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省下數萬元!搞懂「客貨車」與客車的差別,聰明購車不吃虧

在台灣購買國產休旅車(SUV)時,許多消費者會注意到一個獨特的情況:許多車款的後行李廂內,都安裝了一根看似礙眼的⾦屬橫桿。這根橫桿不僅是簡單的配備,它背後代表的是台灣特有的「客貨車認證」制度。

究竟「客車」與「客貨車」這一字之差,對車子的價格、空間、乘坐舒適性及法規會帶來哪些深遠的影響與差別?本文章將根據各方資料為您深入剖析,幫助您在購車時,對於不同的用車方式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法規定義大不同:不只是一根橫桿的距離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小客車」與「小客貨兩用車」在法規上的根本差異。根據台灣的《道路交通安全規則》,兩者的定義與規範截然不同:

  • 小客車:指座椅在九座以下之客車。其設計初衷純粹是為了載送乘客。

  • 小客貨兩用車:除了滿足九人座以下、總重 3,500 公斤以下的條件外,還必須符合一項關鍵規定:「最後一排座椅固定後,後方實際之載貨空間達一立方公尺(相當於 1,000 公升)以上」。

為了合法地劃分出這一立方公尺的「載貨空間」,法規要求在乘客區與載貨區之間必須裝設「固定式或隨車配附非固式之間隔裝置」,這就是那根金屬橫桿的由來。它的存在,是為了確保汽車在法律上符合「客貨兩用」的定義,同時防止貨物在行駛中前滑,保障後座乘客安全。

價差的祕密:為何客貨車認證成為國產休旅主流?

國產車商之所以熱衷於申請客貨車認證,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貨物稅」的巨大差異。這項稅金直接反映在汽車的最終售價上,是影響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車輛類型

排氣量 (c.c.)

貨物稅

小客車

2,000 以下

25%

小客車

2,001 以上

30%

客貨兩用車

不分排氣量

15%

從上表可見,同樣一輛 2,000 c.c. 以下的休旅車,若以客貨車名義申報,貨物稅率僅為 15%,相較於小客車的 25%,有著整整 10% 的稅金優勢。這讓國產車商能以更具吸引力的價格,與無法申請客貨車認證的進口休旅車相抗衡。

消費者的權益與取捨:客貨車的優缺點分析

對於消費者而言,選擇客貨車看似省了荷包,但實際上是一場利弊之間的權衡。許多網友也在文章中討論,表示自己朋友的用車經驗就深受影響。

優點:

  1. 價格優勢: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能以較低的預算購入心儀的車款,數萬元的價差相當可觀。

  2. 停車彈性(有限制):行照上登記為「客貨兩用」,理論上可以使用「貨車裝卸區」的停車位。但須注意,這類車位僅供臨時上下貨物,通常有時間限制(如一小時),並非長期的停車解決方案。若被認定為佔用,仍會面臨 600 至 1,200 元的罰鍰。

  3. 公司節稅:對於有報帳需求的人而言,購買客貨車作為公司用車,在稅務處理上可能更具彈性。

缺點:

  1. 犧牲乘坐舒適性:這是最常見的缺點。為了滿足後方一立方公尺的載貨空間規定,許多客貨車款的後座座椅功能會被「封印」,例如取消前後滑移及椅背角度調整功能,導致後座乘客的乘坐體驗大打折扣。

  2. 空間限制與礙眼橫桿:金屬橫桿不僅影響視覺美觀,在載運大型貨物時也可能造成車廂空間阻礙。

  3. 驗車與法規風險:許多車主交車後會私下拆除橫桿並「解封」後座功能,但這屬於違法改裝。除了未來五年後的年度驗車需恢復原狀外,一旦路上被攔檢,可能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處以 900 元以上、1,800 元以下的罰鍰。

  4. 無法作為營業用車:客貨車認證的車輛無法合法登記為計程車。

市場趨勢:哪些中型休旅採用客貨車認證?

隨著消費者意識抬頭,市場上不再是清一色的客貨車。各家車廠也提供了不同的選擇:

  • 全車系採客貨車認證:Honda CR-V、Hyundai Tucson L、Mitsubishi Outlander 等車款,以價格優勢為主要訴求。

  • 提供客車與客貨車雙重選擇:Ford Kuga、Nissan X-Trail(輕油電版)及 Luxgen URX Neo 等車款,讓消費者可以依據自身需求,加價選擇移除橫桿、功能完整的「客車認證」版本(通常為接單生產)。

  • 全車系採客車認證:MG HS、Toyota Corolla Cross 等車款,直接以完整的產品體驗進入市場,不受客貨車法規限制,提供消費者另一種用車選擇。

常見問題 (FAQ)

Q1: 我可以自行拆除客貨車的後車廂橫桿嗎?

A: 從法規角度來說,不可以。拆除橫桿屬於不當改裝,會導致車輛不符合出廠的認證規格。雖然許多人會這麼做,但在五年後的定期檢驗時必須裝回才能通過,且若在路上遭警方攔查,可能會被開罰單。

Q2: 客貨車真的可以隨意停在貨車停車格嗎?

A: 不可以。路邊的「貨車裝卸貨停車位」是提供給有裝卸貨物需求的車輛臨時停放,通常有時間限制且需有實際裝卸貨行為。將客貨休旅車長時間停放於此,仍有被視為違規佔用而遭開罰的風險。

Q3: 為什麼進口休旅車都沒有客貨車認證?

A: 客貨車認證是專為國產車輛設計的稅制優惠,旨在提升國產車在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所有進口汽車皆以「小客車」名義報關及認證,因此無法享有 15% 的貨物稅率,其後行李廂自然也不會有金屬橫桿的設計。

總結

總體而言,客貨車認證是台灣汽車市場因應稅制而生的特殊現象。它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以更低價格入主國產休旅的途徑,但代價是犧牲了部分乘坐舒適性與空間機能性,並伴隨著潛在的法規風險。

在購車前,消費者應明確自身的核心需求:如果您追求的是極致的性價比,且對後座空間及舒適度要求不高,客貨車仍是個不錯的選項。然而,如果您重視家庭成員的乘坐感受,不希望為了一時的價差而犧牲長期的用車體驗,那麼多花一點預算選擇「客車認證」版本,或是直接考慮純客車認證的車款,將會是更為明智且一勞永逸的決定。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