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入筆,四季如歌:最全風景成語分類詳解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語言文字尤其凝練優美。其中,成語以其短短四字,便能勾勒出無窮意象,傳達深遠意境,是漢語的瑰寶。當我們面對壯麗河山、秀美景緻,想要形諸筆墨時,恰當地運用風景成語,能瞬間讓文字活起來,從平鋪直敘的描述,升華為詩情畫意的篇章。

從巍峨高山到潺潺流水,從春日繁花到冬日白雪,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了大量描繪自然景觀的成語。這些成語不僅是詞彙的積累,更是千年來人們對自然審美觀的結晶。本文將為您系統性地整理、剖析眾多形容風景優美的成語,帶您一同領略文字中的山水之美,讓您的心情隨之飛揚,並在寫作中運用自如,下筆成文,如詩如畫。

風景成語分類詳解

為了更系統地理解與運用,我們將豐富的風景成語依其描繪對象及意境,分為以下幾大類別進行詳細介紹。

山水之美:描繪山川湖海的壯麗與秀雅

這類成語是風景描寫的基礎,專注於山與水的形態、色澤與氣勢,勾勒出自然景觀的宏觀輪廓,描繪出迷人的山水景色。

成語

注音

釋義與出處

山清水秀

ㄕㄢ ㄑㄧㄥ ㄕㄨㄟˇ ㄒㄧㄡˋ

形容山上景物清晰,水質澄澈,景色優美。也作「山明水秀」、「水秀山明山」。《鏡花緣》第四七回:「祥雲繚繞,紫霧繽紛,從那山清水秀之中,透出一座紅亭。」

湖光山色

ㄏㄨˊ ㄍㄨㄤ ㄕㄢ ㄙㄜˋ

湖光山色湖的風光,指湖水的波光與山巒的景色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常用來形容有山有水、風景秀麗的地方。出自宋吳自牧《夢粱錄》:「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鍾為人物,所以清奇特,為天下寇。」

江山如畫

ㄐㄧㄤ ㄕㄢ ㄖㄨˊ ㄏㄨㄚˋ

形容祖國的山川、河流壯麗,山河美得就像一幅精心繪製的圖畫。出自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水天一色

ㄕㄨㄟˇ ㄊㄧㄢ ㄧ ㄙㄜˋ

形容水面遼闊,水色與天光融為一體,分不清界線。常用於描寫江、湖、海的浩瀚景象,是形容美好的景色用語。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千巖競秀

ㄑㄧㄢ ㄧㄢˊ ㄐㄧㄥˋ ㄒㄧㄡˋ

眾多的山岩爭相展現它們秀美的姿態,形容山景極其秀麗,層次豐富,山光明媚。

重巒疊嶂

ㄔㄨㄥˊ ㄌㄨㄢˊ ㄉㄧㄝˊ ㄓㄤˋ

形容山峯連綿不斷,一座接著一座,如同屏障。此成語為聯合式,常用作定語、狀語,描繪山嶺的雄偉與連綿。

青山綠水

ㄑㄧㄥ ㄕㄢ ㄌㄩˋ ㄕㄨㄟˇ

泛指有著青翠山脈和碧綠河流的美好山河。這是一個非常經典且普及的成語,簡潔地概括了理想的自然環境。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

四時之景:捕捉季節變換的獨特風情

大自然的景色隨著季節更迭而呈現出不同的魅力,描寫四季的成語尤其能體現景色的動態與時序之美,其意思各有不同。

春日韶光

春天萬物復甦,生機勃勃,色彩明媚,春天的景色尤其動人。

  • 鳥語花香 (ㄋㄧㄠˇ ㄩˇ ㄏㄨㄚ ㄒㄧㄤ):鳥兒歌唱,花朵芬芳。形容春天景物的美好與熱鬧。出自宋代呂本中《紫薇·庵居》:「鳥語花香變夕陰。」

  • 萬紫千紅 (ㄨㄢˋ ㄗˇ ㄑㄧㄢ ㄏㄨㄥˊ):形容百花齊放,色彩繽紛艷麗。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充滿活力。出自宋代朱熹《春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草長鶯飛 (ㄘㄠˇ ㄓㄤˇ ㄧㄥ ㄈㄟ):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描寫江南暮春三月,青草茂盛生長,黃鶯四處飛翔的明媚景象。出自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 春和景明 (ㄔㄨㄣ ㄏㄜˊ ㄐㄧㄥˇ ㄇㄧㄥˊ):春風和煦,日光明媚,風景清澈而美麗。整個園子裡一片春天的景色。出自宋代范仲淹《嶽陽樓記》。

  • 桃紅柳綠 (ㄊㄠˊ ㄏㄨㄥˊ ㄌㄧㄡˇ ㄌㄩˋ):桃花嫣紅,柳條碧綠。描繪出春天花木繁盛、色彩鮮明,花紅柳綠的典型景象。

  • 春深似海 (ㄔㄨㄣ ㄕㄣ ㄙˋ ㄏㄞˇ):形容春色濃鬱,景緻深廣如海,到處充滿了明媚的春光。

秋日勝景

秋季天高雲淡,色彩沉穩而豐碩,帶有一種清朗爽利之美。這裡的春秋美景包括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

  • 秋高氣爽 (ㄑㄧㄡ ㄍㄠ ㄑㄧˋ ㄕㄨㄤˇ):形容秋季天空晴朗高遠,天氣清涼舒爽。出自唐代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

  • 金風送爽 (ㄐㄧㄣ ㄈㄥ ㄙㄨㄥˋ ㄕㄨㄤˇ):秋風送來涼爽的氣息。古人以五行論季節,秋屬金,故稱秋風為「金風」。

  • 橙黃桔綠 (ㄔㄥˊ ㄏㄨㄤˊ ㄐㄩˊ ㄌㄩˋ):指秋天橙子熟得金黃,桔子尚帶青綠色,是秋季最美好宜人的景色。出自宋蘇軾《贈劉景文》詩:「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

  • 一葉知秋 (ㄧ ㄧㄝˋ ㄓ ㄑㄧㄡ):看見一片葉子落下,就知道秋天已經來臨。比喻從微小的跡象,可以看到事物發展的趨勢。出自《淮南子·說山訓》。

  • 桂子飄香 (ㄍㄨㄟˋ ㄗˇ ㄆㄧㄠ ㄒㄧㄤ):指中秋時節,桂花盛開,香氣四溢。出自唐代宋之問《靈隱寺》詩:「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冬雪冰霜

冬季的景色常與冰雪相連,呈現出潔白、靜謐甚至壯麗的景象。

  • 冰天雪地 (ㄅㄧㄥ ㄊㄧㄢ ㄒㄩㄝˇ ㄉㄧˋ):形容冰雪覆蓋大地的嚴寒景象。此成語為聯合式,可作定語、狀語。

  • 紅妝素裹 (ㄏㄨㄥˊ ㄓㄨㄤ ㄙㄨˋ ㄍㄨㄛˇ):原指女子艷麗與淡雅的裝束,後多用來形容雪後初晴,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景色。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雪》。

  • 琪花玉樹 (ㄑㄧˊ ㄏㄨㄚ ㄩˋ ㄕㄨˋ):原指神仙境界中的花木,後也用來形容霜雪覆蓋下,樹木潔白瑩潤、如琪花玉雕般的美景。而飄浮在山林間的霧氣就是暖翠。

花木之盛:讚嘆植物世界的繁茂與繽紛

這類成語聚焦於花草樹木,從色彩、形態、氣勢等方面進行細緻描繪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 繁花似錦 (ㄈㄢˊ ㄏㄨㄚ ㄙˋ ㄐㄧㄣˇ):繁多而且茂盛的眾多色彩紛繁的鮮花,如同織有彩色花紋的華麗絲織品一般。形容景色絢麗或事物美好,美好景色和美好的事物如錦似錦。

  • 百花齊放 (ㄅㄞˇ ㄏㄨㄚ ㄑㄧˊ ㄈㄤˋ):形容各種花卉競相開放,景象繁榮。也比喻藝術界中不同形式與風格的藝術自由發展。

  • 奼紫嫣紅 (ㄔㄚˋ ㄗˇ ㄧㄢ ㄏㄨㄥˊ):形容各種花朵嬌豔美麗,爭奇鬥豔。

  • 綠肥紅瘦 (ㄌㄩˋ ㄈㄟˊ ㄏㄨㄥˊ ㄕㄡˋ):指暮春時節,綠葉漸漸茂盛,而花朵則開始凋謝。形象地描繪了春光將逝的景象。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如夢令》。

  • 鬱鬱蔥蔥 (ㄩˋ ㄩˋ ㄘㄨㄥ ㄘㄨㄥ):形容草木長勢茂盛,一片蒼翠。也可用來形容氣勢蓬勃。

  • 蒼松翠柏 (ㄘㄤ ㄙㄨㄥ ㄘㄨㄟˋ ㄅㄛˇ):指四季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也比喻品格高潔、節操堅定的人。

意境之幽:傳達風景帶來的感受與氛圍

有些成語不僅僅是描寫景物本身,更重在傳達其給人帶來的獨特感受和氛圍,這些自然景色常富含風月意象。

  • 曲徑通幽 (ㄑㄩ ㄐㄧㄥˋ ㄊㄨㄥ ㄧㄡ):彎曲的小路通往幽深僻靜的地方。形容園林或風景區景色雅緻,引人探索。出自唐代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 別有天地 (ㄅㄧㄝˊ ㄧㄡˇ ㄊㄧㄢ ㄉㄧˋ):形容風景或藝術作品的意境引人入勝,彷彿進入了另一個全新的境界。

  • 洞天福地 (ㄉㄨㄥˋ ㄊㄧㄢ ㄈㄨˊ ㄉㄧˋ):原為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名山勝境,後多用來比喻風景絕佳、環境優美的地方。

  • 引人入勝 (ㄧㄣˇ ㄖㄣˊ ㄖㄨˋ ㄕㄥˋ):引導人進入美好的境界,極言風景之佳勝。多指風景或文藝作品極具吸引力。

  • 賞心悅目 (ㄕㄤˇ ㄒㄧㄣ ㄩㄝˋ ㄇㄨˋ):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神愉快,眼睛也感到舒適。

  • 風光旖旎 (ㄈㄥ ㄍㄨㄤ ㄧˇ ㄋㄧˇ):「旖旎」意為柔和美好。此成語形容景色柔媚,風采迷人,令人心曠神怡。

  • 世外桃源 (ㄕˋ ㄨㄞˋ ㄊㄠˊ ㄩㄢˊ):原指與世隔絕、安樂祥和的理想境界,後也指風景秀美、生活安逸、未受外界打擾的地方。

常見問題

問:如何在寫作中正確使用這些風景成語?

答:正確使用風景成語的關鍵在於「貼切」與「自然」。首先,要深刻理解成語的內涵,確保其描繪的景象與您文章中的場景相符。例如,描寫秋景就不宜使用「草長鶯飛」。其次,避免堆砌。一篇好的文筆不是成語的羅列,而應將成語自然地融入到具體的描寫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先用自己的語言細緻描繪,再用一個恰當的成語進行總結或昇華。

問:有沒有哪些風景相關的成語特別容易被誤用?

答:有的。例如「落花流水」,其本意是形容暮春景色凋零,如唐詩「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但現在,這個成語更多地用來比喻被打得慘敗、潰不成軍的樣子,原意反而較少使用。另一個例子是「尋花問柳」,最初指文人雅士遊春賞景,但後來語義演變,多指男子在外拈花惹草、出入風月場所的輕浮行為。使用時需特別注意其現代常用義。

問:除了這篇文章提到的成語,還有哪些資源可以學習更多風景成語?

答:學習成語的途徑有很多。首先,可以查閱權威的辭典工具,例如台灣「教育部《成語典》」網站,提供詳盡的解釋、典故和例句。其次,大量閱讀是最好的方法,尤其是古典詩詞、散文名篇,如唐詩宋詞、明清小品文等,這些作品是風景成語運用的最佳範本。最後,留心觀察生活,在欣賞美景時,嘗試思考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這會讓您的學習過程更為主動和深刻。

總結

從「山清水秀」的直觀描摹,到「春和景明」的季節感懷,再到「曲徑通幽」的意境營造,風景成語以其高度的概括性和生動的形象性,成為漢語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它們是前人觀察自然風景、體悟生命的智慧結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情趣。

掌握並善用這些成語,不僅能在考試作文中脫穎而出,更能在日常言談與書信往來中,增添語言的魅力與文采。希望這篇文章能成為您探索成語世界的鑰匙,鼓勵您多觀察、多感受身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並用這些優美的詞彙,將所見所感化為動人的篇章,讓我們的語言和心情,都一同美起來。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