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音樂的數字密碼:一份零基礎也能看懂的完整簡譜教學

解鎖音樂的數字密碼:一份零基礎也能看懂的完整簡譜教學

在浩瀚的音樂世界中,記錄旋律的方式不止一種。除了古典音樂中常見的五線譜,還有一種更為直觀、易於上手的記譜法——簡譜(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簡譜,顧名思義,就是用數字來記錄音符,因其簡單、快速、好用的特性,在華語流行音樂、國樂以及吉他彈唱等領域被廣泛使用。

本文旨在為初學者提供一份詳細且完整的簡譜學習指南。我們將從最基礎的樂理概念入手,循序漸進地拆解簡譜的各個構成元素,幫助您徹底告別「譜盲」的困擾,自信地唱出或演奏出任何一首您喜愛的曲子。

簡譜的基石:音名、唱名與調性

在正式解讀數字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三個密不可分的基礎樂理概念,它們是看懂簡譜的關鍵。

  1. 音名 (Pitch Name):在音樂體系中,每個實際音高都有一個固定的、國際通用的名字,由英文字母 C、D、E、F、G、A、B 來表示。這就像每個人的姓名,是它們在音樂世界中的絕對身份。

  2. 唱名 (Solfège):唱名是為了方便我們演唱旋律而創造的發聲詞,也就是我們從小在音樂課上熟悉的 Do、Re、Mi、Fa、Sol、La、Ti (或 Si)。與音名不同,唱名是相對的。

  3. 調 (Key):簡單來說,「調」決定了一組音階的起始音(主音)以及後續音符的排列規則。除了我們常聽到的大調,還有小調等不同類型。本文的教學主要以大調為例,我們常聽到的「C大調」、「G大調」,指的就是以 C 或 G 作為主音,並遵循大調音階「全、全、半、全、全、全、半」音程關係所構成的音階序列。

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正是簡譜的核心所在。簡譜採用的是「首調唱名法 (Movable Do)」,這意味著無論樂曲是什麼調,其主音(音階的第一個音)永遠唱作 Do,並用數字「1」來表示。

舉例來說:
– 在 C大調 (樂譜上會標示 1=C),音階序列是 C, D, E, F, G, A, B。此時,C 就是 Do (1),D 就是 Re (2),以此類推。
– 在 G大調 (樂譜上會標示 1=G),音階序列是 G, A, B, C, D, E, F♯。此時,G 變成 Do (1),A 變成 Re (2),B 變成 Mi (3)。

理解了這個「相對」的概念後,您就掌握了簡譜的靈魂。

核心元素:簡譜符號全解析

現在,讓我們來詳細解讀簡譜中的各種符號。

音高 (Pitch)

簡譜用阿拉伯數字 1 到 7 來對應唱名 Do 到 Ti,其對應關係可參考下圖:

數字

1

2

3

4

5

6

7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Ti (Si)

八度 (Octave)

為了區分不同高度的音域,簡譜使用加「點」的方式來表示。

  • 高八度:在數字上方的位置加一個點,表示比中央音域高一個八度。加兩個點則高兩個八度,以此類推。例如:1̇, 2̇, 1̈。

  • 低八度:在數字下方的位置加一個點,表示比中央音域低一個八度。加兩個點則低兩個八度。例如:.1, .2, ..1。

升降記號 (Accidentals)

當遇到非大調音階內的音時,會使用升降記號。

  • 升記號 (#):寫在數字左前方,表示將該音升高半音。例如:#4 (升Fa)。

  • 降記號 (b):寫在數字左前方,表示將該音降低半音。例如:b7 (降Ti)。

節奏與時值 (Rhythm & Duration)

簡譜透過在音符後面或音符下方加上線條來表示音的長短。通常以四分音符為一拍。

音符類型

記譜方式

拍數

說明

全音符

1 – – –

4 拍

數字後方加三條短橫線

二分音符

1 –

2 拍

數字後方加一條短橫線

四分音符

1

1 拍

數字本身,不加任何符號

八分音符

<u>1</u>

1/2 拍

數字下方加一條橫線

十六分音符

<u><u>1</u></u>

1/4 拍

數字下方加兩條橫線

附點音符

1. 或 1 – –

原時值*1.5

四分音符以下的附點用 . 表示,其意思是延長原時值的一半 (如 <u>1</u>. 為 3/4 拍);二分音符以上的附點則多加一條短橫線 (如 1 – – 為 3 拍)。

休止符 (Rest)

休止符代表音樂的停頓,用數字 0 來表示。其時值表示方式與音符完全相同。例如:0 表示休止一拍(四分休止符),0 – 表示休止兩拍(二分休止符),<u>0</u> 表示休止半拍(八分休止符)。

其他常用符號

  • 拍子記號 (Time Signature):通常寫在樂曲開頭左上方,如 4/4、3/4,表示每小節的拍數結構。

  • 和絃 (Chord):將組成和絃的音符由上至下垂直排列。例如,C和絃 (Do, Mi, Sol) 在簡譜中會寫成 [ 5; 3; 1 ]。

  • 琶音 (Arpeggio):在和絃記譜的左側加上一條波浪線,表示將和絃音由低到高快速地依序彈出。

常見問題 (FAQ)

Q1: 簡譜中的數字 1 是不是永遠對應鋼琴上的 C 鍵?

A1: 不是的。這是初學者最常見的誤解。簡譜是「首調」系統,數字 1 對應的是該樂曲「調性」的主音。只有在 1=C (C大調) 的情況下,1 才對應 C 鍵。如果樂譜標示為 1=G (G大調),那麼 1 就對應 G 鍵。

Q2: 為什麼有些簡譜看起來很亂,音好像不對?

A2: 由於簡譜易於製作與傳播,網路上流傳的版本品質參差不齊,許多未經校對的樂譜可能存在錯誤。因此,建議尋找可靠的來源,或者在練習時多用耳朵去比對原曲,鍛鍊自己的音感來辨別錯誤。

Q3: 學習簡譜後,還有必要學習五線譜嗎?

A3: 強烈建議。簡譜是絕佳的入門工具,但五線譜是更為精確和世界通用的音樂語言。在您的學習過程中,若想深入理解和聲、對位等複雜樂理,學習五線譜是必經之路。若能有專業老師從旁指導,更能幫助您理解兩者之間的差異與應用時機。

總結

簡譜作為一種直觀的記譜系統,極大地降低了音樂學習的門檻。只要您能牢記「1=Do」的相對音高概念,並熟悉時值、八度、升降等符號的表示方法,就能快速地解讀絕大多數的流行歌曲樂譜。儘管簡譜在處理複雜的轉調與多聲部音樂時有其侷限性,但它無疑是引領您進入音樂殿堂、享受歌唱與演奏樂趣的最佳入門工具。希望透過本文的詳細解析,您已對簡譜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並能充滿信心地開始您的音樂之旅。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