顯著差異,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交易策略。

特性 現貨網格 (Spot Grid) 合約網格 (Futures Grid)
交易標的 實際的加密貨幣資產(如 BTC、ETH) 加密貨幣永續合約
槓桿 無,1:1 資金操作 可使用槓桿(如 2x, 5x, 10x)
做空能力 僅能做多(低買高賣) 可做多、做空或多空雙向(中性)
主要風險 資產價格下跌的浮動虧損、「破網」風險 槓桿導致的「強制平倉」(爆倉)風險
資金費用 需支付或收取資金費率 (Funding Fee)
適合對象 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新手、長期持有者 追求更高資金效率、能承受更高風險的交易者

現貨網格

交易的是真實資產,風險相對較低。即使價格跌破網格下限,您只是持有了一批成本較高的現貨,不會有爆倉歸零的風險,適合長期看好該資產並希望透過震盪降低持倉成本的投資者。

合約網格

交易的是衍生品合約,引入了槓桿,能放大獲利,但同時也放大了虧損與風險。最大的風險在於「強制平倉」,若市場走向與預期相反且波動劇烈,可能導致保證金全部損失。此外,還需考慮「資金費率」的成本,長期持倉可能會被費率侵蝕利潤。

現貨網格策略深度解析

根據不同的市場預期和持有的本金,現貨網格交易策略可以細分為三種:

策略類型 正向網格 反向網格 中性網格
適合行情 震盪上漲 震盪下跌 橫盤震盪,方向不明
投入本金 穩定幣 (U本位),如 USDT 交易幣 (幣本位),如 BTC 穩定幣 + 交易幣
核心原理 先低價買入交易幣,再高價賣出 先高價賣出交易幣,再低價買回 以開單價為中軸,價漲賣幣、價跌買幣
主要目的 賺取更多的穩定幣 賺取更多的交易幣數量 同時賺取穩定幣與交易幣

正向網格 (Forward Grid)

這是最常見的模式。您投入穩定幣(如 USDT),網格機器人會自動低買高賣,目標是讓您的 USDT 總量不斷增加。適合在您預期市場將在震盪中緩步上漲時使用。

反向網格 (Reverse Grid)

當您長期看好某個特定的幣種(如 ETH),並希望在市場整理或下跌時增加持幣數量,就可以使用此策略。您投入該幣種作為本金,機器人會在價格較高時賣出部分換成穩定幣,待價格回落後再用穩定幣買回更多的幣。

中性網格 (Neutral Grid)

當市場方向不明,但預期會在一個區間內激烈震盪時使用。您需要同時投入穩定幣和您想交易的幣。網格交易機器人會以開單時的價格為基準,當價格上漲時,賣出您持有的交易幣;當價格下跌時,動用您的穩定幣買入交易幣。

合約網格策略深度解析

合約網格因其槓桿和多空特性,策略更為靈活,但也更複雜。設定完善的合約網格參數是獲利的基礎。

策略類型 多頭網格 空頭網格 中性網格
適合行情 震盪上漲 震盪下跌 橫盤震盪,方向不明
核心原理 逢低開多,逢高平多 逢高開空,逢低平空 以開單價為中軸,價漲開空、價跌開多
風險來源 價格大幅下跌導致爆倉 價格大幅上漲導致爆倉 價格突破區間的單邊行情(雙向爆倉風險)
投入本金 穩定幣 (U本位) 穩定幣 (U本位) 穩定幣 (U本位)

多頭網格 (Long Grid)

當您看漲市場,但又擔心直接開立多頭合約的風險過高時,多頭網格是很好的選擇。它會在價格回調時分批建倉做多,在上漲時分批平倉獲利。相比一次性重倉做多,它能有效拉開與強平價格的距離,提高容錯率。

空頭網格 (Short Grid)

當您看跌市場時使用。它會在價格反彈時分批建倉做空,在下跌時分批平倉獲利。同樣地,這能分散風險,避免在市場頂部一次性做空而被軋空。

中性網格 (Futures Neutral Grid)

這是最高風險的策略。它在基準價之上做空,基準價之下做多,意圖捕捉區間內的所有波動。但若市場出現強力的單邊突破行情(無論向上或向下),都會導致其中一個方向的倉位蒙受巨大虧損,甚至爆倉。此策略只建議經驗豐富的交易者在有十足把握的橫盤行情中使用。

網格交易成功的關鍵:參數設定與技巧

魔鬼藏在細節裡。網格交易的成敗,與網格交易參數設定息息相關,以下將介紹關鍵的網格交易技巧。

價格區間設定

這是最重要的參數,它定義了網格交易機器人的工作範圍。

天地單:設定一個極寬的價格區間(例如,參考某幣種的歷史最高價與最低價),這種策略有時也稱為「網格天地」單。優點是策略能長期運行,幾乎不會「破網」。缺點是資金利用率極低,因為大量資金會被分配到極端價格的掛單上。

窄幅區間:針對短期震盪行情,設定一個較窄的價格區間。優點是資金利用率高,交易頻繁。缺點是「破網」風險極高,一旦價格突破區間,策略就會失效。

AI 智能策略:許多交易所(如派網Pionex)提供基於歷史數據回測的 AI 策略,能自動推薦最佳價格區間。這對新手相當友好,但需謹記,歷史數據不保證未來表現。

技術指標輔助:可利用布林通道 (Bollinger Bands) 的上下軌、或重要的支撐壓力位來設定區間,能提高設定的準確性。

網格數量

網格數量(或稱網格數)決定了交易的密度和單筆利潤。

  • 網格多:交易頻率高,能捕捉微小波動,但每筆網格利潤薄,且總手續費成本較高。
  • 網格少:單筆交易利潤高,但交易頻率低,可能錯過許多小幅震盪的機會。

理想的網格數應與資產的波動率相匹配。波動大的資產可設多一些網格,波動小的則設少一些。

等差網格 vs. 等比網格

類型 等差網格 (Arithmetic) 等比網格 (Geometric)
價格間隔 固定的金額間隔 (如每格價差 $100) 固定的百分比間隔 (如每格價差 1%)
適用情況 價格波動較小的市場、窄幅區間 價格波動較大的市場、寬幅區間(如天地單)
計算方式 較簡單 較複雜

等差網格在價格較低時,相同的價差代表較大的漲跌幅,交易會更頻繁;價格較高時則相反。

等比網格則確保無論價格處於何種水平,每格之間的漲跌百分比是固定的,更適合長期和大幅度的波動。

每格利潤與手續費

這是新手最容易忽略的虧損陷阱。單格利潤率必須顯著高於完成一買一賣所需的「雙邊手續費」

例如,若交易所的 Maker (掛單) 手續費為 0.1%,一買一賣的總手續費成本為 0.2%。那麼您設定的單格利潤率最好在 0.5% 或以上,才能確保扣除成本後仍有可觀的網格利潤。許多平台會在設定時顯示扣除手續費後的預估利潤,務必仔細查看。

合約網格的額外考量

  • 槓桿倍數:務必謹慎!新手建議從 2-3 倍等低槓桿開始。槓桿越高,強平價格越近,風險呈指數級增長。
  • 保證金管理:時刻關注倉位的保證金狀況與預估強平價。在市場朝不利方向移動時,及時補充保證金是避免爆倉的關鍵。

網格交易的優點與缺點

優點

  • 24/7 自動化交易:設定後由網格機器人全天候監控與執行,解放您的時間與精力。
  • 克服人性弱點:紀律性地執行預設策略,避免因市場波動而引發的非理性情緒化交易。
  • 震盪市套利神器:在橫盤或震盪行情中,表現通常優於單純持幣,能持續累積微小利潤。
  • 分攤成本與風險:透過分批買入,具有類似「定期定額」的效果,能有效平攤持倉成本。

缺點

  • 資金利用率不佳:大部分資金被鎖定在未成交的掛單中,無法用於其他投資,尤其在「天地單」策略中更為明顯。
  • 單邊行情表現遜色:在強勁的單邊牛市中,網格會因不斷賣出而錯過大部分漲幅,其回報遠不如直接持有現貨。
  • 破網風險:這是主要的網格交易缺點之一。當價格突破設定的區間上限或下限時,策略便會停止。若價格跌破下限,您將持有一堆不斷貶值的資產;若價格漲破上限,您則會賣在相對低點,錯失後續行情。
  • 交易成本侵蝕:頻繁的交易會產生高昂的手續費,如果參數設定不當,利潤可能被手續費完全侵蝕。
  • 合約網格的附加風險:槓桿帶來爆倉風險,資金費率則可能成為長期持倉的額外成本。

常見問題 (FAQ)

Q1: 網格數量越多越好嗎?

A: 並非如此。網格數越多,雖然交易頻率越高,但每筆交易的利潤會變薄,同時需要支付的總手續費也更高。這是一個需要權衡的選擇,應根據資產的波動性和您的利潤目標來決定。關鍵是確保每格利潤在扣除手續費後仍是正數且符合預期。

Q2: 網格交易一定會賺錢嗎?會不會虧損?

A: 網格交易並非穩賺不賠,可能在以下情況下產生虧損:

1. 浮動虧損:當價格持續下跌並跌破網格區間下限時,您所買入的資產會產生未實現的帳面虧損。這部分的虧損會影響您的總體網格收益。只有當價格回升,這些部位被賣出後才能實現盈利。

2. 手續費虧損:如果設定的每格利潤過低,不足以覆蓋來回的交易手續費,就會造成越交易越虧損的局面。

3. 合約爆倉:在使用合約網格時,如果槓桿過高且市場走向與預期相反,倉位可能被強制平倉,導致本金全部或部分損失。

Q3: 遇到強勁的單邊行情(大漲或大跌)該怎麼辦?

A: 這是網格交易最大的挑戰。應對方式取決於您的預案:

止損:在創建網格策略時就設定好止損價格。一旦價格突破區間並觸及止損位,自動關閉策略以限制損失。

轉為現貨持有:若您使用的是現貨網格且長期看好該資產,當價格跌破下限時,可以選擇關閉機器人,將已買入的部位轉為長期現貨持有,等待市場反轉。

手動調整網格:定期檢查市場趨勢,如果發現原有的震盪區間已經失效,可以手動關閉當前網格,並根據新的趨勢重新設定一個新的網格區間。

Q4: 合約網格會爆倉嗎?如何避免?

A: 會的。只要使用槓桿,就有爆倉風險。避免爆倉的方法包括:

  • 使用低槓桿:這是最有效的方法。新手不建議超過 5 倍。
  • 設定止損:在策略中設置一個合理的止損價格。
  • 監控強平價格:時刻關注預估強平價,確保它在一個安全的範圍之外。
  • 及時補充保證金:在必要時向倉位中追加保證金,以拉開與強平價格的距離。

Q5: 現貨網格和開 1 倍槓桿的多頭合約網格有何不同?

A: 兩者在機制上非常相似,但主要有兩點不同:

1. 資金費率:合約網格需要支付或收取資金費率。如果長期持有多頭倉位且資金費率為正,這會是一筆持續的成本,侵蝕您的利潤。

2. 交易手續費:通常,合約交易的手續費率會低於現貨交易。

總體而言,如果您打算長期運行策略,現貨網格因沒有資金費率的困擾,通常是更穩健的選擇。

總結

網格交易是一種強大的量化交易工具,而非一個能無腦賺錢的魔法按鈕。它最適合的戰場是價格在特定區間內運行的震盪行情。它透過犧牲部分資金效率和在單邊行情中的潛在回報,來換取在波動市中的穩定套利機會和交易的紀律性。

要成功運用網格交易,投資者必須:

  • 1. 深刻理解其運作邏輯與內在限制。
  • 2. 基於對市場的判斷,選擇合適的資產和策略(現貨/合約、正向/反向等)。
  • 3. 精細化設定各項參數,特別是價格區間、網格數量及單格利潤與手續費的關係。
  • 4. 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例如設定止損點,或定期回顧並調整網格參數以適應市場變化。

最終,網格交易能否為您帶來收益,取決於您能否將這個工具與您自身的交易系統和市場洞察力相結合。謹慎使用,並做好風險管理,它便能成為您在加密貨幣市場中航行的有力輔助。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