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產值、四千職缺!新竹AI智慧園區引爆竹北經濟新動能

千億產值、四千職缺!新竹AI智慧園區引爆竹北經濟新動能

新竹縣,作為臺灣的科技之都,再次以宏大的遠見擘劃未來。新竹縣長楊文科所推動的「五支箭」重大政策中,跑得最快、最受矚目的「AI智慧園區」計畫,正以驚人的速度從藍圖變為現實。

此園區不僅是產業發展的引擎,更是一個集創新研發、產學合作與人才匯聚於一體的智慧新創基地,目標是鞏固新竹的科技領先地位,並在現任縣長的帶領下,再創未來三十年的經濟奇蹟。

園區核心規劃與戰略定位

「新竹縣AI智慧園區」坐落於竹北市的交通樞紐,具體位置在莊敬北路與勝利八街交叉口,鄰近高鐵新竹站特定區,並與竹科、生醫園區、臺元科技園區形成強大的產業廊帶。

園區總面積為12.61公頃,土地使用經過精心規劃:

  • 產業專用區: 佔地8.05公頃,以設定地上權方式引進頂尖企業。
  • 公共設施用地: 佔地4.56公頃,包含道路、管線以及一座位於竹北市莊敬一路與智慧二路交叉口,面積達2公頃的北側公園,為園區提供了優質且具高安全性的工作與休憩環境。

此計畫總經費高達新臺幣4億9,390萬元,其中獲得經濟部工業局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4億0,494萬元 (佔81.99%),展現了中央對於此計畫的高度重視與支持。園區的公共工程已於2021年3月全面完工,為廠商建廠提供了高效的基礎設施。

四大科技巨擘進駐,打造頂尖產業聚落

AI智慧園區成功吸引了四家分別在網通、雲端、IC設計及生技醫療領域的指標性大廠進駐,形成一個強大的竹北ai產業生態系。各家廠商不僅在此設立關鍵的營運總部或研發中心,更帶來了龐大的投資與尖端技術。

公司名稱 產業領域 園區動態與時程 發展重點與投資亮點
智邦科技 (Accton) 網路通訊、開放網路架構 總部於2024年11月10日正式開幕,為首家營運廠商。 打造地下2層、地上8層的創新技術研發測試生產基地,聚焦未來AI資料中心所需之先進技術方案,提升整體性能與數據安全性。
緯創資通 (Wistron) 雲端伺服器、AI硬體製造 斥資31億元打造全新全球營運總部,預計2024年底完工,2025年第一季啟用。 整合AI、5G、伺服器研發中心與智慧工廠,優化生產操作流程,確保產線運作安全,總部將從竹東遷至竹北,預計將有超過5千名工程師進駐。
普生公司 (General Biologicals) 精準醫療、生物科技 「竹創生技大樓」已於2023年8月上樑,預計2025年第一季啟用。 在公司董事長的領導下,建立擁有九大中心的智慧廠辦大樓,擴大精準檢測、液態活檢、CDMO等核心業務,搶攻大健康產業。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Elan) 人機介面晶片(IC)設計 預計2026年完工,2027年正式啟用。 將在此設立研發中心,鞏固其在全球人機介面晶片領域的領導地位。

預期效益與未來展望

AI智慧園區的全面營運將為新竹縣帶來巨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預計將:

  • 創造就業機會: 吸引約4,000名高科技人才就業。
  • 滾動年產值: 預估每年可創造超過新臺幣1,000億元的產值。
  • 加速產業創新: 縣府於園區內規劃興建「AI產業願景館」,內含國際會議廳、創新育成中心及產品體驗空間,未來可能提供真人導覽或與AI互動的體驗,旨在促進產官學研的交流合作,培育青年AI人才,為新創團隊提供從資金到管理的全面輔導。

新竹縣政府透過設立單一服務窗口,在產業發展處長陳偉志等人的高效推動下,提供高效率的行政流程,大幅縮短了廠商的建廠時程,是此計畫能迅速推進的關鍵因素。

常見問題 (FAQ)

Q1: 新竹縣AI智慧園區的具體位置在哪裡?

A1: 園區位於新竹縣竹北市,莊敬北路與勝利八街的交叉口,地理位置優越,緊鄰竹科、生醫園區等多個重要產業聚落。

Q2: 園區內主要有哪些進駐廠商?

A2: 主要有四家指標性大廠,分別是網通大廠「智邦科技」、全球最大雲端伺服器供應商之一的「緯創資通」、精準醫療生技大廠「普生公司」,以及全球人機介面晶片領導廠商「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Q3: AI智慧園區預計能帶來哪些經濟效益?

A3: 待園區內廠商全面營運後,預計可創造約4,000個優質就業機會,並帶來超過新臺幣1,000億元的年產值,極大促進地方經濟繁榮。

Q4: 進駐廠商預計何時開始營運?

A4: 各廠商時程不同。智邦科技已於2024年11月率先開幕營運;緯創資通與普生公司預計在2025年第一季啟用;義隆電子則規劃於2027年正式營運。

總結

新竹縣AI智慧園區不僅是一次成功的土地開發與招商計畫,它更是新竹邁向下一世代智慧城市的核心驅動力。隨著智邦、緯創、普生、義隆等科技巨擘陸續點亮園區,這裡將不僅是硬體製造的重鎮,更是AI技術研發與應用的創新大腦。這個結合了智慧研發、產業羣聚與友善環境的產業新創基地,正引領新竹站上全球AI發展的浪頭,為臺灣的科技實力譜寫嶄新篇章。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