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市場中,許多投資人最期待的莫過於抓住大趨勢,無論是牛市的單邊上漲,或是熊市的急速下跌,只要方向判斷正確,都能帶來可觀的利潤。然而,市場更多時候處於一種方向不明、價格在特定區間內反覆震盪的「震盪行情」。在這種「漲不上去、也跌不下來」的膠著狀態下,傳統的單向持倉策略不僅難以獲利,更可能因反覆的假突破而造成虧損。
為此,一種專為震盪盤而生的量化交易策略——中性網格 (Neutral Grid)——應運而生。這種自動化交易策略的核心概念是不預測市場漲跌,而是專注於捕捉價格波動本身,透過自動化的機器人在設定的價格區間內,實現「下跌時買入、上漲時賣出」與「在價格上漲時做空、下跌時回補」的雙向套利。
本文將作為一份詳細的合約網格教學,深入剖析中性網格的運作原理,從區塊鏈底層的掛單邏輯到詳細的參數設定,並比較其與傳統做多/做空網格的差異,最後提供完整的風險管理指南與常見問題解答,幫助您徹底掌握這項在幣圈橫盤行情中也能創造穩定現金流的強大工具。
合約網格是什麼?
在深入了解中性網格之前,必須先理解其根本——合約網格 (Futures Grid)。合約網格是將傳統的「網格交易策略」與加密貨幣的「永續合約」相結合的自動化交易工具,與大家熟知的現貨網格有所不同。知名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如幣安、派網(Pionex派網)等都提供了這類工具。
- 網格交易:其核心精神是「高拋低吸」。在一個預設的價格範圍內,將資金分成數等份,價格每下跌一格就自動買入一份,每上漲一格就自動賣出一份,藉此賺取價格來回波動的差價。
- 永續合約:一種金融衍生品,讓交易者可以透過「槓桿」放大資金,並且能夠進行「做空」(預期價格下跌而獲利)的合約交易。
合約網格的精髓正是利用永續合約的特性,讓網格策略不再局限於只能做多,而是可以根據市場預期,發展出做多網格、做空網格、中性網格這三種核心策略。
中性網格的運作原理:不預設立場,專注波動
中性網格是合約網格中最特殊、也最能體現「中性」二字精神的策略。它適用於交易者判斷未來市場將在一個相對固定的箱型區間內震盪,沒有明顯上漲或下跌趨勢的情境。
其運作的核心邏輯與做多或做空網格有著根本性的區別:
1. 無初始倉位(No Initial Position)
這是中性網格最關鍵的特徵。當您啟動一個中性網格交易機器人時,它並不會立即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任何資產。它只是以開單當下的價格(基準價)為中心,佈下天羅地網,靜待價格的波動。
2. 雙向掛單佈局
以開單時的價格為分界線,該網格交易機器會自動執行以下掛單:
- 高於基準價:在基準價上方的每一個網格點,都掛上一筆「限價賣出(開空)」的訂單。
- 低於基準價:在基準價下方的每一個網格點,都掛上一筆「限價買入(開多)」的訂單。
3. 自動化的交易循環
一旦掛單完成,機器人便開始 24 小時不間斷地監控市場,執行以下交易循環:
- 當價格下跌時:若價格觸及下方某個買單價位,該買單成交(建立多單)。機器人會立即在該買單價位的上一格(即高一格的價位)掛上一筆對應的賣單。
- 當價格上漲時:若價格觸及上方某個賣單價位,該賣單成交(建立空單)。機器人會立即在該賣單價位的下一格(即低一格的價位)掛上一筆對應的回補買單。
透過這種方式,只要價格在您設定的區間內來回波動,機器人就會不斷地完成「低買高賣」和「高賣低買」的成對交易,將每一次的波動都轉化為已實現的網格利潤。
運作範例
假設比特幣(BTC)當前價格為 60,000,您判斷它將在 50,000 至 $70,000 的區間內震盪,於是開設了一個中性網格:
- 價格區間:50,000 – 70,000
- 網格數量:10 格(代表每格價差為 $2,000)
- 開單基準價:$60,000
機器人會執行以下操作:
1. 掛單:
- 在 62,000, 64,000, …, $70,000 掛上賣出(開空)單。
- 在 58,000, 56,000, …, $50,000 掛上買入(開多)單。
2. 交易:
- 若 BTC 跌至 58,000,機器人買入 BTC,並立刻在 60,000 掛上一筆賣單。
- 若 BTC 之後漲回 60,000,該賣單成交,您就賺取了這 2,000 的價差。
- 反之,若 BTC 從 60,000 漲至 62,000,機器人賣出(做空)BTC,並立刻在 $60,000 掛上一筆回補買單。
- 若 BTC 之後跌回 60,000,回補買單成交,您同樣賺取了這 2,000 的價差。
中性網格 vs. 做多/做空網格 策略比較
為了更清晰地理解中性網格的定位,以下表格將其與另外兩種合約網格做多或做空的策略進行了詳細比較:
特性項目 | 中性網格 (Neutral Grid) | 做多網格 (Long Grid) | 做空網格 (Short Grid) |
---|---|---|---|
市場預期 | 橫向盤整、區間震盪 | 震盪上漲 | 震盪下跌 |
初始倉位 | 無 | 建立部分多單 | 建立部分空單 |
運作方式 | 基準價之上開空,之下開多 | 價格下跌時分批買入,上漲時分批賣出(此為網格做多的經典操作) | 價格上漲時分批開空,下跌時分批平倉 |
獲利來源 | 純粹的價格波動套利(網格利潤) | 網格利潤 + 幣價上漲的浮動盈虧 | 網格利潤 + 幣價下跌的浮動盈虧 |
主要風險 | 價格突破區間,形成單邊大漲或單邊大跌 | 價格持續下跌,突破區間下限 | 價格持續上漲,突破區間上限 |
適用情境 | 市場方向不明,多空拉鋸的橫盤期 | 牛市中的回調或整理期,預期後市繼續上漲 | 熊市中的反彈或整理期,預期後市繼續下跌 |
合約網格參數設定 7 大重點
無論策略多麼強大,成功的關鍵仍在於精準的參數設定。以下是設定的合約網格(包含中性網格)時,投資者必須關注的七大重點:
1. 選擇適合的交易策略
在開單前,務必先判斷當前市場更可能屬於哪種行情(震盪上漲、震盪下跌、或純粹橫盤),再選擇對應的做多、做空或中性策略。中性網格雖然靈活,但在明顯的趨勢行情中並非最佳選擇。
2. 價格區間設定(價格上下限)
這是網格策略的靈魂。區間的寬窄直接影響策略的穩定性和獲利效率。
- 寬區間:持倉時間長,策略較安全,不容易跑出區間。但資金分散,套利頻率較低,資金利用率較差。
- 窄區間:套利機會多,資金利用率高。但風險也更高,價格一旦突破區間,策略就會失效並產生浮虧。
- 設定技巧:常見做法是觀察日線或週線圖,將重要的支撐位設為價格下限,壓力位設為價格上限。
3. 網格數量(網格密度)
區間內要切分成多少格。數量越多,網格越密,觸發交易的頻率越高。但需注意,每次交易都會產生交易手續費,過於密集的網格可能會讓利潤被手續費侵蝕。
經驗法則:建議將「每格利潤率(扣除手續費後)」控制在 0.5% ~ 1% 之間,這是一個在交易頻率和單次利潤之間較為均衡的範圍。
4. 槓桿設定
槓桿是雙面刃,能放大收益,也能加劇虧損。對於網格這種需要長時間持倉的策略,高槓桿會顯著增加爆倉風險。
新手建議:槓桿倍數不應超過 5 倍,個人習慣則多設定於 2-3 倍,以求穩健。
5. 保證金管理
投入的資金總額。許多交易所如派網合約交易平台,提供「預留保證金」的功能,可以將一部分資金作為備用,以應對浮虧,降低強平風險。您也可以自行在帳戶中保留額外資金,在需要時手動補充,保持資金調度的靈活性。
6. 強平價格監控
開單時,交易所會根據您的參數估算出一個「預估強平價」。務必確認這個價格遠離您的操作區間和市場現價。若強平價落在區間「內」,代表您的槓桿設定過高,極度危險。強平風險主要取決於槓桿倍率,而非價格區間的寬窄。
7. 靈活調整與風控(止損)
開單後並非一勞永逸。應定期檢視策略運行情況。若市場狀況發生根本性改變,可以隨時「補充保證金」、「調整價格區間」或手動「平倉」。最重要的是,務必設定止損價格,在價格突破區間一定幅度後自動終止策略,避免在極端單邊行情中造成巨大虧損。有些知名人士如腦哥也常強調風險控管的重要性。
中性網格的優勢與風險
優勢:
- 漲跌皆可獲利:只要在區間內波動,無論方向,都能創造收益,是應對盤整震盪行情的利器。
- 24小時自動交易:網格機器人全年無休,克服了人工盯盤的時間與精力限制,不錯過任何套利機會。
- 克服人性弱點:策略先行,紀律執行。避免了因市場波動而產生的追高殺低、恐懼貪婪等非理性操作。
風險:
- 單邊行情風險:這是中性網格最大的罩門。一旦市場選擇方向,走出強勁的單邊趨勢並突破價格區間:
- 突破上限:您會持有一系列虧損的空單,價格漲得越高,浮虧越大。
- 突破下限:您會持有一系列虧損的多單,價格跌得越深,浮虧越大。
- 強制平倉風險:上述的浮動虧損若持續擴大,會不斷消耗您的保證金。一旦保證金不足以維持倉位,將被系統強制平倉(爆倉),導致投入資金全部損失。這是所有槓桿合約交易都存在的風險。
- 資金費率成本:永續合約會定期(通常為8小時)結算資金費用。若您持有的倉位方向(多或空)需要支付資金費,長期下來會是一筆侵蝕利潤的隱性成本。
常見問題 (FAQ)
Q1: 我的網格利潤是正數,但總損益卻是負的,為什麼?
A: 這是網格交易中非常常見的現象。總損益 = 已實現網格利潤 + 未實現浮動盈虧。當市場價格偏離您的開倉均價時,您持有的倉位(多單或空單)會產生浮動虧損。如果這個浮虧的金額大於您已經實現的網格利潤,總損益就會顯示為負數。只要價格能回到區間內繼續震盪,浮虧就有機會被新的網格利潤所彌補。
Q2: 如果價格突破了我設定的區間,我該怎麼辦?
A: 一旦價格突破區間,網格交易機器將停止交易,您會被動地持有一方虧損的倉位。此時有兩種選擇:1) 如果您設定了止損,機器人會自動平倉並終止策略,這是最推薦的做法。2) 如果沒有設定止損,您需要手動決策:是立即平倉止損,還是等待價格可能回到區間內(風險極高)。
Q3: 我應該選擇哪種幣來開設中性網格?
A: 理想的標的是具有「高波動性」但同時又傾向於「區間震盪」的幣種。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這類高市值、高流動性的主流幣,其價格走勢相對成熟,較常出現可預期的支撐與壓力區,是新手的首選。應避免選擇流動性差、容易被操控的小幣種。
Q4: 我可以做多和做空網格「同時雙開」來取代中性網格嗎?
A: 理論上看似可行,但實務上是錯誤且效益低下的操作。在單邊行情中,一個策略的盈利會被另一個策略的虧損所抵銷,效果遠不如直接使用一個設計精良的中性網格。例如幣安的合約網格工具中,中性網格的掛單與資金管理機制就是專為雙向套利而優化的。
總結
中性網格交易並非一個穩賺不賠的聖杯,而是一種特性鮮明的量化工具。它巧妙地將市場中看似無序的「波動」轉化為可量化的「利潤」,尤其適合在方向不明的盤整行情中發揮價值。
它的成功,建立在使用者對市場狀態的正確判斷和周密的風險管理之上。選擇合適的交易標的、設定合理的價格區間與網格密度、使用審慎的低槓桿,並且永遠將設定止損放在第一位,是駕馭中性網格的不二法門。
對於初次嘗試的投資人,建議從主流幣種(如BTC、ETH)的小額資金開始,在信譽良好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上親身體驗其運作邏輯與市場節奏,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自己的策略,方能在多變的加密市場中,穩健地積累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