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爆炸、生活節奏飛快的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與處理海量的資訊。無論是課堂上的重點、重要的會議紀錄、突如其來的工作靈感,或是生活中的待辦事項,單靠大腦記憶已遠遠不足。傳統的紙本筆記雖然有其書寫的溫度,但在搜尋、整理、分享與備份上卻面臨重重限制。
這類筆記應用程式(Note-taking App)的出現,正是為瞭解決這些痛點。它不僅僅是將傳統記事本電子化,更是整合了文字、圖片、錄音、待辦清單、檔案管理,甚至是專案協作的強大生產力工具,幫助你高效管理個人資訊。然而,市面上的筆記App琳瑯滿目,從全能型的Notion、老牌經典的Evernote,到專注手寫的GoodNotes與新興的知識管理神器Obsidian,面對眾多軟體推薦,該如何選擇?
本文將深入剖析超過15款熱門筆記軟體,並提供一套完整的選擇框架,幫助你根據自身的需求、使用習慣與工作流程,找到那款能讓你事半功倍的「完美筆記軟體」。
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筆記軟體?
在陷入功能比較之前,更重要的是先理解「自己」。一個對A來說是神器的工具,對B可能毫無用處。以下是選擇前你應該思考的五大關鍵點,先釐清自己的使用需求與偏好的筆記方式:
辨識你的筆記風格與需求 (Identify Your Note-Taking Style & Needs)
參考國外生產力專家的分類,我們可以將筆記使用者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 建築師 (Architect): 偏好結構化、層次分明的系統,喜歡由上而下地規劃一切。你會為專案建立清晰的架構,並將所有資訊分門別類地放入。
- 適合工具: Notion, Craft, Microsoft OneNote
- 園丁 (Gardener): 喜歡由下而上,讓知識與想法自然生長。你傾向於捕捉零散的靈感,並在它們之間建立連結,從而發現新的洞見,類似「卡片盒筆記法 (Zettelkasten)」。
- 適合工具: Obsidian, Heptabase, Roam Research
- 圖書管理員 (Librarian): 注重資訊的蒐集、分類與歸檔,目標是建立一個未來可以快速檢索的資料庫。你擅長整理來自各方的資料,以管理資訊並確保其易用性。
- 適合工具: Evernote, OneNote, Google Keep
同時,思考你的主要使用情境是文字、視覺還是手寫?是學生的學習筆記、上班族會議記錄、個人知識庫,還是生活日記?
檢視你的硬體與系統生態 (Consider Your Hardware & Ecosystem)
你的主要設備是Windows電腦系統、MacBook、iPhone還是安卓系統手機?一款真正便利的軟體,必須能在你所有的裝置上無縫接軌。跨平臺支援與同步速度是至關重要的考量點。若你是平板(如iPad)的重度使用者,App是否支援觸控筆(Stylus)的手寫功能將直接影響你的使用體驗。
協作與分享的需求 (Collaboration & Sharing Needs)
你是否經常需要與團隊成員、同學或客戶共享筆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軟體的共享功能就非常重要。例如,Notion、Microsoft OneNote和Google Docs都提供了強大的即時多人編輯功能。
預算與付費模式 (Budget & Pricing Models)
筆記軟體的收費模式多元,主要分為:
- 完全免費: 如Microsoft OneNote, Google Keep, Simplenote。
- 免費增值 (Freemium): 提供基礎免費版,進階功能需付費,如Evernote, Notion。
- 訂閱制: 按月或按年付費,如Notion的專業版、GoodNotes 6的付費版。
- 一次性買斷: 支付一次費用即可永久使用,如舊版的GoodNotes 5,但此模式越來越少見。
建議初學者可從免費軟體或免費增值方案開始,待明確自身筆記需求後再考慮是否付費。
未來性與AI功能整合 (Future-Proofing & AI Integration)
AI正在重塑生產力工具的樣貌。Notion AI能協助你撰寫、摘要、翻譯;而Google的NotebookLM則能基於你上傳的資料進行問答與分析。選擇一款積極擁抱新技術的軟體,或許能為你未來的學習與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助力。
熱門筆記軟體深度評測
我們將市面上主流的筆記軟體分為五大類,以便你快速定位。
第一類:全能型與專案管理
這類軟體功能強大、靈活度高,適合追求一站式解決方案的「建築師」型使用者。
Notion
近年來最炙手可熱的筆記軟體,它是一款不僅是筆記,更是一個整合了筆記、知識庫、任務管理、專案追蹤的模組化工作空間。
- 核心特色: 以「區塊 (Block)」為基礎,萬物皆可為區塊。強大的「資料庫 (Database)」功能,可在表格、看板(甘特圖)、日曆、列表等多種視圖間自由切換。
- 優點: 極高的客製化與靈活度、豐富的社羣模板、強大的團隊協作功能、提供免費教育方案。
- 缺點: 學習曲線較陡峭、網路依賴度高、在筆記量大時啟動與載入速度較慢。
Evernote
數位筆記的開山始祖,許多人的第一款筆記App。它像一個數位版的檔案櫃,非常適合「圖書管理員」型使用者用來紀錄筆記。
- 核心特色: 強大的資料蒐集能力(網頁擷取、郵件轉存)、支援多樣化的筆記內容與檔案格式(文字、圖片、音檔、PDF)、卓越的搜尋功能(可搜尋圖片與PDF內的文字)。
- 優點: 穩定可靠、跨平臺支援完整、資料擷取方便。
- 缺點: 近年來價格調整頻繁,免費版限制增多,介面相對傳統。
Microsoft OneNote
由微軟推出的免費佛心筆記軟體,功能完整且強大,是整合在Microsoft 365生態系中的利器。
- 核心特色: 無邊際的畫布,你可以像在真實白板上一樣,在頁面任意位置書寫、打字、貼圖。筆記本、章節、頁面的三層式結構清晰明瞭。
- 優點: 完全免費、與Office套件無縫整合、卓越的手寫與繪圖體驗、全平臺支援。
- 缺點: 筆記結構較為固定,排版自由度不如Notion。
第二類:手寫與平板最佳化
如果你是iPad使用者,享受用Apple Pencil做筆記的快感,這類App是你的首選。
GoodNotes
被譽為iPad上「最好用的手寫筆記App」,完美模擬了真實的紙本筆記體驗。
- 核心特色: 流暢的書寫體驗、豐富的筆刷與紙張模板、強大的pdf檔案標註功能、手寫字辨識搜尋。
- 優點: 介面直觀易上手、筆記本管理系統清晰、社羣分享資源豐富。
- 缺點: 已轉為訂閱制為主的GoodNotes 6,買斷價格較高。
Notability
學生的上課神器,其殺手級功能讓它在教育領域廣受歡迎。
- 核心特色: 「錄音功能與筆跡同步」功能,點擊筆記上的任何文字或圖畫,即可跳轉到當時的錄音時間點,對於課後複習極其方便。
- 優點: 錄音同步功能無可取代、介面簡潔。
- 缺點: 免費版功能限制較多,許多核心功能需訂閱解鎖。
同場加映:Noteshelf
與GoodNotes、Notability齊名的另一款強大手寫筆記App就是noteshelf。它同樣支援多家廠牌的觸控筆,感應筆壓的表現也相當出色,提供優質的書寫使用體驗,是手寫愛好者的另一個好選擇。
第三類:個人知識管理 (PKM)
這類工具專為「園丁」型使用者設計,強調筆記間的連結,旨在建立個人的知識網絡。
Obsidian
一款基於Markdown的本地化知識庫軟體,被譽為「第二大腦」的絕佳工具。
- 核心特色: 檔案儲存在本地,保障資料隱私與所有權。透過「雙向連結」與「關係圖譜」視覺化你的知識連結。高度可擴充性,擁有龐大的外掛(Plugins)生態系。
- 優點: 速度極快、高度客製化、資料安全自主、免費使用核心功能。
- 缺點: 上手難度高,需要花時間配置;跨裝置同步需付費或自行設定。
Heptabase
由臺灣團隊開發,以視覺化為導向的知識管理工具,將卡片筆記與白板完美結合。
- 核心特色: 以「卡片」為單位,在無限大的「白板」上自由排列組合,直觀地連結與發展思維。
- 優點: 非常適合視覺型思考者、整合了閱讀、筆記、思考的完整流程,有效整理龐大的筆記資料。
- 缺點: 訂閱制,價格偏高,協作功能仍在發展中。
第四類:輕量級與快速記錄
適合需要隨時捕捉靈感、記錄待辦事項,追求極致簡潔與速度的使用者。
Google Keep
Google推出的雲端便利貼,簡單、快速、有效。
- 核心特色: 便利貼式的卡片介面、可設定標籤與顏色進行筆記分類、支援待辦清單、繪圖與錄音。
- 優點: 完全免費、啟動速度快、與Google生態系(日曆、文件)深度整合。
- 缺點: 功能相對陽春,不適合長篇或結構複雜的筆記。
Simplenote
由WordPress母公司開發,追求極簡主義的純文字筆記工具。
- 核心特色: 介面極度乾淨,無任何多餘功能。支援Markdown語法,支援版本歷史紀錄。
- 優點: 完全免費、速度飛快、全平臺支援。
- 缺點: 僅支援文字內容,無法插入圖片或附件。
Apple Notes (內建備忘錄)
Apple裝置使用者最方便的選擇,近年來功能已大幅提升。
- 核心特色: 與iCloud完美同步、支援手寫與Apple Pencil、可加入待辦清單、圖片、掃描文件。
- 優點: 免費、系統原生整合度高、操作流暢。
- 缺點: 僅限Apple生態系,Windows用戶只能使用網頁版。
第五類:特定用途工具
Ulysses
專為作家、部落格主和重度文字工作者設計的寫作軟體(僅限Apple平臺),方便發表長文。
- 核心特色: 提供無幹擾的寫作環境、強大的文本管理與組織功能、可設定寫作目標、支援多種格式匯出(如ePub, PDF, DOCX)。
Trello
本質是專案管理工具,但其直觀的看板(Board)、列表(List)、卡片(Card)系統也非常適合用於視覺化的筆記整理與任務規劃。
筆記軟體功能比較總表
軟體 (App) | 核心特色 | 適合使用者 | 支援平臺 | 手寫支援 | 協作功能 | 價格模式 |
---|---|---|---|---|---|---|
Notion | 資料庫、模組化區塊 | 建築師、專案管理者 | 全平臺 | 否 | 強大 | 免費增值/訂閱 |
Evernote | 資料蒐集、強大搜尋 | 圖書管理員 | 全平臺 | 有 | 佳 | 免費增值/訂閱 |
OneNote | 無邊際畫布、Office整合 | 學生、微軟生態系用戶 | 全平臺 | 強大 | 強大 | 免費 |
GoodNotes | 擬真手寫體驗、PDF標註 | 手寫愛好者、學生 | Apple生態系 | 強大 | 佳 | 訂閱/買斷 |
Notability | 錄音與筆跡同步 | 學生、會議記錄者 | Apple生態系 | 強大 | 佳 | 免費增值/訂閱 |
Obsidian | 本地儲存、雙向連結 | 園丁、知識管理者 | 全平臺 | 否 (可透過外掛) | 否 (需自行設定) | 免費 (同步付費) |
Heptabase | 視覺化卡片白板 | 視覺思考者、研究員 | 全平臺 | 佳 | 發展中 | 訂閱 |
Google Keep | 數位便利貼 | 需快速記錄者 | 全平臺 | 有 | 佳 | 免費 |
Simplenote | 極簡純文字 | 極簡主義者、寫作者 | 全平臺 | 否 | 有限 (分享) | 免費 |
Apple Notes | 系統原生整合 | Apple生態系用戶 | Apple生態系 | 佳 | 佳 | 免費 |
常見問題 (FAQ)
Q1: 免費的筆記軟體就夠用了嗎?
A1: 絕對夠用!對於絕大多數使用者而言,像 Microsoft OneNote、Google Keep 和 Simplenote 這樣功能強大且完全免費的軟體已經能滿足90%的需求。付費軟體通常提供的是更專業的筆記功能(如Notability的錄音同步)、無限的儲存空間、更進階的協作選項或更強大的客製化能力。建議先從免費軟體開始,確定有無法被滿足的特定痛點後,再考慮付費。
Q2: 我該如何在這麼多選擇中開始?
A2: 請回到本文的「如何選擇」章節。第一步,判斷自己是「建築師」、「園丁」還是「圖書管理員」。第二步,根據你的主要裝置選擇一款該類型中的免費軟體試用。例如:如果你是偏好結構的Windows使用者,可以從OneNote開始;如果你是喜歡連結想法的Mac使用者,可以下載Obsidian探索。親手嘗試遠比看再多評測都來得有效。
Q3: 筆記軟體的資料可以互相轉移嗎?
A3: 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大多數筆記軟體使用自家的專有格式,導致資料遷移非常困難。不過,基於純文字和Markdown的軟體(如Obsidian, Simplenote)在遷移上最具優勢,因為它們的檔案是通用的 .md 格式。其他軟體通常提供匯出成PDF或HTML的功能,但這通常會失去原有的可編輯性和結構。因此,選擇一款想長期使用的筆記軟體來存放筆記檔案是一項重要決定。
Q4: 我是學生,最推薦哪一款筆記App?
A4: 這取決於你的學習習慣。
重度手寫使用者 (用iPad/平板): GoodNotes 和 Notability 是首選。特別是需要錄下課堂內容的學生,Notability 的錄音同步功能價值連城。
打字與資料整理為主: Notion 非常適合用來整理報告、文獻和建立知識庫(別忘了申請免費的教育版)。OneNote 也是一個跨平臺且免費的絕佳選擇,其支援系統**非常廣泛。
Q5: 什麼是「卡片盒筆記法 (Zettelkasten)」?哪些軟體適合?
A5: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非線性的筆記方法,核心概念是將每一個想法或知識點寫在一張獨立的「卡片」上(原子化筆記),然後透過編號或連結將相關的卡片串連起來,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這種方法旨在促進思想的連結與衍生。目前最適合這種方法的軟體是 Obsidian 和 Heptabase,它們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實現筆記間的雙向連結與視覺化。Notion也可以透過資料庫關聯來模擬,但流程不如前兩者原生順暢。
總結
在數位筆記的浩瀚宇宙中,沒有唯一的王者,只有最適合你的夥伴。選擇筆記軟體的過程,實際上是一次深度探索自我需求與工作流程的旅程。
- 如果你是建築師,追求結構與秩序,Notion 或 OneNote 將是你的得力助手。
- 如果你是園丁,熱衷於探索與連結,Obsidian 或 He-ptabase 會帶給你無窮的樂趣。
- 如果你是圖書管理員,專注於蒐集與整理,Evernote 的經典地位依然穩固。
- 如果你是學生或手寫愛好者,GoodNotes 和 Notability 能提供最頂級的數位書寫體驗。
- 如果你追求輕量與效率,Google Keep 或 Simplenote 足以應對日常所需。
最好的策略是,根據本文的指引,挑選2至3款符合你風格的軟體,親身試用它們的免費版本。將它們實際應用到你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感受其流程是否順暢與便利性。最終,那款讓你感覺使用介面最自然、最能激發你記錄與思考慾望的工具,就是屬於你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