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價格都是假的?「試撮是什麼」一篇文帶你看穿主力操作手法!

盤前價格都是假的?「試撮是什麼」一篇文帶你看穿主力操作手法!

在台股市場中,每日開盤前與收盤前的特定時段,投資人總會看到股價出現劇烈跳動,時而漲停、時而跌停,這種現象被稱為「試撮」。對於許多股市新手而言,這段期間的價格波動令人既興奮又困惑,常誤以為是市場風向的明確信號,甚至在看到「試撮漲停」時,忍不住心動想要追高。然而,試撮價格的背後,可能隱藏著主力大戶精心佈局的陷阱。

本文將全面整合並深入解析試撮的定義、各時段的運作規則、主力的操作手法,以及主管機關為防堵漏洞所推出的新制,幫助您建立正確的觀念,提升交易決策的準確性,避免成為市場上被收割的「韭菜」。

一、什麼是股票試撮(試搓)?

那麼,什麼是試撮?又或者試搓是什麼?股票「試撮」,其官方名稱是模擬撮合。簡單來說,這是一個模擬的交易過程,系統會根據投資人在特定時間內掛出的所有買賣委託單,試算出一個可能的「成交價格」,並揭露模擬的成交張數以及最佳五檔的買賣掛單情況。

最關鍵的一點是:在試撮期間,任何委託單都不會真正成交

它的主要目的與價值有以下幾點:

  1. 預示市場氛圍:在正式開盤前,由於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後到當日開盤前,可能發生了影響市場的重大國際或國內事件。試撮機制提供了一個讓市場情緒(無論是樂觀還是悲觀)提前反映的平台,讓投資人能初步感受當天的多空力道。
  2. 價格發現功能:透過集合大量的買賣單,市場可以尋找一個較為公允的開盤價或收盤價參考點。
  3. 提供緩衝時間:讓投資人有時間根據試撮揭露的資訊,調整自己的掛單價格或數量,甚至取消委託。

二、台股的試撮時段與規則

台股的試撮主要分為三個時段,各有其不同的功能與規則。根據股感知識庫的說明,除了開盤前的試撮,盤中也有特殊情況。

試撮類型 開始時間 結束時間 特點與規則
盤前試撮 交易日 08:30 交易日 09:00 盤前試搓是最主要的試撮時段。投資人自 08:30 起即可掛單、修改或取消委託單。系統會持續模擬撮合並揭露價格。所有在此期間未取消的委託單,將在 09:00 開盤時,以「集合競價」的方式一次性撮合成交,產生當日的開盤價。
收盤前試撮 交易日 13:25 交易日 13:30 收盤前5分鐘,交易制度會從盤中的「逐筆撮合」改為「集合競價」。此時段同樣為模擬撮合,不會成交。所有委託單將在 13:30 統一撮合,產生當日的收盤價。
盤中緩漲/緩跌試撮 交易日 09:00 交易日 13:20 此為盤中特殊情況,當股價短時間內波動過劇時觸發,詳見後續章節說明。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試撮從 08:30 開始,但許多券商系統允許投資人在更早的時間(例如當日凌晨或前一天)就預掛委託單,這些預掛單會在 08:30 正式進入交易所系統參與試撮。

三、試撮漲停的誘惑:主力「假撮」手法大揭密

「試撮漲停可追嗎?」這是無數投資者心中的疑問,而標準答案是:絕對不要盲目追價。

由於開盤前的試撮「只揭露、不成交」的特性,使其成為有心人士(俗稱主力、大戶)操弄市場情緒、誤導散戶的絕佳工具,這種行為被稱為「假撮」。

常見的假撮手法

  1. 大量掛單再撤單:這是最經典的手法。主力在 08:30 至 08:59 之間,以漲停價掛入大量買單,或以跌停價掛入大量賣單,製造出極度強勢或弱勢的假象,吸引散戶跟風掛單。接著,在接近 09:00 開盤前的最後一刻,主力會將自己的大量委託單全數撤除,留下被誤導的散戶在高檔或低檔成交,自己則反向操作,輕鬆獲利。
  2. 金字塔型掛單:主力在最佳五檔的報價上動手腳。例如,在委買方掛出下方價格張數多、上方價格張數少的「正金字塔」型態,營造出下方支撐強勁的假象;或是在委賣方掛出上方價格張數多、下方張數少的「倒金字塔」型態,偽裝成上方壓力沉重。這些都是為了測試市場的追價意願或殺盤恐慌程度。
  3. 鎖定冷門股操作:對於平時成交量不大的冷門股,主力僅需用相對較少的資金就能在試撮時將其拉到漲停或打到跌停,吸引市場目光。若有散戶不察追入,很容易就被套牢在高點。

因此,試撮價的參考價值極低,它更像是一場心理戰的舞台,而非真實供需的體現,其變化也無法完全代表實際的股市走勢。

四、盤中警報:緩漲試撮與緩跌試撮

除了開盤與收盤,盤中也可能出現試撮,這來自於前證交所推動的「盤中瞬間價格穩定措施」(簡稱瞬間價穩)。

此機制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股價在盤中因突發消息或瞬間大單交易,而產生過於劇烈的價格波動,給予市場和投資人一個「冷靜期」。許多投資新手會問,那跌試撮是什麼意思?

名稱 觸發條件 執行方式
緩漲試撮 模擬成交價上漲超過參考價3.5%暫緩撮合 暫緩該檔股票的「逐筆撮合」2 分鐘,期間僅揭露模擬報價,不成交。投資人可新增、修改或取消限價ROD單。

2 分鐘後以「集合競價」撮合一次,再恢復逐筆交易。這種漲試撮緩降波動的機制,提供了冷靜思考的時間。

緩跌試撮 模擬成交價下跌超過參考價的 3.5% 同上。盤中出現試撮緩跌或撮緩跌試,皆代表價格波動劇烈。

參考價的計算方式

  • 09:00~09:05:以該股票的「開盤價」為參考價。
  • 09:05~13:20:以前 5 分鐘的「加權平均成交價」為參考價。若無成交價,則以最近一次的成交價為準。

當您在看盤軟體上看到某檔股票顯示「緩漲試撮」或「緩跌試撮」時,應理解為該股價格正經歷劇烈波動,委託交易已暫停,市場需要時間消化資訊。

五、主管機關的對策:暫緩開收盤新制

為了遏止「假撮」亂象,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在 2023 年推出了更嚴格的監管措施,主要有兩項:

暫緩開盤機制

  • 條件:在開盤前 1 分鐘(08:59~09:00),若個股的模擬撮合價格與前一次模擬價格相比,漲跌超過 3.5%;或者,其取消及修改的委託單數量,達到該時點前所有委託數量的 30% 以上(也就是分鐘撤單量過高)。
  • 措施:該股票將暫緩 2 分鐘開盤,延後至 09:02 才以集合競價方式開出。這 2 分鐘的緩衝期,讓投資人有時間應對主力突然的抽單行為。

暫緩收盤機制

  • 條件:在收盤前 1 分鐘(13:29~13:30),若個股的模擬撮合價格與前一次模擬價格相比,漲跌超過 3.5%。
  • 措施:該股票將暫緩 2 分鐘收盤,延後至 13:33 才撮合成交。

這些新制度的實施,無疑增加了主力操縱試撮的難度與風險,也提升了試撮價格在最後關頭的些許可靠性。

六、投資人應對策略

面對試撮的種種現象,投資人應建立以下正確的應對心態與策略:

建議操作 說明
保持冷靜,不盲從 將試撮價格視為「情緒指標」而非「成交信號」。看到漲停或跌停切勿衝動掛單。
讓子彈飛一會兒 不在試撮期間或開盤第一時間進行交易。建議至少等到開盤 5 至 15 分鐘後,觀察股價走勢是否穩定,價格與成交量是否匹配。
觀察真實成交量 成交量是檢驗價格真實性的最佳標準。如果試撮漲停,但開盤後價格迅速滑落且成交量無法放大,極有可能是主力誘多的騙局。
善用監管規則 了解「暫緩開盤」等新制。若您關注的股票觸發了此機制,應更加警惕其價格波動的真實性。

常見問題 (FAQ)

Q1:盤前試撮的委託單會成交嗎?

A1:不會。盤前試撮(08:30-09:00)是模擬撮合,所有掛單都不會成交。這些委託單會在 09:00 開盤時,以集合競價的方式一次性撮合成交。

Q2:看到試撮漲停,代表這支股票今天一定很強勢嗎?

A2:不一定。這很可能是主力利用大量假買單製造的假象,目的是誘騙散戶追高。在開盤前,這些漲停買單很可能被全數撤銷。投資人應以開盤後的實際走勢和成交量為準。

Q3:「緩漲試撮」跟「盤前試撮」有什麼不同?

A3:「盤前試撮」是每天開盤前固定發生的例行程序。而「緩漲試撮」是盤中(09:00-13:20)才會出現的特殊狀況,屬於「瞬間價格穩定措施」,當股價在短時間內飆漲超過 3.5% 時才會觸發,目的是為市場降溫。

Q4:如果我的股票遇到「緩漲/緩跌試撮」,我該怎麼辦?

A4:您無需驚慌。這代表股價波動劇烈,系統暫停交易 2 分鐘。在這 2 分鐘內,您雖然無法成交,但仍然可以掛出新的「限價ROD單」,或修改、取消您之前的委託單,給您一個重新決策的機會。

總結

試撮機制本身是中性的,旨在提高市場效率與透明度。然而,其規則特性也使其成為一個充滿虛實與博弈的場域。對於普通投資人而言,最重要的認知是:試撮價格不具備任何成交效力,其參考價值極低,且容易受到人為操縱。

與其試圖從虛假的試撮價格中猜測主力意圖,不如將精力專注於基本面研究,並在開盤後依據真實的價量關係來制定交易決策。保持耐心與紀律,理性看待市場的每一次波動,才能在股市的長期賽道中穩健前行。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