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是我們日常溝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透過面對面交流還是數位通訊。這篇文章將帶你全面瞭解「表情」在英文中的各種表達方式,從基礎單字到網路文化中常見的表情符號、貼圖與表情包,並提供具體的例句與情境,幫助你更精準、生動地表達你的情感。
什麼是「表情」?
在英文中,「表情」最常見的單字是 expression,它源於動詞 express。它涵蓋了情緒、想法或感受在面部的呈現。例如:
- facial expression:臉部表情
- body expression:肢體表達
舉例來說,當你說 “I could tell from his expression that he was mad.” (我從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生氣),這裡的 expression 就很貼切。除了這個單字,還有一些詞彙可以用來描述臉部表情或神色:
- look:這個單字也可以指臉上的神情。例如:”She had a worried look about her.” (她臉上有一副焦急的神情)。
- countenance:這個詞比較正式,常用於文學或正式場合,指的是一個人的臉部神色或外貌。例如:”He was of noble countenance.” (他的面容顯得很高貴)。
表情動作的英文單字
除了名詞,我們還可以用動詞來描述各種臉部表情的細微變化。以下整理了多個常見的表情動作,讓你能夠更具體地描述一個人的情緒。
中文表情 | 英文單字 (v.) | 說明 | 例句 |
---|---|---|---|
皺眉 | frown | 因困惑、不滿或悲傷而使眉頭下垂或緊縮。 | Sarah frowned as she read the confusing instructions.(莎拉皺著眉頭閱讀那些令人困惑的說明。) |
噘嘴 | pout | 因不滿或生氣而噘起嘴脣。 | The little girl began to pout when her mother refused to buy her candy.(當媽媽拒絕給小女孩買糖果時,她開始噘起嘴來。) |
目瞪口呆 | gape | 因驚訝、震驚或敬畏而張大嘴巴。 | The audience could only gape in amazement as the magician made the elephant disappear.(當魔術師讓大象消失時,觀眾只能目瞪口呆地驚嘆。) |
沉下臉怒目而視 | scowl | 因憤怒或威脅而使臉部沉下,雙眉緊鎖。 | The teacher scowled at the students who were talking during the exam.(老師對著考試時交談的學生怒目而視。) |
面無表情 | poker face (n.) | 臉上沒有任何情緒表達,常用於撲克牌遊戲中,避免讓對手猜出自己的牌。 | He always keeps a poker face so you can never tell what he’s thinking.(他總是面無表情,所以你永遠猜不到他在想什麼。) |
發呆 | zone out | 精神不集中,思緒飄走。 | After hours of studying, I started to zone out and couldn’t concentrate anymore.(經過幾個小時的學習後,我開始走神,無法再專注於課本。) |
網路世界的「表情符號」與「表情包」
隨著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普及,表情的表達方式也變得更加多元。以下是幾個與數位通訊相關的重要單字:
Emoticon 表情符號
Emoticon 這個詞是由 emotion(情緒)和 icon(符號)組合而成。它主要由鍵盤上的標點符號和字母組成,用來模擬人類的臉部表情或身體動作。
- 例子::) 代表開心;:( 代表難過;XD 代表大笑。
- 同義詞:smiley(微笑符號)。
- 網路流行語:過去在網路上流行的「囧」字,也屬於 emoticon 的一種。
Emoji 表情圖像
Emoji 是一種更進階的表情符號,由日文「絵」(e,圖片)和「文字」(moji,文字)組成。它指的是在社交應用程式中內建的各種卡通表情圖像。
- 例子:豎起大拇指的表情圖 👍(thumbs up emoji)、哭笑的表情圖 😂(face with tears of joy emoji)、無奈捂臉的表情圖 🤦(facepalm emoji)。
- 用途:Emoji 通常比 emoticon 更生動,更能直接傳達複雜的情感。
Sticker 貼圖
Sticker 通常指的是聊天應用程式中的靜態或動態貼圖,通常比 emoji 更大,風格更多樣,也更幽默可愛。
- 例子:LINE 和 Messenger 中的各種貼圖。
- 應用情境:在某些社交平台上,emoji 有時會被歸類為 sticker 的一種。
Meme 表情包/迷因
Meme 這個詞原本指的是文化傳播的基本單位「模因」。但在網路文化中,它通常指「網友們用當下流行文化的素材,配上相關的文字,自製的、幽默搞笑的圖片」。
- 例子:網路爆紅的「暴躁貓」(grumpy cat)系列圖片,搭配文字表達不滿或厭世情緒。
- 特點:Meme 的應用平台更廣泛,形式更多元,風格也更具惡搞與諷刺性。它是一種集體創作的文化現象。
常見問題 Q&A
Emoticon、Emoji 和 Meme 有什麼不同?
Emoticon 是用標點符號組成的文字表情,例如 🙂 和 :D。
Emoji 是內建在手機或應用程式裡的圖案表情,例如 😊 和 😂。
Meme 是帶有文字的搞笑圖片或影片,通常是基於流行文化的梗,用來傳達幽默或諷刺的意涵。
為什麼說「害怕」和「驚訝」的表情很相似?
根據格拉斯哥大學的一項研究,人類的某些基本情緒表情是源於生物本能。這項研究的內容指出,害怕 (fear) 和驚訝 (surprise) 都會使人張大眼睛,這是為了在危險發生時獲取更多視覺information,以便評估當前的situation並尋找逃脫途徑。因此,這兩種情緒在最初期被認為是同一種基礎表情的體現,其後才發展出更細微的文化差異。在 Youtube 影片中,也常有相關討論,將這兩種表情歸為同一選項。
不同文化如何影響表情的解讀?
研究顯示,不同文化對於表情的解讀存在差異。例如,亞洲文化通常更關注眼睛來判斷一個人的情緒,而歐洲文化則更傾向於觀察嘴巴。這個現象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溝通時,有時會因文化背景不同而產生誤解。此外,一位旅居俄羅斯的美國人提到,他因為笑容過多而被人認為是虛假,這也反映出不同文化對表情的解讀與社會位置有很大關聯。
總結
總體來說,expression 是最廣泛用來描述「表情」的名詞,源自動詞express。而透過 frown、pout、gape 等動詞,可以更精確地傳達臉部情緒。在數位時代,emoticon、emoji、sticker 和 meme 等詞彙則代表著網路文化中各種表達情感的工具。這些在信息和評論中使用的內容,讓我們能夠更生動地溝通。瞭解這些詞彙的細微差異與用法,不僅能幫助你提升英文表達能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在溝通上的獨特之處。
資料來源
- 「express」的名詞「expression」有「表情、臉色」的意思
- 表情| 繁體中文-英語翻譯——劍橋詞典 – Cambridge Dictionary
- 面部表情| 繁體中文-英語翻譯——劍橋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