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這味在傳統中藥學中被列為上品的藥材,兩千年來一直是養生保健的重要角色。從強健筋骨到安胎補腎,其多樣的功效使其備受推崇。近年來,隨著現代科學研究的深入,杜仲的更多益處,如調節血壓、改善代謝等,也逐漸被證實。然而,要真正發揮杜仲的養生價值,從挑選、沖泡到飲用時機與禁忌,都有其學問。本文將為您深入解析杜仲茶的奧祕,讓您喝對茶,補對身,恢復好體力。
認識杜仲與杜仲茶
在深入瞭解功效之前,我們首先需要釐清「杜仲」與「杜仲茶」的關係。
杜仲是什麼?
中藥材所指的「杜仲」,主要是杜仲樹的乾燥樹皮。其最顯著的特徵是折斷後,斷面會有細密、富彈性的銀白色膠絲相連,因此又有「絲連皮」之稱。根據中醫理論,杜仲性溫、味甘,歸肝、腎經,是補益肝腎、強健筋骨的良藥,對於需要滋補的媽媽來說是很好的選擇。
杜仲葉與杜仲皮的差異
除了樹皮,杜仲的葉子也可以用來泡茶。現代研究發現,杜仲葉與杜仲樹皮的許多藥理活性與營養價值相近,例如在調節血脂方面,兩者效果差異不大。因此,從資源永續利用的角度來看,使用杜仲葉是更環保的選擇,在台灣和日本都有相關的產品。
杜仲茶的六大核心功效
綜合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科學研究,杜仲茶對人體有多方面的益處,特別適合長時間久坐、產後調理及關注心血管健康的人群。
1. 補益肝腎,強健筋骨
這是杜仲最為人所知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其能「治腎虛腰痛,久服,輕身耐老」。對於因肝腎虧虛引起的腰脊痠痛、腰膝無力、足膝痿軟等症狀有顯著的改善作用。因此,它成為許多產後婦女坐月子期間,改善腰痠背痛的首選食材。
2. 安胎與產後修復
杜仲能補益腎氣,有助於穩固胎元,對於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孕婦,經中醫師評估後可用於安胎。產後飲用杜仲茶,不僅能緩解因生產耗損氣血所造成的腰痠,還能幫助身體機能的恢復,是月子期間重要的滋補飲品。
3. 調節血壓與血脂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杜仲的萃取物(如環烯醚萜甙類、木脂素類)具有雙向調節血壓的作用,能幫助舒張血管,對於高血壓引起的頭暈、頭痛等症狀有輔助緩解效果。同時,它也能活化體內調節脂肪代謝的因子,抑制三酸甘油脂的合成,有助於調節血脂。
4. 改善代謝與輔助減重
杜仲茶富含纖維,其膠質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祕。研究指出,連續飲用杜仲茶一個月以上,有助於降低人體皮下和內臟的脂肪含量,對於因體虛導致廢物無法有效代謝的「虛胖」體質,是相對溫和的輔助減重茶飲。
5. 增強免疫與抗疲勞
杜仲葉中含有的杜仲醇(eucommiol)等成分,具有抗氧化與對抗疲勞的功效,能協助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細胞老化,同時提升耐力與活力,適合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應酬的族群。
6. 改善頻尿與泌尿系統
杜仲補腎固本的功效,也體現在改善泌尿系統功能上。對於腎氣不足所導致的夜尿頻繁、小便餘瀝等問題,飲用杜仲茶能起到一定的調理作用。
杜仲茶的禁忌與副作用:這2種人不適合喝
雖然杜仲性溫平和,但並非人人適用,有些情況下飲用不當,反而可能引起身體不適。飲用前務必瞭解相關注意事項。
不適宜族群 |
原因說明 |
可能出現的症狀 |
---|---|---|
陰虛火旺體質者 |
杜仲屬溫補藥材,會加重體內的「火氣」。這類體質的人本身已有熱性症狀,溫補如同火上加油。 |
口乾舌燥、口苦、嘴破、咽喉痛、牙齦出血、小便黃赤、便祕、心煩氣躁、淺眠多夢、皮膚癢疹、痔瘡出血等。 |
低血壓患者 |
對於低血壓者杜仲具有明確的降血壓作用,對於高血壓患者是福音,但低血壓者飲用後,可能會導致血壓過低,引起頭暈、乏力等不適。 |
血壓持續偏低,可能引發頭暈、精神不濟等狀況。 |
特別提醒:正在接受藥物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孕婦或準備接受手術的患者,在使用杜仲前應先諮詢醫師,避免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或影響凝血功能。
如何沖泡與熬煮杜仲茶?黃金比例大公開
要讓杜仲的有效成分充分釋放,熬煮是比單純沖泡更有效的方式。杜仲的藥性需要透過久煮才能完全釋出。以下介紹幾種常見使用方式。
一、 基礎杜仲茶煮法
-
材料:杜仲片 15-20克(約5片)、水 1500c.c.。
-
步驟:
-
將杜仲片用清水快速沖洗,去除表面灰塵。
-
將杜仲片盡量剝開,露出斷面的膠絲,這樣有助於成分釋放。
-
將杜仲片與水一同放入鍋中,大火煮滾後,轉小火慢煮約30-40分鐘。
-
濾掉藥渣後即可飲用。溫熱飲用效果更佳。
-
二、 進階養生杜仲茶配方
-
材料:杜仲片 15克、黃耆 10克、紅棗 5-6顆、炒黑豆 15克、枸杞 8克、水 1500-2000c.c.。
-
說明:此配方即為常見的黑豆杜仲茶,結合了補氣的黃耆、養血的紅棗、富含蛋白質補腎的黑豆與明目的枸杞,功效更為全面,口感也更溫潤甘甜。
-
步驟:將所有材料(枸杞除外)洗淨後放入鍋中,加水煮滾後轉小火熬煮40分鐘,起鍋前5分鐘再加入枸杞即可。
三、 杜仲葉茶的沖泡方式
若選擇市售的茶包商品,其沖泡方式相對簡單。
-
熱泡:取一包杜仲葉茶包(或約5克杜仲葉),用400-500mL的沸水沖泡,可依個人喜好調整浸泡時間。若用煮的,小火慢煮10分鐘風味更佳。
-
冷泡:將1-2包杜仲葉茶包放入500mL的冷開水中,置於冰箱冷藏,待茶湯釋出味道後即可飲用。
常見問題 (FAQ)
Q1:杜仲茶可以每天喝嗎?
A1:雖然杜仲藥性溫和,但仍屬於中藥材。若無特殊調理需求,不建議每日飲用。可以作為週期性的保養,例如每週飲用2-3次,或與其他養生茶飲交替飲用,讓身體得到更多元的調理。若用於產後月子調理,則可依中醫師指示的頻率飲用。
Q2:聽說杜仲能助減肥,是真的嗎?
A2:杜仲對於「虛胖」體質有一定的輔助效果。這類肥胖通常與氣虛、陽虛,導致身體代謝能力下降有關。杜仲能補益陽氣、促進代謝、幫助清除腸道廢物,但它並非強效的減肥藥,仍需搭配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Q3:如何挑選優質的杜仲藥材或產品?
A3:若自行購買藥材,優質的杜仲樹皮應厚實、內表面呈紫褐色或紅紫色。最重要的指標是斷面,需有細密、豐富且富彈性的銀白色膠絲,可拉長至1公分以上不易斷裂者為佳。氣味微香,嚐起來稍苦但有膠質感。建議至信譽良好的中藥行購買。若選購市售產品,可從網站或超商等通路購買,應注意其包裝是否完整,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並確保商品經過檢驗,無農藥或重金屬超標問題。
Q4:孕婦可以喝杜仲茶嗎?
A4:可以,但需視個人體質狀況而定。杜仲有安胎之效,特別適合體質虛弱、怕冷、容易腰痠的孕婦媽媽。但若孕婦本身體質燥熱、容易便祕或長痘痘,則不適合飲用,以免加重不適。在懷孕期間使用任何中藥材前,都應先諮詢合格中醫師的專業意見。
總結
杜仲茶作為一款歷史悠久的養生飲品,其在強筋骨、補肝腎、助代謝方面的功效,無論是傳統中醫還是現代科學都給予了肯定。它特別適合產後調理、需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的上班族,以及關注心血管保健的中高年齡層。然而,飲用前務必先了解自己的體質。若是容易上火的「陰虛火旺」體質或低血壓者,則應避免飲用,以免適得其反。正確的熬煮方式是發揮杜仲功效的關鍵,花時間細火慢燉,才能將其精華完全釋放。無論是購買藥材或是一盒一盒的商品,都應選擇來源可靠、檢驗合格的產品,並在有任何疑慮時諮詢專業中醫師的建議,才能真正安全、有效地享受杜仲茶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