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豪車買氣一直居高不下,而臺灣汽車稅費素有「萬萬稅」之稱,尤其針對高檔豪華車款,價格往往高於全球多數市場。除了基本進口關稅、貨物稅和營業稅等層層稅負外,若車價超過一定小客車奢侈稅門檻,還會加徵10%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也就是俗稱的「奢侈稅」。本篇文章作者將整理奢侈稅相關資訊,詳細說明其課徵背景、計算方式及對民眾的影響,讓讀者能全面瞭解汽車奢侈稅的要點。
奢侈稅的由來與目的
奢侈稅是自2011年6月起開始施行,最初的立法動機是針對炒房及過度投機的行為(尤其是豪宅買賣),國稅局官員期望透過課徵「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抑制投資人短期間的買賣操作。
當時房市部分已演變為「房地合一稅」而逐漸取代奢侈稅的功能,但針對高檔消費品(例如高價車、名貴家具、象牙、玳瑁製品等)仍然維持課徵。目前立法機關與財政部的說法是,奢侈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稅收,用於社會福利支出,並兼顧社會觀感與所得分配公平。
汽車奢侈稅課稅範圍與稅率
1. 小客車課徵範圍
- 門檻:包括駕駛人座位在內,座位在九座以下的載人汽車,且完稅價格達300萬元以上,則需加徵10%奢侈稅。
- 範例:車輛出廠價格雖低於300萬元,但只要加計貨物稅與營業稅後超過300萬元,仍會被視為奢侈稅課徵對象。
2. 其他奢侈稅適用標的
- 飛機、直升機:若價格超過300萬元,也需課奢侈稅。
- 家具與龜殼、玳瑁、象牙製品:單件售價達50萬元以上須課奢侈稅。
- 特種勞務:單次銷售價格達50萬元的入會權利(可退還保證金者不在此限)。
3. 稅率
奢侈稅稅率統一為10%,屬於間接稅的一種。對汽車而言,只要計算出車價的「銷售價格」或「完稅價格」達300萬元,便依該金額的10%課徵。
奢侈稅與其他稅負
在臺灣,購買汽車(含國產車與進口汽車)除了必須關注奢侈稅之外,還需面臨多種稅金的疊加,以下是主要稅負概況:
- 關稅(僅適用於進口車):一般排氣量乘用車的進口車關稅稅率17.5%。
- 貨物稅:
- 排氣量2,000c.c.(含)以下:稅率25%。
- 排氣量2,001c.c.以上:稅率30%。
- 營業稅:不分國產或進口,一律5%。
- 進口車奢侈稅:計算基準超過300萬元的車輛需繳10%。
各項稅款皆屬間接稅,廠商多半會將稅額轉嫁給消費者,因此往往造成國產與進口車輛在臺灣售價與租稅負擔偏高。
完稅價格與銷售價格的差異
- 銷售價:針對國內廠商產製車輛,奢侈稅的判定多以「出廠價格 + 貨物稅 + 營業稅」為基準。只要加總後超過300萬元,就符合奢侈稅課徵標準。
- 關稅完稅價格:針對進口車輛,則以「未含關稅的進口價格 + 關稅 + 貨物稅 + 營業稅」之合計金額(即完稅價)來判斷是否超過300萬元。
計算範例
以下以常見範例做示意說明,方便讀者快速掌握奢侈稅如何計算。
範例一:國產3000c.c.小客車
項目 | 計算方式 | 金額(假設) |
---|---|---|
出廠價格 | – | 250萬元 |
貨物稅 | 250萬 × 30% | 75萬元 |
營業稅 | (250萬 + 75萬) × 5% | 16.25萬元 |
銷售價格小計 | 250萬 + 75萬 + 16.25萬 | 341.25萬元 |
奢侈稅 | 若銷售價格>300萬,則×10% | 34.125萬元 |
最終售價 | 341.25萬 + 34.125萬(廠商通常事前已計入) | 375.375萬元 |
結果:儘管出廠價格僅250萬元,但層層稅項加總超過300萬元,需加徵10%奢侈稅。
範例二:進口3000c.c.小客車
項目 | 計算方式 | 金額(假設) |
---|---|---|
未含關稅價格 | – | 220萬元 |
關稅17.5% | 220萬 × 17.5% | 38.5萬元 |
貨物稅30% | (220萬 + 38.5萬) × 30% | 77.55萬元 |
營業稅5% | (220萬 + 38.5萬 + 77.55萬) × 5% | 16.78萬元 |
完稅價格小計 | 220萬 + 38.5萬 + 77.55萬 + 16.78萬 | 約352.83萬元 |
奢侈稅 | (完稅價格352.83萬) × 10% | 35.283萬元 |
最終含稅成本 | 352.83萬 + 35.283萬(廠商通常亦會事前加到售價) | 約388.113萬元 |
結果:完稅價格已突破300萬元門檻,必須課徵奢侈稅。
節能車款的減免措施
為鼓勵民眾減碳、提升環保意識,政府對純電動車或油電混合動力車提供部分稅負減免:
- 純電動車:至2025年12月31日前,若完稅價格在140萬元以下,可免徵貨物稅;若超過140萬元,則貨物稅稅率減半收取。
- 雖然貨物稅可以減半或免徵,但若加總其他項目後仍超過300萬元,一樣要繳奢侈稅。
實際影響
- 對富裕族群的影響
由於真正有能力購買高檔豪華車的人通常具備充足的財力,多繳幾十萬元對其實質財務壓力有限。此外,「公司車」方式亦能節稅或在稅務上進行優化安排,減少奢侈稅影響。 - 對中產與一般消費者的影響
臺灣車價高昂,稅金疊加讓高階車款售價更居高不下。若個人預算剛好在300萬元附近,稍多的選配就可能突破門檻而需額外負擔10%奢侈稅;有些消費者可能因此轉而選購更低階或折舊後的中古車。 - 對國庫稅收
根據財政部統計,近年汽車奢侈稅的年收可達20至35億元左右。2021年課徵額更衝到35億元,2023年上半年就已達39億元,遠高於預期,一定程度反映了豪車市場的活絡。
如何合法閃避或降低奢侈稅風險
- 選購車價不到300萬元之車型:直接避開奢侈稅門檻。
- 購入中古車:二手車並不會再度被課徵奢侈稅,因為同一輛車只在出廠或進口時課一次。
- 公司名義購車:部分企業可能透過折舊或其他稅務策略,合理規避部分開銷。
- 節能車款優惠:電動車或插電式油電混合車可適度減少貨物稅,但仍須小心營業稅與其他費用,是否最終觸及300萬元門檻則要個案計算。
常見問題(FAQ)
Q1:二手車或中古車超過300萬元,需要繳奢侈稅嗎?
A:不用。奢侈稅只在車輛新出廠(國產)或新進口時課徵一次,因此中古車無須再被徵收奢侈稅。
Q2:奢侈稅的計算基準是車輛淨車價嗎?
A:不僅是車輛淨車價,還須加計「貨物稅」及「營業稅」(國內車)或「關稅、貨物稅、營業稅」(進口車)。只要最後計算出來的銷售價格或完稅價格超過300萬元,便適用10%奢侈稅。
Q3:電動車可以免奢侈稅嗎?
A:電動車可享貨物稅減免,但若整體完稅價格(含關稅、貨物稅、營業稅)還是超過300萬元,依舊得繳奢侈稅。
Q4:我可以透過個人報關或特殊身份帶車回國,免繳奢侈稅嗎?
A:留學生及華僑個人運車回臺,雖然有車價折舊等優惠計算方式,但只要稅局最終核定的完稅價格超過300萬元,仍需繳納奢侈稅。是否超過門檻,需視每輛車實際認列的車價與折舊金額而定。
Q5:公司買車能降低奢侈稅嗎?
A:奢侈稅是以車輛的價值作為依據,轉移登記名義並不會讓車子本身的稅基下降。一般企業可能透過會計與稅務操作,將部分費用列為公司成本,但奢侈稅本身仍然存在。因此,是否節稅還須依公司營運方式與財務報表而定。
總結
奢侈稅的設定初衷,在於「讓有錢人多繳一點稅,提升社會公平並增加社會福利支出」。然而,對真正財力雄厚的買家來說,汽車奢侈稅實質影響有限,反而是在預算臨界點上徘徊的消費者最容易因為若干選配或額外費用而被課稅。隨著豪車市場買氣不斷增溫,奢侈稅金額已成為國庫不容小覷的稅收來源。
無論是引進國內產製或從海外進口高檔車輛,都應事先做好稅務試算,精準掌握各種稅項累計後的售價,才不會在交車前夕對突然增加的支出感到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