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職場溝通中,尤其是在台灣,我們經常聽到「你什麼時候可以 on board?」或「那位新人下週一 on board」這樣的說法。這句話對於許多職場人士而言,似乎都心照不宣,將「on board」理解為「報到」、「到職」或「開始上班」。然而,您是否想過,這樣的用法在文法上完全正確嗎?許多職場新人到海外出差時,也可能對這個詞的用法感到困惑。那麼,到底on board的意思是什麼?
事實上,「on board」是一個極具彈性的片語,其意義從最原始的搭乘交通工具,延伸到職場上的團隊合作與個人意願的表達。若未能完全掌握其精髓,可能會在不經意間造成誤解或顯得不夠專業。本文將深入剖析「on board」的三大核心意思、釐清常見的用法謬誤,並辨析其相關詞彙 onboard 與 onboarding 的區別,幫助您在任何場合都能精準、自信地使用這個片語。
On board 的三大核心用法
要徹底理解「on board」這個字,我們可以從它的源頭開始,逐步探索其在不同情境下的演變與應用。
用法一:搭乘交通工具 (原始意義)
「On board」最原始、最直接的意思,是指「在(船、飛機、火車等大型交通工具)上」或「搭乘…」。這裡的「board」可以理解為甲板或車廂的平板,登上這些交通工具,就是「on board」。您手中的登機卡英文就是boarding pass,而登機時間就是boarding time。
這個用法非常普遍,您可能在機場或車站的廣播中聽過,無論是在飛機上或船上都適用。
- Welcome on board!
歡迎登機/登船! - Have all the passengers gone on board?
所有旅客都登機了嗎? - There were over 2,000 passengers on board the Titanic.
鐵達尼號上有超過兩千名乘客。
一個有趣且常見的例句來源,是國外汽車上的「BABY ON BOARD」標記。許多台灣的家庭有了新生兒,父母親可能會使用「Baby in car」的貼紙,但在美國等地,「on board」更為普遍,兩者語氣略有不同。「in car」僅僅表示嬰兒在車子這個空間內,可能跟其他汽車零件一樣是被動置於車中;而「on board」則更強調嬰兒是一位「乘客」,提醒其他駕駛人車上載有需要特別留意的乘客,在句意上更加貼切。
用法二:加入團隊或組織 (職場引申義)
這是「on board」在商業環境中最核心的引申義。這個意思源自一個生動的比喻:將一個公司或團隊想像成一艘大船,新成員的加入(come on board)就像是登上這艘船,準備與船員們「同舟共濟」,共同航向目標。
因此,在職場上,「on board」強調的是「成為團隊一員」的「狀態」,而不是「報到」這個「動作」。這是理解其正確用法的關鍵。根據世界公民文化中心與《經理人》雜誌的分析,在台灣與香港商業社會,這種用法非常流行但常被誤用。
- We are excited for Susan to come on board with us in early November.
我們對於 Susan 將在十一月初加入我們團隊感到很興奮。 - It’s great to have you on board for this big project.
很高興有你加入這個大計畫。 - Welcome on board!
歡迎加入我們!(這句話在歡迎新同事時也同樣適用) - Let’s bring 羅伯 on board for the Saudi deal – he’s the expert.
我們讓羅伯加入沙烏地團隊吧,他是這方面專家。
關鍵錯誤提醒:
正是因為「on board」不是一個動詞(v),所以(x)「When can you on board?」是文法錯誤的說法。正確的問法應該包含一個動詞,例如:
- (v)正確:When can you come on board?
- (v)正確:When can you be on board? (文法正確,但較不口語)
- (v)更直接自然的說法:When can you start work? 或 What is your earliest available start date? 後者的說法比 be on board 更具行動感。
根據牛津字典(Oxford Dictionary),將 on board 當成上班的用法被界定為非正式(informal)。而劍橋字典(Cambridge Dictionary)則明確定義其為「as part of a group or team, especially for a special purpose」。
用法三:表示支持、贊成或同意 (態度引申義)
此為一種延伸用法。從「成為團隊一員」的概念,又進一步延伸出表示「在同一陣線上」、進而「支持」或「同意」某個想法或提案。
- We need to get more people on board for the proposal to pass.
我們需要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才能讓提案通過。 - Our boss wasn’t on board with cooperating with that company.
我們老闆不同意我們和那家公司合作。 - I’m 100% on board with your idea. Let’s do it!
我百分之百贊成你的想法,我們動手吧!
在口語中,當朋友提議一項活動,你也可以簡單地說 「I’m on board.」,意思就是「算我一份」或「我加入」。
On board / Onboard / Onboarding 的區別
除了「on board」本身,還有兩個長相極為相似的詞:onboard (連寫) 和 onboarding。它們在詞性與意義上截然不同,混淆使用會造成很大的誤解。以下透過表格為您清晰說明:
詞彙 (Term) | 詞性 (Part of Speech) | 中文意思 (Meaning) | 範例 (Example) |
---|---|---|---|
on board | 介詞片語 / 副詞 (Prepositional Phrase / Adverb) | 1. 搭乘交通工具 2. 加入團隊 3. 支持、贊同 |
The passengers are all on board. (乘客皆已登機) We’re happy to have you on board. (很高興有你加入) Is everyone on board with the new plan? (大家都同意新計畫嗎?) |
onboard | 形容詞 (Adjective) | 搭載的、內建的、機上的 (通常放在名詞前) | The car features an onboard computer and navigation system. (這輛車配有車載電腦和導航系統) The laptop comes with 8GB onboard memory. (這台筆記型電腦有 8GB 的內建記憶體) |
onboarding | 名詞 (Noun) | (新員工) 入職培訓與引導流程,包含熟悉工作內容;(新客戶) 產品或服務的熟悉過程 | The HR department has designed a comprehensive onboarding program for new employees. (人資部門為新進員工設計了完整的入職培訓計畫) An effective onboarding process helps new hires adapt quickly. (一個好的入職流程能幫助新員工快速適應) |
簡單來說,「on board」描述的是一種狀態,「onboard」是形容詞,而「onboarding」則是人資領域的一個專業名詞,指引導新人融入組織的完整流程,此流程與學校訓練方式有所不同。
常見問題 (FAQ)
Q1: 在台灣的辦公室說「我下週一 on board」,同事們都聽得懂,這樣用可以嗎?
A1: 在台灣或香港等地的特定職場文化中,這種說法確實很普遍且能被理解。它算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口語用法 (colloquialism)。然而,這在文法上並不完整,且在國際化的商業環境中可能不被理解。為了更專業和清晰的溝通,建議使用完整的句子,例如「I will come on board next Monday」或更直接地說「I start work next Monday」。
Q2: 「on board」和「aboard」有什麼不同?
A2: 在表示「搭乘交通工具」或「加入團隊」時,兩者意思幾乎相同,可以互換。外國人通常能理解。例如「Welcome on board!」和「Welcome aboard!」都可以。主要區別在於一些固定用法:
- 1. 列車長催促大家上車時會喊「All aboard!」,這是固定用法,不能用「on board」。
- 2. 在表達「同意、支持」某個計畫時,只能使用「on board」這個字,例如「I’m on board with the plan」。
Q3: 新人報到流程的英文「onboarding」和「on board」有什麼關係?
A3: 兩者關係密切。「onboarding」是一個名詞,指的是一套完整的「讓新人 on board」的程序。這個程序(process)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新人成功地進入「on board」這個狀態(state),順利融入團隊、熟悉工作。
Q4: 我要用 Email 通知新公司我的到職日,該怎麼寫?
A4: 您可以使用「start date」或「first day at work」等詞彙。例如:「I am writing to confirm that my start date will be on [日期].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joining the team.」(我寫信是為了確認我的到職日為 [日期]。我很期待加入團隊。) 這樣表達非常清晰且專業。
總結
總結來說,「on board」是一個多層次、多情境的實用片語。下次當您在職場上需要溝通到職日期時,與其使用「When can you on board?」這種台式英文,不如換成更精準、更專業的說法,如 「When can you start?」 或 「When will you be available to come on board?」。這不僅能體現您對語言細節的掌握,更能為您的專業形象加分。
從搭乘飛機的雀躍,到加入團隊的期待,再到支持一項決策的決心,「on board」承載了豐富的意涵。徹底理解它的用法,將讓您的英文溝通能力提升到新的層次。
若想了解更多職場相關英文,可深入探討start working與其他到職用語的細微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