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常見神經退化疾病,隨著高齡化人口的增加,其盛行率也逐年攀升。此病主要肇因於大腦中分泌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細胞凋亡,導致運動功能協調能力失靈。病患不僅要面對顫抖、四肢僵硬、行動遲緩與步態不穩等運動障礙,也常伴隨便祕、吞嚥困難、睡眠障礙、情緒障礙等非運動症狀的挑戰。
雖然藥物治療是控制病情的核心,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全面且精準的飲食管理,不僅能輔助藥物發揮最大效益,更能有效緩解症狀、延緩病程,顯著提升帕金森氏症病患的生活品質。本文將整合專家觀點,提供一份詳盡的飲食照護指南。
核心飲食原則:掌握三大基石
為帕金森氏症患者規劃飲食時,應建立在均衡營養的基礎上,並特別關注以下三大核心原則:
奉行高纖維、多蔬果的地中海飲食模式
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被世界公認為最健康的飲食型態之一,其核心理念與帕金森氏症的照護需求不謀而合。研究顯示,遵循此模式有助於降低發病風險、延緩發病年齡。
-
大量攝取蔬果與全榖雜糧:每日應攝取至少三份蔬菜(一份約半碗熟蔬菜)與兩份水果(一份約一個拳頭大小)。以糙米、全榖雜糧飯、全麥麵包取代精緻白米飯和白麵包,確保足夠的膳食纖維,這對於改善便祕至關重要。
-
選擇優質脂肪來源:以橄欖油、苦茶油作為主要烹調用油,並適量攝取堅果類、酪梨等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控制壞的膽固醇。
-
聰明攝取蛋白質:以魚類、海鮮、豆製品作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白肉(雞、鴨)優於紅肉(牛、豬、羊)。其飲食文化中也包含適量紅酒,但並非必要選項。
-
充足飲水:每日飲水量建議達到2000c.c.(女性約1.6公升,男性約2公升),分次緩慢飲用。充足的水分是預防及緩解便祕的關鍵。若有心臟或腎臟疾病(影響腎功能),需與醫師討論合適的飲水量。
精準管理蛋白質,避免影響藥物吸收
左多巴(Levodopa)是治療帕金森氏症最重要且有效的藥物。然而,食物中的蛋白質(特別是大型中性胺基酸)會在腸道及血腦屏障與藥物產生吸收競爭,直接影響藥效。因此,蛋白質的攝取需要策略性安排。
-
服藥時間是關鍵:建議在飯前30分鐘至1小時,或飯後2小時服藥,以達到最佳吸收效果。服藥時應搭配至少半杯水,幫助藥物順利崩解吸收。
-
空腹服藥不適的對策:若空腹服藥會引起噁心、胃部不適,可搭配少量不含蛋白質的碳水化合物,如幾片蘇打餅乾、水果或吐司。
-
蛋白質重新分配法:可考慮將一天所需的大部分蛋白質集中在晚餐攝取,以減少對白天藥效的幹擾,維持日間的四肢活動能力。
-
「足夠但不過量」的原則:蛋白質是維持肌肉力量、預防肌少症的重要營養素,病友切勿過度限制。建議每餐攝取約一個掌心大小的豆、魚、蛋、肉類。選擇順序以植物性蛋白(豆製品)為優先,其次為魚類、蛋類,最後是肉類。
維護腸道健康,從「腸-腦軸」改善病程
近年研究指出,「腸-腦軸」理論與帕金森氏症的病理有高度相關性。患者腸道菌相失衡,發炎性微生物較多,而便祕等腸胃道症狀甚至可能在運動症狀出現前十幾年就已存在。健康的飲食習慣被認為有助於延緩疾病惡化。
-
攝取益生菌與益生質:優格、優酪乳等發酵乳製品是益生菌的良好來源。而蔬菜、水果、全榖雜糧中的膳食纖維,則是滋養好菌的「益生質」。
-
多樣化飲食:盡量從各類食物中攝取多樣化的食材,有助於培養豐富且平衡的腸道菌相。
推薦與應避免的飲食模式與食物
除了地中海飲食,近年熱門的生酮飲食是一種極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部分研究認為可能對神經退化疾病有益,但其執行需在醫師監控下進行,且可能影響腎功能,不建議病友自行嘗試。
飲食模式 |
建議攝取的食物 |
建議限制或避免的食物 |
---|---|---|
地中海飲食 |
全榖雜糧、大量蔬菜(特別是深綠色葉菜)、水果、豆類、堅果類、橄欖油、魚貝類。 |
紅肉及其加工製品(香腸、火腿)、奶油、精緻甜點、含糖飲料。 |
麥得飲食(MIND) |
結合地中海與得舒飲食,特別強調: |
嚴格限制: |
一般性建議 |
• 茶葉:富含多酚,具抗氧化作用。國內研究發現茶飢素、消脂素等成分可能減緩病程。 |
• 高酪胺食物:若服用MAO-B抑制劑,需避免如陳年起司、醃漬或煙燻肉品、紅酒、啤酒、蠶豆等。 |
針對特定症狀的飲食應對策略
隨著病程進展,患者可能出現不同的飲食相關問題,照護者需靈活調整。
吞嚥困難
-
改變食物質地:將食物切成小丁、剁碎或使用調理機打成泥狀。
-
增加液體稠度:清澈的液體流速快,容易造成嗆咳。可在湯品、果汁或水中加入食品增稠劑、太白粉或藕粉,增加阻力,利於吞嚥。
-
保持餐點美味與尊嚴:即使是泥狀食物,也應將不同菜色分開擺盤。在備餐前,可向患者展示食物原型,增加進食意願。
-
尋求專業協助:若嗆咳情況頻繁,應諮詢語言治療師進行吞嚥評估與動作訓練。
咀嚼能力下降
-
選擇質地柔軟的食物,如蒸蛋、豆腐、魚肉、瓜類蔬菜。
-
將肉類先敲打或以水果酵素(如鳳梨、木瓜)醃製使其軟化。
-
善用輔助餐具,幫助因手部顫抖或僵硬而進食困難的人自行用餐。
口乾或口水過多
-
若有口乾問題,應限制咖啡、濃茶、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飲品。
-
口水分泌過多是病情加重的症狀,建議尋求語言治療師協助進行口腔運動復能。
營造美好的用餐體驗
除了食物本身,用餐的氛圍與陪伴更是影響食慾與營養吸收的關鍵。
-
同理心備餐:以「準備自己也想吃的餐點」為出發點,用心烹調,兼顧色香味。
-
佈置舒適環境:確保用餐環境光線充足、安靜舒適。
-
耐心陪伴共餐:陪伴能讓長輩心情愉悅,增加食慾。用餐是一天中重要的社交與情感交流時刻,多一點耐心與關懷,能讓吃飯成為一件美好的事。
常見問題 Q\&A
巴金森氏症患者可以吃糖嗎?聽說果糖會傷害大腦?
答:應盡量減少精緻糖的攝取,如蛋糕、餅乾、含糖飲料。身體所需的糖分可從全榖雜糧類(地瓜、玉米)和水果中獲取,但仍需適量。過多的糖分會增加身體負擔,並可能透過體內轉化對大腦造成傷害。
有人建議口含糖果來練習吞嚥口水,這樣可行嗎?
答:不建議。口含糖果容易產生痰,反而增加嗆咳的危險。正確的做法是先做好口腔清潔,並在語言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吞嚥練習。
營養不均衡會導致巴金森氏症嗎?
答:長期的飲食習慣不均衡是許多慢性病的根源,雖然無法斷定為直接原因,但確實會增加包含帕金森氏症在內的神經退化疾病風險。健康的飲食型態(如地中海飲食)被證實有預防效果。
如何協助有便祕問題的患者?
答:首先,確保每日飲用足夠的水分並攝取大量高纖維蔬果。部分病患因藥物或病程影響而有便祕問題。可將主食更換為全穀飯,並多攝取豆製品、菇蕈、海藻、黑棗、奇亞籽等高纖食物。規律運動也能有效促進腸道蠕動。若情況嚴重,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使用軟便劑。
早期和晚期的患者在飲食上有何不同建議?
答:早期患者應遵循均衡飲食的大原則,監測體重,並根據情況調整食物質地及使用輔助餐具。晚期患者的個別差異性很大,常伴隨營養不良、吞嚥困難等多重問題,強烈建議諮詢營養師,進行個人化的營養評估與飲食衛教。
總結
帕金森氏症的飲食照護是一門需要耐心與知識的課題。總結來說,患者應以富含蔬果、全榖雜糧的地中海或麥得飲食為基礎,這類飲食模式也被證實對預防失智症有益,同時需確保充足水分與纖維攝取。
最關鍵的挑戰在於策略性地管理蛋白質攝取時間,以最大化病患所用左多巴藥物的療效。隨著病程演進,需彈性調整食物質地以應對咀嚼及吞嚥困難。最後,別忘了飲食不僅是營養的補給,更是情感的交流,充滿愛與同理心的陪伴,是任何營養品都無法取代的最佳良方。在進行任何重大的飲食調整前,務必諮詢醫師與營養師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