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檔案到成品:一次搞懂專業名片尺寸、色彩模式與完稿設定

在社群媒體與即-時通訊軟體普及的今天,許多人可能會質疑:我們還需要實體名片嗎?答案是肯定的。當您參加商務會議、社交活動或產業論壇時,交換名片的瞬間所建立的「儀式感」與人際連結,是冰冷的數位好友請求或單純的電子名片無法完全取代的。一張精心設計與製作的印刷品,不僅是傳遞聯絡方式的載體,更是您個人專業形象與品牌態度的延伸。它能以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在對方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然而,從一個絕佳的設計概念到一張完美的實體名片,中間橫亙著許多看似微小卻至關重要的技術細節。尺寸設定錯誤、出血處理不當、色彩模式選用失誤,都可能導致印刷成品與您的期望大相逕庭,造成時間與金錢的浪費。

本篇文章將扮演您的專屬印刷顧問,整合多方專業資料,為您深入淺出地解析關於名片尺寸的一切。無論您是準備自己動手設計的創業者、需要與設計師溝通的企業主,還是剛入行的設計新鮮人,都能在此找到最完整、最詳盡的指引,確保您的下一張名片,從檔案製作到印刷完成,都能完美無瑕。

名片尺寸的國際標準與台灣慣例

理論上,名片的尺寸與形狀並沒有絕對的法律規範,您可以自由發揮創意,設計成圓形、方形,甚至是相機、咖啡杯等特殊造型。然而,為了方便收納、管理以及符合通用的名片簿、皮夾規格,全球各地已逐漸形成幾種主流的標準尺寸規格。

台灣最常見的標準尺寸

在台灣,最普及、最多人使用的名片尺寸大小為 90 x 54 mm。這個尺寸的黃金比例協調,無論是橫式或直式設計排版,都能良好地容納必要的名片資訊,並且方便收納於各式名片夾中。

近年來,為了追求更精緻、更具現代感的視覺效果,90 x 50 mm 的窄版尺寸也逐漸受到設計師與新創品牌的青睞。僅僅 4mm 的寬度差異,卻能讓名片在視覺上顯得更加俐落、時尚。

全球三大主流名片尺寸比較

若您的業務範圍遍及全球,或時常需要參加國際性的商務活動,瞭解不同地區的尺寸慣例將有助於您做出更具兼容性的選擇。

地區/國家

成品尺寸 (寬 x 高)

對應像素 (300dpi)

特點與備註

台灣、香港、中國大陸

90 x 54 mm

1063 x 638 px

亞洲地區最通用的商業尺寸,符合多數印刷廠的合版印刷規格。

日本、韓國

91 x 55 mm

1075 x 650 px

尺寸略大於台灣標準,在日本商務禮儀中,稍大的名片被認為更顯莊重。

美國、加拿大

89 x 51 mm (3.5" x 2")

1051 x 602 px

北美標準尺寸,與其信封、文件系統規格相匹配。

歐洲(多數國家)

85 x 55 mm

1004 x 650 px

尺寸與信用卡大小幾乎一致,非常便於放入皮夾的信用卡夾層,通用性極高。

專業建議:如果您需要一款「走遍天下」的名片,選擇與信用卡尺寸相近的 85 x 55 mm 會是個聰明的決定,它幾乎可以完美適應全球各地的皮夾與名片收納習慣。

印刷檔案的核心三要素:出血、裁切與安全區

這是名片尺寸設計中最關鍵、也最容易出錯的環節。一份專業的印刷檔案,必須包含三個層次的區域設定,才能確保最終成品符合預期。

出血區 (Bleed Area)

什麼是出血?

「出血」是印刷行業的專有名詞,指的是在設計稿的實際尺寸之外,再向外延伸的背景圖案或色塊區域。

為什麼需要出血?

印刷廠在印製完成後,會使用大型裁刀將一大張紙上的多個名片裁切成單張。由於機器裁切會存在 1-2mm 的物理誤差,如果您的設計背景是有顏色或圖片的,而沒有做出血延伸,裁切時只要稍有偏差,成品的邊緣就可能露出一條惱人的「白邊」。做出血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裁刀即使有微小誤差,裁切到的依然是您設計的背景,確保成品美觀。

如何設定出血?

台灣的印刷廠普遍規定名片每邊至少要有 1mm 的出血。因此,若您的名片完成尺寸為 90 x 54 mm,那麼您在設計軟體(如 Adobe Illustrator)中設定的檔案尺寸(含出血尺寸)就必須是 92 x 56 mm。所有背景色塊、圖片都必須完整延伸到這個更大的尺寸範圍。

裁切尺寸 (Trim Size)

這就是您名片最終拿到手上的實際大小,也就是 90 x 54 mm。在設計稿中,這條線通常以參考線或外框線的形式存在,標示著裁刀最終會沿著這裡裁切。

安全區 (Safe Zone)

什麼是安全區?

安全區是在裁切線內側,再向內縮 3-5 mm 的一個虛擬範圍。

為什麼需要安全區?

同樣是為了應對裁切時的物理誤差。如果您將姓名、電話、Logo 等重要資訊放得太靠近裁切線,一旦裁切時發生偏移,這些重要內容就可能被「裁掉」一部分。

如何設定安全區?

所有關鍵的文字、Logo、QR Code 等核心內容資訊,都必須完整地放置在安全區之內,絕對不能超出。這能確保即使在最大誤差範圍內,您的重要資訊依然安全無虞。

(註:如下圖所示,一個理想的圖示會包含由外到內的三個框線:出血框、裁切框、安全框,並標示其尺寸關係)

印刷計價的神祕單位:「模」是什麼?

在與印刷廠溝通時,您可能會聽到一個術語:「模」。這是在合版印刷中用來計算成本與尺寸的基本單位。

一模有多大?

在名片印刷領域,「一模」的標準尺寸就是包含出血的完稿尺寸,即 92 x 56 mm。

「模」如何影響價格?

合版印刷是將許多不同客戶、相同紙質與數量的稿件拼在一張大紙上一起印刷,以分攤版費,達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印刷廠的計價系統會根據您的稿件佔了幾模大的版面來計算費用。

  • 小於等於一模:以一模基本價計價。

  • 大於一模,小於等於兩模:以兩模計價(例如,一張 90 x 108 mm 的對摺卡片,其含出血稿件為 92 x 110 mm,正好是兩個「一模」大小)。

– 以此類推,您的設計尺寸越大,佔用的模數越多,價格也越高。

如何計算模數?

您可以手動估算,或使用許多印刷廠網站提供的線上模數計算工具。只需輸入您含出血的完稿尺寸,系統就能自動算出佔用的模數。

重點提醒:設計非標準尺寸的名片,除了可能因佔用更多模數而增加費用外,通常還會加收一筆「裁切費」,因為印刷廠需要為您的特殊尺寸進行額外的裁切工序。

專業名片設計完稿的 6 大關鍵細節

一份能讓印刷廠直接印製、無需來回溝通修改的完稿電子檔,需要注意以下六個關鍵細節:

1. 色彩模式 (Color Mode):CMYK

堅持使用 CMYK

電腦螢幕顯示的顏色是 RGB(光的三原色:紅、綠、藍),而印刷使用的是 CMYK(油墨的四色:青、洋紅、黃、黑)。RGB 的色域比 CMYK 更廣,許多螢幕上鮮豔的顏色(如螢光色、亮綠色)是 CMYK 油墨無法印出的。如果您使用 RGB 模式設計,印刷廠在轉換時會自動將顏色轉為最接近的 CMYK 值,這往往會導致成品印刷顏色變得暗沉、灰濛,與您在螢幕上看到的效果產生巨大色差。

避免四色黑

請勿將黑色設定為 C100, M100, Y100, K100。這會導致油墨過量,不易乾燥,容易在裁切或堆疊時造成「背印」(油墨沾染到另一張名片的背面)。建議的單色黑設定為 C0, M0, Y0, K100。若需要更飽和的黑色,可以使用 C40, M0, Y0, K100 的「冷黑」或 C40, M40, Y0, K100 的「暖黑」。

總墨量不超過 250%

所有 CMYK 數值相加不建議超過 250%。過高的總墨量同樣會導致乾燥問題與背印風險。

填色勿低於 5%

低於 5% 的淺色在印刷時可能會因為網點太細而無法呈現,看起來就像沒有印到顏色一樣。

2. 解析度 (Resolution):300 dpi 以上

解析度決定清晰度

解析度的單位是 dpi (Dots Per Inch),指的是每英吋所能印刷的點數。點數越高,圖像越精細。網頁圖片通常是 72 dpi,若直接用於印刷,會呈現模糊、有鋸齒的顆粒感。

標準要求

所有用於印刷的點陣圖(如照片、JPG 檔),解析度都必須設定在 300 dpi 以上,450 dpi 更佳。若圖片中包含細小文字,建議提高至 600-1200 dpi。

向量圖不受限

使用 Adobe Illustrator 或 CorelDRAW 繪製的 Logo、圖形和文字是「向量圖」,可以無限放大而不失真,沒有解析度問題。

3. 文字與線條設定 (Text and Line Settings)

文字必須轉外框(或稱轉曲線)

這是印刷前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如果您使用的字體,印刷廠的電腦裡沒有安裝,那麼您的檔案一打開,所有文字都會變成預設字體,導致排版全毀。將文字「轉外框」後,文字就會從可編輯的字元變成一個個固定的圖形,確保設計內容在任何電腦上開啟都不會跑版。

字體大小

內文的內容資訊字體大小建議在 7pt 以上,小於 7pt 的字體在印刷後可能會變得模糊不清,難以閱讀。

線條粗細

線條的最小粗細建議不要低於 0.25pt (約 0.1mm),過細的線條在印刷時可能會斷裂或直接消失。

4. 圖片處理 (Image Handling)

嵌入圖片

在 AI 或 CorelDRAW 中置入圖片時,請務必選擇「嵌入」,而不是「連結」。如果選擇連結,當您只傳送主檔案給印刷廠時,他們會因為缺少連結的圖檔而無法開啟,造成「掉圖」空白。

檢查鎖定物件

確認檔案中沒有任何被鎖定的物件或圖層,這也可能導致印刷時內容遺失。

5. 檔案格式 (File Format)

最受印刷廠歡迎的格式是 PDF (印刷品質)。一個正確輸出的 PDF 檔可以將字體、圖片等所有元素打包在一起,穩定性最高。其他可接受的格式包括:

  • AI (Adobe Illustrator):需將文字轉外框,圖片嵌入。

  • CDR (CorelDRAW):需將文字轉曲線,圖片嵌入。

  • PSD (Adobe Photoshop):需將圖層平面化,確保解析度與色彩模式正確。

  • JPG / TIFF:需為最高品質、無壓縮或 LZW 壓縮,並確保解析度與色彩模式正確。

6. 檔案版面配置 (File Layout)

雙面名片

請將正面放在左邊,背面放在右邊,排列在同一個頁面或畫板上。

多人名片

若有多位同仁(不同名稱)的名片要一次發印,請將每個人的檔案由上而下排列,不要左右並排,以免被誤認為是雙面件。

特殊加工件

若有名片需要燙金、打凸或局部上光,除了彩色的印刷稿外,還需要額外製作一個「黑稿」。黑稿用 K100 的純黑來標示要做加工的範圍。版面配置通常是:正面(左)、背面(中)、黑稿(右)。

打造獨特風格:特殊尺寸與後加工工藝

當您掌握了基本的印刷規格後,就可以開始探索如何透過特殊尺寸設計與後加工,讓您的名片脫穎而出。

特殊尺寸與造型

  • 方形名片:常見尺寸有 54 x 54 mm 或 50 x 50 mm,給人一種創新、穩重且帶有設計感的印象,特別適合藝術、設計、文創等產業。

  • 圓形或橢圓形名片:造型獨特,能立即抓住眼球,適合需要展現親和力與創意的品牌。

  • 造型軋型:透過開立專屬的「刀模」,可以將名片裁切成任何您想要的形狀,如公司 Logo、代表性產品等,能極大化地強化品牌連結與記憶點。

常見的後加工工藝

後加工是在印刷完成後,為紙張追加的特殊加工方式,能大幅提升名片的質感與視覺層次。這些特殊的加工方式,有時會搭配網版印刷等不同於合版印刷的印刷方式來達成。

  • 上光/上膜:在名片表面覆蓋一層薄膜。

    • 亮膜:色彩鮮豔,具防水、防髒效果,但容易反光。

    • 霧膜:質感內斂、高雅,觸感滑順,不易反光,但色彩飽和度會稍微降低。

  • 局部上光 (Spot UV):在霧膜名片的特定區域(如 Logo 或標準字)上一層亮光,形成霧面與亮面的質感對比,低調而精緻。

  • 燙金/燙銀 (Foil Stamping):利用熱壓與訂製的燙金版將金屬色的箔膜燙印在名片上,常見顏色有亮金、霧金、亮銀、霧銀、玫瑰金、紅色、藍色等。能瞬間提升名片的尊貴感與高級感。

  • 打凸/打凹 (Embossing / Debossing):利用鋼模對紙張施壓,使其產生立體的凸起或凹陷效果,透過觸覺增加名片的記憶點。

  • 導圓角 (Rounded Corners):將尖銳的直角裁切成圓滑的圓角,讓名片更具親和力與設計感,也更耐用,不易因碰撞而折損邊角。

  • 對裱 (Duplexing):將兩層甚至多層不同顏色或材質的厚磅紙材(名片紙材)黏合在一起,創造出極具份量感的厚實名片,並可在側面呈現出獨特的「色邊」效果。

  • 摺線 (Scoring):適用於對摺式名片的版型,預先壓製摺線,方便使用者整齊摺疊。

加工注意事項:進行燙金、打凸等加工時,圖文線條不能過細(建議 0.35pt 以上)、文字不宜小於 8pt,以免加工後效果模糊或斷裂。

常見問題 (FAQ)

Q1: 我可以用 Canva 來設計名片並送印嗎?

A1: 絕對可以,Canva 是一個非常適合初學者的設計工具。但在設計與輸出時需注意:

  • 尺寸設定:Canva Pro 付費版才支援自訂尺寸。請務必將尺寸設定為含出血的 9.2 x 5.6 cm(對應 9 x 5.4 cm 的成品)。

  • 顯示出血:在「檔案」>「檢視設定」中,務必勾選「顯示印刷出血」,這樣您在設計時才能看到出血範圍。

  • 色彩模式:Canva Pro 版才能在下載時選擇 CMYK 色彩模式。若使用免費版,檔案會是 RGB,印刷時可能會有色差。

  • 下載設定:下載時請選擇「PDF (列印)」格式,並務必勾選「裁切標記和出血」。

Q2: 台灣最常用、最不會出錯的名片尺寸是多少?

A2: 90 x 54 mm。這是絕大多數印刷廠的標準規格,也是收納最方便的尺寸。如果想在標準中帶點變化,可以選擇稍窄的 90 x 50 mm。

Q3: 為什麼我印出來的名片顏色,跟我電腦螢幕上看到的不一樣?

A3: 這主要是由兩個原因造成:

1. 色彩模式差異:如前文所述,螢幕使用 RGB 光學色,印刷使用 CMYK 油墨色,兩者原理與色域不同,必然存在差異。專業做法是在 CMYK 模式下進行設計。

2. 螢幕顯色差異:每台電腦螢幕的品牌、設定、使用年限都不同,導致顯色有偏差。若對顏色有極高要求,應以專業的印刷色票為準,或與印刷廠客服溝通,進行打樣確認。

Q4: 如果我忘了做出血會怎麼樣?

A4: 會產生兩種可能的不良後果:

1. 裁切後露白邊:這是最常見的狀況,如果您的設計有滿版底色或圖片延伸至邊緣,成品四周會出現不規則的白邊,影響美觀。

2. 重要內容被裁切:為了避免露白,印刷廠可能會選擇稍微向內裁切,但這有可能會裁到您放置得太靠邊的文字或圖案。

Q5: 我應該請專業設計師,還是自己設計名片?

A5: 這取決於您的預算、時間與需求。

自己設計:適合預算有限、需求單純、且對設計有基本概念的個人或微型創業者。使用 Canva 等工具可以快速完成。

委託專業設計師:設計師不僅能處理好所有印刷技術細節,更能從品牌定位、視覺策略、資訊層次規劃等角度,為您打造一張真正具有行銷效益與品牌價值的名片。如果您追求的是獨特性與專業度,這會是更值得的投資。

Q6: 名片上應該放哪些名片資訊?

A6: 理想的名片資訊應簡潔且核心。基本內容資訊包括:姓名、職稱、公司名稱、Logo,以及最重要的聯絡方式(電話、Email、地址)。現代設計中,您也可以選擇性地加入網站、社群媒體帳號或是一個 QR Code,讓接收者能快速連結至您的電子名片、線上作品集或公司官網。

總結:細節成就專業,好名片為您發聲

一張名片的誕生,是創意設計與精密工業的完美結合。從最初的尺寸設計選擇,到檔案製作中的出血、安全區設定,再到色彩模式、解析度的嚴格把關,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扣。瞭解並掌握這些印刷規範,不僅能幫助您與設計師、印刷廠進行更有效率的溝通,更能確保您的創意想法能夠百分之百地被實現。

標準尺寸確保了實用性與通用性,而出血與安全區的設定則是對印刷工藝的尊重與保障。CMYK 與 300 dpi 是通往高品質成品的兩把鑰匙,而選擇合適的名片紙材與豐富的後加工選項,則為您的品牌故事增添了獨特的觸感與光芒。好的設計排版能清晰傳遞名片資訊,讓您的專業形象一目瞭然。

別再讓技術細節成為您展現專業的絆腳石。下次當您遞出精心打造的名片時,它不僅僅是一張紙,更是您對細節的追求、對專業的堅持,以及開啟無限商機的第一把鑰匙。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