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營建股「營收王」之稱的興富發建設(股票代號:2542),一直是台灣證券市場中備受矚目的指標性公司,也可視為一種營建業的概念股。其推案量龐大,且多集中於台北等都會核心區,使其營運表現與房市景氣連動甚深。根據記者朱曼寧等人的報導,2025年4月,興富發集團董事會公佈了基於2024年度盈餘的股利政策,其大方的興富發配息手筆不僅創下近三年新高,也為投資市場注入了新的話題。
本文章將為您深入剖析興富發最新的股利結構、回顧歷年配息趨勢,並探討其未來的營運展望與可能影響股利政策的關鍵因素,提供投資人一份詳盡的參考指南。
2025年股利政策詳解:重返高配發,展現獲利實力
根據興富發於2025年04 22公告的董事會決議,公司擬針對2024年的營運成果,以配發股利的行為回饋股東,配發如下:
- 現金股利: 每股以現金方式配發新台幣 2.0 元。
- 股票股利: 每股配發 0.5 元(即每張1,000股的股票可獲配50股)。
- 股利合計: 總計每股配發 2.5 元。
這項決議標誌著興富發在經歷了兩年的相對保守配息後,重新回到較為優渥的股東回饋政策,此舉有助於提升股東權益與公司長期價值。相較於2023年與2024年發放的總股利1.5元(現金0.5元、股票1元),此次合計2.5元的股利,增幅顯著,創下近三年來的最高紀錄。
這份大方的股利政策,主要奠基於公司2024年卓越的獲利表現,其高毛利率是關鍵。興富發2024年稅後純益高達62.87億元,相較前一年度大幅成長157.9%,每股純益(EPS)達到3.13元。若以此計算:
- 盈餘分配率: 現金股利部分的配發率約為 $63.9\%(2.0 \div 3.13),符合公司所稱「配息率逾六成」的說法,顯示公司願意將大部分獲利與股東共享。
- 現金殖利率: 以董事會決議當日(2025年4月22日)的收盤價39.1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為 5.11%(2.0 ÷39.1),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為投資人提供了相對安全的收益基礎。
歷年股利發放趨勢與結構分析
要全面理解興富發的股利政策,不能只看單一年度。回顧其歷史數據,可以發現幾個鮮明的特點:週期性、一致性與結構彈性。
股利的週期性與一致性
興富發的營運與房地產市場的景氣週期高度相關,這也直接反映在其股利政策上。在房市高峰期,公司盈餘充沛,配息也相對大方;反之,在市場降溫或公司需要保留現金以應對未來開發時,配息則會轉為保守。儘管金額有所波動,但根據各財經平台的資料顯示,興富發已連續超過20年發放股利,展現了其作為一家成熟企業穩定回饋股東的長期承諾。
股利結構分析:現金與股票的靈活運用
興富發經常採取「現金股利」搭配「股票股利」的混合模式,其股票殖利率的變化也值得關注。這種策略背後有多重考量:
- 股票股利的角色: 當公司處於擴張期,或需要保留大量現金用於購地、興建時,提高股票股利的比重,可以減少現金流出,同時達到回饋股東的目的。然而,投資人需注意,發放股票股利會導致公司股本膨脹,若未來獲利成長速度跟不上股本擴張速度,可能會稀釋每股純益(EPS)。
- 從結構看策略: 在2022年和2023年(配發2021、2022年度股利),公司均配發了1元的股票股利,而現金股利僅0.5元,反映出當時保留現金、應對房市變化的策略。而2025年(配發2024年度股利)將現金股利大幅提高至2元,股票股利降至0.5元,則顯示出公司當前現金流狀況良好,且對未來獲利能力具備信心。
興富發近年股利政策一覽表
股利所屬年度 | 現金股利 (元) | 股票股利 (元) | 股利合計 (元) | 除權息交易日 | 現金股利發放日 | 填息/填權花費天數 |
---|---|---|---|---|---|---|
2024 (擬) | 2.0 | 0.5 | 2.5 | 尚未公告 | – | – |
2023 | 0.5 | 1.0 | 1.5 | 2024/09/26 | 2023 10 31(應為2024/10/31) | – |
2022 | 0.5 | 1.0 | 1.5 | 2023/09/26 | 2022 10 31(應為2023/10/31) | 約 141~217 天 |
2021 | 4.007 | 1.002 | 5.009 | 2022/09/26 | 2021 10 29(應為2022/10/31) | 約 2~386 天 (註) |
2020 | 2.005 | 0.0 | 2.005 | 2021/09/24 | 2021/10/29 | 約 35~50 天 |
2019 | 2.0 | 1.0 | 3.0 | 2020/09/24 & 02/20 | 2020/10 30 & 03/16 | 約 63 / 71 天 |
註:不同資料來源對於填息天數的計算方式存在差異,導致結果分歧。此處呈現區間以供參考。
除權息與填息表現觀察
「填權息」是指股價在除息日或除權日之後,回升至除權息前價位的過程,是衡量市場對該個股信心的重要指標。觀察興富發的填息紀錄,可以發現其填息花費的時間與市場景氣高度相關:
- 景氣高峰期: 在2022年填息日時(配發2021年度高達4元的現金股利),部分資料顯示其在極短時間內便完成填息,反映了當時市場的強烈樂觀情緒。
- 景氣轉折期: 進入2023年後,隨著房市降溫及股本膨脹的影響,填息所需的時間顯著拉長,甚至耗時超過半年,顯示市場趨於謹慎,投資人追價意願降低。
未來營運展望與股利影響因素
展望未來,興富發的股利政策將取決於以下幾大關鍵因素:
龐大的完工入帳量能
這是支撐其未來獲利與股利的最強勁基礎。公司預計未來三年將迎來完工交屋高峰:
- 2025年: 完工量約達920億元,且多數已售出。
- 2026年: 預計有超過800億元的新屋完工量。
- 2027年: 將攀上最高峰,完工量高達1,131億元。
龐大的待入帳案量,為未來幾年的營收和獲利提供了高度的可見性。
營運策略的轉變
面對高漲的土地成本與央行政策,興富發展現了靈活的策略調整與布局:
- 暫緩購地,聚焦整合開發: 暫時停止購置素地,轉而聚焦於更具成本效益的都更、危老及合建案,例如已成功拿下的南港2,700坪都更案。
- 積極轉攻商辦市場: 為應對住宅市場的冷卻,公司大力佈局商用不動產,特別是看好年輕人創業風潮帶動的30至50坪「微型商辦」需求。2025年預計在台中、高雄等地推出近800億元總銷的商辦案。
市場外部環境的挑戰
興富發也坦言,房地產市場仍面臨挑戰。股市的動盪可能影響民眾的看房意願與購買力,導致來客數減少。公司預期,在買氣降溫的背景下,今年的房價將出現一定的「議價空間」,市場價格可能面臨調整。
常見問題 (FAQ)
Q1: 興富發一年配息幾次?
A: 興富發近年來通常是每年配息一次。除權息基準日大多落在9月下旬,而股利(包含現金與股票)的發放日則通常在10月底,例如過去曾在10/31發放。
Q2: 2025年發放的股利,是屬於哪個會計年度的盈餘?
A: 此次在2025年公告並預計發放的股利,是基於公司在2024年會計年度(即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所產生的盈餘進行分配的。
Q3: 投資興富發股票,除了關注股利之外,還需要注意什麼風險?
A: 除了股利政策,投資人應特別關注以下三點:
- 1. 房地產景氣循環: 公司的營收與獲利與房市榮枯高度相關,政府的打房政策、利率變動等都會對其股價產生直接影響。
- 2. 股票股利的稀釋效應: 公司過去頻繁配發股票股利,會使總股本持續擴大。投資人需評估未來公司的獲利成長速度,是否能超越股本膨脹的速度,以維持或提升EPS。
- 3. 建案工程與銷售進度: 雖然公司有大量案源,但實際的工程進度、交屋時程及銷售率,才是決定獲利能否順利入帳的關鍵。對於持續追蹤的會員投資者而言,應持續追蹤其重大建案的進展情況。
結論
興富發建設2025年公佈的股利政策,無疑是對其2024年強勁獲利的一次集中體現,也向市場傳遞了公司對未來營運的信心。其合計2.5元的股利,不僅創下三年新高,也讓現金殖利率回升至5%以上的水準。
對於投資人而言,興富發是一檔與房地產景氣緊密相連的週期性股票。其優勢在於擁有龐大且透明的未來建案管線,為獲利提供了強力支撐。然而,投資人也必須密切關注其股利結構中股票股利可能帶來的股本稀釋效應,以及公司為應對市場變化而進行的戰略轉型——從住宅轉向商辦、從購地轉向整合開發——的實際成效。
總體而言,投資興富發不僅是看中其股利回饋,更是對台灣未來房地產市場走向以及公司自身經營策略的一次綜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