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口危機:普丁無法打贏的另一場戰爭?

俄羅斯,這個橫跨歐亞大陸、擁有世界最遼闊領土面積的國家,正深陷於一場複雜且嚴峻的俄羅斯人口危機之中。這場危機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由歷史遺留問題、社會經濟變遷、以及近年來激烈的地緣政治衝突共同交織而成。

從持續下降的出生率、居高不下的死亡率,到因戰爭引發的大規模傷亡與移民人口潮,從任何角度來看,俄羅斯的「人口寒冬」正對其國家未來發展構成深遠的挑戰。

冰封的人口數據

截至2023年初,俄羅斯聯邦的官方人口約為1.464億,這個數字在全球排名第九。然而,這個龐大的數字背後隱藏著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人口的持續負成長。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達到近1.49億的人口高峯以來,俄羅斯經歷了長達數十年的下滑。

近年來,儘管政府祭出多項鼓勵生育的政策,但疊加俄烏戰爭的巨大代價,人口減少的趨勢不僅未能扭轉,反而有加速之勢。聯合國預測,若此趨勢不變,到本世紀末,俄羅斯人口可能銳減至驚人的6000萬至6500萬,其社會結構與國力將面臨根本性的改變,包括可能更加失衡的男女人口比例。

人口歷史變遷:從帝國到聯邦

回顧歷史,俄羅斯的人口經歷了數次劇烈波動。從19世紀末的首次普查到蘇聯解體,其人口增長與國家政權及命運緊密相連,國號的更迭也見證了人口的變遷。

歷次俄羅斯人口普查數據

年份

人口(基於現今疆域)

變化幅度

1897

67,473,000

1926

92,735,000

+37.4%

1937

104,932,000

+13.2%

1939

108,377,000

+3.3%

1959

117,240,000

+8.2%

1970

129,941,212

+10.8%

1979

137,409,921

+5.7%

1989

147,021,869

+7.0%

2002

145,166,731

-1.3%

2010

142,856,536

-1.6%

20世紀90年代是俄羅斯人口的轉捩點。蘇聯解體(其加盟共和國曾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帶來的社會動盪與經濟崩潰,使得死亡率飆升,生育率暴跌,開啟了這個聯邦持續至今的人口負成長時代。

人口危機的現狀與構成

驚人的出生率與死亡率差距

俄羅斯當前最嚴峻的問題是出生人口遠低於死亡人口。

  • 出生率:近年來,俄羅斯的出生率持續在低谷徘徊。2024年9月,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令人震驚的數據,指出當年6月全國新生兒人數首次跌破10萬,僅為98,600人,創下25年來的月度新低。2024年上半年的總出生人數亦為1999年以來,即二戰後最和平時期中的最低水平。生育觀唸的改變,高昂的育兒成本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只生一個」成為主流家庭的選擇。

  • 死亡率:俄羅斯的死亡率在已開發國家中異常偏高。酗酒文化是長期以來的致命殺手,導致心血管疾病高發,大幅拉低了國民的預期壽命。2022年,俄羅斯人均預期壽命約為70歲,遠低於多數西方國家,且男女差距極大(2021年數據:男子65.5歲,女74.5歲)。

俄烏戰爭的毀滅性衝擊

2022年2月爆發的全面戰爭,無疑是俄羅斯人口危機的「催化劑」。

  • 軍事傷亡:根據西方國家的估計,至少有15萬名俄羅斯士兵在戰場上死亡,這批年輕男子的人數損失對人口結構造成了直接且長期的打擊。

  • 移民浪潮:戰爭爆發後,引發了自蘇聯解體以來最大規模的移民潮,移民人口激增。截至2023年7月,估計有多達92萬名俄羅斯公民離開,其中大部分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專業人才,這不僅是人口的流失,更是嚴重的人才外流。

民族與國籍構成

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擁有超過180個民族。俄羅斯族佔據絕對多數,但其他少數民族,如車臣人,以及傳統上生育率較高的穆斯林族群,其人口佔比正在緩慢上升。

歷次回報民族別俄羅斯人口 (1939-2010年)

民族

1939年 (%)

1959年 (%)

1970年 (%)

1979年 (%)

1989年 (%)

2002年 (%)

2010年 (%)

俄羅斯人

82.5

83.3

82.8

82.6

81.5

79.8

77.7

韃靼人

3.6

3.5

3.7

3.6

3.8

3.8

3.7

烏克蘭人

3.1

2.9

2.6

2.7

3.0

2.0

1.3

巴什基爾人

0.8

0.8

0.9

0.9

0.9

1.2

1.1

楚瓦什人

1.2

1.2

1.3

1.2

1.2

1.1

1.0

車臣人

0.4

0.2

0.4

0.5

0.6

0.9

1.0

亞美尼亞人

0.2

0.2

0.2

0.3

0.4

0.8

0.8

註:2010年有3.9%的人口未表明民族。

宗教與語言

東正教是俄羅斯最主要的信仰,約41%的人口為俄羅斯正教會信徒。伊斯蘭教是第二大宗教,約佔6.5%,主要分佈在北高加索和一些突厥語族群中。俄語是唯一的官方語,但在廣闊的疆域內流通著超過100種不同的語言和方言。

人口分佈與地理特徵

俄羅斯地廣人稀,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以大陸性氣候爲主,溫差普遍較大,這深刻影響了人口的分佈。絕大多數人口集中在以首都莫斯科爲核心的歐洲部分。西伯利亞佔據了國家約四分之三的面積,卻僅居住了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亞鐵路沿線。

人口危機的深遠影響

人口問題不僅僅是數字的增減,它直接衝擊著俄羅斯的經濟、軍事和社會穩定。

  • 勞動力嚴重短缺:俄羅斯產業面臨高達數百萬的勞動力缺口,尤其在製造業、建築業和運輸業。這不僅拖累經濟發展,也使得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的天然氣等資源開發舉步維艱。此狀況與鄰國中國面臨的人口結構挑戰雖有相似之處,但其成因和緊迫性各有不同。

  • 軍事兵源不足:年輕人口的減少直接挑戰著俄羅斯的徵兵體系,導致兵員素質下降,影響其長期軍事實力。

  • 經濟前景黯淡:勞動人口的萎縮和人才外流,長遠來看將削弱俄羅斯的創新能力和經濟潛力。

  • 社會結構改變:人口老齡化加劇,撫養比上升,給社會保障體系帶來巨大壓力。同時,俄羅斯族人口比例的下降也可能引發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波動。

  • 「鬼城」現象: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已有上萬個村莊和數百座城市因人口流失而消失,成為無人居住的「鬼城」。

政府對策與未來展望

面對嚴峻的形勢,克里姆林宮在總統普京的領導下採取了多種措施。然而,國家的精力似乎更多地放在地緣政治和內部控制上。作爲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俄羅斯聯邦政府及其議會不斷通過新的聯邦法律,甚至變更聯邦主體邊界,而經濟上則要應對高通脹率和對天然氣等資源儲量的依賴,這些宏觀問題使得解決人口危機這項長期任務的資源和注意力被分散。

俄羅斯議會下院杜馬保護家庭委員會主席nina ostanina甚至對媒體表示,國家需要採取「特別人口行動」來提高出生率,這番言論被路透社等媒體廣泛報道。諷刺的是,有分析指出,俄羅斯最「成功」的人口增長計劃是其對鄰國(如格魯吉亞與烏克蘭)領土的併吞。

美國喬治城大學的專家harley balzer等學者預測,除非俄羅斯能有效遏制高死亡率、大幅提升生育率並吸引大量來自亞洲和非洲的移民人口,否則其人口下降的趨勢在未來幾十年內都難以逆轉。這場「人口寒冬」將是俄羅斯在21世紀必須面對的最根本、最持久的挑戰之一。

常見問題 (FAQ)

Q1: 俄羅斯目前的人口總數是多少?

A1: 根據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至2023年1月1日,俄羅斯總人口約為1.464億人。這個數字不包括2022年後俄羅斯宣佈併吞的烏克蘭四個地區的人口。

Q2: 為什麼俄羅斯的人口在持續減少?

A2: 主要有三個原因:1)低出生率,受經濟壓力和社會觀念改變的影響,多數家庭選擇少生或不生。2)高死亡率,尤其在男子中,與酗酒、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密切相關。3)俄烏戰爭,導致大量年輕士兵陣亡,並引發了數十萬人為躲避戰爭和動員而移民國外。

Q3: 俄羅斯的人均預期壽命是多少?

A3: 俄羅斯的人均預期壽命顯著低於其他已開發國家,約為70歲(2022年數據)。其中存在嚴重的性別差異,男子的預期壽命(約65.5歲)遠低於女的預期壽命(約74.5歲)。

Q4: 俄烏戰爭對俄羅斯人口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A4: 戰爭從兩方面加劇了人口危機。首先,造成了數以萬計的軍事人員死亡,直接損失了大量年輕勞動力。其次,引發了大規模的移民潮,數十萬受過高等教育的公民流出,造成嚴重的人才和人口雙重損失,相關的報導內容在國際媒體上屢見不鮮。

Q5: 俄羅斯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來應對人口危機?

A5: 俄羅斯領導人推出了多項措施,包括為生育家庭提供經濟補貼、擴大託兒服務、設立「家庭年」以提升家庭價值觀等,試圖刺激生育率。然而,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這些政策的效果非常有限,其內容難以抵銷戰爭和其他負面因素帶來的巨大衝擊。

總結

俄羅斯的人口問題是一面鏡子,反映出其國家發展的深層次困境。它既是歷史創傷的後遺症,也是當下社會問題的集中體現,更因俄烏戰爭而被急劇放大。低生育率、高死亡率和戰爭導致的人口流失,構成了一場完美風暴,正將這個龐大的國家拖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如何走出這場「人口寒冬」,將考驗著俄羅斯聯邦總統及其領導人團隊的智慧,並深刻影響其未來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