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獎金是哪三節?從定義、發放到稅務,一次搞懂

「三節獎金」在台灣企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每逢端午、中秋或春節前後,許多勞工都會關心自家公司是否會發放「三節獎金」或其等值的禮金、禮品。本文將整理常見的三節獎金問題,並分享相關的發放依據、扣稅方式及勞動法規細節,協助你一次掌握關於三節獎金的所有資訊。

「三節獎金」在台灣企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亦是許多公司員工福利的重要項目。每逢端午、中秋或春節前後,許多勞工都會關心自家公司是否會發放「三節獎金」或其等值的禮金、禮品。

本文將整理常見的三節獎金問題,並分享相關的發放依據、扣稅三節獎金、勞基法細節,協助你一次掌握關於三節獎金的所有資訊。另外,許多公司在人力銀行平台徵才,也會顯示求職資訊與三節禮金行情,提供求職者及在職員工參考。

什麼是三節獎金?三節包含哪三節?

在台灣,多數公司習慣以「農曆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這三個華人傳統節慶,作為一年三次的三節獎金的發放時點,因此有了「三節獎金」的名稱。也有少數企業將「端午節、中秋節、年終獎金」合併計為三節獎金,或者挑選一年中的任意三個節日(如聖誕節、萬聖節、兒童節等)發放,事實上並沒有法律限制「哪三節」才是三節,重點在於「一年會固定發放三次獎勵、禮金或禮盒」,這些都能被稱為「三節獎金」。

三節獎金包含年終嗎?

一般情況下,企業在農曆春節前所發放的「年終獎金」並非三節獎金,兩者通常被分開計算;但有些公司會將年終獎金視為第三次的節日獎金,以致公司可能不再另發所謂「春節後的開工獎金」。因此,是否將年終納入「三節」範圍,必須回歸到企業自身的規章或公司的勞動契約。

三節獎金發放時間與形式

  1. 發放時間
    若企業依照傳統農曆節慶來發放,一般會在農曆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前後,或是與當月薪資一併發放。也有企業會提早或延後幾天,依照公司內部規定而有所調整。
  2. 發放形式
    • 現金或銀行轉帳:最常見的方式,便於員工即時支配。
    • 禮券、提貨券:如百貨公司禮券、大賣場提貨券、網購平台禮物卡等。
    • 節日禮盒或實物:以端午粽子、中秋月餅禮盒、米食或其他企業指定物品替代現金;甚至有些公司以公益團體製作的點心禮盒來發送。

不論以哪種方式發放,若勞動契約中無特別載明「必須以現金給付」,雇主便有權依經營狀況決定發放形式與金額。

三節獎金的性質:勞基法有沒有強制?

勞基法對三節獎金的定位

根據《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 10 條明確指出,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所給予的「節金」不屬於「經常性給與」的工資,也就是說,「三節獎金」並非事業單位必須提供的薪資項目。

公司不發三節獎金,違法嗎?

假如公司決定「不發」或「減少發」三節獎金,不會因此違反勞基法。但有一個重要例外:

若勞動契約、公司福利規章或集體勞動協議已經明確記載「三節獎金應納入薪資的一部分」或「年薪包含三節獎金」,那麼雇主就應依契約約定履行,否則可能構成違反契約而須負擔損害賠償責任。

三節獎金金額與行情

因為三節獎金不屬於勞基法所規定的經常性工資,各家公司在計算方式上彈性很大,從幾百元到數千元、乃至於半個月或一個月薪資都有可能。有些公司只發放固定金額(如 600、1000、2000 元),有些公司會根據職等、年資差異或年度績效,採用差別待遇。

以下以近年薪資福利調查報告為例:

節日 常見發放形式 常見金額區間
春節 現金、禮券、開工獎金等 NTD 600~2,000 不等
端午節 現金、禮券、粽子禮盒等 NTD 600~2,000 不等
中秋節 現金、禮券、月餅禮盒等 NTD 600~2,000 不等

部分大企業或科技業,會以「半個月薪資」或「整月薪資」作為三節獎金發放依據;但也可能只發放小禮盒或舉辦員工聚餐。實際發放要件與獎金全數金額仍須視各公司情況而定,也可能由福委會協助執行。

三節獎金與個人稅務

三節獎金屬於「非固定薪資」,若公司一次給付的節獎金額度「超過」當年度扣繳門檻(以 113 年度為例,沒有達無配偶及受扶養親屬者的起扣標準為 88,501 元),就必須預扣 5% 所得稅。若未超過則不需扣繳。
一般企業多半會將三節獎金視為福利,不會將之列入員工的「所得額」來報稅,藉此也能降低員工個人的綜合所得稅額。不過,具體處理方式仍應視公司與會計師的實務作法而定。

三節獎金的特殊情況

1. 剛入職的新員工

由於三節獎金是屬於「恩惠性給與」,是否能領、領多少,均由公司自行規定。有些公司會設定「試用期未滿、未滿半年、未滿一年」者不發放,或是採「比例制」來核發,建議新員工最好直接向人力資源部門詢問,確認公司規章。

2. 請育嬰假、留職停薪期間

  • 根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16 條,受僱者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時,雇主不得藉此給予不利處分。然而,三節獎金若是純粹以「在職狀態」為標準的民俗節慶慰問金,雇主自行決定「留停期間是否不發放」,通常不構成違法。
  • 但若三節獎金屬「公司發放給所有員工的固定性給與」,或已在勞動契約中納入工資範圍,就不能以員工請育嬰假為由拒發,否則可能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

3. 兼職員工或打工族

勞基法未強制雇主必須給三節獎金,因此能否領取也端看公司內規。建議面試或任職時,若對此有需求,可直接詢問並在合約中確定。

4. 離職員工需退還嗎?

「三節獎金」多為一次性給與,不論此獎金是否納入薪資範圍,企業在勞動契約中若寫明「離職時須退還三節獎金」,條款恐怕不合法。原則上,雇主在員工離職後無權再行要求追回已發放的三節獎金。

5. 保母的三節禮金

保母並不在《勞基法》保障範圍內,通常是和家長個別簽訂「托育服務契約」,各縣市相關規範中多寫到「得約定收費項目:中秋、端午、年終禮金或禮品」,也就是可以依托育雙方協商決定「是否」及「如何」發放。有些家庭會於農曆年發年終紅包給保母,而端午、中秋則視情況準備禮金或禮盒,並無一定標準。

6. 公務員有三節獎金嗎?

公務機關現行對在職公務人員,並沒有類似民營企業的「三節獎金」。不過,依《行政院退休人員照護事項》,可於春節、端午、中秋三節向退休公務人員「酌贈禮品或禮券」,俗稱「三節慰問金」。因此,公務員通常要退休後才有機會依此規定享有三節慰問金,而在職期間則不適用。

常見問題 (Q&A)

Q1:公司可以不發三節獎金嗎?是否違反勞基法?

A:不違反。三節獎金根據勞基法施行細則第 10 條屬「恩惠性給與」,並非「經常性給與」。只有在勞動契約或公司規章明訂三節獎金不得少發時,雇主若未履行,才構成違反契約。

Q2:三節獎金會不會被算進平均工資?

A:通常不會。除非雇主和勞工在勞動契約中明確將三節獎金納入「經常性給與」,否則計算「平均工資」時不會將其納入。

Q3:三節獎金要扣稅嗎?

A:若企業將其視為「非固定薪資」,那麼每次給付金額若低於起扣標準(以 113 年度來說為 88,501 元),則不用預先扣稅;超過門檻則需預扣 5% 的稅。詳細方式可依公司內部及會計師建議處理。

總結

三節獎金在台灣雖廣受員工關注,但其核心屬性是「恩惠性給與」,大部分的企業視其經營狀況和企業文化做彈性決定。若公司有在勞動契約或內部規章裡把三節獎金列作「固定薪資的一部分」,就必須依約發放,否則即是違反契約。

關於是否需扣稅或如何認定,以及是否給剛進公司、育嬰留停或兼職員工,則端看企業內規與契約內容。希望透過本篇整理,讓你更全面掌握三節獎金相關資訊,在職場上能更清楚了解自己的權益與企業的做法。若你正在準備求職履歷,或是想更進一步了解企業員工福利方案,亦可參考相關白皮書。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