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錯就尷尬了!國籍英文:國家、人民與形容詞用法

在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無論是出國旅遊、商務會議還是結交新朋友,「你是哪裡人?」都是最常見的開場白之一。然而,關於國籍(國籍)的英文表達,卻隱藏著許多台灣人常犯的錯誤。

本文將根據劍橋詞典、EF英語文法指南及語言學部落格的資料,為您深入解析「nationality」的雙重意涵、正確的提問與回答方式,以及代表不同國家(國家)人民的稱呼規則,幫助您一次搞懂所有細節。

“Nationality” 的雙重意涵

根據劍橋詞典的解釋,「nationality」主要有以下兩種意思:

  1. 國籍 (Legal Status): 指一個人所屬特定國家的官方權利,也就是法律上公民身份,定義了一位國民的法律地位。這與我國《國籍法》(Nationality Act) 中定義的「國籍」概念一致。
    • 例句:What nationality are you? (你是哪個國家的人?)
    • 例句:She has dual British and American nationality. (她擁有英國和美國的雙重國籍。)
  2. 民族 (People Group): 指一群擁有相同種族、宗教、傳統等文化背景的群體。
    • 例句:At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 they have pupils of 46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這所國際學校裡有來自46個不同民族的學生。)

在多數日常對話中,「nationality」指的是第一種法律上的國籍。

如何正確詢問與回答國籍?

想用英文詢問對方是哪一國人,有以下幾種常見且禮貌的問法句型:

  • Where are you from? (你來自哪裡?)
  • Where do you come from? (你來自哪裡?)
  • What’s your nationality? (你的國籍是什麼?)

特別注意: 問句的時態很重要。”Where do you come from?” 是詢問國籍或家鄉。如果使用過去式 “Where did you come from?”,意思則變為「你剛剛從哪個地方過來?」,是在問對方來此之前的所在地。這兩個句型中的核心動詞用法決定了語意。

回答時,可以說:

  • I am from Taiwan. (我來自台灣。)
  • I come from Taiwan. (我來自台灣。)
  • I am Taiwanese. (我是台灣人。)

國家、形容詞與人民稱呼的文法規則

這是最容易混淆的部分。將國家轉為人民稱呼時,主要分為兩大類規則:

1. 以 -ese, -sh, -ch 結尾:通常當形容詞用

像 Chinese (中國的), Taiwanese (台灣的), Japanese (日本的), French (法國的), British (英國的) 這些字,也常是該國語言的名稱(例如Japanese同時指日語),在指單一個人時,通常只作為形容詞使用,前面不能加 “a/an”。

  • 正確用法: She is Japanese.
  • 錯誤用法: She is a Japanese.

若要指該國「全體人民」,則可以在形容詞前加 “the”,形成一個集合名詞。

  • 例句:The Japanese are famous for their attention to detail. (日本人以注重細節聞名。)

2. 以 -an, -i 結尾:可當形容詞或名詞

像 American (美國的/人), German (德國的/人), Italian (義大利的/人), Korean (韓國的/人) 這類字,既可以是形容詞,也可以是名詞。在不同情況下用法也不同。

  • 形容詞用法: He is German.
  • 名詞用法 (單數): “He is an American.” 是常見的特例情況。但對於其他國籍,如 German 或 Canadian,單數名詞用法較少見,通常會使用形容詞。
  • 名詞用法 (複數): They are Germans / Italians / Americans.

國家與人民稱呼對照表

下表整理了一些常見國家的英文說法。特別標示星號(*)者,表示在某些地區或情境下其特定寫法可能帶有負面聯想,建議使用括號中更中性的說法。

國家/地區 (Country/Region) 形容詞 (Adjective) 人民 (A Person / The People)
Taiwan Taiwanese a Taiwanese person / the Taiwanese
China Chinese a Chinese person / the Chinese
Japan Japanese a Japanese person / the Japanese
Vietnam Vietnamese a Vietnamese person / the Vietnamese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an American / Americans
Britain British a Briton (非正式: a Brit) / the British
Canada Canadian a Canadian / Canadians
Germany German a German / Germans
France French a Frenchman/Frenchwoman / the French
Spain Spanish a Spaniard* (a Spanish person) / the Spanish
Italy Italian an Italian / Italians
Australia Australian an Australian / Australians
The Philippines Philippine a Filipino* (someone from the Philippines)
Poland Polish a Pole* (a Polish person) / the Polish
Mexico Mexican a Mexican* (someone from Mexico)
Pakistan Pakistani a Pakistani* (someone from Pakistan)

常見問題 (FAQ)

Q1: “I am a Taiwanese.” 這句話為什麼是錯的?

A: 因為 “Taiwanese” 這個字在指單一個人時,其詞性為形容詞「台灣的」,而非名詞「台灣人」。正確的說法是 “I am Taiwanese.” 或 “I am a person from Taiwan.”。只有在泛指全體「台灣人」時,才會用 “the Taiwanese”。

Q2: “Nationality” 和 “Ethnicity” 有什麼不同?

A: “Nationality” (國籍) 指的是法律上的公民身份,通常與您持有的護照國家相同。 “Ethnicity” (族裔) 則關乎文化、血統和傳統,指的是您歸屬的民族。例如,一位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人,他的 Nationality 是 American (美國籍),但 Ethnicity 是 Chinese (華裔)。

Q3: 如何用英文稱呼一個國家「所有的人」?

A: 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在形容詞前加 “the”,例如 “the Taiwanese” (全體台灣人)、”the French” (全體法國人)。第二種是使用名詞的複數形式,適用於 -an, -i 等結尾的字,例如 “Americans” (美國人)、”Germans” (德國人)。

總結

掌握國籍的英文用法,關鍵在於理解 “nationality” 的雙重意涵,並記住不同字尾的稱呼規則。最重要的規則是,當國籍形容詞以 -ese 或 -sh 結尾時(如 Taiwanese, Japanese, British),在描述單一個人時,直接當作形容詞使用即可,切勿在前面加上 “a” 或 “an”。下次進行跨文化交流時,相信您能更自信、更準確地使用這些詞彙。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