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kutek_開酷科技(KaikuTek Inc.)自2017年於臺北市成立以來,迅速在毫米波(mmWave)雷達感測器領域嶄露頭角,成為IC設計行業中備受關注的新創企業。憑藉其在3D手勢辨識與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應用的前瞻性技術,並在2020年底成為硬碟控制晶片大廠智微科技(JMicron)的全資子公司後,開酷科技的發展潛力與市場佈局更引人注目。本文將整合其官方資訊、徵才內容及多方位的網路評價,為您提供一份關於開酷科技在這競爭激烈的地區中,詳細的介紹與客觀分析。
公司概況與核心技術
開酷科技以「Echoing the Future, Bridging the World」為理念,專注於開發高整合度的毫米波雷達感測系統單晶片(SoC),旨在重新定義人機互動的未來。
基本資料
項目 | 資訊 |
---|---|
公司全名 | 開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KaikuTek Inc.) |
成立年份 | 2017年 |
母公司 | 智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JMicron Technology Corp.) (自2020年底) |
資本額 | 新臺幣 5億8,025萬元 (截至2025年資料) |
公司地址 | 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之2號9樓 (南港軟體園區) |
產業類別 | IC設計、系統設計、電子通訊 |
技術核心與產品佈局
開酷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高度整合的60GHz毫米波雷達技術。公司與各大廠商合作,並掌握了從前端到後端的關鍵技術,包括:
- 天線封裝技術 (Antenna-in-Package, AiP): 將天線與晶片整合在單一封裝內,大幅縮小產品體積,利於應用在穿戴式裝置、智慧手機等空間受限的產品中。
- 嵌入式AI加速器: 在SoC中內建AI運算單元,使得複雜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可以直接在終端裝置上高效運行,實現低延遲、高隱私的邊緣運算。
- 機器學習(ML)與數位訊號處理(DSP)演算法: 自主研發用於手勢辨識、物體偵測、移動感測的專利演算法,確保高精準度的辨識能力。
- 60GHz雷達收發器設計: 具備高頻RFIC的設計能力,是實現毫米波感測的基礎。
與智微科技合併後,開酷科技的產品組合進一步擴展,整合了智微在高速傳輸介面(如USB, PCIe, SATA)的橋接控制器SOC技術。這種結合感測與高速傳輸的策略,為許多新興應用,如高解析度即時感測數據傳輸,打開了新的可能性。其推出的 K60168系列晶片,便是其技術整合的商業化成果,廣泛應用於智慧家居、AIoT裝置與各類需要精準人機互動的場景,其優異的performance獲得市場關注。
人才招募與職位需求
從開酷科技在104人力銀行等平臺持續招募的職位來看,公司正處於積極的研發與擴張狀態。其徵才範圍涵蓋了IC設計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顯示出對技術人才的強烈需求,這裡的工作經驗對職涯發展極具價值。
關鍵職位與技能需求
職位類別 | 關鍵技能與要求 |
---|---|
硬體工程 (Hardware) | PCB電路板設計 (OrCAD, Allegro)、高速訊號完整性理論、電源設計、熟悉PCB製程與組裝、操作相關測試儀器。 |
AI/機器學習 (AI/ML) | 熟悉PyTorch、Tensorflow等深度學習框架,具備CNN、RNN、LSTM、transformer等模型開發經驗,以及模型優化與邊緣裝置部署能力。 |
數位IC設計 (Digital IC) | 精通Verilog,熟悉SoC設計流程(晶片整合、合成、靜態時序分析STA),並有FPGA平臺驗證經驗。 |
類比/RF IC設計 (Analog/RF IC) | 專精CMOS電路設計(LNA, Mixer, PA, PLL),具備ADC/DAC、SerDes高速介面設計經驗,並熟悉電磁模擬工具。 |
雷達演算法 (Radar Algorithm) | 深入理解統計數位訊號處理(DSP)理論,具備MATLAB/Simulink或Python/C的建模與模擬能力。 |
專案管理 (Project Mgmt) | 具備ML/DSP或半導體產業技術專案管理經驗,熟悉NPI流程,能有效進行跨職能協調與風險控管。 |
軟韌體工程 (Software/Firmware) | 精通C/C++、Python,具備嵌入式系統開發與除錯經驗。 |
這些職位描述共同強調了跨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要求工程師與類比、數位、軟韌體、硬體及應用工程(FAE)團隊緊密協作,以優化整體SoC的效能、功耗與面積。
薪資福利與工作文化
官方福利與發展制度
根據其官網及徵才頁面,開酷科技致力於打造優質的工作環境,並將員工視為最寶貴的資產。公司提供的福利與發展機會包括:
- 薪酬獎勵: 具競爭力的薪資水準、員工分紅、年終與績效獎金、專利獎金及人才推薦獎金。
- 健康保險: 除法定勞健保與勞退提撥外,公司全額負擔團體保險(包含壽險、意外險、住院醫療險等)。並定期安排員工至知名醫院進行健康檢查。
- 津貼補助: 提供午餐補助、旅遊補助、結婚禮金、生育津貼等。
- 學習發展: 建立完整的培訓體系,包含在職訓練(OJT)、外部專業課程(OFF-JT)補助、線上學習資源及內部講師培育制度,鼓勵員工終身學習。
網路評價與真實工作氛圍
然而,綜合「比薪水」、「面試趣」、Dcard及PTT等平臺的匿名員工評價,呈現出與官方理想略有差異的另一面。這類新創文化與大型穩定企業,例如總部位於松山區8樓的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或是在信義區的新光三越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有著顯著不同。
- 正面評價: 作為新創公司,員工能接觸到從研發到產品化的完整流程,學習曲線陡峭,對於希望快速累積實戰工作經驗的社會新鮮人或年輕工程師而言,是個很好的磨練機會。工作內容富有挑戰性,近似於研究性質。
- 負面評價: 許多評論指向了新創公司常見的高壓文化。「常常加班」、「賣肝拼經濟」是高頻率出現的字眼,平均工時常達10-12小時。部分前員工反應組織管理不夠明確、內部派系、高層主管情緒管理(EQ)問題,以及流動率偏高等現象。這對個人的身心狀態是一大考驗,且需處理的事項繁雜。整體工作心情被形容為「有苦說不出」。
總體而言,開酷科技呈現出一種典型高風險、高回報的新創特質。公司提供接觸尖端技術的舞臺,但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與尚在發展中的管理文化。這在臺北許多IC設計公司中並不少見,尤其是在像內湖區或竹科這樣的一級戰區。相較之下,某些位於中山區,可能在辦公大樓4樓的非科技業臺北熱門公司,其企業文化與步調便截然不同。
常見問題 (FAQ)
Q1: 開酷科技的主要產品和技術是什麼?
A: 開酷科技專注於開發60GHz毫米波雷達感測系統單晶片(SoC),核心技術包含天線封裝(AiP)、嵌入式AI加速器及機器學習演算法,主要應用於3D手勢辨識、物體偵測、穿戴裝置及AIoT等領域。
Q2: 開酷科技和智微科技是什麼關係?
A: 開酷科技於2020年底被智微科技收購,成為其100%持股的全資子公司。智微科技作為其主要股東,此結合旨在整合開酷的感測技術與智微的高速資料傳輸控制晶片技術,創造更大的市場綜效。
Q3: 根據網路評價,在開酷科技工作的工作體驗如何?
A: 工作體驗評價兩極。優點是能接觸尖端技術,學習機會多。然而,許多評論也指出挑戰在於工時長、工作壓力大,且公司文化與管理制度仍處於新創公司的磨合階段。
Q4: 開酷科技的薪資福利待遇有競爭力嗎?
A: 公司官方宣稱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包括員工分紅、績效獎金及完善的保險與補助。根據薪資分享平臺的資料,平均月薪約在75.7k新臺幣,但實際薪資會因職位、年資與個人表現有很大差異。
Q5: 應徵開酷科技的面試流程大概是怎麼樣的?
A: 一般包含人資電話初步篩選、專業技術筆試(涵蓋C語言、資料結構、電子電路等)、以及與用人主管和高階主管的技術與人格特質面談。面試問題著重於過往的專案經驗、專業知識深度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可能深入探討transformer模型的技術細節。
總結
開酷科技無疑是臺灣在毫米波感測領域的一家技術實力雄厚的公司。其獨特的技術整合能力,加上母公司智微科技的資源挹注,使其在AIoT與人機互動市場擁有強大的競爭潛力,在臺北的IC設計地區中佔有一席之地,可謂是臺北熱門公司之一。
對於求職者而言,這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選擇。若您是對新技術充滿熱情,不畏懼壓力,並渴望在快節奏的環境中快速成長的專業人才,開酷科技或許能提供一個讓您大展拳腳的平臺。反之,若您追求的是穩定的工作節奏、成熟的管理制度與工作生活平衡,則需要審慎評估其高強度的新創文化是否符合您的職涯期待。
對於產業觀察者來說,開酷科技的後續發展,特別是其感測技術與智微高速傳輸技術的結合能在哪些應用領域取得突破性成功,將是值得持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