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熱量表懶人包:精選台灣人最愛小吃、飲料,外食點餐前先滑一下

在追求健康生活、體態管理或健身目標的路上,「熱量」是我們最常聽到,卻也可能最感困惑的詞彙。您是否曾在享用一碗香噴噴的滷肉飯或一杯沁涼的珍珠奶茶時,心中默默盤算著:「這到底有多少熱量?」瞭解食物的熱量,並非要我們對飲食產生焦慮,而是賦予我們做出更明智選擇的能力,這對我們的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這篇文章旨在成為您的隨身「飲食熱量百科」。我們整合了多方資料,為您整理出超過300種常見於台灣日常飲食的食物熱量表,從傳統小吃到異國料理,從主食到飲品,一應俱全。除了提供詳細的數據,我們更將深入探討熱量的基本概念、三大營養素(包含醣類)與熱量的關係,以及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中,讓您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輕鬆邁向更健康的飲食習慣。

卡路里到底是什麼?

在討論熱量之前,讓我們先釐清一個基本概念。我們平時口語中的「卡路里」或「大卡(kcal)」,在營養學上指的是「千卡」。其科學定義是:將1公斤(1000克)的水,溫度提升攝氏1度所需要的能量。這份能量,就是支撐我們人體進行呼吸、心跳、思考乃至於所有日常活動的燃料。

我們身體的能量主要來自於食物中的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它們與熱量的換算關係如下:

  • 1克碳水化合物 = 4大卡

  • 1克蛋白質 = 4大卡

  • 1克脂肪 = 9大卡

由此可見,脂肪所提供的熱量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兩倍多,這也是為什麼高油脂的食物通常熱量也相對驚人的原因,瞭解其營養價值非常重要。

常見食物熱量總覽表

以下我們將各式食物分門別類,以清晰的表格呈現。請注意,所有數值均為估計值,實際熱量會因烹調方式、食材配方與份量大小而有所差異,但這份表格足以作為您日常飲食的絕佳參考。

第一部分:主食、飯麵與全榖雜糧類

這類食物是我們熱量的主要來源,提供身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各類麵條、土司等製品。

項目名稱

熱量 (大卡)

單位

白米飯

225

1碗 (約200g)

炒飯

550

1份 (約300g)

滷肉飯

440

1碗 (約200g)

雞肉飯

380

1份 (約290g)

三寶飯

980

1份 (約630g)

什錦燴飯

530

1份 (約430g)

焗烤飯

830

1份 (約320g)

粥 (白粥)

92

1碗 (約200g)

皮蛋瘦肉粥

716

1碗 (約200g)

廣東粥

790

1碗 (約200g)

牛肉麵

460

1碗 (約500g)

餛飩麵

550

1碗 (約450g)

陽春麵

270

1碗 (約450g)

乾麵

410

1份 (約250g)

炒麵

380

1盤 (約450g)

義大利肉醬麵

330

1份 (約248g)

泡麵

470

1包 (約100g)

水餃 (10顆)

650

10個 (約250g)

鍋貼 (10個)

600

10個 (約300g)

饅頭

172

1個

白吐司

90

1片 (約40g)

全麥麵包

65

1片 (約25g)

菠蘿麵包

290

1個 (約40g)

奶酥麵包

450

1個 (約60g)

玉米

346

1碗 (約100g)

燕麥

389

1碗 (約100g)

烤地瓜(蕃薯)

135

1個 (約100g)

第二部分:台式經典小吃與早餐

台灣小吃聞名遐邇,但美味的背後往往隱藏著高熱量,需要特別留意,常見的早餐如三明治或熱狗都應注意份量。

項目名稱

熱量 (大卡)

單位

鹽酥雞

530

1份 (約180g)

炸臭豆腐

565

1份 (約450g)

大腸包小腸

585

1份 (約220g)

蚵仔煎

380

1份 (約250g)

潤餅

495

1份 (約340g)

肉糉

515

1份 (約240g)

碗粿

253

1份 (約210g)

筒仔米糕

400

1筒 (約200g)

蚵仔麵線

220

1碗 (約200g)

蔥抓餅

310

1份 (約110g)

蘿蔔糕

90

1塊 (約80g)

熱狗

245

1根

肉包

200

1個 (約80g)

水煎包

180

1個 (約100g)

蛋餅

263

1個 (約120g)

燒餅油條

415

1份

飯糰

518

1份 (約290g)

甜不辣

100

1片 (約50g)

豬血糕

194

1份 (約100g)

車輪餅 (甜)

280

1個 (約120g)

第三部分:異國風味料理

享受異國美食的同時,也別忘了關心它們的熱量。

項目名稱

熱量 (大卡)

單位

石鍋拌飯 (韓式)

715

1份 (約450g)

韓式炸雞

835

1份 (約210g)

辣炒年糕 (韓式)

805

1份 (約250g)

海鮮煎餅 (韓式)

545

1份 (約300g)

拉麵 (豚骨湯)

720

1碗 (約500g)

牛肉丼飯 (日式)

700

1份 (約200g)

豬排丼飯 (日式)

890

1份 (約200g)

蛋包飯 (日式)

1250

1份 (約700g)

章魚燒 (日式)

70

1顆 (約50g)

豆皮壽司

170

2個 (約200g)

披薩 (12吋)

110

1/8片 (約65g)

漢堡

295

1份 (約100g)

薯條

312

1份 (約100g)

越南河粉

678

1份 (約400g)

打拋豬 (泰式)

885

1份 (約400g)

月亮蝦餅 (泰式)

190

1份 (約100g)

墨西哥捲餅

205

1份 (約100g)

第四部分:肉類、海鮮與蛋製品

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但不同部位和烹調方式的熱量差異極大,尤其各種肉類的處理方式會影響最終熱量。

項目名稱

熱量 (大卡)

單位

雞胸肉

55

1份 (約35g)

雞排 (炸)

500-600

1份

雞翅

75

1份 (約35g)

牛排

220

1片 (約85g)

生牛小排

360

1份 (約105g)

豬排

305

1片 (約78g)

五花肉

388

1份 (約100g)

香腸

320

1條 (約100g)

培根

42

1片 (約7g)

鮭魚 (生)

195

1份 (約125g)

鮪魚 (罐頭)

73

1份 (約40g)

鱈魚

75

1份 (約50g)

蝦仁

73

1份 (約30g)

炸蝦

224

1個 (約100g)

魷魚

130

1份 (約200g)

水煮蛋

80

1個 (約50g)

荷包蛋 (全熟)

110

1個 (約65g)

炒蛋

95

1份 (約64g)

茶葉蛋

78

1個 (約55g)

滷蛋

95

1個 (約60g)

蒸蛋

70

1份 (約100g)

第五部分:水果、蔬菜與飲品

天然的維生素和纖維來源,但部分水果糖分高,飲品更是熱量陷阱的重災區。

項目名稱

熱量 (大卡)

單位

水果類

蘋果

60

1顆 (約120g)

香蕉

295

1顆 (約370g)

芭樂

70

1顆 (約215g)

芒果

100

1個 (約180g)

楊桃

100

1個 (約310g)

西瓜

40

1片 (約240g)

葡萄

67

1串 (約100g)

葡萄柚

220

1個 (約700g)

鳳梨

50

1片 (約120g)

火龍果

60

1個 (約250g)

蔬菜類

花椰菜

30

1個 (約125g)

菠菜

40

1份 (約180g)

高麗菜

30

1個 (約145g)

小黃瓜

5

1個 (約28g)

馬鈴薯

145

1個 (約156g)

飲品類

黑糖珍珠鮮奶

450

1杯 (約750ml)

珍珠奶茶

370

1杯 (約400ml)

全脂牛奶

190

1瓶 (約300ml)

無糖豆漿

55

1份 (約100ml)

可樂

136

1罐 (約350ml)

柳橙原汁

110

1杯 (約248ml)

拿鐵 (含糖)

150-250

1杯 (中杯)

黑咖啡

1

1杯 (約350ml)

如何有效控制與管理飲食熱量?

擁有熱量數據後,更重要的是如何應用。有效的熱量管理並非盲目地追求低卡,而是建立一套可持續的健康飲食策略。

  1. 掌握份量是關鍵:即使是健康的食物,過量攝取依然會導致熱量超標。可以嘗試使用較小的餐盤、將大包裝的食物分裝成小份,或是在外用餐時,先將一半打包,都能有效控制攝取量。

  2. 選擇「高營養密度」食物:同樣的熱量,營養價值卻可能天差地遠。例如,200大卡的烤雞胸肉和200大卡的一包洋芋片,前者提供了豐富的蛋白質,後者則主要是脂肪和精緻澱粉。應優先選擇蔬菜、水果、全穀物、瘦肉蛋白、黃豆製品等天然食物。

  3. 聰明的烹調方式:烹調用油是熱量的主要來源之一。多採用蒸、煮、烤、滷、涼拌等方式,取代煎、炸、燴、紅燒,可以大幅減少不必要的油脂攝取。

  4. 警惕「隱形熱量」:許多熱量藏在我們不易察覺的地方,例如:沙拉醬、湯品的勾芡、菜餚的醬汁、以及含糖飲料。一杯全糖手搖飲的熱量可能就相當於一個便當,不可不慎。

  5. 結合運動,創造熱量赤字:減重或維持體重的核心原則是「能量平衡」。當消耗的熱量大於攝取的熱量時,體重便會下降。除了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是提升熱量消耗最有效的方法。 食物與運動換算參考(以60公斤成人健走為例):
    * 喝一杯600ml的奶茶 (240大卡),需要健走約44分鐘。
    * 吃一份炸排骨飯 (1055大卡),需要健走約192分鐘 (超過3小時)。
    * 吃一個雞腿漢堡 (411大卡),需要健走約75分鐘。

常見問題 (FAQ)

Q1: 這份熱量表中的數值是絕對準確的嗎?

A: 不是。表中的數值是根據標準化食譜和份量計算的平均估計值。實際熱量會因為不同店家的烹調用油、醬料配方、食材大小與部位等因素而產生差異。建議將此表作為一個可靠的參考基準,而非絕對精確的數值。

Q2: 我每天應該攝取多少熱量才算合適?

A: 每日總熱量需求因人而異,主要取決於您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活動量及健康目標。一般成年女性每日約需1800-2000大卡,男性約需2200-2500大卡。若有減重需求,可由此基礎減少300-500大卡。最準確的方式是諮詢營養師或使用線上TDEE(每日總能量消耗)計算機進行評估。

Q3: 減重只要計算熱量就夠了嗎?

A: 只計算熱量是體重管理的關鍵一步,但並非全部。熱量的「品質」同等重要。長期只攝取低營養價值的「空熱量」食物,即使總熱量不超標,也可能導致營養不良、代謝下降等問題。一個成功的飲食計畫,必須同時關注總熱量控制與均衡營養素(蛋白質、優質脂肪、複合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取,尤其醣類的攝取來源更需注意。

Q4: 在外用餐時,很難知道確切的熱量,該怎麼辦?

A: 外食時估算熱量確實是一大挑戰。您可以參考本表,尋找類似的餐點作為估計依據。此外,可以掌握一些基本原則:盡量選擇烹調方式較清淡的品項(如滷味優於炸物、清湯優於濃湯);醬料另外索取,自行酌量使用;多點一份燙青菜增加飽足感與纖維質;盡量避免喝含糖飲料。當不確定時,稍微高估熱量會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總結:將熱量知識轉化為健康生活的智慧

這份詳盡的食物熱量表,是您探索健康飲食旅程中的一張實用地圖,而非一本嚴苛的法規。本篇文章的目標不是要您對每一個數字斤斤計較,而是希望透過這些資訊,培養您對食物的「知情權」。

當您瞭解一塊炸雞排的熱量相當於好幾碗飯,下一次或許會選擇烤雞腿;當您知道一杯含糖飲料需要大量運動才能消耗,或許會更傾向於選擇無糖茶或開水。熱量控制的真諦在於「覺察」與「平衡」,在於享受美食的當下,也能為自己的健康做出長遠的規劃。

請將這份指南作為您飲食決策的參考,並記住,最健康的飲食模式,永遠是均衡、多樣化且能長久執行的那一種。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