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突然一陣眼睛癢,讓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揉,卻越揉越癢,甚至出現紅腫、刺痛,這是許多民眾都曾有過的困擾。當眼睛癢的警報響起,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錯誤的。這個看似微小的動作,不僅可能加劇發炎,更可能將手上的細菌帶入脆弱的眼睛,引發二次感染,甚至刮傷角膜,根據記者向眼科醫生查證,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事實上,眼角癢的原因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絕非單純的「過敏」二字可以概括。本文將深入剖析導致眼角發癢的七大常見元兇,並提供從緊急處理到根本預防的完整應對策略,幫助您安全、有效地擺脫眼角癢的困擾。
為何眼角會發癢?不只是過敏那麼簡單
當眼角(無論是內眼角或外眼角)發癢時,通常是眼部組織正在對抗外來刺激或內部失衡的信號。以下是七種最常見的罪魁禍首:
過敏性結膜炎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這是最主要的元兇。當眼睛接觸到過敏的刺激原,如塵蟎、花粉、黴菌、動物毛髮或空氣中的PM2.5懸浮微粒與灰塵等因素時,眼結膜中的肥大細胞會釋放出「組織胺」,引發一連串的發炎反應,包括劇烈的搔癢、紅腫、流淚和異物感。這類季節性的過敏眼睛癢通常是雙眼同時發生,且可能伴隨打噴嚏、流鼻水等其他過敏症狀,尤其是有過敏體質的民眾更應注意。
眼瞼炎 (Blepharitis)
眼瞼炎是眼瞼邊緣(睫毛根部)的發炎,特別容易造成眼角的搔癢與不適。其主因是眼瞼皮脂腺(特別是麥氏腺)功能失常或阻塞,導致油脂分泌過盛或異常,進而產生皮屑、結痂。這種環境也成為細菌滋生的溫牀,使症狀惡化。患者常感到眼角灼熱、刺痛、有異物感,且晨起時眼睛分泌物增多、睫毛根部有白色鱗屑。
乾眼症 (Dry Eye Syndrome)
淚液是保護眼球的第一道防線,當淚液分泌不足或蒸發過快,眼球表面失去足夠的潤滑,就會導致角膜和結膜乾燥、受損,從而引發乾澀、灼熱感、異物感和反射性的搔癢。長時間盯著螢幕、眨眼次數減少、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或眼鏡的族群,都可能誘發或加劇乾眼症。
針眼 (Stye / Hordeolum)
俗稱「麥粒腫」,是眼瞼腺體(如麥氏腺或蔡氏腺)的急性細菌感染。雖然典型症狀是紅、腫、熱、痛的小膿包,但在發作初期或恢復期,發炎反應也可能引起眼瞼邊緣和眼角的搔癢感。
感染性結膜炎 (Infectious Conjunctivitis)
與過敏性結膜炎不同,這是由病毒感染(如腺病毒、腸病毒)或細菌(如葡萄球菌、披衣菌)所引起,具有傳染性。除了紅、腫、癢、痛,通常會伴隨大量的眼睛分泌物。病毒性感染的分泌物多為清澈水狀,而細菌性感染則常出現黃綠色的黏稠膿性分泌物。
蠕形蟎蟲寄生 (Demodex Mite Infestation)
許多人忽略了這個可能的原因。蠕形蟎蟲是一種微小的寄生蟲,寄生於人類的睫毛毛囊和皮脂腺中,以皮屑和油脂為食。當蟎蟲過度繁殖時,其分泌物和屍體會引發眼瞼的慢性發炎和過敏反應,導致頑固的搔癢感,尤其在夜間更為明顯。此情況好發於免疫力較差的族群,典型特徵是睫毛根部可見「圓柱狀皮屑」(cylindrical dandruff)。
接觸性刺激 (Contact Irritation)
眼線、睫毛膏、眼影等化妝品,或是部分保養品、卸妝產品的成分,可能直接刺激眼部皮膚或掉入眼中,引起搔癢。此外,隱形眼鏡的弧度不合、鏡片沉積物過多或不潔的護理液,也可能因機械性摩擦或化學刺激,引發「巨乳突結膜炎」,造成搔癢不適。
眼睛癢癢的!可以揉嗎?緊急處理與NG行為
當搔癢難耐時,請務必先冷靜下來,避免以下NG行為:
絕對禁止揉眼睛
揉眼會讓組織胺大量釋放,使搔癢感ทวีความรุนแรง (變本加厲);手上的病菌可能導致感染;過度用力還可能造成角膜破皮、刮傷,若本身有「圓錐角膜」等情況,更可能導致病情惡化。
避免用自來水沖洗
自來水中含有氯、細菌和微生物(如阿米巴原蟲),不僅會破壞淚液層的穩定結構,還可能帶來感染風險。
勿隨意使用眼藥水
隨意使用家人或來路不明的眼藥水極其危險。若在細菌感染時錯用類固醇藥物,無異於為細菌提供養分,會使感染一發不可收拾。
正確的緊急止癢3步驟:
冰敷鎮靜
用乾淨的毛巾包裹冰袋或冷藏過的濕毛巾,輕敷在閉上的眼皮上約5至10分鐘。低溫能有效收縮血管、減緩發炎與眼睛紅的狀況,且神經對「冰冷」的傳導速度快於「搔癢」,能迅速達到鎮靜止癢的效果。
溫和潤滑
使用「不含防腐劑」的單支裝人工淚液或無菌生理食鹽水,滴入眼中沖洗,可以稀釋並帶走過敏原及刺激物,同時滋潤眼球表面,緩解乾澀引起的搔癢。
閉眼休息
暫時遠離電腦、手機螢幕,閉上眼睛休息片刻,多眨眼。這能讓淚腺自然分泌淚液,幫助穩定眼表環境。
治本之道:不同成因的治療與預防策略
緊急處理後,最重要的是找出病因並對症下藥。以下是不同成因的專業治療與日常預防策略:
成因 | 典型症狀 | 專業治療方式 | 日常預防與保養 |
---|---|---|---|
過敏性結膜炎 | 雙眼劇癢、眼睛紅、水樣分泌物、常伴隨鼻過敏 | 1. 抗組織胺眼藥水 2. 肥大細胞穩定劑眼藥水 3. 嚴重時的過敏藥物治療,如短期使用類固醇眼藥水 |
1. 遠離過敏原 2. 定期以熱水清洗寢具 3. 使用空氣清淨機和防蟎寢具 4. 外出配戴護目鏡 |
眼瞼炎/蟎蟲寄生 | 眼角灼熱、癢、異物感、睫毛根部有皮屑或結痂 | 1. 溫敷(軟化油脂) 2. 眼瞼清潔棉片擦洗 3. 醫生處方抗生素藥膏 4. 針對病人的茶樹精油專業治療(針對蟎蟲) |
1. 每日徹底卸除眼妝 2. 定期更換眼部化妝品(3個月) 3. 正確清潔眼瞼邊緣 4. 每週以熱水清洗毛巾、枕頭套 |
乾眼症 | 乾澀、灼熱感、異物感、視力模糊、畏光 | 1. 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可選含油脂成分) 2. 淚管栓塞術 3. 醫師處方抗發炎眼藥水 |
1. 遵守「20-20-20」護眼法則 2. 多眨眼、避免長時間吹風 3. 適度使用加濕器 4. 攝取富含Omega-3的食物 |
感染性結膜炎 | 紅腫痛、黏稠分泌物(細菌性)或大量水樣分泌物(病毒性) | 1. 抗生素眼藥水/藥膏(細菌性) 2. 支持性療法,嚴重時用類固醇(病毒性) |
1. 勤洗手,避免觸摸眼睛 2. 不與他人共用毛巾、眼藥水 3. 感染期間避免游泳、化妝 |
常見問題 (FAQ)
Q1: 眼角癢可以用熱敷嗎?
A: 這取決於病因,切勿混淆。因過敏體質引起的過敏性搔癢應「冰敷」,以收縮血管、抑制發炎。若是因體質因素導致的眼瞼炎或針眼腺體阻塞,則應「溫敷」(約40-45°C),目的是為了軟化堵塞的油脂,幫助其排出。用錯方法可能使過敏情況加劇。
Q2: 市售的止癢眼藥水可以隨便點嗎?
A: 不建議。許多市售止癢眼藥水含有「血管收縮劑」,雖能短暫退紅,但治標不治本,長期使用可能導致「反彈性充血」,使眼睛更紅。若含有類固醇藥物成分,更不可在未經醫生診斷下使用,以免引發青光眼、白內障等嚴重副作用。購買前應諮詢醫師或藥師,並優先選擇不含防腐劑的產品。
Q3: 為什麼化妝後眼角特別容易癢?
A: 原因有三:(1) 過敏:對化妝品中的香料、防腐劑或色素過敏。(2) 異物刺激:眼影、亮粉或睫毛膏纖維掉入眼中。(3) 腺體阻塞:眼線或睫毛膏堵塞了眼瞼邊緣的麥氏腺開口。建議選擇低敏性產品,化妝品開封後3-6個月即更換,並且每晚務必使用專用卸妝產品徹底清潔。
Q4: 除了點藥水,中醫有推薦的穴道按摩可以舒緩眼角癢嗎?
A: 有的。除了點藥水,民眾也可諮詢中醫或西醫眼科部的建議。中醫認為適度按摩眼周穴道能促進局部循環,有助於緩解不適。您可以用指腹輕柔按壓以下穴位,每個穴位按壓5-10秒,重複5-10次:
- 睛明穴:內眼角旁凹陷處。
- 攢竹穴:眉頭內側邊緣凹陷處。
- 魚腰穴:眉毛正中央。
- 絲竹空穴:眉尾外側凹陷處。
- 太陽穴:眉梢和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寸的凹陷處。
切記,按摩時力道應輕柔,以感到輕微痠脹為宜,並注意絕對不要直接按壓到眼球。
總結
眼角癢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健康警訊。它提醒我們,眼睛的平衡可能已被打破。面對突如其來的搔癢,我們應保持冷靜,採取冰敷、使用人工淚液等正確的緊急措施,並堅決抵制揉眼睛的衝動。然而,這些方法僅能治標。長遠來看,尋求眼科醫生的專業診斷,釐清背後的真正原因——無論是過敏、發炎、感染還是乾眼——並根據醫囑進行治療,才是守護靈魂之窗的根本之道。透過調整生活習慣、注重眼部清潔、遠離潛在刺激物,我們才能真正有效地預防眼角癢的再次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