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準醫療與再生醫學浪潮席捲全球的今日,台灣生技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想了解長聖做什麼?長聖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6712)無疑是這股浪潮中最受矚目的領航者之一。自2016年成立以來,長聖不僅憑藉其穩健的細胞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業務奠定營收基礎,更以其前瞻性的新藥研發管線,特別是針對實體癌的「異體CAR-T療法」,在全球生技領域中嶄露頭角。
本文將根據櫃買中心法說會等資料來源,深入剖析長聖的核心技術、營運模式、財務狀況及未來展望,帶您完整了解這家細胞治療領域的明日之星。
公司簡介與雙引擎成長策略
長聖國際生技總部位於台中中部科學工業園區,是一家專注於細胞療法與新藥研發的創新型醫療公司。在其董事長劉銖淇與總經理黃文良的帶領下,其商業模式以獨特的「雙引擎」策略驅動:
- 細胞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 (CDMO): 這是公司現階段最主要的營收來源與現金流支柱。依據台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長聖與全台包括台大、北榮、中國醫藥大學附醫等19家頂尖醫療機構深度合作,提供DC、CIK、GDT等多種免疫細胞製劑的委託製造服務。此業務不僅為公司帶來穩定的收入,也使其在細胞製備領域積累了深厚的實務經驗與品質控管能力。
- 創新型新藥開發 (IND): 這是驅動長聖未來價值與股價想像空間的核心引擎。公司集結了國內外頂尖的碩博士研發團隊,建立了四大核心技術平台,專注於開發細胞療法新藥,以解決當前醫療瓶頸,挑戰癌症、中風、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
這種雙引擎模式讓長聖得以利用CDMO業務產生的穩定現金流,去支持高投入、高風險但潛力巨大的新藥研發,形成一個健康且可持續的發展循環。
四大核心技術平台:長聖的創新基石
長聖的研發實力建立在其四大前瞻性技術平台之上,這些平台各具特色,共同構建了公司多元化的產品管線。
- 免疫細胞技術平台: 這是公司最受矚目的平台,其代表作便是CAR001(異體CAR-T細胞療法)。此平台專注於利用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對抗疾病,特別是癌症。
- 幹細胞技術平台: 以人類異體臍帶間質幹細胞(UMSC01)為核心,專注於組織修復與再生,應用於心血管、神經系統及自體免疫等重大疾病的治療。
- 奈米粒子製藥平台: 此平台利用「奈米包覆」技術,將如抗癌藥物等小分子藥物包裹在載體(如伏剋藻 Fucoidan)內,精準地將藥物遞送到病灶處,旨在以更低的劑量達到更高的療效,並減少副作用。
- 外泌體技術平台: 外泌體是細胞間傳遞訊息的奈米級囊泡。長聖利用基因修飾技術,讓其外泌體平台帶有特定靶點,如同「生物導彈」般將修復訊號精準送達目標細胞,促進組織修復。
新藥研發管線深度解析:挑戰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
長聖的新藥管線鎖定多項重大疾病,其中以CAR001及UMSC01的進展最快,也最具市場潛力,經常在生技大展中成為焦點。
產品名稱 | 技術平台 | 主要適應症 | 研發進度 | 潛在優勢 |
---|---|---|---|---|
CAR001 | 免疫細胞 | 實體腫瘤(大腸直腸癌、惡性腦癌、乳癌、肺癌等) | 已獲美國FDA與台灣TFDA核准,進入Phase I/IIa臨床試驗。 | 全球少數的異體CAR-T療法,靶向實體腫瘤,具備即取即用、成本較低、可量產的巨大潛力。 |
UMSC01 | 幹細胞 | 急性心肌梗塞 (AMI) | 台灣/美國FDA核准,進入phase iia臨床試驗。 | 台灣首家以幹細胞治療心肌梗塞進入二期的公司,有望改善心衰竭風險。 |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 | 台灣/美國FDA核准,Phase I臨床試驗已進入最後收案階段。 | 初步觀察到病患神經功能有顯著恢復。 | ||
多發性硬化症 (MS) | 台灣/美國FDA核准,進入Phase I/IIa臨床試驗。 | 有望成為扭轉病程的全新治療方法。 | ||
奈米/外泌體藥物 | 奈米/外泌體 | – | 臨床前研究,預計2026年啟動IND申請。 | 新一代精準藥物遞送技術。 |
CAR001的革命性潛力:異體細胞 vs. 實體腫瘤
要理解CAR001的重大意義,必須先了解現有CAR-T療法的兩大瓶頸:
- 1. 自體細胞限制: 目前市面上的CAR-T療法幾乎都是「自體」的,需要先抽取患者自身的T細胞,在體外進行基因改造後再輸回體內。這個過程耗時(數週)、昂貴(療程費用動輒千萬台幣),且對於身體虛弱的癌症末期患者,其自身T細胞的品質與數量可能不佳,影響治療效果。
- 2. 血液癌局限: 現有CAR-T療法主要應用於血液惡性腫瘤,對於佔所有癌症80%以上的「實體腫瘤」(如肺癌、乳癌等)效果不彰。
長聖的CAR001這種異體細胞治療,正試圖突破這兩大瓶頸。它是一種「異體」療法,使用健康捐贈者的細胞,經過改造後製成「即用型 (Off-the-shelf)」的細胞藥物。這意味著患者無需等待,可立即接受治療,同時透過大規模生產,有望大幅降低治療成本。
更關鍵的是,CAR001是全球少數針對「實體腫瘤」設計的CAR-T,其透過AI篩選出獨特的HLA-G靶點,並結合PD-L1,能有效攻擊實體腫瘤細胞。根據規劃,CAR001預計在2027年完成二期臨床試驗,屆時若臨床數據證明其安全性與初步療效,有望依據台灣再生醫療法規的條件,申請暫時性藥證,提早進入市場。
財務狀況與未來展望
長聖的營運表現穩健成長,展現了其雙引擎策略的成效。
營收與獲利: 2024年,公司年營收達到9.33億元新台幣,年增率超過22%,每股純益(EPS)為4.55元。董事會決議配發每股5元現金股利及1元股票股利,顯示公司獲利能力穩健且願意與股東分享成果。
營收結構: 主要來自CDMO業務(約佔60-64%)、細胞儲存服務(約佔22-30%),以及保健產品銷售。旗下子公司的貢獻與技術授權金的挹注也成為成長動能之一。
未來展望:
- CDMO深化: 訂單能見度已達2026年第一季,未來將持續複製成功的合作模式,並拓展跨國細胞委託製造。
- 新藥里程碑: CAR001與UMSC01的臨床試驗進展是市場關注焦點。若能順利取得暫時性藥證,將是公司邁向國際級新藥公司的關鍵一步。
- 國際授權: 公司正積極與日本、歐洲、中國及美國的國際藥廠洽談CAR001及幹細胞藥物的授權合作,這將是實現產品價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徑。
常見問題 (FAQ)
Q1: 長聖(6712)是做什麼的?
A1: 長聖是一家專注於細胞療法的生技公司,主要有兩大業務:一是提供細胞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為醫院製備特管辦法下的細胞製劑,這是主要的營收來源;二是以四大技術平台(免疫細胞、幹細胞、奈米粒子、外泌體)為基礎,開發治療癌症、中風等重大疾病的新藥。
Q2: 長聖的核心產品CAR001有什麼特別之處?
A2: CAR001是長聖最核心的新藥產品,具有兩大革命性特點:
- 1. 異體細胞來源:使用健康捐贈者的細胞製成,可大量生產、降低成本且即取即用,克服了傳統自體CAR-T昂貴耗時的缺點。
- 2. 針對實體腫瘤:專門設計用來攻擊佔癌症大宗的實體癌,突破了現有CAR-T療法多用於血液癌的局限。
Q3: 長聖目前的營收主要來自哪裡?
A3: 目前,長聖超過八成的營收來自其穩定的CDMO業務以及細胞儲存服務。透過與全台19家大型醫院合作,在特管法架構下提供細胞製劑的委託製造服務,為公司帶來了強勁的現金流。此外,保健產品銷售與子公司的貢獻也佔有一席之地。
Q4: 投資長聖需要注意的未來發展重點是什麼?
A4: 觀察長聖的未來發展,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 1. CAR001臨床試驗進度:特別是Phase I/IIa的數據結果,以及能否在2027年後順利申請暫時性藥證。
- 2. 國際授權談判:能否成功與國際大廠達成授權協議,是其研發價值能否在國際市場兌現的關鍵。
- 3. UMSC01的臨床應用:其在心肌梗塞、中風等多個適應症的二期臨床結果,將是公司另一個重要的價值爆發點。
- 4. CDMO業務的持續擴張:是否能拓展更多合作醫院或跨入國際代工,將影響其基本盤的穩固性。
總結
長聖國際生技憑藉其清晰的「CDMO + 新藥研發」雙引擎策略,在台灣生技產業中走出了一條獨特且穩健的道路。其CDMO業務提供了堅實的營運基礎,而以異體細胞治療CAR001為首的創新藥物管線,則賦予了公司無限的想像空間與國際競爭潛力。
未來,隨著再生醫療法規的完善、臨床試驗的不斷推進以及國際授權的逐步落實,長聖不僅有望持續創造營收佳績,更有機會成為引領台灣、挑戰全球的細胞治療巨擘,為無數重症病患帶來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