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flake憑什麼成為NVIDIA、巴菲特都搶著合作的數據霸主?

Snowflake憑什麼成為NVIDIA、巴菲特都搶著合作的數據霸主?

2020年9月,一家名稱為Snowflake Inc.的軟體公司在紐約證交所(NYSE)掛牌上市,以前所未有的姿態震撼了華爾街。其IPO定價為每股120美元,上市首日股價便瘋狂飆升超過111%,收在253.93美元,使市值一舉突破700億美元,成為軟體界史上規模最大的上市案。

更令人矚目的是,連一向對美股中的科技股保持謹慎、被譽為「股神」的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破例參與其IPO投資。這家成立僅八年的獨角獸究竟有何魔力?本文將深入剖析Snowflake的商業模式、核心產品、財務狀況、市場競爭格局,以及其如何從一個雲端資料倉儲的顛覆者,進化為當今最重要的AI Data Cloud平臺之一。

Snowflake是什麼?從雲端數據倉儲到AI資料平臺的轉變

Snowflake Inc.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美國蒙大拿州博茲曼(Bozeman),Suite 3a,是一家United States公司。它的核心業務是提供一個基於雲端的數據平臺(Cloud Data Platform)。然而,若將其簡單地歸類為「資料庫」或「資料倉儲」,則遠遠低估了其革命性。

與傳統的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不同,傳統架構通常將運算(Compute)和儲存(Storage)資源綁定在一起,導致擴展性差、成本高昂且缺乏彈性。Snowflake的創始團隊洞察到此痛點,設計了一個獨特的雲原生架構,徹底將運算與儲存分離。這意味著客戶可以根據當下需求,獨立地擴展或縮減運算資源,而無需改變其儲存的數據量,反之亦然。這種按需付費的彈性,為企業的IT預算規劃帶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並提升了營運效率。

更關鍵的是,Snowflake並非自建資料中心,而是架構在三大公有雲巨頭——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和Google的GCP之上。這種多雲架構(Multi-Cloud)讓客戶可以自由選擇基礎設施,甚至跨雲平臺無縫地移動和共享數據,有效避免了被單一雲端服務商「綁架」的風險。

近年來,隨著AI浪潮席捲全球,Snowflake的戰略定位也迎來了關鍵轉變。現任執行長Sridhar Ramaswamy明確指出,公司的未來將從「資料倉儲」全面轉型為一個整合性的「AI資料平臺」,提供創新的AI解決方案。其核心理念是:企業所有用於AI和機器學習的數據,無論來源、格式如何,都可以在Snowflake平臺上被統一管理、處理和應用,協助客戶合併數據並建立資料導向應用程式。

核心產品與服務生態系

為了實現其「AI資料平臺」的宏大願景,Snowflake圍繞其核心架構打造了一套豐富且互通的產品與服務生態系。Snowflake也透過年度盛會Snowflake Summit,持續發布最新的產品與技術更新。

服務類別 核心產品/服務 功能說明
數據雲平臺 Data Cloud:資料倉儲 (Data Warehouse) & 資料湖 (Data Lake) 提供高效能的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存儲、查詢與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
  安全資料共享 (Secure Data Sharing) 允許企業在無需複製或ETL(提取、轉換、加載)的情況下,即時、安全地與內外部組織共享數據。
  數據市集 (Data Marketplace) 提供一個開放平臺,讓企業可以購買、出售或交換來自第三方的數據集,豐富其分析維度。
AI與機器學習 Snowflake Cortex AI 一套全代管的AI服務,讓開發者能以簡單的SQL函式快速開發和部署客製化的AI應用,如聊天機器人、推薦系統等。
  AI模型整合與合作 與NVIDIA合作,將其AI技術整合至平臺;同時也與Anthropic等AI公司合作,引進Claude 3.5等先進模型,強化平臺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
關鍵基礎建設與工具 Snowpipe 自動化、即時的數據加載服務,能持續監控數據源並將新數據無縫導入Snowflake,大幅簡化傳統ETL流程。
  Snowpark 為開發者提供一個能使用Python、Java和Scala等語言直接在Snowflake內進行複雜數據工程與機器學習模型訓練的執行環境。
  Polaris Catalog 於2024年6月最新發布的開放、中立的數據目錄。它支援跨越多個雲平臺(包括AWS、Google Cloud、Azure等)的互操作性,讓企業能統一管理分散在各處的數據資產,是其應對競爭、擁抱開放生態的戰略性產品。

營運與財務狀況分析

公司簡介

  • 公司名稱:Snowflake Inc.
  • 交易代號:SNOW (NYSE)
  • 公司網址https://www.snowflake.com/
  • 市值:約532億美元 (資料日期:2025/07/18)
  • 流通股數:約3.34億股 (資料日期:2025/04/30)
  • 員工人數:約7,834人

營運狀況與財報分析

根據最新的市場資訊與財報,Snowflake的商業模式極具吸引力,其營收主要來自客戶對其平臺服務的使用量,包括運算、儲存和數據傳輸;其產業地位是雲端數據平台的領導供應商。這種模式讓客戶的黏著度非常高,轉換至其他平臺的成本也極高。

根據截至2024年4月30日的財季財報,公司的營運狀況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

  • 總收入:達到8.287億美元,同比增長33%。
  • 產品營收:作為核心收入來源,達到7.896億美元,同比增長34%。
  • 毛利率:產品毛利率維持在72%左右,顯示其高效的運營和強大的定價能力。
  • 盈利能力:儘管在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仍處於淨虧損狀態(3.486億美元),這主要源於大量的研發和市場擴張投入。然而,在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公司已實現7,190萬美元的淨利,展現了良好的營益率與淨利率潛力。
  • 客戶指標:客戶總數超過11,000家,其中不乏許多強企業,而年花費超過100萬美元的大型企業客戶達到606家,同比增長27%。此外,其淨收入留存率(Net Revenue Retention, NRR) 高達124%,這意味著現有客戶在次年的平均花費比前一年增加了24%,是客戶高滿意度和高黏著度的最佳證明。
  • 未來訂單:剩餘履約義務(RPO)高達67億美元,年增34%,為公司未來的營收增長提供了高度的能見度。

市場競爭與獨特優勢

作為指數羅素3000指數與道瓊美國科技指數的成分股,Snowflake在市場上的表現備受投資人關注。數據雲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Snowflake正面臨著來自科技巨頭的強大挑戰。其主要競爭對手包括:

  • 亞馬遜 AWS:以其Redshift、S3等廣泛的數據與分析服務形成強大影響力。
  • 微軟 Azure:透過Azure Synapse Analytics和其他數據服務提供強有力的競爭。
  • Google Cloud:憑藉BigQuery等工具在數據管理和AI分析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儘管對手資源雄厚,Snowflake依然憑藉其獨特的競爭優勢保持領先地位:

  • 1. 架構中立與多雲自由:這是其最核心的護城河。相較於三大巨頭傾向將客戶鎖定在自家生態系統,Snowflake的中立性和跨雲能力為客戶提供了無可比擬的靈活性。最新推出的Polaris Catalog更是將此優勢放大。
  • 2. 簡單性與易用性:平臺簡化了數據管理的複雜性,讓數據分析師和科學家能更專注於從數據中獲取洞察,而非耗時在基礎設施的維護上。
  • 3. 強大的數據共享功能:其原生的數據共享能力,讓跨組織、跨企業的數據協作成效卓著,這是競爭對手難以複製的生態優勢,並能從中創造獨特的業務見解。
  • 4. 擁抱開放生態:積極支持Apache Iceberg等資料工程領域的開放數據格式,並推出開放的Polaris Catalog,使其在客戶心中樹立了開放、可信賴的平臺形象。

常見問題 (FAQ)

Q1: Snowflake是做什麼的?它和傳統資料庫有何不同?

A1: Snowflake提供一個雲原生的數據平臺,用於大規模數據的儲存、處理、分析和共享。它與傳統資料庫最大的不同在於其獨特的架構,將「運算」和「儲存」完全分離,並支援在AWS、Azure、GCP三大公有雲上運行,提供了極高的彈性和擴展性,避免了供應商鎖定。

Q2: Snowflake的收費模式是什麼?

A2: Snowflake主要採用「按用量計費」的模式,客戶根據其使用的運算資源(以秒計費)、儲存的數據量以及數據傳輸量來付費。這種模式極具彈性,客戶只需為自己實際使用的資源付費,無需前期大量的資本投入。

Q3: Snowflake在AI領域的主要佈局是什麼?

A3: Snowflake正全力轉型為「AI資料平臺」。其佈局包括:1) 推出Snowflake Cortex AI,讓企業能輕鬆建構AI應用;2) 與NVIDIA等硬體巨頭及Anthropic等模型公司深度合作,整合先進的AI技術;3) 強化其平臺作為AI模型訓練和推論所需的高品質數據的中央樞紐地位。

Q4: Snowflake面臨哪些主要競爭對手?其競爭優勢為何?

A4: 主要競爭對手包括亞馬遜的Redshift、微軟的Azure Synapse和Google的BigQuery。Snowflake的核心優勢在於其架構中立性與多雲支持能力、平臺的簡單易用性、無縫且安全的數據共享功能,以及其積極擁抱開放標準的生態策略。

Q5: 為何巴菲特會投資一家當時尚未盈利的科技公司Snowflake?

A5: 雖然巴菲特以投資價值股聞名,但他投資Snowflake被認為是看中了其長期的商業護城河。Snowflake展現了驚人的營收增長、極高的客戶留存率與淨收入留存率,這些指標證明瞭其產品的不可替代性和強大的客戶黏著度。這意味著公司擁有一個潛力巨大且持續擴張的市場,其商業模式具備長期、可持續的盈利潛力,符合巴菲特對優質企業的判斷標準,即使它在上市時尚未實現GAAP盈利。

總結

Snowflake無疑是過去十年中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之一。它憑藉顛覆性的架構,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數據管理的方式。如今,它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全力衝刺成為AI時代的底層數據操作系統。

與NVIDIA、Anthropic等AI領導者的深度合作,以及Cortex AI等產品的推出,都顯示其轉型的決心與執行力。 當然,前方的挑戰依然巨大。來自AWS、微軟和Google的競爭壓力從未減弱,且公司仍需向市場證明其通往持續性GAAP盈利的明確路徑。

然而,憑藉其強大的技術護城河、極高的客戶黏著度以及在AI數據浪潮中的核心戰略地位,Snowflake的未來發展依然充滿想像空間。它的故事,遠未結束。我們可持續關注其於2025年07月17日前後的發展與更多資料來源,以獲取最新的市場資訊。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