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AI供應鏈的黃金節點:CCL銅箔基板產業深度解析與投資前景

抓緊AI供應鏈的黃金節點:CCL銅箔基板產業深度解析與投資前景

隨著人工智慧(AI)浪潮與伺服器風潮席捲全球,從NVIDIA的GPU到各大雲端服務商的AI伺服器,對運算能力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在這場ai領域的技術革命的背後,一個關鍵卻常被忽略的基礎材料——銅箔基板(Copper Clad Laminate, CCL),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對整個電子產業影響深遠。它不僅是所有電子產品的骨幹,更是決定AI硬體效能與穩定性的核心基石。

本文將深入淺出,帶您全面理解CCL的定義、結構、與PCB的關係、精密的製造過程,並剖析其與AI產業的緊密關聯,以及台股市場中備受矚目的「CCL三雄」之市場定位與前景。

一、CCL(銅箔基板)是什麼?解構電子產品的骨幹

CCL的定義與結構

銅箔基板(Copper Clad Laminate, CCL),又稱銅箔層壓板,是製造產品印刷電路板(PCB)最關鍵的基礎材料,被廣泛應用於所有現代電子產品中。我們可以將PCB想像成一座高科技大樓,那麼CCL就是這座大樓的地基與鋼筋骨架。它為大樓內的所有電子元件(住戶)提供了穩固的平台,並構建了確保訊號與電力順暢流通的基礎線路。其廣泛的應用領域涵蓋了從消費電子產品到工業應用伺服器。

CCL的結構主要由以下兩部分組成:

  • 銅箔(Copper Foil):作為導電層,是電子訊號傳輸的橋樑。這層銅箔層通常非常薄(厚度介於0.005毫米至0.5毫米之間),具備優異的導電性與可塑性。其厚度與品質直接影響電路的性能。
  • 基材(Substrate):由非導電的複合材料構成的基材層,主要功能是提供結構支撐,並具備優良的絕緣性能、機械強度與耐熱性能。常見的基材包含浸潤過環氧樹脂(Epoxy Resin)的玻璃纖維布(Glass Fiber Cloth)或纖維素紙等。

這兩者透過高溫高壓的方式壓合在一起,形成一張兼具導電通路與絕緣性支撐的板材,等待後續加工成為我們熟悉的PCB。

CCL與PCB的差異

許多人容易將CCL與PCB混淆,但兩者實為pcb的重要上下游關係:

  • CCL是原料:它是未經加工的「素板」,作為PCB的基底材料,像是一張空白的畫布。
  • PCB是成品:它是將CCL經過一連串精密加工(如曝光、顯影、蝕刻、鑽孔、電鍍等)後,在其表面形成特定電路圖案的「成品板」,就像是已經繪製好藍圖的畫作,準備好讓電子元件安裝上去。

簡單來說,流程是:CCL(原料) → 加工製成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電路板) → SMT打件組裝電子元件 → PCBA(印刷電路板組件)

二、CCL的催化劑:AI如何引爆高階基板需求

不論是現代電腦或伺服器,傳統上對CCL的要求相對基礎,但AI的崛起徹底改變了遊戲規則。AI的人工智能技術需要進行極大規模的平行運算,這對硬體的訊號高速傳輸和高密度連接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嚴苛要求。

  • 高頻高速的需求:AI加速卡(如NVIDIA的GPU)和高階交換器(如800G Switch)內部數據吞吐量極大,訊號頻率極高。若使用傳統CCL,訊號在傳輸過程中會產生嚴重的衰減(Loss)與延遲(Delay),導致運算速度與效能大打折扣甚至出錯。因此,必須採用「低介電常數(Dk)」和「低介電損耗(Df)」的高階CCL材料,才能確保訊號在高速傳輸下的完整性。
  • 更高的材料消耗:根據市場分析,一台AI伺服器所使用的高階CCL價值量,約為傳統伺服器的5到7倍。這不僅是因為材料單價更高,也因為AI伺服器的主機板層數更多、面積更大,以容納更多的GPU與記憶體。
  • 散熱與可靠性要求:AI晶片功耗巨大,運行時產生高熱。CCL基材必須具備優異的耐熱性與尺寸穩定性,才能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穩定工作,避免因熱脹冷縮導致電路故障。

因此,AI的發展直接催生了對高頻(High Frequency)、高速(High Speed)CCL材料的龐大需求,成為驅動CCL產業升級與成長的最強勁引擎。

三、銅箔基板的心臟:深入銅箔與CCL製程

要製造出高性能的CCL,離不開高品質的銅箔與精密的製造工藝。

關鍵原料:銅箔的種類與特性

銅箔依其製造方式主要分為兩大類:電解銅箔與壓延銅箔。

特性比較 電解銅箔 (ED Copper) 壓延銅箔 (RA Copper)
生產方式 將銅原料溶解成硫酸銅電解液,透過電解沉積原理,使銅離子在旋轉的鈦鼓陰極上還原成薄膜,再剝離而成。全球約90%產能為此類。 將高純度銅錠或銅坯,經過反覆多次的機械輥輪碾壓、退火等工序,使其延展變薄而成。
主要特性 純度高、導電性佳、厚度均勻、表面可控性高(可處理銅箔表面以增加與基材的結合力)。但相對較脆,繞曲性較差。 柔軟性、延展性極佳,耐繞曲性好,耐高溫與抗腐蝕性更優。表面通常較平滑。
主要應用 佔據絕大多數市場,廣泛應用於各種硬式印刷電路板(Rigid PCB),從消費性電子到高階伺服器皆可見其蹤影。 主要用於需要反覆彎曲的應用,如軟性印刷電路板(FPC)、鋰電池負極集電體等。

從原料到基板:CCL的精密製造之旅

CCL的製造是一個多步驟的精密化學與物理過程,主要流程如下:

  1. 調膠(Resin Preparation):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將環氧樹脂、硬化劑、催化劑及各種功能性添加劑(如阻燃劑)在反應釜中混合,調製成特定配方的液態樹脂膠。
  2. 含浸與上膠(Impregnation & Coating):將成卷的玻璃纖維布導入含浸槽中,使其充分吸收樹脂膠液。隨後通過精密控制的膠膜輪,刮除多餘膠液,確保上膠的均勻性。
  3. 半固化/膠片成形(Prepreg Formation):含浸後的玻璃布進入一條長長的烘箱,在精確的溫度與時間控制下,將樹脂中的溶劑揮發並使其達到半固化(B-Stage)狀態。此時的產品稱為「黏合片」或「半固化片(Prepreg)」,觸感乾燥不黏手,但在後續高溫下會重新軟化並產生黏合性。
  4. 疊置與組合(Lay-up & Assembly):在潔淨室中,作業人員會像製作三明治一樣,將銅箔與裁切好的Prepreg片按照「銅箔-Prepreg-銅箔」(雙面板)或更複雜的結構(多層板)堆疊起來。
  5. 壓合(Lamination):將疊合好的材料送入大型真空壓合機中。在抽真空的環境下,透過高溫(約170-200°C)與高壓,使Prepreg中的樹脂完全熔融、流動並填充玻璃布間的空隙,最終完全固化(C-Stage),將銅箔與基材牢牢地結合在一起。
  6. 裁切與檢驗(Cutting & Inspection):壓合完成後的大張板材,經過裁切、磨邊、清洗與嚴格的外觀及電性檢測後,便成為符合客戶尺寸與品質要求的CCL成品,是一種關鍵的電子材料。

四、CCL市場版圖與台灣之光:CCL三雄解析

全球市場概況與等級劃分

若以產量計算,全球最大的CCL供應商為中國的建滔集團,台灣的南亞塑膠亦佔有重要地位。然而,若將市場以技術等級劃分,版圖則呈現不同面貌。

CCL依據其高頻高速性能(主要看Dk/Df值,數值越低越好)可大致分為:

  • 高頻材料(High Frequency):主要用於射頻(RF)領域,如5G基站天線、汽車電子中的雷達等。此市場由美商Rogers、Taconic等公司高度壟斷。
  • 高速材料(High Speed):主要用於伺服器、交換器、路由器等工業應用伺服器與網通設備。此領域是台灣廠商的強項,從Low Loss到頂級的Extreme Low Loss等級,台燿、聯茂、台光電與日本的Panasonic佔據了全球主要市佔。
  • 一般等級材料:應用於大部分消費電子產品與工業自動化系統,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音頻播放器等。

AI浪潮主要帶動的是「高速材料」的需求,這正是台廠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台灣CCL三雄:技術與市場定位

在台股中,台光電、聯茂、台燿因其在CCL領域的領導地位,被合稱為「CCL三雄」,是pcb的重要材料供應商。

台光電(2383, TUC)

  • 市場定位:全球最大的無鹵素(Halogen-Free)環保基板供應商,技術領先。
  • AI關聯:在AI伺ervo器供應鏈中,尤其是在GPU架構的伺服器中佔有極高的市佔率,是NVIDIA等大廠的主要供應商。其高階材料在AI加速卡與主機板上被廣泛採用。
  • 動態:近年積極擴產,如在馬來西亞設廠,以滿足全球客戶對高階材料的強勁需求,股價表現強勢。

聯茂(6213, ITEQ)

  • 市場定位:專注於中高階CCL,產品應用於網通設備、伺服器與車用電子。
  • AI關聯:在伺服器平台升級趨勢中持續受惠,產品廣泛應用於Intel與AMD的新一代伺服器平台。近年也積極切入AI相關的高速材料市場。
  • 動態:透過優化產品組合與提升產能利用率,毛利率與營益率穩健回升,被市場視為具備補漲潛力的指標股。

台燿(6274, TUC)

  • 市場定位:台灣最早投入高頻高速基板研發的廠商之一,技術底蘊深厚。
  • AI關聯:在ASIC(客製化晶片)架構的AI伺服器以及800G等高階交換器市場中取得顯著進展,打入多家美系雲端大廠供應鏈。
  • 動態:相較於同業,其估值(本益比)一度偏低,隨著AI訂單發酵,具備技術實力與補漲想像空間。

常見問題 (FAQ)

Q1: CCL 和 PCB 到底有什麼不同?

A: 簡單來說,CCL是製造PCB的「原料」,它是一張兩面(或單面)覆蓋著完整銅箔的基板。PCB則是將CCL經過加工,把不需要的銅箔蝕刻掉,留下所需電路圖案的「半成品板」,並會進行表面處理以提升焊接性能,準備用於焊接電子元件。

Q2: 為什麼AI伺服器需要使用更昂貴的高階CCL?

A: 因為AI運算涉及海量數據的超高速傳輸。高階CCL具備更低的介電常數(Dk)與介電損耗(Df),能大幅減少訊號在傳輸過程中的衰減與延遲,確保數據的完整性與準確性,這對於昂貴的GPU穩定高效運行至關重要。此外,其優異的耐熱性也是應對AI晶片高功耗的必要條件。

Q3: 投資CCL概念股,應該關注哪些指標?

A: 投資人應關注以下幾個關鍵指標:

  • 高階產品營收佔比:觀察應用於伺服器、AI、高階網通等領域的產品佔總營收的比例,此比例越高通常代表公司產品組合越有價值。
  • 毛利率(Gross Margin):毛利率的提升直接反映了公司銷售高附加價值產品的能力以及成本控制的成效。
  • 資本支出(CAPEX):公司的擴產計畫通常預示著對未來需求的樂觀預期,是判斷其成長潛力的重要線索。
  • 終端市場需求:密切關注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雲端服務商資本支出、以及新一代CPU/GPU平台的推出時程等產業發展趨勢,因為對高階CCL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 供應鏈地位:確認公司是否已進入NVIDIA、AMD、Google、Amazon等一線科技巨頭的供應鏈認證名單。

總結

銅箔基板(CCL)已從一個傳統的電子基礎材料,轉變為驅動新一代科技革命的關鍵引擎。AI對算力的無盡渴求,正快速推動CCL產業朝向高頻、高速、高可靠性的方向發展。在這條價值鏈上,從上游的特殊銅箔供應商,到中游掌握核心技術的CCL製造商,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台灣的CCL三雄憑藉其長年累積的技術優勢與市場敏銳度,成功卡位全球AI伺服器與高階網通設備的核心供應鏈,不僅證明了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也預示著其未來的成長潛力值得市場持續關注。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