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AI教父:你所不知道的陳昇瑋,一位用科技行善的溫暖實踐家

不只是AI教父:你所不知道的陳昇瑋,一位用科技行善的溫暖實踐家

陳昇瑋,這位被譽為台灣頂尖ai專家的學者與實踐家,於2020年4月11日因一場意外嘎然離世,享年44歲。他的驟逝不僅是學術界與科技界的巨大損失,更讓無數受其啟發與培育的後進感到錯愕與哀痛。

陳昇瑋短暫卻輝煌的一生,跨足學術研究、產業革新、人才培育及社會公益,他以無比的熱情與遠見,為台灣的科技發展點燃了一把永不熄滅的火炬。本文將深入回顧其生平事蹟,以紀念這位「讓世界看見台灣AI」的關鍵推手。

從程式天才到頂尖學者:奠定深厚基礎

陳昇瑋,本名陳寬達,1976年出生於台中。他自年少時期便展現出對資訊科技的濃厚興趣與天賦。在就讀省立臺中一中時,他已是網路世界中的活躍人物,並以「Xshadow」的別名聞名。

進入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後,他不僅學業優異,更在求學期間就以本名陳寬達出版了《Delphi 深度歷險》與《C++Builder 深度歷險》等專業書籍,成為許多程式設計師的啟蒙讀物。

在取得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碩士,以及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博士學位後,陳昇瑋進入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任職,從助研究員一路晉升至研究員。其研究領域涵蓋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計算社會科學及多媒體系統,發表超過130篇學術論文。

其卓越的研究成果,為他贏得了多項殊榮與獎項,包括李國鼎青年研究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優秀青年電機工程師獎等,奠定其在學術界的崇高地位。

產業AI化的傳教士:創建人工智慧學校與推動金融轉型

若說學術研究是陳昇瑋的根基,那麼將技術落地、推動產業轉型,更是他後期致力的目標。他深刻體會到,台灣產業若要升級,人才是最關鍵的核心。

創辦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2018年,在中央研究院及產業界的支持下,陳昇瑋成功成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並擔任執行長。他懷抱著「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的信念,致力於打破台灣產業被「技術殖民」的困境。

他認為,必須建立一個屬於台灣自己的人才培育基地,才能真正解決產業發展AI所面臨的人才荒。在短短兩年內,人工智慧學校為台灣培育了超過6,000名AI人才,這些學員回到各自的產業崗位上,成為推動台灣產業人工智慧化的重要種子。

擔任玉山金控科技長

同年,玉山金融控股公司延攬了這位智慧學校執行長玉山金控科技長陳昇瑋,此舉開創了台灣金融界延攬頂尖AI學者擔任高階主管的先例。他將學術界的能量與洞察帶入金融業,並活用其豐富的跨界產業經驗,主導玉山金控的AI轉型任務,證明了學者不僅能在象牙塔中做研究,更能為產業帶來實質且巨大的價值。

打造社群與社會關懷:鮮為人知的溫暖面向

除了在AI領域的巨大成就,陳昇瑋也極度重視社群的建立與社會的關懷。他於2014年發起「台灣資料科學年會」,並於2016年成立「台灣資料科學協會」,成功凝聚了台灣的資料科學愛好者與專業人士,打造了一個交流與共學的平台。他經常透過個人臉書分享洞察,凝聚社群向心力。

更鮮為人知的是,他對社會公益的投入。公益責信協會理事長余孟勳曾撰文追憶,陳昇瑋有感於台灣公益領域財務資訊的不透明,主動運用自身資源與技術,催生了「聰明公益資訊平台」,希望藉此讓捐款資訊更加公開透明。他曾說:「如果技術可以處理,就讓技術來。」這句話完美體現了他以科技解決社會問題的熱情與實踐力。

意外驟逝:一個時代的遺憾

2020年3月29日,長陳昇瑋在台北市中山區一處公園陪伴年幼女兒進行直排輪運動時不慎跌倒,撞到頭部,在開車返家途中突然因延遲性的腦溢血而陷入昏迷。轎車臨停於路邊,車上年幼的女兒驚慌地打電話向母親求救。這次昏迷經送醫搶救多日,陳昇瑋最終於4月11日宣告不治。

士林地檢署法醫相驗後,確認其頭部外傷為致命原因,判定為意外身亡。這起事件也引發了社會對頭部撞擊潛在風險的關注,醫學專家提醒,即使是看似輕微的碰撞,也可能引發致命的延遲性腦出血,有時需透過電腦斷層才能精確診斷,因此若出現噁心、劇烈頭痛、步態不穩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陳昇瑋的離世,震驚了台灣社會。時任總統蔡英文特頒褒揚令,表彰他「潛心資料科學縷析;跨足前瞻多元領域,創新轉型升級契機」、「甄陶培訓標秀後進,豐厚產學合作內涵」,肯定其對國家的卓越貢獻。

陳昇瑋 重要經歷與榮譽

重要職位

  • 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 董事長 (2018-2020)
  • 玉山金融控股公司 科技長 (2018-2020)
  •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執行長 (2018-2020)
  • 台灣資料科學協會 理事長 (2016-2018)
  •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研究員 (2015-2019)

主要學術榮譽與獎項

  • 2014年 IEEE ComSoc MMTC Best Journal Paper Award
  • 2013年 傑出人才基金會年輕學者創新獎
  • 2010年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優秀青年電機工程師獎
  • 2009年 ACM 台北/台灣分會李國鼎青年研究獎
  • 2008年 IWSEC 2008 最佳論文獎

常見問題

問1:陳昇瑋對台灣最主要的貢獻是什麼?

答:他最主要的貢獻在於開創並推動了台灣的人工智慧產業化與人才培育。他創辦了「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為產業界培育了數千名急需的AI人才,並擔任玉山金控科技長,成功將AI技術導入金融業,為台灣產業的AI化奠定了關鍵基礎。

問2:陳昇瑋意外逝世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答:根據法醫相驗結果,他的死因是在運動(溜直排輪)時不慎跌倒,導致頭部外傷,進而引發延遲性腦溢血,最終不幸辭世,判定為意外身亡。

問3:除了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成就外,陳昇瑋還有哪些較不為人知的貢獻?

答:他非常關心社會公益,曾主動出資並運用技術,催生了旨在提升非營利組織財務透明度的「聰明公益資訊平台」。這展現了他希望運用自身專業技術來解決社會問題的無私情懷。

總結

陳昇瑋的一生,猶如一場精彩的深度歷險。從熱愛程式的少年,到引領風潮的學者,再到點燃產業革命火花的傳教士,他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他不僅留下了豐碩的學術成果,更重要的是,他為台灣建立了一個完整的人才培育生態系,並啟發了無數人投身於AI與資料科學的浪潮。他曾說:「要讓世界看到TAIWAN就想到AI」。雖然他已遠行,但他所種下的種子,已在台灣的土地上茁壯成長,將繼續開花結果,實現他那未竟的宏願。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