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貸款成數」是衡量買房財務負擔的重要指標,代表銀行核准的貸款金額相對於房屋鑑價的比例。自2020年起,中央銀行陸續針對房地產市場祭出多次「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調整「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央行總裁楊金龍的打房政策防止房地產炒作並維持金融穩定。
直到2024年9月20日為止,央行已推出了第七波打房政策,除了上調存款準備率(升準不升息),更進一步限縮放款成數,並針對名下已經擁有房屋的族群取消寬限期。
以下將從貸款成數的基本概念談起,並一次整理貸款成數限制的最新規範、第2戶購屋貸款限貸細節、高價住宅貸款限制、常見問題等,協助您在面對房貸時能做好更完善的財務規劃。
什麼是貸款成數?
貸款成數(Loan to Value,LTV)指銀行貸款核准金額相對於銀行鑑價金額的比例。例如,若銀行鑑價為1,000萬元,核給貸款額度為800萬元,則房貸成數即為8成。簡單來說,房貸貸款成數越高,銀行願意承作的購屋金額越大,購屋者需要準備的自備款就越少。
需要注意的是,「鑑價金額」不見得等同於房屋實際成交價,尤其在中古屋或地點較偏遠的區域,若屋主開價高於市場行情,銀行鑑價通常會偏保守,實際可擔保放款金額可能低於預期。因此,在評估自身的房貸額度時,除了成交價,也需特別留意銀行給的鑑價結果。
2024年央行限貸規範與第二戶貸款成數調整
自2020年至今,央行對房地產市場持續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或稱「限貸令」,至今已歷經七波調整。2024年9月20日後實施的第七波管制更被視為「史上最嚴」,除了全面擴大第二戶貸款成數限制至全國,也針對名下已有房屋但欲購買第一戶貸款者取消寬限期。此外,公司法人、高價住宅、第三戶以上貸款、餘屋貸款成數也再度調降。
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主要重點
升準不升息
央行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0.25%),緊縮銀行可用資金並控制資金流量,進一步抑制投機客需求。
取消「名下有房者」之第一戶貸款寬限期
若個人名下已有任何房屋紀錄(包含繼承),但還是第一次要向銀行辦理「購屋貸款」,則此貸款不得享有寬限期。
第二戶房貸最高貸款成數由6成降為5成
過去僅特定地區(六都及新竹縣市)適用,如今擴大適用至全國。也就是說,若名下已有房貸紀錄,想要購買第二戶房屋,全國統一適用最高5成貸款成數。
第三戶以上貸款成數由4成降為3成
名下已經擁有2戶以上房貸紀錄者,若再度申請貸款時,最高成數進一步降至3成,且不得有寬限期。
公司法人、高價住宅、餘屋貸款限制
- 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成數由4成降為3成。
- 自然人名下購置高價住宅貸款:由4成降為3成。
- 餘屋貸款: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
(高價住宅定義:台北市7,000萬元以上、新北市6,000萬元以上,其他地區4,000萬元以上。)
全面懶人包!歷次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表格整理
以下彙整自2020年以來,央行進行的各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重點羅列如下表:
波別 | 實施時間 | 主要限制內容 |
---|---|---|
第1波 | 2020/12/08 | – 公司法人購置住宅:最高6成、第2戶5成,無寬限期
– 自然人第3戶房貸:最高6成,無寬限期 – 購地貸款:最高6.5成,保留1成動工後撥貸 – 建商餘屋貸款:最高5成 |
第2波 | 2021/03/19 | – 公司法人購置住宅:一律最高4成 – 自然人第3戶最高5.5成,第4戶以上降至5成 – 高價住宅貸款最高5.5成(部分最高4成) – 工業區閒置土地貸款:最高5.5成 |
第3波 | 2022/09/24 | – 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不得有寬限期
– 工業區閒置土地:最高5成 – 購地貸款:最高6成 |
第4波 | 2022/12/17 | – 高價住宅貸款:最高4成 – 自然人第3戶以上貸款:最高4成 – 餘屋貸款:最高4成 – 工業區閒置土地:最高4成 – 購地貸款:最高5成 |
第5波 | 2023/06/15 | – 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最高7成,無寬限期
– 換屋族配套:1年內出售第1戶,可排除7成限制。違反切結時,貸款差額須收回並加罰息 |
第6波 | 2024/06/14 | – 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最高6成 |
第7波 | 2024/09/20 | – 名下已有房屋之第1戶貸款:無寬限期 – 第二戶:全國最高5成,無寬限期 – 第三戶以上:最高3成,無寬限期 – 公司法人購買住宅:降為3成 – 高價宅、餘屋貸款:降為3成 |
(註:表內限制內容僅列舉主要重點,其他細節依央行公告為準。)
第二戶貸款成數與「第二戶限貸」是什麼?
「第二戶限貸」指在名下已有房貸紀錄的情況下,再度向銀行申請房屋貸款時,銀行對貸款成數、寬限期以及金融貸款條件有較為嚴格的限制。依照2024年9月20日後的新規定,全國適用第二戶最高貸款成數5成,同時不得申請寬限期。
第二戶限貸的影響族群
投資客、炒房族
多數措施是為抑制投機炒作,讓短期持有多屋的炒作型買家無法輕易高槓桿操作。
換屋族
若名下原有房貸仍存在,但仍想先買後賣,可能會被歸類到「第二戶」,導致貸款成數僅有5成。
- 為兼顧真正換屋需求,央行提供一年內出售舊屋的配套措施,若在限定時間內切結並售屋,即可排除五成限制,仍須注意不可申請寬限期。
繼承房產者
即便是被動性擁有房屋,如繼承或持分,只要名下已經有房,便會被銀行視為「非首購」,貸款成數和寬限期都會受到政策管制。但在第七波管制中,央行也針對「純繼承持有」放寬排除規定,需向銀行提出證明。
申辦貸款成數的其他重要影響因素
即使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有統一限制,各銀行對「最高貸款成數」仍會因應個案、風險控管、內規等因素而有差異。通常銀行會評估以下面向:
房屋條件
- 屋齡:一般屋齡越新,貸款成數較高,新成屋或預售屋可至7~8成,老屋或30年以上建物則可能僅有6成甚至更低。
- 地段:市中心或交通便利商圈等黃金地段,銀行評價會比較高,貸款也較容易。
- 結構/坪數:小坪數套房(約12-15坪以下)或RC結構以外的建物,審核標準較嚴謹,成數會更低。
申貸人財力與信用
- 收入證明:穩定職業或高收入者(例如公務員、老師、醫師等),銀行較願意核貸更高成數。
- 負債比:若已有多筆信用貸款、車貸或其他負債,銀行會相對保守。
- 聯徵紀錄:若短期內頻繁向多家銀行詢問貸款,會留下「查詢次數」紀錄,對評分不利。
房貸利率
貸款利率與貸款成數之間並非完全正相關,但若銀行認定風險較高,通常會拉高利率或減少成數,作為風險對沖的手段。
實例說明:第二戶貸款成數計算
案例1:台北市第二戶房貸
- 背景:李先生名下已有一戶自住且尚有貸款,計劃在台北市再買一戶總價1,600萬元的中古公寓。
- 銀行鑑價:銀行保守估價為1,500萬元。
- 貸款限制:適用2024年9月20日後之「第二戶最高5成,無寬限期」。
- 計算:
- 可貸款金額=鑑價金額1,500萬 × 50%=750萬
- 自備款=1,600萬(成交價)-750萬=850萬
因無法申請寬限期,每月需同時攤還利息與本金,還款壓力相對較大。
案例2:名下只有繼承房產,購買新北市新屋
- 背景:王小姐因繼承父母留下的一筆房產持分,雖實際並不居住,但在聯徵上已被認定為「已有房屋」。擬購買新北市總價900萬元的新屋作為自住。
- 銀行鑑價:銀行估價900萬元。
- 貸款限制:雖然名下有房,但若符合「繼承特殊排除」條件且有證明文件,加上房價並未達高價住宅門檻,有機會排除第二戶5成限制。實際需視銀行審核結果而定;若無法排除,最高依規定為5成貸款,無寬限期。
- 計算(若不排除):
- 可貸款金額=900萬 × 50%=450萬
- 自備款=900萬-450萬=450萬
如何提高貸款成數或減輕房貸壓力?
先結清原有房貸
若有能力「先賣後買」,把原屋貸款先結清,可回復至「首購」條件,避免受到「第二戶」限貸影響。
加強財力證明
確保具體且穩定的收入證明,比如薪資單、勞保明細、扣繳憑單,並降低其他負債(例如信用卡循環利息、汽車貸款等),以提升銀行對你的評分。
選擇配偶、子女名義購屋
若配偶或子女名下無房貸,直接以他們的名義購屋,便能以「首購」較高貸款成數承作。不過需同時考量實際持分問題,以及未來產權變更的相關稅務影響。
彈性規劃換屋時程
若真的有換屋需求,並擔心短期內要負擔兩筆房貸過於吃力,可向銀行切結「一年內出售舊屋、結清舊貸」,在符合條件後,可避免適用嚴格的貸款成數限制。但若逾期未履行,銀行會有收回差額貸款、追繳罰息的風險。
常見問題(Q&A)
Q1:名下持有繼承的老公寓,也算是「已擁有房屋」嗎?
只要您在聯徵中心顯示有房屋貸款紀錄、或是您已擁有該不動產登記權狀,即可被銀行認定為「名下有房」。部分情形若符合央行排除規定(如單純繼承且非高價住宅貸款),需和銀行提供佐證資料,看能否排除限貸適用。
Q2:如何知道自己可以貸到多少成數?
可透過銀行「鑑價」機制先初估,也可以用線上試算工具輸入房屋座落地點、屋齡、預估總價等信息做初步參考。但實際貸款成數仍以銀行最終審核為準。
Q3:已經送件「新青安貸款」的人,會受到第七波限貸影響嗎?
依照目前規定,若您是申請財政部青年安心成家方案(新青安)且非高價住宅,一般不受「第1戶或第2戶」限制,但要注意您名下是否有繼承持分及青安貸款核准條件是否符合,細節仍以銀行與主管機關最終認定為準。
Q4:寬限期被取消,會對貸款月付金有什麼影響?
若無寬限期,代表您在貸款核准後,第一個月就要同時償還「本金 + 利息」。假設貸款額度高,且貸款年限長,首月起還款壓力將顯著增加。相較於過去「前3~5年只繳利息」的彈性空間,缺少寬限期的貸款每月支出要高出不少。
Q5:如果第二戶房貸不夠,該怎麼籌措裝潢或其他周轉金?
若因貸款成數降低導致自備款不足,可考慮其他財務規劃方式,如預留流動資金做裝修,或視情況評估「先賣後買」。切忌貿然使用高利率的民間貸款,以免陷入更大的財務風險。
總結
貸款成數是央行維持金融市場穩定、抑制房地產投資炒作的重要政策手段。隨著2024年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的上路,第二戶在全國一律不得超過5成,且名下已有房屋者的第一戶也無法享有寬限期,無論是投資客、多屋族或實際有換屋需求者,都將面臨更嚴格的貸款限制。
因此,買房前應評估個人信用、財務條件、房屋特性等多重因素,確保自己擁有足夠的自備款與償債能力,也能選擇合適的策略(如先賣後買、向銀行切結一年內出售舊屋等),在不同政策夾擊下,找到最適合自己且不會造成過度財務壓力的置產方式。
資料來源
- 購屋貸款有哪些規範?貸款成數限制總整理
- 第八波信用管制沒來!央行限貸令!選擇性信用管制是什麼?對房價的影響? – HouseFeel 房感
- 第二戶限貸是什麼?3分鐘看懂央行限貸規範、限制及貸款成數! – 住商不動產房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