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鋼,作為現代工業、建築乃至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其價格波動始終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不鏽鋼的價格並非一個單一的數字,它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受到國際原物料行情、全球宏觀經濟、期貨市場情緒、主要鋼廠定價策略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對於產業採購人員或終端消費者而言,理解這些背後的驅動因素,是洞察價格走勢、做出明智決策的基礎。本文將整合最新的市場資訊,深入剖析影響不鏽鋼價格的核心變量,提供一份詳細而全面的市場觀察。
影響不鏽鋼價格的核心因素
不鏽鋼的成本結構與市場供需是決定其價格走勢的兩大支柱。從上游原料到下游應用,任何環節的變化都可能引發價格的連鎖反應。
國際原物料成本:價格的基石
不鏽鋼的本質是鐵鉻合金,並添加其他元素以增強性能,因此其原料成本是價格最直接的決定因素。
-
鎳 (Nickel, Ni):鎳是影響奧氏體不鏽鋼(如300系列)價格最主要的元素。其價格高度依賴國際市場,特別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鎳期貨行情。例如,近期LME鎳價在每公噸1.5萬至1.6萬美元區間震盪,直接影響了鋼廠的生產成本。當鎳價上漲時,不鏽鋼價格通常會隨之上揚。
-
鉻 (Chromium, Cr) 與 鉬 (Molybdenum, Mo):鉻是賦予不鏽鋼防鏽特性的基本元素,而鉬則能進一步增強其耐腐蝕性,特別是在含氯環境中。因此,含有鉬的316不鏽鋼,其價格必然高於不含鉬的304不鏽鋼。
-
廢不鏽鋼 (Scrap Stainless Steel):廢不鏽鋼是電爐煉鋼的重要原料,其回收價格的波動也直接關係到生產成本。如「我國基本金屬供需情勢發展監控平台」網站上數據所示,國內外廢304、廢316的價格都是重要的監測指標。
期貨市場與現貨行情:市場情緒的溫度計
期貨市場反映了對未來的預期,對現貨價格具有指導意義。中國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期所)的「不鏽鋼主連合約(ssm)」是亞洲市場重要的參考指標。
根據2025年8月21日的行情數據,不鏽鋼主力合約價格約為每公噸人民幣12,795元。期貨的漲跌往往引導現貨市場的情緒,影響貿易商的採購意願和報價策略。同時,國際現貨報價也至關重要,例如近期「熱軋不銹鋼板捲316中國大陸價」在2025年7月的平均價格為每公噸3,186.5美元,月跌幅0.3%,年跌幅7.6%,顯示了市場的具體走向。
國內鋼廠盤價:台灣市場的定價核心
在台灣,不鏽鋼的市場價格主要遵循一個明確的機制:由上游主要鋼廠按月開出「盤價」。華新麗華(華新)與燁聯鋼鐵是兩大指標性廠商,其每月底公佈的次月新盤價,成為下游廠商及通路商進貨的基準。
鋼廠在決定盤價時,會綜合考量:
-
成本面:國際鎳、鉻等原料價格的變動。
-
市場面:下游接單狀況、國內外需求強度及進口料的競爭。
-
匯率面: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影響進口原料成本及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工商時報在0815等日期的報導多次提及「新台幣貶值,推升不銹鋼生產成本」。
-
政策面:國際貿易政策,如美國的關稅措施,會引發市場觀望氣氛,衝擊需求。
鋼廠 |
品項 |
近期盤價調整 (新台幣/噸) |
備註 |
---|---|---|---|
華新 |
300系列不鏽鋼 |
▲ 1,000~2,000 |
(2025年8月盤價) |
燁聯 |
304系不鏽鋼 |
▼ 1,000 |
(2025年5月盤價) |
唐榮 |
304冷熱軋 |
▲ 4,000 |
(2025年4月盤價) |
表格資料整理自工商時報及相關產業新聞。
不同類型不鏽鋼的價格差異
除了宏觀因素,不鏽鋼的種類、規格與加工狀態也決定了其最終價格。
-
系列與等級:
-
300系列 (如304, 316):因含鎳量高,具備優良的耐腐蝕性和加工性,價格相對較高。其中316因添加了昂貴的鉬,成本和售價均高於304。
-
400系列 (如430):主要含鉻而不含鎳,成本較低,但耐腐蝕性不如300系,常用於對耐蝕要求不高的場合。
-
200系列:以錳(Mn)取代部分鎳,成本低於304,是一種成本替代品,但此材質的耐腐蝕性也較差。
-
-
從原料到成品:
國際報價通常指大宗的鋼捲、鋼板,單位為「美元/公噸」。而消費者在市面上購買的已裁切好的不鏽鋼板材,其價格包含了酸洗、倉儲、裁切、加工、運輸及利潤。例如,辰裕企業販售的一片厚度1.0mm、直徑100mm的304不鏽鋼圓板,售價為新台幣57元。這與每公噸數萬元的原料價相比,單價天差地遠,反映了加工與通路的附加價值。
常見問題 (FAQ)
Q1: 為什麼316不鏽鋼總是比304貴?
A1: 主要原因是化學成分的差異。316不鏽鋼鋼材在304的基礎上額外添加了金屬「鉬(Mo)」。鉬的價格昂貴,但能顯著提升不鏽鋼對氯化物(如海水、鹽分)的抵抗能力,因此成本和售價都更高。
Q2: 台灣的不鏽鋼價格主要是由誰決定的?
A2: 雖然受國際行情影響,但台灣國內市場的基準價格主要由上游兩大鋼廠——華新麗華和燁聯鋼鐵,透過每月公佈的「盤價」來決定。這個盤價是下游廠商進貨的主要參考依據。
Q3: 不鏽鋼期貨價格和我們買到的現貨價格有什麼直接關係?
A3: 期貨價格反映的是市場對未來價格的預期,是市場情緒的風向標。它並不等於您購買的現貨價,但期貨的漲跌會影響現貨市場的採購氣氛和貿易商的報價,從而間接影響最終的現貨價格。
Q4: 為什麼我只是買一小塊不鏽鋼板,換算下來每公斤的價格比國際報價貴非常多?
A4: 國際報價(如每公噸數千美元)是指未經加工的大宗工業原料。零售的板材價格除了材料成本外,還疊加了裁切加工費、倉儲管理、物流運輸、包裝以及零售商的利潤,因此單價遠高於原料行情是正常現象。
總結
不鏽鋼價格的波動是一場全球性多方因素的博弈。對於台灣市場而言,其價格軌跡可總結為「跟隨國際原料成本,參考期貨市場風向,最終由國內大廠盤價定調」。從LME的鎳價、上期所的期貨合約,到華新、燁聯的每月盤價公告,每一個數據點都環環相扣。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高的環境下,貿易政策、能源成本和終端產業復甦的力道,將持續為不鏽鋼的價格走勢增添變數。因此,持續關注這些關鍵指標,是掌握不鏽鋼價格脈動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