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飲食全書:從化療期到居家照護,營養師教你吃對關鍵營養

當被診斷為血癌(白血病),患者與家屬不僅要面對疾病本身帶來的衝擊與生命威脅,更要踏上一段艱辛的治療過程。在這過程中,除了仰賴先進的醫療技術,日常的「營養支持」扮演著不可或缺的基石角色。

良好的營養不僅是維持體力的根本,更是提升癌症病人身體對治療耐受性、降低感染風險、改善生活品質,乃至於支持身體自我修復的重要力量。然而,化療、放療或幹細胞移植等治療方式,常伴隨著食慾不振、噁心、口腔黏膜炎等副作用,使得「吃」這件本應是享受的事,變成了巨大的挑戰。

本文將為血癌病友及照護者提供一份完整且實用的飲食照護指南,從核心原則、食物選擇、副作用應對到衛生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血癌飲食的核心原則——安全與營養並重

血癌(一種血液病)患者因疾病本身及治療影響,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導致白血球數量低下,免疫系統極度脆弱。因此,飲食策略必須建立在「絕對安全」的基礎上,並同時滿足身體因應不同健康狀況所需的高能量需求,這也是重要的飲食原則。

原則一:高熱量、高蛋白飲食

治療期間,身體處於高代謝狀態,需要大量能量來修復因治療受損的正常細胞,並支持免疫系統運作。

  • 高熱量:充足的熱量能防止體重下降,維持體力,進而影響化療效果。澱粉類食物如米飯、麵食、馬 potatoes 等是主要的能量來源。它們能確保身體優先使用這些碳水化合物作為燃料,從而讓蛋白質被有效地用於組織修復,而非作為能量消耗掉。

  • 高蛋白:蛋白質是建造和修復身體組織(包括血球和免疫細胞)的基礎材料。建議攝取優質蛋白質,如全熟的瘦肉(牛、豬、雞)、魚肉、雞蛋及黃豆製品(豆腐、豆乾、豆漿),但應避免攝取過多的動物性油脂。在燉煮雞湯、魚湯時,務必連同肉一起食用,因為大部分的營養仍在肉本身,而非僅存於湯中。

原則二:低微生物、高安全規格

這是血癌飲食中攸關性命的最高指導原則。當白血球低下時,平時無害的微生物都可能引發致命的感染。因此,無論是化學治療或藥物治療期間,「低微生物飲食」是必須嚴格遵守的規範。

  • 杜絕生食:所有食物皆需「完全煮熟」。這包括:

    • 肉類與海鮮:不可食用生魚片、半熟牛排、溏心蛋等。海產類如螃蟹、海螺、蛤蜊等因可能帶有較多寄生蟲,應盡量避免或確保徹底煮熟。

    • 蔬菜與辛香料:不可生食沙拉、生菜。即使是作為辛香料的蔥、薑、蒜,也必須入菜烹煮後才能食用。

    • 其他:避免未經高溫殺菌的蜂蜜(可能含肉毒桿菌)、現擠的生乳、以及未徹底加熱的加工食品(如熱狗、培根)。

  • 謹慎選擇飲品與乳製品:

    • 飲用水必須完全煮沸。避免飲用手搖飲或來源不明的冰品、剉冰,因其製程與水質難以確保無菌。

    • 選擇密封包裝的飲料,如鋁箔包裝或鋁罐飲品。

    • 避免食用含「活菌」的產品,如益生菌、優格、優酪乳,這些活菌對於免疫健全者有益,但可能對免疫低下者造成菌血症風險。

  • 注意食物儲存:避免隔餐食物。餐點應當餐製作、當餐吃完。若有剩菜,應立即冷藏,並在食用前徹底加熱。

食物的選擇:安全食材清單

在遵守上述原則的前提下,如何選擇具體食材,是家屬最關心的飲食重點。

類別

安全選擇 (綠燈區)

警示與禁忌 (紅燈區)

蛋白質

– 肉類: 各種徹底煮熟的去皮雞肉、魚肉、豬里肌、牛肉。
– 蛋類: 完全煮熟的雞蛋(水煮蛋、蒸蛋)。
– 豆類: 煮熟的黃豆製品,如豆腐、豆乾、豆漿。

– 生或未熟的肉、魚、蛋。
– 煙燻、鹽漬、臘肉等加工肉品。
– 帶殼海鮮(寄生蟲風險較高)。

水果類

– 需去皮食用的水果: 蘋果、香蕉、水梨、奇異果、柳丁、橘子等。食用前外皮需清洗乾淨再削皮。
– 罐頭水果: 若處理新鮮水果不便,可選擇鳳梨、水蜜桃等罐頭水果。

– 不易清洗或無法去皮的水果: 草莓、葡萄、釋迦、藍莓等,在血球恢復正常前應避免。
– 發黴或有碰撞損傷的水果。

蔬菜類

– 所有經過徹底清洗並完全煮熟的蔬菜,包含葉菜類、根莖類、瓜果類等。
– 清洗時建議將外葉去除,每片葉子剝開沖洗。

– 任何形式的生菜沙拉。
– 未煮熟的蔬菜。

乳製品

– 經高溫殺菌的保久乳、鮮乳。
– 經烹調加熱後的起司(如焗烤、披薩上的起司)。

– 未經殺菌的生乳。
– 含有活性益生菌的優格、優酪乳。
– 直接食用的軟質起司(如藍紋起司)。

飲品與點心

– 煮沸過的開水。
– 密封包裝的果汁、牛奶。
– 口感軟質、易消化的點心,如布丁、豆花、蒸蛋、蘇打餅乾、吐司。

– 手搖飲、冰沙、剉冰。
– 散裝販售的零食。
– 未經殺菌的蜂蜜。

油脂與調味料

– 植物油如橄欖油、芥花油。
– 瓶裝、保存良好的醬油、番茄醬等(烹調中使用)。

– 散裝或自製的發酵類調味料(如未經高溫處理的味噌)。
– 辛辣刺激的調味料(如辣椒、芥末)。

特別提醒:若正在服用標靶藥物,應避免食用葡萄柚與柚子,以免影響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造成濃度不穩定。

應對治療副作用的飲食調理策略

面對治療帶來的身體不適感,彈性的飲食調整至關重要。

噁心、嘔吐

  • 少量多餐:將三餐份量分攤至五到六餐,避免空腹過久或一次進食過多。

  • 選擇清淡食物:避免油炸、油膩及氣味過於濃烈的食物。可嘗試清淡的食物如吐司、蘇打餅乾、白稀飯或鹹稀飯等。

  • 善用薑:薑具有天然的止吐效果,可在料理中適量添加,或喝少量溫薑茶。

  • 溫度調節:冰涼或常溫的食物氣味較淡,有時比熱食更容易接受。

  • 避免同時攝取冷熱食物,以免過度刺激腸胃。

食慾不振

  • 營造愉悅的進食環境:更換餐具、播放輕鬆的音樂,讓用餐成為放鬆的時刻。

  • 提升食物吸引力:注意菜餚的色香味,利用勾芡或天然調味增加滑順口感,以提升食慾。

  • 高營養密度:在有限的食量中,盡量選擇營養密度高的食物。例如在稀飯中加入肉末、蛋花。

  • 液體營養補充:若固體食物攝取困難,可諮詢醫師或營養師,使用癌症專用的營養補充品。

口腔、喉嚨疼痛與潰瘍(黏膜炎)

  • 選擇軟質、濕潤食物:如蒸蛋、布丁、豆花、濃湯、打成泥狀的肉或蔬菜。

  • 避免刺激性食物:太燙、太硬、酸味、辣味及粗糙的食物都會加劇口腔黏膜疼痛。

  • 使用吸管:可以幫助液體繞過口腔疼痛處。

  • 保持口腔濕潤:經常以溫和的漱口水(如生理食鹽水)漱口,或飲用氣泡水、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若口腔或喉嚨深處疼痛,務必和醫護人員反應。

腹瀉

  • 採清淡、低纖維飲食:可選擇白飯、白麵包、香蕉等。

  • 注意補充水分與電解質,以防脫水。可飲用清湯或稀釋的運動飲料。

  • 避免:油膩、產氣食物(如豆類、洋蔥)及乳製品。

保健食品與中草藥的迷思與原則

許多病友與家屬會尋求保健食品或中藥來「補身體」,但這其中潛藏風險,可能引發更多飲食問題。

  • 諮詢專業為最高原則:在服用任何保健食品、營養品或中草藥前,務必與您的主治醫生、營養師討論。

  • 綜合維他命的選擇:血癌病人常因輸血導致體內鐵質沉積,若要補充綜合維他命,需選擇「不含鐵」的配方。

  • 避免增強免疫力的補品:尤其對於接受異體幹細胞移植的病人,人參、靈芝等宣稱能增強免疫力的產品,可能會干擾治療,甚至誘發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VHD),應完全避免。

  • 保健食品不能取代正規治療:任何補充品都只是輔助,絕對不能取代醫院針對癌細胞的正規治療。均衡且安全的飲食,才是最好的營養來源。

常見問題 (FAQ)

Q1: 血癌病人可以吃優格或益生菌來改善腸胃嗎?

A: 強烈不建議。在免疫力低下期間,優格和益生菌產品中的「活菌」可能穿過受損的腸道黏膜,進入血液循環,引發嚴重的全身性感染。應完全避免。

Q2: 有沒有所謂「抗癌」或「滋長血球」的超級食物?

A: 醫學上沒有單一食物能「抗癌」。所謂的「滋長血球」,需要的是均衡的造血原料,包括優質蛋白質、鐵質、葉酸、維生素B12等,這是一種整體的營養治療概念。這些營養素需要透過均衡攝取各種煮熟的肉類、深綠色蔬菜等食物來獲得,而非依賴某種神奇食物。

Q3: 如果病人完全沒有胃口,吃不下怎麼辦?

A: 首先,不要強迫進食,以免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可以優先補充水分,嘗試給予少量、清淡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最重要的是,立即將此狀況告知您的醫護人員,他們會評估是否需要介入醫療級的營養補充品,甚至靜脈營養輸注,以確保病人的基本營養需求。

Q4: 照護者在準備食物與居家照護時,有哪些必須注意的衛生細節?

A: 衛生是成敗的關鍵,居家照護的細節務必落實。請務必做到:

  1. 徹底洗手:料理前後、處理生熟食之間都要用肥皂洗手。

  2. 生熟食分開:使用不同的砧板、刀具、碗盤來處理生食和熟食,避免交叉污染。

  3. 廚具清潔:定期清洗消毒抹布、海綿,並經常更換。

  4. 食材清洗:蔬果要徹底沖洗,肉類不建議在水龍頭下沖洗,以免細菌噴濺,直接下鍋煮熟即可。

  5. 正確解凍:在冰箱冷藏室或使用微波爐解凍,切勿在室溫下解凍。

  6. 個人衛生與環境安全:
    口腔清潔: 使用軟毛牙刷,避免使用可能傷害牙齦的電動牙刷。漱口水應選擇無酒精成分的配方。
    皮膚照護: 刮鬍子應使用電動刮鬍刀以防刮傷。若有微小傷口或疹子,勿擠壓,可諮詢醫生是否需使用抗生素藥膏。
    肛門照護: 因化療易導致肛門黏膜受損,便後應輕柔清潔,預防感染。
    親密行為: 建議使用保險套,女性可使用水性潤滑劑改善乾燥不適感。
    環境**: 室內不宜擺放植物盆栽,以減少黴菌暴露風險。

Q5: 治療期間可以接種疫苗嗎?

A: 化學治療期間,應避免接種疫苗,特別是含有活菌減毒類的疫苗,如德國麻疹疫苗,以免增加感染風險。所有接種疫苗的計畫,都必須先與您的主治醫師進行詳細討論後,再做決定。

總結

血癌的抗癌之路漫長而充滿挑戰,飲食照護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它不僅是生理上的支持,更是家人關愛與陪伴的具體展現。掌握**「高熱量高蛋白、絕對熟食、絕對衛生」**的核心原則,根據病友的身體狀況靈活調整,並與醫療團隊密切溝通,就能為病友築起一道堅實的營養防線。請記得,吃得對、吃得安全,就是幫助身體積蓄力量,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每一個挑戰,邁向康復之路。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