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創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許多國家針對創業青年提供多項補助與貸款方案,以降低創業風險並促進創新。在台灣,政府推出的青年創業補助計畫,如「青年創業貸款」、「SBIR創新研發補助」與「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為有志創業的年輕人提供資金支持與資源輔導。本文將詳細介紹這些補助的申請條件、流程及用途,幫助創業者善用資源,實現夢想。
青年創業有什麼補助?
在台灣,政府為鼓勵青年創業,提供多項青年創業補助方案與貸款,協助年輕人實現創業夢想。以下是主要的青年創業補助計畫與貸款資訊:
1. 青年創業貸款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推動的「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專案,旨在協助20至45歲的青年取得創業資金。貸款金額最高可達1,800萬元,並提供優惠利率。對於貸款100萬以下的申請者,政府提供以下優惠措施:
- 全額利息補貼:青年創業貸款的利息,前5年由政府全額補貼1.42%的利息,降低青年創業資金成本。
- 高成數保證:青創貸款信用保證基金提供最高100%的保證,減輕擔保品不足的問題。
- 簡化申請程序:以表格申請取代計畫書,並於7天內核貸,提高申請效率。
申請者需先完成相關創業課程,並備妥申請表、計畫書等文件,向承貸金融機構提出申請。該計畫是目前最受歡迎的政府創業補助計畫之一,也適合首次辦理公司登記或立案的青年。
2. 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推動的SBIR計畫,旨在補助中小企業的創新研發活動,促進產業升級轉型。補助金額依計畫階段不同,從100萬至500萬元不等,是一項針對符合中小企業認定標準的創業者的重要補助方案。
申請資格包括:
- 依法登記成立的中小企業,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1億元以下,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200人者。
- 無重大違約紀錄者,且財務狀況良好。
申請者需提出創新研發計畫,經審核通過後即可獲得補助資金,這是一項針對中小企業創新需求設計的政府計畫。
3. 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SIIR)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推動的SIIR計畫,鼓勵服務業提出創新服務研發計畫,提升智慧應用、體驗價值及低碳循環等能力。資金補助金額從新臺幣150萬至1,000萬元不等,視計畫類型而定。
申請資格包括:
- 依法設立的本國公司、有限合夥或商業,且非外國營利事業在臺設立之分公司或陸資企業。
- 企業淨值為正值,且無違規紀錄。
申請者需提出具市場可行性的創新服務計畫,經審核通過後即可獲得服務業創業補助。
4. 台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SITI)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透過SITI計畫,支持在台北市設立的中小企業,提供創業、研發、品牌建立等增進市場性活化的補助,創業補助最高可達新臺幣100萬元,研發補助的資金最高新臺幣500萬元。
申請資格包括:
- 公司設籍於台北市,無資本額門檻,不限制產業別。
- 提出具有創意、特色或發展潛力的企劃案。
該計畫鼓勵青年透過品牌補助與創新研發,提升企業競爭力,是一項支持地方經濟的地方政府創業補助計畫。
5. 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主導的U-start計畫,旨在提升校園創新創業文化,結合學校育成輔導資源,協助青年學生創業實踐。補助金額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通過者可獲得新臺幣50萬元的創業基本開辦費,第二階段績優者可再獲新臺幣25萬至100萬元的創業獎勵金。
申請資格包括:
- 創業團隊至少3人組成,且2/3以上成員為具本國籍之大專校院近5學年度畢業生或在校生。
- 團隊成員未曾接受本計畫之補助,且於計畫執行期間全職投入。
申請者需透過學校育成單位提出申請,經評選通過後即可獲得補助。此計畫是針對年輕人的創業補助計畫,補助金額實質可作為不用還的創業補助金使用。
以上為台灣主要的青年創業補助與貸款方案,建議有意創業的青年朋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案,並詳閱各計畫的申請條件與流程,善用政府資源,實現創業夢想。
青年創業補助的申請時間和申請流程
在台灣,政府為鼓勵青年創業,提供多項補助計畫。以下介紹幾個主要的青年創業補助方案,包括申請時間、流程和相關資訊:
1.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的創業補助計畫(SBIR)
申請時間:
全年受理,採隨到隨審。
申請流程:
- 線上申請:透過SBIR計畫線上申請系統提交申請。
- 準備文件:包括年度損益及稅額計算表、投保單位被保險人名冊、納稅義務人違章欠稅查復表等。
- 審查與核定:經審查通過後,依計畫階段核定補助金額。
補助金額:
- Phase 1:最高100萬元,執行期6個月。
- Phase 2:最高500萬元,執行期1年,可延長至2年。
- Phase 2+:最高500萬元,執行期1年。
申請資格:
- 國內依法登記成立之中小企業,實收資本額在新臺幣1億元以下,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200人者。
- 無重大違約紀錄、欠稅情事或其他不符資格之情形。
2.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的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SIIR)
申請時間:
每年1月及6月開放申請。
申請流程:
- 線上申請:至SIIR計畫網站登入帳號,使用工商憑證完成驗證後,填寫申請表並上傳應備資料。
- 準備文件:包括票據信用查覆單、納稅義務人違章欠稅查復表、企業淨值為正之證明文件等。
- 審查與核定:經審查通過後,核定補助金額。
補助金額:
- 個別創新:
- 先期創新:上限150萬元。
- 轉型創新:上限300萬元。
- 合作創新:每案至少3家企業聯合申請,上限800萬元。
- 國際化進階創新:
- 個別創新:上限500萬元。
- 合作創新:上限1000萬元。
申請資格:
- 依公司法、有限合夥法或商業登記法設立之本國公司、有限合夥或商業。
- 非屬外國營利事業在臺設立之分公司、有限合夥分支機構及陸資企業。
- 非屬銀行拒絕往來戶及無退票紀錄,且最近一年度企業淨值為正值。
3. 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
申請時間:
- 第1階段:每年1月至2月受理申請,輔導期程為該年5月至10月。
- 第2階段:每年8月至9月受理申請,輔導期程為該年11月至次年10月。
申請流程:
- 結合學校育成單位:創業團隊需與設有育成單位之公私立大專校院合作。
- 提交申請:由學校育成單位檢具創業團隊營運計畫書及育成輔導計畫書提出申請。
- 審查與核定:經評選通過後,核定補助金額。
補助金額:
- 第1階段:可獲補助50萬元的創業基本開辦費(其中15萬元為學校育成費用)。
- 第2階段:可獲得25萬至100萬元的創業獎助。
申請資格:
- 創業團隊至少3人組成,其中應有2/3以上成員為具本國籍之大專校院近5學年度(應屆及前4學年度)畢業生,或在校生(含專科四年級以上、在職專班學生)。
- 其餘團隊成員可為18至35歲社會人士或取得居留簽證之外籍人士及青年。
4. 台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SITI)
申請時間:
全年受理,採隨到隨審。
申請流程:
- 線上申請:登入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官方網站,填寫補助申請表並上傳相關證明文件。
- 準備文件:需要準備企業登記相關文件、計畫書、財務報表、納稅證明等。
- 初審與複審:補助申請分為初審和複審,審查內容包括企業資格、計畫的可行性及影響力。
- 核定與執行:審查通過後,核定補助金額,企業需在期限內完成補助計畫並提交成果報告。
- 撥款:補助金分階段撥款,企業需按進度提供執行情況及成果。
補助金額:
- 依據計畫規模及類型,補助金額通常介於新臺幣10萬元至500萬元之間,最高可達1,000萬元。
- 可用於購買設備、開發產品、品牌行銷、租賃空間等。
補助範疇:
- 創新技術:創新研發與科技應用。
- 產業升級:促進傳統產業數位化及國際化。
- 綠色經濟:推動永續經營與環境友善產品。
- 文創產業:包含藝術、設計、數位內容等。
申請資格:
- 在台北市依法設立登記的微型、中小型企業。
- 計畫需符合台北市產業政策方向,並對地方經濟有明顯助益。
- 企業財務狀況穩定,無違法或重大失信紀錄。
青年創業補助要還嗎?
青年創業者在臺灣可申請多種政府補助計畫,這些補助款項通常無需償還。然而,申請者需遵守相關規定,並完成計畫書撰寫、執行、報告等程序,以確保資金用於預定目的並達成計畫目標。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補助計畫與青年創業貸款不同,補助款項無需償還,但申請過程可能較為繁瑣,需準備詳細的計畫書,並接受相關單位的審核與輔導。此外,部分計畫可能要求申請者全職投入,或限制不得在他處任職工作。因此,建議申請者在申請前詳閱各計畫的申請資格與要求,並評估自身條件與計畫內容的適配性。
總結
台灣的青年創業補助計畫範疇廣泛,從創業初期的資金需求到企業創新升級,各類方案都有明確的支持方向。這些補助無需償還,對申請者而言是極具吸引力的創業資源。然而,申請過程需要詳細計畫書及嚴謹執行,且需符合特定條件。因此,建議青年創業者深入了解補助計畫細節,結合自身需求進行選擇,以最大化利用政府提供的支持,為事業發展奠定穩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