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論文英文用 Thesis 還 Dissertation?一文搞懂四種論文用法差異

在學術生涯中,無論是大學生、研究生,還是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撰寫各類「論文」都是必經的過程。然而,當我們想用英文表達「論文」時,卻常常在essay、paper、thesis和dissertation這四個詞之間感到困惑。它們看似相似,實則在學術語境、篇幅長短、研究深度,甚至因語言習慣而異的用法上,都有著明確的區別。

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四個詞彙的具體含義與使用情境,特別是關於dissertation 和 thesis 之間關鍵且容易混淆的差異,幫助您在學術寫作與交流中,能夠精準地使用正確的詞彙。

課程作業:Essay 與 Paper 的區別

在拿到學士或更高學位之前,學生通常會因學校修課需求而撰寫篇幅較短的論文,這時最常用到的詞彙便是essay和paper。

Essay (短篇論文、散文)

Essay通常指的是篇幅最短、結構最基礎的學術寫作。它常被作為課堂作業或平時考覈的形式,目的是訓練學生的基本論述與寫作能力。

  • 性質與目的:研究性質相對較弱,更側重於針對一個特定主題,提出個人見解、進行批判性分析或闡述資訊。
  • 篇幅與結構:篇幅較短,數百到數千字不等,基本結構通常是引言、內文段落、結論所組成的「五段式作文 (five-paragraph essay)」。
  • 研究要求:通常不要求進行原創的數據蒐集或實驗,而是基於課堂所學和指定文獻進行分析與論證。

例如:

The professor asked us to write an essay on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modern society.
教授要求我們寫一篇關於社群媒體對現代社會影響的論文。

Paper (學期報告、研究報告)

Paper在學術上通常是research paper(研究論文)或term paper(學期論文)的簡稱,其深度和複雜度都比essay更高一個層級。

  • 性質與目的:具有更強的研究性質,是學生在學期末繳交的重要學術成果,旨在展現對某一課題的深入研究與分析能力。
  • 篇幅與結構:篇幅比essay長得多,從五、六頁到數十頁都有可能,結構更為複雜,需要包含明確的研究問題、文獻回顧、分析與結論。
  • 研究要求:需要投入更多時間進行資料蒐集與深度研究,可能包含數據分析、案例探討等,格式要求也更為嚴謹(如 APA、MLA 格式),包含段落間距、分頁等細節都需注意。

例如:

It took me the entire winter break to finish my term paper 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我花了整個寒假才完成我的發展心理學期末報告。

另外,當學者或專家在學術期刊 (academic journal) 上發表經過同儕審查 (peer review) 的研究成果時,這樣的論文被稱為journal article或scholarly paper。

學位論文:Thesis 與 Dissertation 的關鍵差異

Thesis和dissertation是指為了獲得特定碩博士學位而必須撰寫的畢業論文,中文統稱為「學位論文」。這兩個詞的定義與用法是造成混淆的主要來源,其區別不僅反映了教育程度的不同,更主要體現在「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的習慣用法上。

地域用法差異:英美大不同

最直接的區別方式,就是根據所在的學術體系。台灣的學術體系主要受美國影響,因此用法也多遵循美式英文。這個用法差異根據維基百科等資料來源也得到證實。

地區 (Region) 碩士學位論文 (Master’s Degree) 博士學位論文 (Doctoral Degree – PhD)
美式英文 (American English) Thesis Dissertation
英式英文 (British English) Dissertation Thesis

從上表可見,這兩個詞的用法在英美語系中幾乎是完全相反的。

  • 在美國 (及台灣):Master’s thesis指「碩士論文」,而doctoral dissertation指「博士論文」。
  • 在英國:Master’s dissertation指「碩士論文」,而doctoral thesis指「博士論文」。

為了避免在國際學術交流中產生誤會,最保險的方式是在詞彙前加上學位名稱進行限定,例如:

  • 碩士論文:a master’s thesis或a master’s dissertation
  • 博士論文:a doctoral thesis或a doctoral dissertation

這樣無論對方習慣哪種用法,都能準確理解您所指的學位論文層級。

本質差異:碩士與博士論文的深度與目的

這個 dissertation vs thesis 的辯論,除了名稱上的地域差異,thesis與dissertation在美式用法中所代表的碩士與博士論文,其研究的本質、範疇和目的也有著根本的不同。

Master’s Thesis (碩士論文)

碩士論文的核心目標是「展現學術素養與研究能力」。在指導教授的協助下,論文作者被要求證明自己對特定研究領域的知識有著透徹的理解,並能運用現有的理論和研究方法進行一次完整、獨立的學術探討。

  • 研究目的:通常不要求提出顛覆性的新理論。其重點在於「綜合與分析」,即在現有的學術基礎上,對一個特定的研究主題進行深入的文獻探討(文獻綜述),或運用既有理論來分析一個新的案例。
  • 研究方法:主要依賴「次級資料 (secondary sources)」,如已發表的學術期刊、書籍、政府報告、統計數據等。雖然也可能包含小規模的原始數據蒐集,但其核心貢獻在於對現有知識的系統性整理與批判性評估。
  • 學術定位:碩士生的角色像一位專業的「記者 (reporter)」,能夠可靠地蒐集、報導並詮釋特定領域的資訊。
  • 篇幅:一般而言,碩士論文的長度大約在 100 頁左右。

Doctoral Dissertation (博士論文)

博士論文則是學術研究的頂點,是所有攻讀博士課程的研究生必需完成的一項獨立研究,其核心目標是「對學術領域做出原創性的新貢獻 (original contribution)」。它不僅僅是整理前人研究,而是要真正地創造新知識。

  • 研究目的:作者必須提出一個前人未曾充分探討過的新穎論點、理論、研究方法或發現,並為其提供強而有力的證據。這份研究必須是「可發表 (publishable)」且能推動該學科向前發展的。
  • 研究方法:絕對要求基於「初級資料 (primary sources)」進行原創性研究。這包括設計並執行實驗、進行大規模田野調查、訪談、開發新模型等。身為博士研究員,不僅要報告研究結果,更要勇於批判和挑戰現有的研究方法。
  • 學術定位:博士生的角色像一位「創作者 (creator)」,如同音樂家譜寫新樂曲一樣,為學術領域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內容。
  • 篇幅:由於其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博士論文的篇幅遠超碩士論文,通常需要 200 至 500 頁,甚至更長。

常見問題 (FAQ)

Q1: 在台灣,碩士論文的英文到底該用thesis還是dissertation?

A: 台灣的學術體系普遍遵循美式用法,因此碩士論文應使用thesis。許多大學的官方文件(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的相關規定)都明確使用Master’s Thesis來指代碩士學位論文。相對地,dissertation則用於指稱博士論文。

Q2: master’s thesis中,master這個字需要加上所有格的’s嗎?

A: 是的,文法上最正確且最標準的寫法是master’s thesis或master’s degree。這個所有格’s表達了「碩士的論文」之意。雖然在口語或非正式寫作中可能看到其他寫法,但在正式學術文件中,使用master’s thesis是最嚴謹的選擇。

Q3: 如果我要和不同國家的學者交流,不確定該用哪個字時該怎麼辦?

A: 最清晰且不會出錯的方法,就是在名詞前加上學位作為修飾語。直接說my master’s thesis(我的碩士論文)或a doctoral dissertation(一篇博士論文),對方就能立刻明白論文的層級,從而避免因英美用法差異所造成的混淆。

Q4: 那些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論文,英文應該怎麼稱呼?

A: 這類論文通常被稱為journal article(期刊文章)或scholarly paper(學術論文)。它們的關鍵特徵是發表於由學術出版社經營的學術期刊 (journal),並且通過了嚴格的同儕審查 (peer review) 流程,代表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與可信度。

總結

總結來說,這四個詞彙在學術光譜上有著清晰的定位:

  • Essay:最短小的課程作業,重在論述與個人分析。
  • Paper:更深入的課程研究報告 (學期報告),需要扎實的資料蒐集。
  • Thesis (美式):碩士級別的學位論文,旨在證明對現有知識的精通與整合能力。
  • Dissertation (美式):博士級別的學位論文,要求對學術領域做出原創性的新貢獻。

下次當您需要提及「論文」時,不妨先思考其脈絡:是課程作業還是學位論文?是碩士層級還是博士層級?您所在的學術環境是遵循英式還是美式用法?一篇好的論文,從內容到形式都至關重要,許多作者甚至會尋求專業博士編輯團隊的協助,以確保其英文品質。掌握了這些細節,您就能更自信、更專業地馳騁於學術世界。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