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投資的旅程中,學會如何「申購」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而懂得如何「贖回」更是實現獲利或停損、確保資金靈活度的關鍵終點。許多投資新手往往將焦點放在挑選標的與進場時機,卻忽略了贖回流程中的種種細節。當您在基金交易平台按下贖回按鈕時,心中不免浮現一連串疑問:「我到底賣在什麼價格?」、「錢什麼時候才會進到我的戶頭?」、「贖回需要付手續費嗎?」
事實上,基金贖回並非如股票交易般即時,其背後涉及淨值計算日、交易截止時間(切盤時間)、基金註冊地、投資市場,以及銷售通路等多重因素,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您最終拿回的贖回金額與等待的時間。本文將為您深入剖析基金贖回的全過程,整合各大銀行、基金平台與投信的實務操作規範,從最核心的淨值計算規則,到各類型基金詳細的入帳時間表,再到可能產生的隱藏費用,提供一份最完整、最詳盡的基金贖回指南,幫助您在需要動用資金時,能夠從容不迫,精準規劃。
基金贖回的基本概念與流程
在深入探討時間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建立對「基金贖回」的正確理解。
什麼是基金贖回?
所謂的基金贖回(Redemption),白話來說就是「把基金賣掉換回現金」。這是一個投資人向當初購買基金的銷售機構(如銀行、基金交易平台、投信公司)提出申請,將其所持有的基金單位數(units)依據特定的淨值(Net Asset Value, NAV)結算,並將對應的款項匯回投資人指定帳戶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基金管理公司或其委任的經理公司所執行的。
這個機制主要適用於「開放型基金」(Open-end Fund),這類基金的總發行單位數是可變動的,投資人可以隨時申購或贖回。相對地,「封閉型基金」(Closed-end Fund)在發行期滿或達到一定規模後,總單位數便固定下來,投資人無法向基金公司贖回,只能在次級市場(如證券交易所)上像股票一樣進行買賣轉讓。
基金贖回的申請管道與流程
贖回的申請必須透過您「原先購買的通路」進行。目前主要分為兩大管道,其內部流程略有不同:
1. 透過「銀行」等金融機構贖回:
當您透過銀行這類金融機構申購基金時,銀行會為您開立一個「信託帳戶」,用以持有不同基金公司的產品。其贖回流程如下:
- 投資人向銀行提出申請:您可以透過網路銀行、行動銀行 App 或親赴臨櫃填單,提出贖回申請。
- 銀行向基金公司下單:銀行彙整客戶的贖回指令後,向該基金的發行公司(總代理人或投信)下達贖回訂單。
- 基金公司通知保管機構:基金公司確認訂單後,會通知負責保管該基金資產的「基金保管機構」(通常是另一家銀行)。
- 保管機構撥付款項:保管機構依指令賣出基金資產變現,並將款項撥付給銀行的信託帳戶。
- 銀行匯入投資人帳戶:銀行在收到款項後,扣除相關費用(如信託管理費),再將淨額匯入您當初約定的個人銀行帳戶,完成帳戶基金的贖回。
2. 透過「基金交易平台」或「投信公司」贖回:
若您是直接在基金交易平台(如鉅亨買基金、基富通)或投信公司官網開戶交易,其流程會透過「集保結算所」進行:
- 投資人向平台提出申請:您在線上交易平台送出贖回指令。
- 平台通知集保結算所:平台將您的贖回需求傳送至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 集保結算所向基金公司下單:集保作為一個中介清算的角色,向對應的基金公司發出贖回指令。
- 基金公司通知保管機構:此步驟與銀行通路相同。
- 保管機構撥付款項:保管機構將款項撥付至「集保結算所指定的款項收付銀行」。
- 款項撥回投資人帳戶:最終,款項會從集保指定的銀行,匯入您開戶時綁定的個人銀行帳戶。
無論透過何種管道,現今線上申請已是主流,提供全天 24 小時的便利服務。
決定贖回價格的關鍵-淨值日與切盤時間
這是整個贖回過程中最多人感到困惑的部分。許多人誤以為贖回價格就是申請當下在網站上看到的淨值,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
您今天看到的淨值,是昨天的價格!
由於基金持有的股票、債券等資產,其市價每天都在變動,基金單位淨值也因此每日更新一次。然而,因為全球各市場的交易時間不同,加上數據計算與公告需要時間,所以您在任何時間點查詢到的最新淨值,幾乎都是前一個營業日(T-1)的收盤結算結果。
這意味著,您在申請贖回的當下,無法知道會以哪個價格成交。實際淨值,取決於您的交易申請被認定的「淨值計算日」,此原則普遍適用。
交易的心臟:切盤時間(Cut-off Time)
決定您的交易屬於「今天」還是「明天」的關鍵,就是各家銷售機構訂定的「切盤時間」。
- 定義:「切盤時間」是基金公司或銷售通路每日處理交易指令的截止時間點。
- 規則:
- 在「切盤時間」前完成的交易申請,會被視為當日交易(T日)。
- 在「切盤時間」後完成的交易申請,則會被順延至下一個營業日(T+1日)處理。
各家機構的切盤時間不盡相同,一般落在台灣時間營業日的下午。例如:
- 富蘭克林國民 e 帳戶:下午 1:30
- 銀行通路(如玉山銀行):下午 3:00 或 3:30
- 群益投信:下午 4:00
【實例說明】
假設某銀行基金贖回的切盤時間是下午 3:30。
- 狀況一:您在週二下午 2:00 送出贖回申請。您的交易被視為週二(T日)的交易。
- 狀況二:您在週二下午 5:00 送出贖回申請。因為已超過切盤時間,您的交易將被視為週三(T+1日)的交易。
- 狀況三:您在週五晚上 9:00 送出贖回申請。這筆交易會被視為下週一的交易。
贖回淨值日的計算規則
在了解 T 日如何決定後,我們就可以來看不同基金的贖回淨值日是如何計算的。這主要依基金的「註冊地」區分,但最終仍需以基金公司公告與基金公開說明書的規定為準,因為依各基金的屬性可能會有不同情形。
基金類型 | 贖回淨值計算日 | 說明 |
---|---|---|
境內基金 | T+1 營業日之淨值 | 絕大多數國內基金(無論投資台股或海外),贖回時是採用您依交易生效日(T日)的「次一營業日」的淨值來計算淨值。您在週二申請的交易,會以週三收盤後的營業日淨值成交。 |
境外基金 | T 日或 T+1 營業日之淨值 | 情況較為複雜。多數境外基金採用T日當天的一營業日淨值計算,但部分基金(特別是某些歐洲或結構較複雜的基金)可能採用T+1日的淨值,甚至在非交易時間下單會以次二營業日為準。 |
【綜合實例】
您在週一下午 2:00(切盤時間前)同時贖回一檔境內投信基金和一檔境外美國股票基金。
- 境內投信基金:您的交易日是週一(T日)。贖回價格將以週二(T+1日)收盤後,投信基金計算淨值的結果為準。您要到週三才能知道確切的賣出價格。
- 境外美國股票基金(假設為T日計價):您的交易日是週一(T日)。贖回價格將以週一美股收盤後計算出的淨值為準。您在台灣時間週二早上就能查到成交淨值。
由於存在這種時間差,若在市場劇烈波動時贖回,最終成交價可能與申購淨值或您預期的價格有不小的落差。
錢何時到手?各類基金贖回入帳時間詳解
這是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從您的贖回交易生效(淨值計算完成)到款項實際進入您的銀行帳戶,還需要一段作業時間,也就是需要幾個工作天入帳。這個時間長短取決於多個因素:
- 基金類型:流動性越高的資產,處理速度越快。一般而言,債券型比股票型快,單一類型基金比組合型基金快,貨幣市場基金通常最快。
- 投資市場與地區:國內市場的清算流程最快。海外市場因涉及跨國匯款與時差,時間較長。部分特殊市場(如印度)因有外匯管制,時間可能更久。
- 基金公司與保管銀行:大型、全球佈局完整的經理公司,其清算效率通常較高。
- 國定假日:您的贖回時間若橫跨台灣或基金投資地的國定假日,入帳日將會順延。
以下是根據各家資料來源整理出的各類型基金贖回款項入帳時間預估表:
基金註冊地 | 基金主要投資標的 | 預估入帳工作天 (自淨值計算日起) | 備註 |
---|---|---|---|
境內基金 | 貨幣市場基金 | 1 – 2 個工作天 | 流動性最高,速度最快。 |
債券型基金 | 1 – 3 個工作天 | ||
股票型 / 平衡型基金 | 3 – 5 個工作天 | ||
組合型基金 (Fund of Funds) | 4 – 5 個工作天 | 因需贖回多檔子基金,流程較長。 | |
(投資海外市場者) | 5 – 10 個工作天 | 雖為國內基金,但資產在海外,需較長作業時間。 | |
境外基金 | 債券型基金 | 5 – 7 個工作天 | 普遍預估值,部分平台或可達 3-7 天。 |
股票型 / 平衡型基金 | 5 – 7 個工作天 | ||
組合型基金 (Fund of Funds) | 7 – 10 個工作天 (或更長) | 流程最為繁瑣,等待時間最久。 |
重要提醒:上表為「預估」時間,實際入帳日仍應以各銷售機構的作業為準。若您有急迫的資金需求,務必提早規劃,並將最長的等待時間與可能遇到的假日一併考量進去。
贖回要花錢嗎?不可不知的相關費用
多數情況下,基金贖回本身不需支付「贖回手續費」,但有幾種狀況會讓您在贖回時被扣款:
1. 銀行信託管理費 (Trust Management Fee)
這是透過「銀行」通路購買基金最常見的費用。銀行作為您的信託管理人,會在您持有基金的期間,按年計算一筆管理費。這筆費用通常不會每個月扣,而是在您贖回時一次性結算,從您的贖回金額中直接扣除。
- 常見費率:每年 0.2% (依持有時間比例計算)。
- 舉例:您持有某基金 180 天後贖回,贖回總額為 10 萬元,則信託管理費約為 100,000 0.2% (180/365) = 98 元。
2. 後收型基金的遞延申購手續費 (Deferred Sales Charge)
如果您當初申購的是「後收型(B股)」基金,申購當下雖然免手續費,但費用會遞延至贖回時收取。其特點是持有時間越長,費率越低,持有滿特定年限(如 3 或 4 年)後,即可免除此費用。
- 費率結構:通常是階梯式的,例如持有未滿一年收 4%,滿一年未滿二年收 3%,依此類推。
- 適用對象:適合長期投資、不打算在短期內贖回的投資人。
除了上述兩項,基金本身的經理費、保管費等內扣費用,已每日反映在基金淨值中,不會在贖回時額外收取。
不只有贖回-其他基金出場方式的比較
當您認為某檔基金表現不如預期或市場趨勢改變時,除了直接贖回,還有另外兩種選擇:
比較項目 | 基金贖回 | 基金轉換 (Switching) | 停止扣款 (定期定額) |
---|---|---|---|
定義 | 將基金單位數賣出,換回現金。 | 將 A 基金轉換為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 B 基金。 | 停止未來日期的定期定額扣款,已持有的單位數不變。 |
適用時機 | 1. 達成投資目標。 2. 需要現金。 3. 判斷市場將長期走空,決定離場。 |
1. 不看好原基金,但看好同公司另一檔基金。 2. 不急需用錢,想持續將資金留在市場。 3. 想進行資產再平衡。 |
1. 預期市場短期將修正,想暫停投入。 2. 個人現金流暫時吃緊。 3. 仍看好長期趨勢,但不想在高點持續加碼。 |
手續費 | 後收型基金或透過銀行購買可能產生費用。 | 需支付一筆「轉換手續費」,通常約 500 元或依比例計算,但遠低於重新定額申購的費用。 | 無。 |
處理時間 | 依基金類型,1-10 個工作天不等。 | 「轉出」的贖回款入帳日,即為「轉入」的申購日。中間可能存在 1-2 天的空窗期。 | 需在扣款日前 2 個工作天以上申請。 |
選擇何種方式取決於您的資金需求與對市場的後續看法。若只是想更換標的,基金轉換是相對節省成本的好選擇。
常見問題 (FAQ)
Q1. 我應該在什麼時候贖回基金?
答:贖回的時機因人而異,主要考量點包括:
- 達到預設目標:例如,您設定的停利點(如獲利 20%)已達到。
- 投資策略改變:基金的表現或投資方向已不符合您的預期或風險承受度。
- 市場趨勢反轉:您判斷市場將進入長期熊市,決定先行退場觀望。
- 緊急資金需求:個人有突發的現金需求。
若只是不看好單一標的,但仍想持續投資,可優先考慮「基金轉換」。
Q2. 基金贖回的款項入帳到底要多久?
答:時間長短主要視基金類型與地區而定。一個簡單的記憶法是:境內基金約需 1-5 個工作天;境外基金約需 5-10 個工作天。貨幣市場基金最快,組合型基金最慢。此為預估值,實際時間可能因假日或特定市場狀況而異。
Q3. 對於單筆投入的基金,有什麼贖回技巧嗎?
答:當市場下跌或您想實現部分獲利時,不一定要全部贖回。可以考慮:
- 部分贖回:先贖回一部分,保留部分倉位觀察後市。
- 分批贖回:在一段時間內,分次將基金贖回,類似分批賣出的概念,可以平均賣出價格,避免賣在最低點。
Q4. 基金贖回賺的錢要繳稅嗎?
答:這取決於基金的註冊地,詳細規定應參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 境內基金:根據台灣所得稅法規定,處分國內發行基金的利得(資本利得)屬於停徵項目,不需要繳納所得稅。但若有利息或股利配發,則需納入所得。
- 境外基金:其買賣利得、轉換利得及配息,皆屬於「海外所得」。若您同一申報戶的海外所得總額超過新台幣 100 萬元,就需要全額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中。如果您的基本所得額超過當年度的免稅額度(2025年申報2024年為750萬),才需要繳納基本稅額(俗稱最低稅負)。
總結
掌握基金贖回的知識,是每位投資者的必修課。從本文的詳細分析中,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核心要點:
- 時間差是常態:基金贖回絕非即時到帳。從申請到款項入袋,境內基金約需 1-5 個工作天,境外基金則需 5-10 個工作天甚至更久。務必為您的資金需求預留充足的緩衝時間。
- 價格的未知性:贖回的成交價並非申請當下看到的淨值,而是由「切盤時間」和「淨值計算日規則(T日或T+1日)」共同決定。在市場波動大時,此點尤為重要。
- 費用需明察:雖然多數贖回免手續費,但要留意銀行通路的「信託管理費」和「後收型基金」的遞延費用,這些都可能侵蝕您的獲利。
- 規劃是王道:在投資前,就應將贖回的流程與時間成本納入考量。了解您所投資基金的特性與可能發生的各種情形,可以幫助您在未來需要用錢時,做出最有利的決策。
基金投資是一場長期的修行,不僅要學會買,更要懂得賣。唯有徹底理解贖回的每一個環節,您才能真正成為一位成熟、從容的投資者,穩健地航向您的理財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