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工業電腦 (Industrial PC, IPC) 已成為驅動各行各業智慧化轉型,特別是智慧製造的核心引擎。威強電工業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IEI Integration Corp., 股票代號:3022),作為臺灣乃至全球領先的工業電腦廠商,憑藉其深厚的研發實力與前瞻的市場佈局,正積極從傳統IPC製造商轉型為全方位的物聯網系統整合供應商,以滿足廣大的市場需求。
本文將深入剖析威強電的核心經營業務、產品應用、市場競爭格局,並聚焦其在AI醫療、邊緣運算等高成長領域的發展潛力與未來動能 (圖片來源:威強電)。
公司概況與核心業務
威強電成立於1997年4月,前身為威達電股份有限公司,於2004年起轉型為特製電子研發代工服務 (UMES) 廠商,不僅推廣自有品牌,同時也提供高度客製化的ODM服務。公司專注於設計、製造及銷售工業電腦與相關週邊設備,其業務結構穩健,為營運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根據公司在法說會發布的資料,其營收比重主要來自兩大產品類:
產品類別 | 2024上半年營收佔比 | 主要內容 |
工業電腦 (IPC) | ~69% | 其完整的產品線包含嵌入式主機板、單板電腦、插槽式主機板、工業機箱、觸控電腦等核心運算設備。 |
工業電腦週邊產品及組件 | ~27% | 包含各類通訊卡、VGA卡、影像擷取卡、電源供應器、LCD顯示屏等輔助模組與零組件。 |
威強電的生產基地策略性地分佈於臺灣的汐止廠、七堵廠以及中國的上海廠,以滿足全球客戶的需求。2023年的數據顯示,其工業電腦產品年產能可達40.5萬台,而週邊產品及組件的年產能更高達298.9萬臺,在原物料供應穩定的情況下,展現了其強大的生產製造能力。
多元化的產品應用與解決方案
威強電的產品廣泛滲透至智慧城市的各個角落,從工廠自動化到遠端醫療,其解決方案涵蓋多元垂直市場。以下為其主要產品的應用領域:
應用領域 | 主要產品與解決方案 |
智慧醫療系統 | 在醫療領域,提供醫療級AI邊緣運算電腦、移動式醫療平板、嵌入式單板電腦、高解析度顯示屏及備用電池系統,用於醫療影像診斷與生理訊號監控。 |
博弈與娛樂機臺 | 開發互動式觸控電腦、多重影像輸出博奕機、彩票對講機及運動健身器材的資訊顯示裝置。 |
工業電腦/嵌入式系統 | 供應嵌入式主機板、被動式無源背板、各類通訊卡、影像擷取卡及產業級機箱,是工業自動化的基礎自動化設備產品。 |
智慧交通運輸 | 包含車載AI邊緣運算電腦、行車資訊娛樂平臺、列車狀況監控系統,以及專為艦橋設計的航海用平板電腦與監視器。 |
人工智能 (AI) | 推出搭載Intel VPU、Google TPU及NVIDIA GPU的人工智能加速卡與邊緣運算系統,滿足高速運算需求。 |
工業物聯網 (IIoT) | 提供工業物聯網閘道器、整合平臺與微型伺服器,串聯工廠內的數據採集與分析,並與雲端運算平台對接,強化網路通訊能力。 |
市場銷售與競爭格局
威強電的業務高度國際化,以外銷為絕對主力。2024上半年的銷售數據顯示,外銷佔比高達96%,其中亞洲市場(45%)與美洲市場(41%)為兩大核心營收來源,歐洲則佔10%。此銷售行情顯示其全球佈局的成果。
在全球市場中,威強電面臨來自國際大廠如德國Kontron、美國NCR,以及國內同業如研華(2395)、安勤(3479)、研揚(6579)等的激烈競爭。然而,憑藉其彈性的客製化能力和在特定垂直領域的深入耕耘,威強電仍在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未來四大成長動能展望
展望未來,威強電的成長動能主要聚焦於以下四大商機,這些領域不僅是產業趨勢的熱點,也是公司策略佈局的重心,為未來的成長帶來極大想像空間:
AI智慧醫療深化:
醫療應用已是威強電最重要的營收支柱之一,佔比超過四成。公司不僅開發AI醫療電腦硬體,更與軟體業者合作,提供針對醫療影像判讀的軟硬體整合方案。目前已成功出貨至日本、中東客戶,並預計在2025年大量出貨生理訊號閘道器給世界級(Tier 1)醫療設備大廠,預期將有可觀的複合成長率,成長潛力巨大。
邊緣AI與Wi-Fi 7網通商機:
隨著AIoT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邊緣運算需求爆發。威強電積極佈局此領域,開發搭載最新Wi-Fi 7技術的高階防火牆等網通設備。Wi-Fi 7具備的高頻寬與低延遲特性,將成為未來市場主流,帶動企業、遠端辦公乃至工業物聯網的設備升級潮,從而驅動對高階資安與網通硬體的需求。
子公司威聯通(QNAP)的強力助攻:
威強電的轉投資公司威聯通是全球第二大網路儲存設備 (NAS) 廠商,也是唯一具備硬體製造能力的領導者。在AI時代,NAS的角色已從單純的數據儲存演變為可執行AI應用的邊緣設備 (Edge Device) 或邊緣伺服器 (Edge Server)。隨著邊緣AI技術的普及,威聯通的營收與獲利有望實現雙位數成長,為母公司威強電貢獻可觀的業外收益與集團綜效。
機器人與新興ODM業務:
威強電的嵌入式電腦機器視覺解決方案已成功應用於醫療機器人,未來更放眼人形機器人視覺模組的廣大市場。此外,公司持續與現有的大客戶合作開發下一代與AI相關的新產品,並積極開拓新客戶與新應用,這些ODM專案是未來營收成長的關鍵動能。
財務表現快照
近年來威強電的獲利表現亮眼,帶動股價上揚且成交量放大,2024年全年EPS達8.72元,創下歷史新高。然而,投資人需注意,該年度的高獲利有部分來自於匯兌收益以及出售子公司威聯通部分持股的一次性業外收入,這也影響了公司的毛利率與淨利率表現,因此本業的成長動能仍是未來評估本益比時的重點。公司長期以來維持穩健的配息政策,展現與股東分享經營成果的誠意。
以下為近年每股股利分派資訊:
近年股利分派資訊
股利發放年度 | 現金股利 (元) | 股票股利 (元) | 當年EPS (元) | 配息盈餘分配率 |
2025 | 9 | 0 | 2.06 | 436.89% |
2024 | 7 | 0 | 8.72 | 80.28% |
2023 | 7 | 0 | 7.83 | 89.40% |
常見問題 (FAQ)
Q1: 威強電的核心業務是什麼?
A1: 威強電的核心業務是從事工業電腦 (IPC) 及週邊產品的設計、製造與銷售。公司提供自有品牌產品及客製化ODM服務,應用涵蓋醫療、博弈、工業自動化、交通、AI與物聯網等多個領域。
Q2: 威強電未來的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A2: 威強電未來的四大成長動能包括:(1) AI智慧醫療設備與解決方案的深化;(2) 邊緣AI運算與Wi-Fi 7帶動的高階網通設備需求;(3) 子公司威聯通(QNAP)在NAS與邊緣AI市場的強勁表現;(4) 在機器人視覺、新客戶ODM專案等新興領域的拓展。
Q3: 子公司威聯通(QNAP)對威強電有什麼重要性?
A3: 威聯通是全球領先的NAS品牌,為威強電帶來穩定的轉投資收益,是其業外獲利的重要來源。更重要的是,在AI趨勢下,QNAP的NAS產品正轉型為邊緣運算伺服器,與威強電的邊緣AI戰略高度協同,共同掌握市場商機。
Q4: 威強電的主要競爭對手有誰?
A4: 威強電在國內外市場皆面臨競爭。國際上的競爭者包括德國Kontron和美國NCR、Radiant等。臺灣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則有研華科技(2395)、安勤科技(3479)、研揚科技(6579)、廣積科技(8050)等工業電腦同業。
總結
總體而言,威強電不僅是一家基礎穩固的工業電腦製造商,更是一家積極擁抱變革、搶佔未來科技制高點的企業。公司憑藉在IPC領域積累的核心技術,成功將業務觸角延伸至AI醫療、邊緣運算、網通安全與機器人視覺等高潛力市場。
雖然短期獲利可能受業外項目影響,但其長期發展藍圖清晰,四大成長引擎的佈局已然成形。對於投資人而言,觀察威強電的重點應在於其核心本業是否能隨著新興應用的發酵而持續增長,以及其在高毛利產品市場的拓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