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櫃意思是什麼?與上市、上櫃差別在哪?一篇全說明白

興櫃意思是什麼?與上市、上櫃差別在哪?一篇全說明白

本篇將全面解析這三者的定義、申請條件、交易規則及投資風險,幫助你輕鬆掌握不同市場的核心差異,做出更精準的投資決策。

興櫃、上櫃和上市有什麼不同?

什麼是上市股票?

上市股票指的是在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並進行公開買賣的股票。企業透過上市能夠募集資金,投資人則可在券商開立證券帳戶後進行買賣。台灣的主要上市市場為台灣證券交易所(TWSE)。

要成為上市公司,企業必須通過嚴格的審核,包括穩健的財務狀況、良好的經營績效以及符合特定的法規要求。公司需定期公開財務報告、資本額、獲利能力等資訊,以保障投資人權益。由於資訊透明度高,投資人可以輕鬆取得公司的財報與公告,降低投資風險。上市股票多屬於大型企業,適合偏好穩定收益的投資者。

上市股票有哪些?

截至 2023 年,台灣共有 982 家上市公司,涵蓋各個產業領域,包含半導體、電子代工、石化等。部分知名上市公司包括全球半導體龍頭 – 台積電(2330-TW)、全球電子代工領導者 – 鴻海(2317-TW)、石化產業巨擘 – 台塑(1301-TW)等。若需查詢完整的上市公司名單或即時資料,可以透過 台灣證券交易所官方網站 進行查詢。

什麼是上櫃股票?

上櫃股票是指在台灣證券櫃檯買賣中心(OTC)掛牌交易的公司股票。這個市場為企業提供了一個籌集資金的管道,特別適合那些規模較小、處於成長階段或屬於新興產業的公司。與上市市場相比,上櫃市場的掛牌標準和審查程序相對寬鬆,使得更多具有潛力但尚未達到上市條件的企業得以進入資本市場。這些公司雖然成長潛力可觀,但相對地也伴隨較高的投資風險,因為它們的業務可能尚未穩定,股價波動幅度也較大。

上櫃股票有哪些?

在台灣,上櫃公司的數量逐年增加,反映出市場對多元化投資標的的需求。截至2023年,台灣已有超過800家上櫃公司,涵蓋科技、製造、遊戲開發等不同領域,呈現出豐富多元的產業面貌。其中不乏在各自領域具備領導地位的企業,例如專注於記憶體控制晶片技術的群聯、深耕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的穩懋,以及在遊戲開發領域享有盛名的鈊象。這些企業不僅為投資人提供了成長潛力,也展現出台灣產業創新的活力。

想要獲取更多上櫃公司的詳細資訊,投資人可以透過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的官方網站進行查詢。該平台提供了各家公司財務報表、經營概況及股價走勢等相關資料,有助於投資人進行深入分析和決策。對於希望掌握新興產業脈動或尋找潛力標的的投資人而言,上櫃市場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投資領域。

什麼是興櫃股票?

在台灣,所謂的興櫃股票市場指的是尚未上市上櫃的公司股票,主要於櫃買中心進行交易。這個交易市場類似於一個過渡平台,讓企業在正式進入上市上櫃市場前,能夠先行測試市場水溫並累積交易經驗。登錄興櫃市場的交易通常在證券經紀商的營業處所內進行,投資人除了需要開立一般的證券帳戶外,還需額外簽署興櫃股票風險預告書,才能合法參與買賣。

興櫃股票的特性在於,它們屬於公司的早期階段,公司規模可能尚未穩定,財務狀況可能尚未穩定,資訊透明度也較低。與上市上櫃股票相比,興櫃股票的交易流動性較差,意味著在需要快速交易興櫃股票時,可能不容易找到合適的議價交易對象。因此,投資興櫃股票具備較高的風險,不過也因為處於企業成長的初期階段,潛在的報酬空間相對可觀,適合願意承擔高風險並追求高報酬的投資人。

與上市櫃股票相比,企業要登錄興櫃,並不需要達到像上市上櫃股票的嚴格資本額條件或稅前純益要求,只需獲得至少兩家合格推薦證券商和輔導證券商的推薦即可。這項規定使得許多草創期或營運尚未成熟的公司得以在興櫃股票市場中嶄露頭角,尋求資金挹注並擴大知名度。

興櫃股票有哪些?

截至2023年,在興櫃市場共有319家興櫃掛牌公司,其中不乏知名企業的身影。例如台積電旗下的采鈺(6789-TW)、快速拓展版圖的路易莎咖啡(2758-TW)以及備受關注的星宇航空,都是市場矚目的焦點。近年來,也有一些表現突出的興櫃公司成功轉上市或上櫃,如曾被譽為「興櫃股王」的綠界科技(6763-TW)順利上櫃,力智則成功登上上市企業的舞台。

想查詢更多關於興櫃公司的資訊,可以透過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的官方網站獲取詳細資料,亦可至行政院主計總處查詢即時的興櫃公司家數與相關數據。儘管興櫃市場充滿機會,但投資人仍需謹慎評估風險,並深入了解每家企業的潛力與挑戰,以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上市、上櫃與興櫃的主要差異

三者的最大差異在於掛牌條件、交易規範與風險層級。上市公司的申請條件最為嚴格,包括公司成立年限、資本額、獲利能力及股權分散等指標皆有明確規範;上櫃公司的要求次之,適合中小型企業;而興櫃則規定最少,適合初創公司或尚未成熟的企業。隨著掛牌條件的放寬,風險也逐漸遞增,投資人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進行選擇。

上市、上櫃與興櫃掛牌申請條件比較

以下表格概述了上市(TWSE)、上櫃(TPEx)與興櫃(Emerging Stock Board)在申請掛牌時的主要條件差異,涵蓋設立年限、資本額、獲利能力、股權分散及交易機制等關鍵指標。

條件項目 上市公司 上櫃公司 興櫃公司
成立年限 必須成立滿 3 年 需經過至少 2 個完整會計年度 不限定成立年數
實收資本額 最少達新台幣 6 億元,且普通股超過 3,000 萬股以上 最低新台幣 5 千萬元,普通股需達 500 萬股以上 無特定資本額或股數要求
獲利條件 具備嚴格的獲利標準(需符合特定財務指標) 獲利門檻較上市公司寬鬆 無須達到特定獲利要求
股權分散規範 需有 1,000 名以上股東持股 股東人數需達 300 人以上 無股權分散方面的限制
交易方式 採集中市場進行撮合交易 同樣採用集中市場撮合機制 推薦證券商議價 交易
漲跌幅限制 每日價格波動限制在 ±10% 內 與上市相同,波動幅度限制為 ±10% 無每日漲跌幅限制

獲利表現

上市股票

須符合以下任一條件,且最近一年度無累積虧損:

  • 1. 連續兩年稅前淨利達 6% 以上。
  • 2. 最近兩年平均稅前淨利達 6%,且最新年度獲利優於前一年。
  • 3. 最近五年稅前淨利皆達 3% 以上。

上櫃股票

最近一年度稅前淨利須超過新台幣 400 萬元,且符合以下任一條件:

  • 1. 最近年度稅前淨利達 4% 且無累積虧損。
  • 2. 最近兩年稅前淨利均達 3% 以上。
  • 3. 最近兩年平均稅前淨利達 3%,且最新年度獲利優於前一年。

股權分散要求

上市股票

需滿足以下條件:

  • 1. 記名股東人數達 1,000 人以上。
  • 2. 持股超過 50% 以外的股東人數不少於 500 人,且其持股總數佔已發行股份 20% 以上或達 1,000 萬股。

上櫃股票

需滿足以下條件:

  • 1. 持股超過 50% 以外的股東人數不少於 300 人。
  • 2. 其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總額的 20% 以上或超過 1,000 萬股。

上市、上櫃與興櫃股票交易規則差異分析

在台灣股票市場中,上市、上櫃與興櫃股票的交易規則存在顯著差異,主要體現在交易場所、交易時間、交易方式以及漲跌幅限制等方面。了解這些差異能幫助投資人有效降低交易風險,避免因規則不熟悉而導致操作錯誤。

交易規則差異概述

項目 上市 上櫃 興櫃
交易場所 證券交易所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 證券商營業處所
交易時間 09:00 – 13:30 09:00 – 13:30 09:00 – 15:00
交易方式 集中撮合交易 集中撮合交易 以議價方式進行
漲跌幅限制 10% 10% 無漲跌幅限制

其他重要差異

除了上述基本交易規則外,上市、上櫃與興櫃公司在財務資訊揭露及公司治理方面也有所不同:

  1. 財務報表揭露頻率:上市與上櫃公司需按季公布財報,確保資訊透明度;而興櫃公司僅需每半年公布一次財報,年報發布時間也比上市櫃公司晚約一個月。
  2. 法說會召開頻率:上市與上櫃公司需每三年至少舉行一次法說會,增進投資人與公司之間的溝通;相對地,興櫃公司並無明確規定需定期舉辦法說會。

上市、上櫃與興櫃股票的投資注意事項

在踏入股票市場之前,了解不同市場層級的交易風險至關重要。上市、上櫃與興櫃股票各自具備不同的特性與風險,以下整理出重要投資事項,幫助投資人更明智地做出決策。

1. 風險層級概述

股票投資的風險程度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通常為:興櫃股票 > 上櫃股票 > 上市股票

  • 上市股票: 風險相對較低,因為上市公司需符合嚴格的財務與營運標準。然而,投資上市股票仍可能面臨公司經營不善、股價波動,甚至下市的風險。
  • 上櫃股票: 風險高於上市股票。上櫃公司的掛牌條件較寬鬆,企業規模和財務穩定性可能不如上市公司。此外,上櫃股票的流動性較低,成交量僅為上市股票的約五分之一,價格波動也更明顯。
  • 興櫃股票: 風險最高。興櫃市場主要供尚未達到上市或上櫃標準的公司交易,這些公司可能面臨獲利不穩、經營不確定等挑戰。興櫃股票通常波動劇烈,且無漲跌幅限制,加上流動性差,適合具備高度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人。

2. 興櫃市場的特殊交易規則

投資興櫃股票需特別留意其與上市、上櫃市場的交易差異,包括:

  • 交易時間: 與上市櫃市場不同,興櫃市場的交易時段可能較短,需提前確認交易時間安排。
  • 議價方式: 興櫃股票通常採取議價交易,買賣雙方需透過協商達成共識,價格浮動空間較大。
  • 開盤價機制: 與集中市場不同,興櫃股票的開盤價不一定反映市場整體供需,投資人需特別關注個股的報價動態。

3. 投資建議

  • 審慎評估風險: 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的投資標的,避免因市場波動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 深入研究個股: 尤其是興櫃與上櫃股票,建議投資人需更深入瞭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營運模式及成長潛力。
  • 關注市場資訊: 定期追蹤市場動態、公司公告及財報,提升風險應對能力。

投資股票市場無論選擇哪個層級,最重要的是具備良好的風險意識與判斷能力,才能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關於興櫃的常見問題

1. 興櫃好處有哪些?

興櫃市場提供未上市、上櫃公司一個公開交易平台,讓投資人有機會在公司成長初期參與投資,可能獲得較高的投資報酬。

2. 興櫃怎麼買賣?如何議價?

投資人需在證券商開戶並簽署「興櫃股票風險預告書」,即可透過現有帳戶買賣興櫃股票。交易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上午9點至下午3點。興櫃股票由推薦證券商提供買賣報價,投資人可透過券商與推薦證券商進行議價交易。

3. 興櫃到上市要多久?

興櫃公司需登錄興櫃交易滿6個月後,若符合相關規定,可申請轉上市或上櫃。實際所需時間視公司條件而定。

4. 興櫃會下市嗎?

若興櫃公司轉上市或上櫃,掛牌當日起即終止在興櫃市場的交易。此外,若公司經法院宣告破產、解散,或失去所有推薦證券商等情況,也會被終止興櫃交易。

5. 興櫃轉上市會漲嗎?

興櫃股票轉上市後,因流動性提升,估值可能上升,但價格走勢仍取決於市場供需,未必一定上漲。

6. 興櫃買賣何時扣款?

興櫃股票採T+2交割制度,即交易後第二個營業日進行款項與股票的交割。

7. 興櫃可當沖嗎?

興櫃股票無法進行當日沖銷(當沖)交易。

8. 興櫃有漲跌幅限制嗎?

興櫃股票沒有漲跌幅限制,價格波動可能較大,投資人需注意風險。

總結

無論是上市、上櫃或興櫃,各自代表企業不同的成長階段與投資風險層級。上市公司條件嚴格,適合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人;上櫃公司具備成長潛力,風險與報酬並存;興櫃則屬於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選項,適合具備風險承受力的投資人。選擇適合的投資標的,需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風險偏好與市場判斷能力進行綜合考量。掌握這些基礎知識,能幫助你在多變的股市中更從容應對、精準布局。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