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咖啡廳、商場、廣播中,或是在滑動Instagram時,一段動人的旋律倏忽飄進耳裡,讓人心頭一震,卻苦於不知其名,只能任憑它在腦海中縈繞,成為一個懸念。
過去,我們或許只能費力記下幾句歌詞上網搜尋;如今,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聽歌識曲」已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標配功能。從經典的Shazam、以哼唱辨識聞名的SoundHound,到整合進系統的Siri和Google助理,甚至是YouTube的強勢加入,這項便利的技術徹底改變了我們探索音樂的方式。
本文將深入剖析各大主流聽歌識曲服務的特色、優劣,並提供一份詳細的比較,幫助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音樂搜尋應用程式。
經典與創新:獨立音樂辨識 App
Shazam:快、準、與 Apple 生態無縫整合
由Apple收購的Shazam無疑是音樂辨識領域的代名詞,正如Pharrell Williams在《GQ》專訪中所說:「《Shazam》是一份禮物⋯⋯它改寫了遊戲規則。」這款應用程式憑藉其龐大的音樂資料庫和卓越的演算法,以「快」和「準」著稱,即便是背景聲音嘈雜、人聲幹擾的環境下,依然有很高的成功率。正如使用者評價所述,即使是微弱的鋼琴配樂,在嘗試第二次後也能成功辨識歌曲,其強大性能可見一斑。
核心特色:
-
iOS 深度整合:對於iPhone用戶,可將「音樂辨識」功能直接加入「控制中心」或鎖定畫面小工具,實現一鍵秒搜,甚至無需解鎖手機。透過Siri呼叫「這是什麼歌?」時,背後運作的也是Shazam的技術。
-
離線辨識:這是一項獨特且實用的功能。在沒有網路的環境下,Shazam會先錄下音訊片段,待連上網路後自動進行辨識,確保您不會錯過任何一首好歌。
-
跨平台支援:除了iOS和Android,Shazam也提供瀏覽器擴充功能,讓您在觀看電腦上的影片時也能輕鬆識曲。
-
與串流服務連動:辨識出的歌曲可以輕鬆加入Apple Music、Spotify或Deezer的播放列表,並支援觀看歌詞與音樂影片。
根據App Store的資訊,Shazam的全球安裝次數已突破20億,其在「音樂」類別中名列前茅,使用者評分高達4.9顆星,足見其廣受歡迎的程度。
SoundHound:您的哼唱旋律捕手
如果說Shazam的強項在於辨識正在播放的音樂,那麼SoundHound這款音樂應用程式則在「哼唱識曲」領域獨佔鰲頭。許多使用者反饋與意見指出,那些連自己都覺得哼得不著邊際的旋律,其他App無法辨識,SoundHound卻能神奇地找出正確答案。這對於腦中只有一段旋律,卻想不起任何歌詞或歌曲的名稱的用戶來說,無疑是救星般的存在。
核心特色:
-
頂尖的哼唱辨識:使用者只需對著手機點按顯眼的橙色按鈕,然後唱出或哼出旋律,其核心演算法便會專為捕捉音高和節奏進行優化,提供極高的辨識成功率。
-
LiveLyrics® 即時歌詞:SoundHound不僅是個辨識工具,也是個功能完整的音樂播放器。它提供卡拉OK般的同步歌詞體驗,您可以點擊歌詞跳轉至歌曲的特定段落,對於想練歌的使用者來說非常友好。內建的播放器還能播放影片。
-
豐富的音樂探索功能:除了辨識,App內還提供每日生日的藝人介紹、世界各地的音樂發現地圖、樂隊資訊以及全球頂尖音樂排行榜,幫助用戶發掘更多推薦歌曲與精選音樂。其品質也獲得了如Billboard Music App Awards等獎項的肯定。
-
免費與付費選項:App為免費下載,但包含廣告。用戶可選擇App內購買升級至SoundHound∞版本以移除廣告(https://04ii.app.link/RXaRXypnta)。
系統級整合:原生助理與串流巨頭的佈局
隨著技術成熟,音樂辨識已不再是獨立App的專利,而是被各大科技巨頭整合進其生態系統中,成為一項基礎服務。
Google / YouTube:搜尋巨人的生態優勢
Google長期以來都在其搜尋App和Google助理中內建了音樂辨識功能。使用者不僅可以辨識環境中播放的歌曲,同樣也支援哼唱搜尋。近期,Google更將這項功能擴展至YouTube手機App,這一步棋可謂意義重大。
過去,許多用戶在使用Shazam或SoundHound辨識出歌曲後,下一步便是打開YouTube搜尋音樂影片或現場演出。如今,YouTube將「搜尋」與「播放」兩大環節整合,用戶在YouTube內點擊搜尋欄的麥克風圖示,切換至「歌曲」分頁,即可直接完成辨識並觀看搜尋結果。這種「一站式」的流暢體驗,直接衝擊了傳統辨識App的使用場景,展現了Google憑藉其龐大生態系「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的強大實力。
Siri & KKBOX:在地化與便利性的體現
-
Siri:對iPhone用戶而言,Siri是最直覺的工具。無需安裝任何額外應用程式,一句語音指令即可啟動由Shazam驅動的辨識服務,結果會以通知形式出現,並可輕鬆存入Apple Music。
-
KKBOX:作為亞洲領先的串流音樂服務,KKBOX也在其App中內建了音樂和哼唱辨識功能。其最大優勢在於,辨識出的歌曲若在其曲庫中,便可立即收藏並收聽,對於廣大的KKBOX訂閱用戶而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功能比較一覽表
為了讓您更清晰地瞭解各服務的差異,我們整理了以下比較表格:
功能特色 |
Shazam |
SoundHound |
YouTube / Google 搜尋 |
Siri |
---|---|---|---|---|
開發者 |
Apple |
SoundHound, Inc. |
|
Apple |
核心強項 |
快速、精準的背景音樂辨識 |
優異的哼唱、歌唱辨識 |
整合 YouTube 生態系、無需額外安裝 |
iOS 系統原生整合、語音操控 |
哼唱辨識 |
不支援 |
支援,準確率高 |
支援 |
不直接支援 |
離線辨識 |
支援 |
不支援 |
不支援 |
不支援 |
平台整合 |
與 Apple Music 深度整合 |
支援 Spotify, Apple Music 等 |
直接在 YouTube 中搜尋播放 |
依賴 Shazam 引擎,結果可存至 Apple Music |
小工具/快捷操作 |
支援 (iOS 控制中心/鎖定畫面、Apple Watch) |
支援 (小工具、Apple Watch) |
支援 (Android 快速設定/主畫面) |
語音指令 |
費用 |
免費 |
免費 (含廣告),可付費移除 |
免費 |
免費 (整合於 iOS 系統) |
常見問題 (FAQ)
Q1: 如果在吵雜的環境中,哪個App的辨識成功率比較高?
A1: 根據多數使用者反饋和其技術特點,Shazam在處理背景噪音和複雜環境音的辨識方面表現非常出色,成功率相對較高。
Q2: 我只記得旋律,完全不記得歌詞,應該用哪個服務?
A2: 這種情況下,SoundHound是您的首選,它專為哼唱和歌唱辨識進行了優化。此外,Google助理和YouTube的哼唱搜尋功能也值得一試。
Q3: 這些App會如何處理我的錄音和隱私信息?
A3: 根據各App的隱私權政策,它們會收集您的音訊片段以進行辨識。如Shazam和SoundHound的隱私權說明指出,它們可能會收集位置、識別碼、使用狀況等數據與內容,並可能與您的身分連結。建議在使用前詳細閱讀其隱私權政策,瞭解資料如何被運用。
Q4: YouTube的歌曲搜尋功能會完全取代Shazam或SoundHound嗎?
A4: 雖然YouTube的整合功能極具競爭力,但短期內完全取代的可能性不大。Shazam憑藉其在Apple生態中的深度整合和離線辨識等獨特功能,仍有其核心用戶群。而SoundHound在哼唱辨識領域的技術壁壘,使其在特定使用場景下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未來市場將更可能呈現多元並存的局面。
總結
總體而言,聽歌識曲的工具選擇已十分多元,選擇哪一款取決於您的主要使用習慣與裝置平台。
-
如果您是iPhone使用者,追求極致的便利與速度,內建的Siri和可加入控制中心的Shazam是您的不二之選。
-
如果您經常只有一段模糊的旋律在腦中盤旋,SoundHound強大的哼唱辨識能力將是您找到答案的最佳途徑。
-
對於Android用戶或YouTube的重度使用者,Google助理和YouTube App內建的歌曲搜尋功能,提供了無縫接軌的「辨識即播放」體驗。
科技的發展讓音樂探索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下一次當動人的旋律響起時,不妨從容地拿出手機,讓這些音樂神搜工具為您揭曉謎底,將每一次的偶然相遇,都轉化為播放清單中永恆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