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 (2002.TW) 作為台灣鋼鐵產業的龍頭企業,不僅是工業發展的基石,更是台股市場中擁有近130萬股東的「國民績優股」。其股利政策動向,每年都牽動著無數投資者的心。中鋼已連續超過30年穩定發放股利,建立起投資者心中可靠的形象。然而,隨著全球經濟情勢的劇烈變動、鋼鐵產業景氣的起伏,以及公司自身轉型投資的挑戰,其股利發放金額也呈現顯著波動,許多投資論壇的會員也對此熱烈討論。
2025年,中鋼董事會提出、並經股東會決議配發屬於2024年度的現金股利為每股0.33元,此金額不僅是近四年來的低點,更是公司歷史上的次低紀錄,引發市場廣泛討論。本文章內容將依據最新公告、新聞及各方數據,為您深入剖析2025年中鋼的配息細節、歷年股利趨勢、除權息與填息表現,並探討影響其股利政策的關鍵因素與未來展望,提供投資者在評估個股時最完整的參考資訊。
一、2025年中鋼最新股利資訊:除息、發放日程一覽
根據中鋼於2025年7月3日發布的正式公告,關於2024年度盈餘分配的詳細日程已經確定。對於希望參與本次除息的投資人而言,掌握以下關鍵日期至關重要。
- 股現金股利金額:普通股每股配發 NT$ 0.33 元。
- 除息交易日:114年 (2025年) 7月24日 (星期四)。投資者最晚需在此日之前(含當日)買進中鋼股票,方可參與本次股利分配。
- 最後過戶日:114年 (2025年) 7月27日 (星期日)。由於適逢假日,實際的最後過戶辦理日為7月25日,投資者需在此之前辦妥相關手續。
- 除息基準日:114年 (2025年) 8月1日。
- 現金股利發放日:114年 (2025年) 8月27日 (星期三)。屆時股利將以現金方式,扣除匯款手續費後匯入股東指定帳戶。
中鋼2025年配息(2024年度股利)資訊一覽表
項目 | 日期 / 金額 | 備註 / 敘明事項 |
---|---|---|
股利所屬年度 | 2024 年 | 於2025年發放 |
股票代號 | 2002 | 資本額約1,577.3億元 |
息類別 | 除息 | 本次發放的股利種類為現金股利 |
現金股利 (元/股) | NT$ 0.33 | 歷史次低紀錄 |
除息交易日 | 2025年7月24日 | 欲參與除息者,最晚需於此日買進 |
最後過戶日 | 2025年7月27日 | |
停止過戶期間 | 2025年7月28日 至 8月1日 | |
除息基準日 | 2025年8月1日 | |
現金股利發放日 | 2025年8月27日 |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2024年公司每股稅後純益僅0.13元,但仍配發0.33元現金股利,盈餘分配率高達253.8%。此種超額配發的行為,顯示公司在獲利較低的年度,仍願意回饋股東以維持其股利發放的連續性,但同時也可能影響屬於股東權益的保留盈餘。
二、影響中鋼配息的四大關鍵因素
中鋼的股利政策並非一成不變,其金額高低主要受到以下四個核心因素的連動影響:
- 全球鋼鐵產業景氣:鋼鐵業是典型的景氣循環產業。當全球經濟處於擴張期,基礎建設、汽車、家電等下游產業需求旺盛,推升鋼價上漲,中鋼的營收與獲利便會大幅提升,進而有能力配發較高的股利,如2021年因全球用鋼需求強勁,配息高達3.1元。反之,當經濟趨緩或衰退,用鋼需求疲弱導致鋼價下跌,獲利能力受到擠壓,配息金額也隨之縮水,2024年度的0.33元股利即是反映此一市況。
- 國際貿易與政策變化:鋼鐵產品是國際貿易的重要商品,極易受到各國關稅與貿易政策的影響。例如,2025年美國川普政府再次提出可能對進口鋼鋁課徵高額關稅,此類政策雖可能對台灣鋼鐵業的外銷造成壓力,但也可能引發市場預期心理,導致股價短期劇烈波動。這類政策的利多或利空,都會間接影響公司的經營策略與獲利前景,從而影響股利政策的制定,外資的買賣行為也因此變得更加敏感。
- 公司盈餘與分配政策:股利發放的根本來源是公司的年度盈餘。中鋼的股利政策傳統上與獲利高度相關。然而,公司近年也展現出即使在獲利低谷也力求回饋股東的誠意。例如2024年EPS僅0.13元,仍決議配發0.33元,顯示其「超額配發」的意願。但投資者仍需注意,長期而言,穩定的高配息仍需建立在持續且穩健的獲利基礎之上。
- 股價位階與殖利率:對存股族而言,現金殖利率是重要的參考指標。殖利率的計算方式為「現金股利 / 股價」。當股價處於高檔時,即使配發相同的股利,殖利率也會相對較低。以2025年6月的股價約24.35元計算,0.33元的現金股利換算的殖利率僅約1.35%,遠低於近五年的平均殖利率3.61%,這對追求穩定現金流的投資者吸引力較低。與收益穩定的債券相比,股市中的高殖利率股更受偏好,但中鋼此刻的殖利率顯然不具優勢。
三、中鋼歷年股利與填息表現總回顧
要評估一檔股票是否適合長期持有,除了看當年度的配息外,回顧其長期的股利發放穩定性與除息後的填息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功課。部分投資者會搭配技術分析來判斷進場時機與填息的可能性。
中鋼歷年股利發放紀錄 (2013-2024年度)
股利所屬年度 | 現金股利 (元) | 股票股利 (元) | 股利合計 (元) | 除息交易日 | 現金股利發放日 |
---|---|---|---|---|---|
2024 | 0.33 | 0 | 0.33 | 2025/07/24 | 2025/08/27 |
2023 | 0.35 | 0 | 0.35 | 2024/07/25 | 2024/08/28 |
2022 | 1.00 | 0 | 1.00 | 2023/07/26 | 2023/08/25 |
2021 | 3.10 | 0 | 3.10 | 2022/07/26 | 2022/08/26 |
2020 | 0.30 | 0 | 0.30 | 2021/08/31 | 2021/09/17 |
2019 | 0.50 | 0 | 0.50 | 2020/07/24 | 2020/08/27 |
2018 | 1.00 | 0 | 1.00 | 2019/07/25 | 2019/08/27 |
2017 | 0.88 | 0 | 0.88 | 2018/07/26 | 2018/08/24 |
2016 | 0.85 | 0 | 0.85 | 2017/07/26 | 2017/08/25 |
2013 | 0.70 | 0.2 | 0.90 | 2014/08/14 | 2014/09/16 |
從上表的歷史數據可見,中鋼2002的現金股利呈現高度的景氣連動性,高峰與低谷的差距甚大。這次的低配息情況,也讓資深投資者回想起2013年時的景氣狀況與股利水準。
中鋼除息與填息紀錄
「填息」是指股價在除息後,回升至除息前一日收盤價的過程。能否順利填息,是判斷一筆除息交易是否真正獲利(股利和價差雙收)的關鍵。
股利所屬年度 | 除息交易日 | 除息參考價 (元) | 填息完成日 | 填息花費天數 |
---|---|---|---|---|
2023 | 2024/07/25 | 22.8 | 2024/07/31 | 6 |
2022 | 2023/07/26 | 28.35 | – | 未完成填息 |
2021 | 2022/07/26 | 28.2 | 2023/01/12 | 120 |
2020 | 2021/08/31 | 37.2 | 2021/08/31 | 1 |
2019 | 2020/07/24 | 20.2 | 2020/09/07 | 32 |
2018 | 2019/07/25 | 24 | 2020/12/14 | 341 |
根據資料,中鋼近五年的填息成功率約為50%。填息天數也相當不穩定,有時僅需1天,有時卻長達數百天甚至無法完成填息。這意味著投資者在參與除息時,需有股價可能長期無法回升的心理準備,面臨「賺了股息,賠了價差」的風險。
常見問題 (FAQ)
Q1: 2025年中鋼配息多少?除息日和發放日是哪天?
A1: 中鋼針對2024年度盈餘,將於2025年配發每股現金股利0.33元。除息交易日為2025年7月24日,現金股利發放日為2025年8月27日。
Q2: 中鋼的股利發放穩定嗎?
A2: 中鋼已連續超過30年發放股利,就「連續性」而言非常穩定。但就「金額」而言,受鋼鐵景氣影響極大,高低起伏非常劇烈,從近年的3.1元到0.3元都有,因此股利金額並不穩定。其投資價值需全面評估,而非僅看股利。
Q3: 中鋼的填息表現如何?適合參加除息嗎?
A3: 中鋼近五年的填息紀錄好壞參半,成功率約50%,且完成填息所需時間長短不一,從1天到超過一年都有。這表示參與除息有相當的風險,可能會賺到股利但賠掉價差。投資者應自行評估風險,或搭配其他如技術分析等工具判斷後再決定是否參加。
Q4: 為什麼2025年中鋼的配息創下歷史次低?
A4: 主要原因是2024年全球鋼鐵市場景氣不佳,終端需求疲弱,導致鋼價承壓,進而影響了中鋼的營收與獲利能力。公司2024年的每股稅後純益僅0.13元,創下近年新低,因此配發的股利也相應減少。
總結
綜合來看,中鋼作為一家體質穩健、歷史悠久的鋼鐵龍頭,其「連續發放股利」的傳統為投資者提供了相當的信賴感。然而,2025年配發的0.33元歷史次低股利,也再次提醒了投資者,公司的股利金額與鋼鐵業的景氣循環密不可分,並非每年都能維持在高水位。
對於投資者而言,在考慮將中鋼納入投資組合時,應審慎評估以下幾點:
1. 波動的股利與殖利率:切勿將單一年度的高配息視為常態。投資前應觀察其長期平均殖利率,並接受其股利會隨景氣大幅波動的事實。
2. 不穩定的填息表現:近半的填息失敗率和漫長的填息天數,是參與除息的潛在風險。投資者需衡量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決定是否要為領取股利而承擔股價波動的可能損失。
3. 公司轉型挑戰:中鋼近年為配合國家政策,積極投入離岸風電等綠能產業,但部分投資如子公司「興達海基」與關係企業「中鋼構」的表現,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這些新事業的發展成敗,將是影響中鋼未來長期獲利能力與成長潛力的關鍵變數。
總體而言,中鋼仍是代表台灣基礎工業的指標性企業,但已非過去傳統觀念中「閉著眼睛買」的無腦存股標的。投資者應抱持更為謹慎的態度,深入了解產業趨勢,並將其視為景氣循環股進行操作,而非僅僅期待穩定的年度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