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是什麼?優缺點?台灣固態電池概念股解析

本文將深入探討固態電池的技術原理、優缺點、應用場景,並分析台灣相關概念股,幫助讀者掌握產業趨勢與投資機會。

固態電池是什麼?

固態電池是一種正在開發中的電池技術,被譽為鋰離子電池的下一個型態,預計將徹底改變電動車電池與能源儲存技術領域。相較於傳統液態鋰離子電池電池,固態電池安全性、能量密度和耐用性方面展現出卓越的優勢,因此成為未來電池技術的焦點。

固態電池的結構與組成

固態電池的核心由三大主要部分構成:正極、負極與固態電解質。

  • 正極材料:通常選用金屬氧化物,提供高電壓與穩定性。
  • 負極材料:可能是鋰金屬、合金或矽基材料,提升能量密度並增加電池續航能力。
  • 固態電解質:取代傳統液體電解質,採用固態材料如陶瓷或聚合物,使電池更穩定且降低熱失控風險。

這種設計不僅提升電池壽命,還能減少短路風險,提高整體效能。

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釋放,穿過固態電解質進入負極進行儲存;放電時,鋰離子則反向移動,釋放電流至外部電路。固態電解質作為關鍵媒介,其離子傳導效率與穩定性直接影響電池的性能與可靠度。

固態電解質的種類與特性

根據材料特性,固態電解質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無機固態電解質

  • 以陶瓷材料為主,具備高導電率與優異的化學穩定性。
  • 生產成本較高,且機械加工較困難。

聚合物固態電解質

  • 具備良好的柔性與可塑性,適用於不同設計需求。
  • 但導電性能相對較低,通常需在較高操作溫度範圍下運行。

研究人員正積極開發新型固態電解質,以實現更高效、更安全的電池技術,推動固態電池的實際應用。

固態電池的分類

根據所使用的固態電解質材料,固態電池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聚合物固態電池

  • 採用聚合物電解質,製造工藝相對成熟且成本較低。
  • 但離子電導率較低,需在較高溫度下運行。

氧化物固態電池

  • 使用氧化物電解質,具有良好的穩定性。
  • 但加工難度較大,且固固界面接觸不良可能導致內阻增加。

硫化物固態電池

  • 採用硫化物電解質,離子電導率高,接近甚至超越液態電解質。
  • 但材料成本高,且對水分敏感,製造環境要求嚴格。

固態電池的優缺點有哪些?

固態電池作為新一代電池技術,採用固體電解質取代傳統液態電池中的液態電解質,帶來多項優勢,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

固態電池的優點

1. 更高的能量密度

固態電池能夠在相同體積或重量條件下提供更多電量,能量存儲能力遠超傳統液態鋰電池。這對於電動車至關重要,因為更高的能量密度可延長續航里程。此外,智慧型手機、筆電等便攜式電子設備也能因此延長電池續航,提高使用體驗。

2. 優異的安全性

傳統鋰電池使用易燃的液態電解質,存在過熱、短路或外部衝擊導致熱失控甚至起火爆炸的火災風險。固態電池則採用固態電解質,具備耐高溫、不易燃的特性,大幅降低安全問題,特別適用於航空、醫療設備等需要高度安全性的應用領域。

3. 更長的使用壽命

固態電池的材料穩定性較高,能有效減少長時間充放電造成的電池衰退。相較於傳統鋰電池,固態電池可維持更長的循環壽命,減少更換電池的頻率,對電動車與再生能源儲能系統而言,可降低長期維護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4. 更快的充電速度

固態電解質的高離子導電性,使電池能夠以更快的速率完成充電,顯著縮短充電時間。對於電動車來說,快速充電能減少等待時間,提升使用便利性;在消費電子產品中,也能進一步提升使用者體驗。

固態電池的缺點

1. 高昂的製造成本

目前固態電池技術的發展階段仍在早期,涉及的材料與製程技術門檻較高,導致其製造成本遠高於傳統鋰電池。要實現市場普及,仍需透過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來降低成本。

2. 量產難度高

固態電池尚未達到成熟的工業化生產水準,目前僅有少數企業具備小規模試產能力,距離真正的大規模量產仍有一段距離。提升生產效率、解決良率問題,是業界亟需突破的課題。

3. 電解質與電極的接觸問題

固態電池的電解質與電極之間的界面穩定性仍待優化。目前部分材料可能導致接觸不良,影響電池性能與壽命。此外,鋰枝晶可能穿透電解質,導致短路問題,需透過材料設計與製程技術進一步改進。

4. 低溫環境適應性較差

固態電池在低溫條件下的表現較弱,主要是因為某些固態電解質的導電性會隨溫度下降而降低,影響電池的充放電效率。因此,提升固態電池在極端環境下的穩定性,是未來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固態電池如何應用?目前有哪些應用場景

固態電池技術正逐步改變多個產業,為未來的能源技術帶來革命性的發展。其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充電速度等方面的優勢,使其成為各行各業競相投入研發的重要技術,因此固態電池技術前景普遍看好。

以下是固態電池的主要應用領域及其發展方向,投資者可以先開始關注以下產業的市場趨勢。

1. 電動車產業

固態電池在電動車領域的影響深遠,主要體現在提升續航能力、縮短充電時間以及增強安全性。相較於傳統鋰離子電池,電動車固態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意味著電動車可以行駛更長的距離。此外,其更穩定的電解質降低了起火與爆炸的風險,使電動車在極端環境下也能保持可靠運行。

電動車熱潮,許多車廠與電池供應商正積極投資這項技術,以加速電動車市場的轉型,如梅賽德斯-賓士、豐田、BMW、福特和大眾等知名品牌均已投入研發。

2. 消費電子設備

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智慧手錶等電子產品對電池技術的要求不斷提高,消費者期望更長的續航時間、更快的充電速度以及更輕薄的設計。固態電池不僅能提升電池壽命,還能減少因過熱或充放電循環而導致的性能衰退,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可靠性與使用體驗。

特別是在智慧手錶、智慧手環等穿戴式設備中,固態電池的高能量密度與小型化設計可提供更長的電池壽命和更輕便的使用體驗,滿足消費者對便攜性與續航能力的需求。

3. 能源儲存與可再生能源

在可再生能源發展加速的背景下,高效儲能技術至關重要。固態電池因其高效、長壽命的特性,成為解決間歇性能源問題的重要方案。無論是家庭儲能、企業級儲能,還是大規模電網儲能,固態電池都能有效提升能源管理的靈活性與穩定性,使綠色能源的利用率更高,並降低整體電力成本。

4. 航空航天與醫療設備

航空航天領域對能源供應的要求極為嚴苛,需要能夠在極端條件下穩定運作的電池。固態電池不僅能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還能在劇烈震動、高低溫環境下保持穩定表現,確保飛行器與衛星的電力系統安全可靠。

此外,固態電池的優異安全性與長循環壽命,使其成為心律調節器、植入式醫療設備等精密器材的理想電源,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質與安全性。

5. 工業與軍事裝置

固態電池在工業自動化設備、物聯網裝置和軍事設備中也有廣泛應用潛力。其高能量密度和耐用性適合高功率需求的系統,如無人機、機器人和軍事通信設備,確保這些設備在惡劣環境下仍能穩定運行。

儘管固態電池在上述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目前仍處於研發和初步應用階段。技術挑戰如離子導電率、製造成本和大規模生產等問題仍需克服。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預計未來固態電池將在更多領域實現商業化應用,為各行各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固態電池概念股有哪些?台灣固態電池概念股

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固態電池技術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台灣多家企業積極投入固態電池相關技術開發,以下是幾家投資人值得關注的固態電池概念股與關鍵企業。

1. 中碳(1723)— 碳材料技術領航者

中碳在高端碳材料製造領域占有重要地位,其核心產品「石墨碳微球」廣泛應用於電動車與高效能電池。2024年,公司突破技術瓶頸,將石墨碳微球產能擴增至6,000公噸,並透過3,000度高溫石墨化熱處理技術,確立全球最大介相石墨碳微球負極生產商的地位。

此外,中碳持續研發超級電容器專用碳材料,並計劃至2030年將碳材料年產能提升至1.8萬噸,為固態電池產業提供穩固的材料基礎。

2. 美琪瑪(4721)— 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

美琪瑪專精於電池正極材料,主攻硫酸鈷與硫酸鎳等關鍵材料,並與日本住友化學等國際電池製造商建立深厚合作關係。此外,美琪瑪積極參與鴻海MIH電池平台,拓展市場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美琪瑪具備高效鈷回收技術,透過在客戶端設置廢棄觸媒回收裝置,提高鈷回收率至90%。這不僅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也為公司提供更具成本競爭力的產品方案。

3. 康普(4739)— 動力電池材料專家

康普深耕正極材料前驅物,產品應用涵蓋可攜式裝置及電動車電池。近年來,公司攜手天弘化學,打造電動車循環材料供應鏈,展現對新能源產業的長遠規劃。

儘管電動車市場面臨短期波動,康普仍積極拓展產能,並與國際車廠洽談合作機會,力求在全球電池供應鏈中占據更大份額。

4. 明基材料(8215)— 電池隔離膜技術領先

明基材料是做偏光片材料起家,專注於電池隔離膜的研發與生產,其六大核心技術(包含卷對卷塗佈、高分子結構與押出技術等)為電池提供低阻抗、高功率的性能。

明基材料近年來強化車用電池市場佈局,並進一步拓展至醫療與儲能領域,展現多元發展的潛力。此外,公司正由材料供應商轉型為品牌經營者,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5. 輝能科技(未上市)— 固態電池先驅

輝能科技雖尚未上市,卻因其領先的固態電池技術備受矚目。2024年,輝能於桃園啟動全球首座Giga級固態鋰陶瓷電池超級工廠,年產能達0.5GWh,並計劃供應國際車廠。

公司擁有多項創新技術,如專利「Logithium™」技術提升製程精準度、「高速圓網印刷」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及突破傳統鋰電池架構的新平台設計。輝能預計至2028年降低固態電池成本至與傳統鋰電池相當,並於2030年成為全球領導品牌。

關於固態電池的常見問題

1. 固態電池會起火嗎?

固態電池採用不可燃的固態電解質,從根本上解決了起火爆炸問題,為用戶帶來更安心的使用體驗。

2. 固態電池何時上市?

目前,半固態電池已在部分電動車型上應用,但市場滲透率仍較低。 預計未來幾年,全球車廠將陸續推出搭載半固態電池的車型,預計到2027年,市場滲透率有望超過1%。

3. 固態電池誰領先?

在固態電池領域,全球多家企業積極投入研發,包括寧德時代(CATL)、比亞迪(BYD)、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s)、美股Solid Power等。 其中,LG新能源在固態電池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

4. 台灣誰在做固態電池?

台灣的輝能科技(ProLogium)專注於固態電池的研發與生產,並在國際上取得了領先地位。

5. 輝能固態電池有上市嗎?

輝能科技位於法國敦克爾克的超級工廠已於2024年12月取得建築許可和環評許可,預計2025年動工,並計劃於2027年開始量產固態電池。

總結

固態電池技術雖然仍處於發展階段,但其優異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與壽命,將在未來逐步取代傳統鋰離子電池,推動電動車、消費電子及儲能市場的升級。儘管目前面臨量產挑戰與高昂成本,但隨著技術突破與產業鏈成熟,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應用將加速落地。台灣多家企業已積極布局相關技術,未來有望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投資人可密切關注技術發展與市場趨勢,把握新世代電池技術帶來的機會。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