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剛是做什麼的?從影像擷取卡到邊緣AI轉型歷程

圓剛是做什麼的?從影像擷取卡到邊緣AI轉型歷程

圓剛科技(AverMedia,以下簡稱「圓剛」)成立於 1990 年,是台灣一家專注於影像處理、多媒體擷取與邊緣 AI(Edge AI)解決方案的老字號企業。早年,圓剛以電視卡、電視棒等產品打響名號,後來又在直播影音、錄影擷取卡領域持續耕耘,成為直播主和遊戲實況圈的知名品牌。然而,隨著科技趨勢演進,行動裝置、網路串流服務興起,單純的影像擷取產品市場開始萎縮。

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圓剛並未停下腳步,而是積極轉型為以邊緣ai產品為核心的新型企業,將技術核心延伸至「邊緣運算 AI 產品」,尤其是與 NVIDIA Jetson 平台的深度合作,讓圓剛成功打入如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工廠、自動化機器人(AMR)等高門檻應用市場,股價淨值也跟著攀升。

本文將詳細整理與介紹圓剛(2417)的發展背景、營運數據、AI 轉型成果與未來展望,並提供常見問題解答,協助讀者更全面地了解這家「從影像擷取卡起家、後來躍身邊緣 AI 大廠」的公司。

圓剛科技的發展歷程與轉型

1. 早期:影像擷取卡龍頭,主打消費性市場

  • 草創時期(1990 年代 – 2000 年代)
    圓剛以研發電視卡和電視棒等多媒體產品為主,成功在國際市場打響名號,是全球知名的視訊與影像擷取卡供應商。當時在電視卡領域,圓剛一度市占率高居世界第一。
  • 直播與遊戲實況發力(2010 年代中後期)
    因網路直播和遊戲實況需求大增,圓剛針對個人用戶、直播主與電競玩家推出多款擷取卡與高畫質錄影設備,品質穩定且使用體驗良好,成為許多網紅、直播主的指定品牌。

2. 面臨市場衝擊:行動裝置與網路串流

隨著智慧型手機功能日益強大,不少過去透過電視卡或電腦才能達成的需求(如收看影片、直播),都能在行動裝置上完成,再加上串流影音平台的爆發式成長,傳統影像擷取硬體產品逐漸面臨市場所謂的「紅海」競爭。
為了保持競爭優勢,圓剛在董事長郭重松的帶領下,積極投入研發資源,轉向工業應用、AI 技術,鎖定少量多樣的利基市場。

3. 與 NVIDIA 合作:進攻邊緣 AI

  • 提早布局 Tegra/Jetson 平台
    圓剛財務處副總林朝祥表示,2015 年,圓剛就開始投入 NVIDIA Tegra 晶片平台開發,並於 2018 年正式切入 NVIDIA Jetson。初期與客戶的合作多為小規模的 POC(Proof of Concept)驗證,但公司仍願意長期投資研發。在合作過程中,業界消息指出,NVIDIA 的黃仁勳對圓剛的技術轉型表示肯定;同時,部分產品的關鍵零組件也由台積電提供支援。
  • 2023~2024 年:研發預算持續增高
    圓剛每年將約 20% 營收投入研發。2023~2024 年的研發預算上看 6 億元以上,顯示在資本與技術上不斷升級;如此龐大的研發投入金額充分反映出公司對未來技術的信心。
  • 掌握先發優勢,擁有大量落地經驗
    由於在 Jetson 平台的投入已逾五年,圓剛在設計客製化載板(主機板)及系統整合方面累積了相當可觀的專案經驗,出貨量在全球居前三名,台灣非標準品出貨量則位居第一。這些豐富經驗也大幅提升了公司的專案訂單能見度。

4. 邊緣 AI 應用成果:從倉儲到機器人

  • 智慧倉儲與智慧駕駛
    圓剛已打入美國智慧醫療客戶的倉儲管理系統,以及日本智慧駕駛客戶的解決方案。2025 年起,更大批量的訂單(上千台規模)陸續進入建置期,在美國及日本市場中,公司同樣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
  • 智慧城市、智慧工廠、智慧零售、AMR
    圓剛主打四大應用主軸,並搭配自家軟體 SDK 或 API,協助客戶快速導入邊緣 AI。未來 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市場的需求將成長,預計 2025 年下半年開始出貨。此外,圓剛還提供完善的商業運用解決方案,滿足各領域的多元需求。

營運與財務數據

公司概況

  • 公司名稱: 圓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股票代號: 2417 (TWSE)
  • 隸屬產業: 電腦及週邊設備業
  • 資本額: 15.76 億元
  • 市值: 73.37 億元(近期數據)
  • 成立時間: 1990/01/17
  • 上市日期: 2000/09/11
  • 主要業務: 電腦系統、多媒體產品及 AI 邊緣運算解決方案研發與銷售,其中包含電腦系統設備的整合與創新。

月營收一覽

下表整理了 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 2 月的月營收與股票價格月均價表現(幣別:新台幣)。「收盤價」為該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的股價,營收單位為百萬(百萬=1,000,000),「當月較上月漲幅跌幅」與「當月較去年同月增減」為百分比,方便觀察營收變化趨勢。

年月 收盤價 當月營收 (百萬) 當月較上月增減 當月較去年同月增減 今年累計較去年同月增減
2025/02 51 230.17 -3.55% -4.1% -2.11%
2025/01 48.1 238.63 -8.06% -0.1% -0.1%
2024/12 49.85 259.56 3.56% 7.15% 0.86%
2024/11 41.1 250.64 7.55% -10.23% 0.35%
2024/10 40.05 233.03 -11.89% -9.92% 1.43%
2024/09 44.5 264.49 -10.21% -9.12% 2.63%
2024/08 48.4 294.58 -8.96% -0.16% 4.2%
2024/07 43.05 323.58 12.28% 16.67% 4.89%
2024/06 47.8 288.18 -2.77% -12% 2.84%
2024/05 44.7 296.39 0.3% -1.86% 6.67%
  • 2025 年 2 月營收: 2.30 億元,月減 3.55%,年減 4.1%,累計年減 2.11%。
  • 2024 年全年累計營收: 約 32.69 億元。

整體來看,2024 年後期營收起伏頗大,但因 AI 邊緣運算事業逐步上量,市場期待 2025 年能夠帶動新的成長動能;預計未來將實現正向年增成長。

季度損益與 EPS

以下為 2022~2024 年部分季度財務數據(幣別:新台幣)。

年度/季度 股價 營收 (百萬) 毛利 (百萬) 營業利益 (百萬) 稅後淨利 (百萬) EPS
2024 (Q3) 44.5 884 490 -3 7 -0.19
2024 (Q2) 47.8 881 539 22 27 -0.11
2024 (Q1) 43.4 763 413 -68 6 -0.02
2023 (Q4) 36 780 458 33 14 -0.04
2023 (Q3) 27.2 864 480 -10 47 0.11
2023 (Q2) 21.75 892 483 -39 126 0.31
2023 (Q1) 23.35 704 367 -74 -60 -0.37
2022 (Q4) 22.2 885 451 -35 -23 -0.23
2022 (Q3) 19.65 995 481 -3 59 0.07
2022 (Q2) 21.45 1,152 594 105 103 0.26
  • 2024 年 Q3 每股盈餘 EPS: -0.19 元,雖季增 73%,但仍負值,顯示獲利能力尚未完全回到穩定狀態。
  • 2024 年 Q3 累積 EPS: -0.32 元,年減 740%。
  • 2023 全年 EPS: 0.01 元。

公司的財務淨值狀況亦值得關注。由此可見,圓剛近年在營運層面雖有波動,但隨著邊緣 AI 專案的逐漸放量,若能有效控制成本並提高毛利率,未來獲利狀況仍有轉機。因此,部分投資人已將其視為潛力概念股。

股利政策

近五年的平均現金股利約 0.52 元,平均現金殖利率約 1.48%。2024 年首度除權息於 7 月 5 日,現金股利為 0.15 元,殖利率約 0.28%,此水準相對較低,與公司近年在研發支出方面投入頗高有關。

邊緣 AI 轉型的關鍵:產品實例與市場評價

  1. IP65/67 防水等級工業級邊緣裝置
    業務副總莊善雯表示,圓剛針對高溫、低溫與室外嚴苛環境推出耐用型 AI 系統,並設計了備援風扇機構,降低客戶維修頻率。這些特性都切中工業應用市場「穩定度高、維修容易」的痛點。
  2. 系統與載板佔比
    圓剛 AI 邊緣運算業務中,預計 2025 年系統與載板的營收比將各佔一半;此點象徵公司除了硬體製造,也有完整系統整合能力,為客戶提供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
  3. 少量多樣客戶、進入門檻高
    邊緣 AI 產業特色是「少量多樣」,對於硬體與軟體整合的完整度要求很高。圓剛透過早期的研發投入及影像處理技術優勢,已建立差異化競爭門檻,吸引工業電腦大廠與安控業者與之合作。
  4. 品質口碑與先驅優勢
    據公司主管透露,許多專案客戶先嘗試其他廠商產品,卻在後續發現品質問題,最後轉而選擇圓剛。這些口碑讓圓剛在邊緣 AI 領域穩紮穩打,並逐漸迎來訂單放量期。

未來展望

AI 邊緣運算營收比重不斷攀升

  • 2023 年邊緣運算系統事業群營收佔比約 30~35%,預計 2025 年可望提升至 40~50%,甚至有機會在 2026 年上看 50%以上。
  • 多項智慧城市、智慧駕駛、智慧零售、工廠自動化等專案,將陸續在 2025 年進入收割期。

合作廠商從 NVIDIA 擴展至高通

為因應部分客戶對低功耗、低成本及高無線傳輸需求的重視,圓剛也開始尋求與 ai 晶片業者(如高通)等合作,預計進一步布局多元產品線以擴大服務市場。

AMR 市場與人形機器人

AMR(自主移動機器人)領域預計於 2025 年下半年開始放量。雖然人形機器人的應用有望成為未來趨勢,但短期內仍非圓剛的重點業務;公司內部已將研發資源著眼於 3~5 年後技術的演進,包括整合語言模型技術,以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

傳統影音與直播市場的展望

消費性產品與商業視訊解決方案在疫情後需求普遍回落,公司對這塊市場較為保守,短期內主力成長仍寄望在邊緣 AI 事業上。

常見問題(FAQ)

圓剛主要產品是什麼?

  • 早期:電視卡、電視棒、擷取卡等多媒體影像產品。
  • 現在:擴增至 AI 邊緣運算載板與系統,包括符合工業級需求的防水、防塵、高溫低溫環境設備,以及針對智慧城市、智慧工廠、零售應用的整合解決方案。

圓剛與 NVIDIA 的關係為何?

圓剛自 2015 年起就開始在 NVIDIA Tegra 平台上開發,2018 年切入 Jetson 平台,並累積了豐富的客製化整合經驗。現在是 NVIDIA Jetson 生態系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出貨量在全球居前三。

邊緣 AI 裝置與傳統伺服器或雲端 AI 的差異是什麼?

邊緣 AI 指的是在資料產生端(攝影機、感測器等)附近進行即時運算與分析,能降低雲端運算的延遲與頻寬消耗,提供更快速反應與更高隱私度。圓剛提供的邊緣 AI 系統特別適合工業自動化、戶外環境、安全監控等對即時性及穩定度要求高的應用。

圓剛的財務狀況如何?

近年營收維持在年 30~40 億元上下,邊緣 AI 事業群貢獻度逐年提升,但整體獲利曾因高研發成本與市場震盪而波動。根據 2024 年數據,EPS 仍在負值區間,但隨著 2025 年多項大單落地,有望扭轉頹勢。

邊緣 AI 的未來發展值得看好嗎?

邊緣 AI 被廣泛認為是工業 4.0、智慧城市等應用的關鍵環節。圓剛在這方面已投入多年,建立起先發優勢,並且技術涵蓋硬體設計、軟體整合及工業級產品驗證。隨著 5G、Wi-Fi 6/7 等網路技術興起,未來市場規模可期。

總結

圓剛科技自 1990 年成立以來,深耕影像與影音技術,從電視卡龍頭到直播主的愛用擷取卡品牌,期間因行動裝置與網路串流的崛起,一度面臨市場衝擊。幸而,圓剛並未陷入衰退,而是積極攀向更高附加價值的工業應用領域,與 NVIDIA 建立深度合作關係,在邊緣 AI 市場累積了近五年的研發與實際落地經驗。

儘管近年營運數據一度顯示毛利與獲利波動,但以長期來看,邊緣 AI 專案的放量與利基市場的高門檻,讓圓剛在工業應用、智慧城市與自動化領域大有可為。未來,公司同時布局多家 AI 晶片大廠,並積極投入研發,將可望持續擴大市場版圖,也讓投資人和業界看好其後續發展。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