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一種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嚴重細菌感染,儘管在台灣的年發生率不高,每年約10至20例,但其病程發展極為迅速,是一種典型的猝發性疾病,可能在24小時內從類似感冒的症狀惡化為危及生命的重症。其高達10-50%的感染死亡率,以及倖存者可能面臨的永久性後遺症(如聽力喪失、智力受損、癲癇或截肢),使其成為父母與高風險族群不容忽視的健康威脅。
接種脊髓膜炎疫苗是目前預防此一兇猛疾病最有效的方式。本文將深入解析台灣現有的腦膜炎疫苗種類、自費價格、潛在副作用、詳細接種時程以及建議接種對象,幫助您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在評估是否施打此種自費疫苗時做出最全面的考量。
認識「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隱形的殺手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感染所致,其主要的傳播方式是透過飛沫或接觸帶菌者的口鼻分泌物。值得注意的是,約有5%至10%的人口是無症狀的帶原者,他們本身雖未發病,卻仍具備傳播能力,這也增加了疾病預防的困難度。
- 典型症狀: 感染後的潛伏期約2至10天,初期症狀常與流感混淆,或僅有輕微的上呼吸道症狀,包括發燒、劇烈頭痛、噁心嘔吐。但病情會迅速進展,出現頸部僵直、畏光等神經學症狀,以及精神錯亂(譫妄)等精神學症狀,嚴重者甚至抽搐昏迷。部分患者皮膚上會出現特殊的「出血性皮疹」(瘀斑)及粉紅斑,這是皮下出血的警訊,代表病情已相當嚴重。
- 嬰幼兒症狀: 一歲以下的嬰兒症狀較不典型,不易察覺。家長需特別留意孩子是否出現發燒、嘔吐、躁動不安、哭鬧、食慾不振、活動力顯著下降,或前囟門(頭頂柔軟處)異常突出等情形。
- 疾病嚴重性: 此病最可怕之處在於其猛爆性。除了腦膜炎,細菌也可能直接侵入血液,引發「腦膜炎敗血症」,導致休克、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更高達40%。即便幸運存活,仍有約兩至三成的患者會留下腦性麻痺、聽力損傷、學習障礙或因組織壞死而截肢等嚴重後遺症。
台灣現有的腦膜炎疫苗種類
腦膜炎雙球菌有多種血清型,疫苗的開發也針對不同型別。在台灣,民眾可自費接種的疫苗主要有以下兩種:
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商品名:Bexsero® 必思諾)
此疫苗主要預防由b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雙球菌引起的侵襲性疾病。根據資料顯示,在台灣、歐美國家超過八成的感染案例是由B型菌株所引起,因此對於國內的一般民眾,特別是嬰幼兒,B型疫苗被認為具有較高的保護優先級。
四價腦膜炎雙球菌結合型疫苗(ACWY型,商品名:Menveo® 腦寧安)
此疫苗可同時預防A、C、W、Y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它主要建議給計畫前往特定高風險地區的民眾接種,例如橫跨非洲中部的「流腦帶」國家(好發於每年11月至隔年3月)。
此外,部分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會要求前往該國進行沙國朝覲(Hajj)的民眾必須出示有效的ACWY型疫苗接種證明。各國的疫苗接種規定可能變動,出發前應再次確認。須注意,此疫苗無法提供對B型腦膜炎的保護力。
腦膜炎疫苗費用與副作用
疫苗費用:
目前在台灣,不論是B型或ACWY型腦膜炎疫苗均為自費項目,未納入公費常規接種。
- B型疫苗(Bexsero®):費用較高,根據醫療院所不同,每劑約新台幣6,000元至6,500元不等。根據接種時程,完成所有劑次(2至4劑)的總費用可能接近或超過新台幣$20,000元。
- ACWY型疫苗(Menveo®):費用需直接洽詢提供旅遊醫學服務的醫療院所。
常見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腦膜炎疫苗的副作用與多數常規疫苗相似,大多輕微且短暫。
- 常見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是接種部位的紅、腫、疼痛。全身性反應可能包括輕微發燒、頭痛、噁心、肌肉痠痛、疲倦感或嬰幼兒的躁動不安,通常在1至3天內會自然緩解。
- 接種禁忌:對疫苗任何成分(包含白喉類毒素)曾有嚴重過敏反應的過敏者,不應施打。
- 注意事項:正在發高燒或罹患急性感染症者,建議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孕婦、哺乳期婦女、血小板低下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接種前應由醫師進行詳細評估。
誰該接種腦膜炎疫苗?建議接種對象
根據我國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及兒科醫師的建議,以下族群可考慮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
主要高風險族群(強烈建議):
- 嬰幼兒:為感染風險與重症死亡率最高的族群。
- 青少年與密集團體生活者:如準備住校的學生、軍營新兵等,因處於密集生活型態,傳播風險較高。
- 免疫功能缺損者:如脾臟功能缺損或切除者、持續性補體缺損、HIV感染者等。
計畫前往高風險地區者:
欲前往非洲流腦帶或有特定疫苗要求的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的旅客、留學生,建議至少在出發前10天接種ACWY型疫苗,並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症狀病人,以確保接種證明生效並產生足夠保護力。
其他建議對象:
- 實驗室工作人員:可能接觸到腦膜炎雙球菌檢體者。
- 希望獲得完整保護的民眾:在了解疫苗的效益、風險與費用後,任何兩個月以上的健康民眾均可與醫師討論後,考慮自費接種。
腦膜炎疫苗接種時程
不同疫苗與不同年齡的接種時程有所差異,以下為詳細整理:
B型腦膜炎疫苗(Bexsero®)接種時程表
首次接種年齡 | 基礎劑 | 追加劑 | 詳細接種時程建議 |
---|---|---|---|
2 – 5 個月 | 2 劑 | 1 劑 | • 基礎劑於滿2、4個月或3、5個月接種,兩劑至少間隔8週。 • 追加劑於滿12至15個月接種一劑。 |
6 – 11 個月 | 2 劑 | 1 劑 | • 基礎劑兩劑,至少間隔2個月。 • 追加劑於滿12個月後接種,且與前一劑至少間隔2個月。 |
12 – 23 個月 | 2 劑 | 1 劑 | • 基礎劑兩劑,至少間隔2個月。 • 追加劑需與基礎劑第二劑間隔12至23個月。 |
2 – 10 歲 | 2 劑 | – | • 接種兩劑,兩劑至少間隔1個月(4週)。 |
11 歲以上及成人 | 2 劑 | – | • 接種兩劑,兩劑至少間隔1個月(4週)。 |
四價(ACWY型)腦膜炎疫苗(Menveo®)接種時程
- 接種年齡與劑次:適用於2歲至55歲的民眾,僅需接種 1劑。
- 追加接種:若持續暴露於高風險環境,建議每5年追加接種1劑。
常見問題 (FAQ)
Q1: 腦膜炎疫苗是新的疫苗嗎?
A: 不是。B型與ACWY型腦膜炎疫苗在國外皆已上市且使用多年,是相當成熟的疫苗。只是B型疫苗近年才引進台灣自費市場,因此詢問度較高。
Q2: 我的寶寶有絕對必要打B型腦膜炎疫苗嗎?
A: 這沒有絕對的答案。考量到嬰幼兒是感染後風險最高的族群,雖然台灣整體發生率低,但若家庭經濟許可,或寶寶預期會頻繁出國、提早進入托嬰中心等群體環境,醫師通常會建議考慮接種以獲得更全面的保護。反之,若無力負擔也無須過於焦慮,維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出入人多擁擠場所,也能降低感染風險。
Q3: 如果要去非洲玩,又要保護B型,兩種疫苗可以一起打嗎?
A: 可以。根據衛教資料,B型與ACWY型腦膜炎疫苗可以同時接種,但應分開不同部位(例如左、右手臂)進行注射。若有此需求,請務必與旅遊醫學門診的醫師詳細諮詢接種計畫。
總結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一種「低發生率、高嚴重性」的疾病。雖然台灣病例不多,但一旦感染,對個人和家庭的衝擊是毀滅性的。B型腦膜炎疫苗的引進,為嬰幼兒提供了對抗本土最流行菌株的武器,但其高昂的自費價格確實是許多家庭需要考量的現實因素。而ACWY型疫苗則是特定旅客不可或缺的保護。最終,是否要接種腦膜炎疫苗,是一個需要權衡疾病風險、個人狀況與經濟負擔的綜合性決定。強烈建議您與您的兒科或家庭醫師進行充分的討論,以做出最適合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