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古箏初學者而言,掌握正確的調音方法是踏上悠揚樂音之旅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準確的音高不僅能培養良好的音感,更是確保練習和演奏悅耳動聽的基礎。許多初學的箏友面對21根琴絃和陌生的調音器常常感到不知所措。
本文將整合專業工作室的經驗與現代調音工具的便利性,提供一份鉅細靡遺的初階調音指南,幫助您輕鬆完成古箏的D大調調音,並理解其背後的原理。
為何調音如此重要?
古箏是一種精緻的樂器,其音準會受到溫度、濕度等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變化。一架音準失調的古箏,不僅會讓彈奏出的樂曲刺耳,長期在不準的音高下練習,更會損害演奏者的音感。因此,養成定期調音的習慣,是每一位箏友的必修課。本文將以最常見的D大調為例,帶您一步步完成調音。
調音前的準備工作
在開始之前,請確保您已備妥以下工具:
-
古箏專用調音器或手機App:
-
實體調音器:如KORG等十二平均律調音器,精準度高。
-
手機調音App:現在有許多專為古箏設計的App,例如「古箏調音器」、「來音古箏」等,這類App通常內建各種調式,對初學者非常友好。
-
-
調音扳手(調音棒):這是轉動琴釘以大幅度調整音高的必備工具。
-
吸音夾(非必要):夾在鄰近琴絃上,可減少共振幹擾,讓調音器更準確地拾取單一琴絃的音高。
古箏D大調音準設定與雁柱排列
調音的第一步是正確設定雁柱(琴碼)的初始位置。這將為後續的精準調音打下良好基礎。
-
#1弦(最高音弦):其雁柱距離前樑(嶽山)約12-15公分。
-
#21弦(最低音弦):其雁柱距離後樑約50-54公分。
-
其餘雁柱:依照#1弦至#21弦的順序,由高音至低音,將雁柱大致依序排列整齊。
D大調音階與琴絃對應關係
古箏的音階排列並非如鋼琴般連續,而是採用「1, 2, 3, 5, 6」的五聲音階循環。在最基礎的D大調中,這個對應關係至關重要。
音階唱名 (簡譜) |
音名 |
說明 |
---|---|---|
1 (Do) |
D |
D大調的主音 |
2 (Re) |
E |
|
3 (Mi) |
#F |
升F,在調音器上會顯示為F# |
5 (Sol) |
A |
綠色弦。此音為標準音高,調音器頻率應設為 A4=440Hz (或442Hz) |
6 (La) |
B |
21根琴絃的音高排列成反比,即 #1絃音最高,#21絃音最低。以D調為例,從最高音的第一弦開始,其音階排列應為:
弦數 |
1 (最高音) |
2 |
3 |
4 |
5 |
…依此類推 |
---|---|---|---|---|---|---|
音名 |
D |
B |
A |
#F |
E |
… |
唱名 |
1 (高音Do) |
6 (La) |
5 (Sol) |
3 (Mi) |
2 (Re) |
… |
其中,綠色的琴絃(#3, #8, #13, #18弦)統一對應為音名A (唱名Sol),這是調音時最重要的基準音。
調音實戰步驟詳解
-
開啟調音器並設定:將調音器設定為A4=440Hz(或依據樂團要求設定為442Hz),並選擇D調模式(如果您的調音器有此功能)。
-
從基準音開始:建議從一根綠色弦開始,例如#8弦。輕輕彈撥該弦。
-
判讀調音器:
-
音名正確:調音器應顯示音名為「A」。
-
指針偏左/紅燈亮:表示音高偏低。您需要使用調音扳手,套住對應的琴釘,順時針(遠離身體方向) 輕輕轉動,使琴絃繃緊,音高隨之升高。
-
指針偏右/紅燈亮:表示音高偏高。您需要逆時針(靠近身體方向) 輕輕轉動扳手,使琴絃放鬆,音高隨之降低。
-
指針置中/綠燈亮:恭喜!此絃音準已校對完成。
-
-
微調技巧:當音高只差一點點時,可以左右移動雁柱來進行微調。將雁柱向右(朝向後樑)移動,音高會升高;向左(朝向前樑)移動,音高則會降低。大幅度的音高調整務必使用調音扳手轉動琴釘。
-
依序調校所有琴絃:調準一根弦後,按照上述方法,依序調校其餘20根琴絃,直到所有弦的音高都準確為止。
為何古箏會走音?
瞭解走音的原因,能幫助您更好地保養愛箏。
-
溫度與濕度:古箏的琴絃具有彈性,其張力會隨環境溫濕度而改變。
-
溫度升高/濕度增加:琴絃會變鬆,導致音高變低。
-
溫度降低/濕度降低:琴絃會變緊,導致音高變高。
-
-
新弦的延展性:新更換的琴絃需要一段時間的拉伸才會穩定,初期會較頻繁地出現音高降低的情況。
-
彈奏的張力:頻繁的彈奏和按壓也會使琴絃的張力產生細微變化。
常見問題 (FAQ)
Q1: 調音時,應該先動雁柱還是先用扳手?
A1: 建議的順序是,先用扳手將音高調整到接近準確的位置,當音高差距很小時,再透過左右微調雁柱來達到最精準的狀態。若音高偏差很大,直接移動雁柱的效果有限,且可能導致雁柱排列混亂。
Q2: 為什麼有些古箏App是免費的,有些需要付費?
A2: 免費App通常提供基礎的調音功能,如常見的D調。付費版本或App內購買的項目,則可能包含更多進階功能,例如全部15種調式的轉換、不同的律法選擇(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等)以及更專業的音準算法,適合有進階需求的演奏者。
Q3: 如果琴絃發出「嗡嗡」的雜音,是調音的問題嗎?
A3: 不完全是。雜音的成因很多,可能是琴蓋磁扣鬆脫、雁柱腳不平、或面板出現問題。雖然不準確的音高有時會引發共振,但持續的雜音建議箏友尋求專業的古箏維修師傅(如文中提到的古箏工作室)進行檢測和維修,以免對樂器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總結
古箏調音是每位箏友的基本功,看似複雜,實則有規律可循。透過準備合適的工具,理解D調的音階排列,並耐心遵循「先調基準音,再依序調整,大幅度轉琴釘,小幅度移雁柱」的原則,您就能夠獨立完成調音。勤於調音,不僅能確保練習的品質,更是對耳朵和樂器負責的表現。隨著經驗的累積,您會發現調音的速度與準確度都會大幅提升,成為您音樂道路上一個得心應手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