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97 年 10 月 1 日開辦以來,國民年金保險(以下簡稱「國保」)為尚未投保勞保、農保、公教保、軍保等其他社會保險的國人,提供了最基本的經濟安全保障。面對未來人口高齡化趨勢,國保制度將成為許多人的主要生活依靠。
然而,國民年金的繳費金額如何計算?65 歲以後每個月可以領多少?不繳會怎樣?本篇文章將結合最新調整數據(如 2024 年國民年金給付定額調整等),為您帶來一篇完整而詳細的介紹。
什麼是國民年金?
「國民年金」是於民國 97 年 10 月 1 日起開辦的社會保險制度,簡稱「國保」。
- 納保前提:需年滿 25 歲、未滿 65 歲,在國內設有戶籍,且沒有參加其他社會保險(如勞保、農保、公保、軍保)者。
- 保費負擔:政府至少補助 40%,個人最多自付 60%。
- 給付範圍:包含國保老年年金給付、身心障礙年金、遺屬年金這三大「月領」保障,以及生育給付與喪葬給付這兩項「一次性給付」。
透過國民年金,只要按時繳納保費,在遇到生育、重大殘障、死亡或年滿 65 歲時,都能依規定請領相應給付,以確保個人或遺屬的基本經濟生活能力。
國民年金為何重要?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預估在 2025 年(民國 114 年)長者人口佔比將超過 20%,成為「超高齡社會」。在這樣的人口結構下,許多人步入老年時,若沒有穩定的退休金來源,生活可能陷入經濟壓力。國民年金正是政府為沒有納入其他社會保險(包含沒有參加勞保、農保、漁保或軍保的國民)的國人所設計的「最後一道防線」。
- 主要功能:提供老年、身心障礙、遺屬、死亡與生育等基本保障。
- 保障群體:無業者、家庭主婦/夫、學生、替代役、待業中、臨時工作者等,凡未參加勞保、農保、公教保、軍保皆可能納保國保。
國民年金納保對象與強制性
- 年齡限制:25 歲(含)以上、65 歲(不含)以下。
- 戶籍: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
- 未參加其他保險:如已參與勞保、農保、公保或軍保,就不會再被納入國民年金保險。
- 自動納保:由主管機關透過戶役政與各保險系統比對,若符合資格會直接發送繳費通知單。
- 強制性:國民年金具有「柔性強制」性質,雖然沒有「必然罰鍰」的規定(若無配偶則無罰),但未繳保費會影響將來的保障與可領金額。
注意:如一開始不想繳、累積欠費也會導致未來給付受限,甚至超過 10 年的欠費就無法補繳、無法計入年資,因此值得審慎考量。
國民年金保費計算方式
保費構成
月投保金額
- 目前(2023 年,民國 112 年)由政府公告之國民年金月投保金額為 19,761 元。
- 若因物價指數累計成長率達法定標準,會進行調整。2024(民國 113 年)~2025(民國 114 年)暫時仍以 19,761 元為基礎(若政策有修正將另行公告)。
保險費率
- 民國 112 年費率為 10%,每兩年調整一次,上限 12%。
- 預估 2024(民國 113 年)或 2025(民國 114 年)後,金額保險費率將調升至 10.5%,最終目標 12%。
政府與個人負擔比率
- 一般身分:個人負擔 60%,政府補助 40%。
- 弱勢或身心障礙身分:視情況政府最高可全額補助。
- 中低收入戶:個人負擔可降至 30%。
- 低收入戶:完全不用自付,政府全額幫忙。
保費試算(以 2024~2025 年可能調整後為例)
假設:
- 月投保金額 = 19,761 元
- 保險費率 = 10.5%
- 一般被保險人自付比率 = 60%
計算步驟:
- 先計算「全額保險費」:
19,761 × 10.5% = 19,761 × 0.105 = 2,074.91 ≈ 2,075元
- 乘以 60%(個人自付):
2,075 × 60% = 2,075 × 0.6 = 1,245元
因此,一般身分者每月需繳約 1,245 元左右的國保保費。
若仍在 2023 年採用費率 10%,則每月約繳 1,186~1,187 元。
不同身分類別繳費表
身分類別 | 保費補助比率 | 自付保費比率 | 計算範例:以月投保金額 19,761 元、費率 10.5% 為例 |
---|---|---|---|
一般保險人 | 40% | 60% | 約 1,245 元∕月 |
中低收入戶 | 70% | 30% | 約 623 元∕月 |
低收入戶 | 100% | 0% | 0 元(政府全額負擔) |
身心障礙(極重度) | 100% | 0% | 0 元 |
身心障礙(中度) | 70% | 30% | 約 623 元∕月 |
身心障礙(輕度) | 55% | 45% | 約 934 元∕月 |
以上僅為示意數據,實際以勞保局最新公告為準。
國民年金 5 大保險給付類型
國保提供以下 5 大給付,只要在納保(有效繳費)期間發生符合請領條件的事故,就能申請相應保障。
生育給付
請領資格:女性被保險人在國保期間分娩或早產。
給付金額:
- 1 胎:一次給付 2 個月的月投保金額 → 19,761 × 2 = 39,522 元
- 雙胞胎:一次給付 4 個月 → 19,761 × 4 = 79,044 元
- 以此類推,每多一胞胎給付月數再增加。
喪葬給付
- 請領資格:被保險人在 65 歲前於加保期間死亡,可由支付殯葬費用者申領。
- 給付金額:一次給付 5 個月的月投保金額 → 19,761 × 5 = 98,805 元
身心障礙年金
請領資格:
- 被保險人在參加國保期間,因傷病或其他原因被鑑定為「重度以上身心障礙」且評估無工作能力。
- 或者先前於參加其他保險時曾領過殘廢或失能給付,後來在國保期間因同一傷病程度加重至重度以上。
給付金額:
每月給付金額 = 月投保金額 × 保險的年資(年) × 1.3%
若計算後不足 5,437 元(2024 年起新版的基本保障),且無欠繳情形、也無領取相應社會福利津貼,則可領到 5,437 元。
遺屬年金
請領資格:
- 國保有效期間內死亡。
- 已符合或正在領取老年年金 / 身心障礙年金者死亡。
- 年滿 65 歲仍未領取老年年金之前死亡。
給付金額:以「死亡時間點」與「同時符合領取的遺屬人數」而定。
計算公式:
遺屬年金基本金額 = 月投保金額 × 保險年資(年) × 1.3%
若不足 4,049 元(2024 年起的新基準),則按 4,049 元發給。
如果有 2 位或以上同順位遺屬,則可以在上述基準上多加 25%~50%。
老年年金
請領資格:
- 年滿 65 歲。
- 曾經參加國民年金保險。
- 不論現在是否還在保,只要曾保過、達保險年資即可請領。
給付金額:A、B 兩式擇優計算
A 式:
每月給付金額(A式) = (月投保金額×保險年資(年)×0.65%) + 加計金額
其中加計金額自 2024 年 1 月起為 4,049 元。
B 式:
每月給付金額(B式) = 月投保金額 × 保險年資(年)×1.3%
若無特殊限制(如有欠繳 10 年以上的保費、或已領其他福利津貼等),通常同一筆年資 A 式或 B 式哪個數字大就領哪一式。
2024∕2025 新調整:「老年年金」加計金額、基本保障
為因應物價指數通膨,自民國 101 年開始,國保部分給付每隔 4 年調整一次。自 2024 年 1 月起(民國 113 年),國保的下列 6 項金額將提高約 7.34%:
- 老年年金 A 式的加計金額:由 3,772 元 → 4,049 元
- 遺屬年金基本保障:由 3,772 元 → 4,049 元
- 老年基本保證年金(俗稱「老人年金」):由 3,772 元 → 4,049 元
- 原住民敬老津貼給付:由 3,772 元 → 4,049 元
- 身心障礙年金基本保障:由 5,065 元 → 5,437 元
- 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由 5,065 元 → 5,437 元
此舉主要是為了減緩弱勢族群在物價上漲下的壓力,透過調整固定給付,讓領取對象能維持最基礎的經濟保障。
國民年金不繳會怎樣?10 年補繳期限是什麼?
欠費影響保障
- 若有欠費未繳,所有國保給付(如生育給付、身心障礙年金、喪葬給付、遺屬年金等)都將暫停核付。
- 欠繳費用可於 10 年內補繳,但會加計利息(依郵局定存利率計算),如果一直拖延,利息越來越多。
欠費超過 10 年無法補繳
- 超過 10 年的欠費部分將「不計入保險年資」。
- 65 歲領老年年金時,若有任何 10 年以上欠繳記錄,則不能用 A 式 + 加計金額計算,只能用 B 式計算,導致月領金額減少。
- 最嚴重的情況是超過 10 年未繳,加上中間完全沒有繳納紀錄,可能喪失國保給付保障。
國民年金到底划不划算?回本時間試算
範例:25 歲開始投保,65 歲退休
假設條件:
- 每月保費約 1,000 ~ 1,200 多元(依費率、補助比例略有不同),持續繳納 40 年。
- 65 歲時保險年資滿 40 年。
- 月投保金額約 18,282 ~ 19,761 元,取目前較常見之公告數(部分數據以 18,282 元為範例)。
A 式計算:
(月投保金額 × 保險年資 × 0.65%) + 加計金額
若月投保金額為 18,282 元、加計金額 3,772 元(舊制)時,
(18,282 × 40 × 0.0065) + 3,772 = 4,753.32 + 3,772 = 8,525.32 ≈ 8,525元/月
B 式計算:
月投保金額 × 保險年資 × 1.3%
18,282 × 40 × 0.013 = 9,506.64 ≈ 9,506元/月
B 式較高,可月領 9,506 元(此數字是以舊費率與舊加計金額為例;實際會依最新數據而異,但原理相同)。
總繳保費:
假設平均每月繳約 1,000 元,40 年 × 12 月 = 480 期 → 約繳 48 萬元。如果每月領到 9,500 元左右,約 52 個月(4 年多)即可「回本」。其後就算活到 80 歲、90 歲,這筆老年年金仍可持續月月領至終身。
數字僅供參考,不同年度投保金額、費率、補助比例、A 式加計金額等都會影響最終結果。整體看來,活越久、領越多,且國民年金還附帶其他保障,因此多數情況下仍相當划算。
常見問題 Q&A
Q1:已經領過勞保老年給付,還能再領國民年金老年年金嗎?
原則:符合資格可同時領。
若在勞保老年年金一次請領時勞保年資未滿 15 年、或領取金額未達 50 萬元者,往後 65 歲達國民年金請領資格時,原則可以選擇 A 式;但若超過 15 年年資且超過 50 萬或已領勞保「月月領」老年年金,則國保只適用 B 式計算。
詳情可洽勞保局進一步諮詢,避免權益受損。
Q2:自由工作者沒有固定雇主,可以不要參加國民年金嗎?
不行,只要年滿 25 歲未滿 65 歲,在國內設籍,且沒有其他社會保險,就會被政府比對自動納保國保。
有些自由業者選擇加入職業工會投保勞保,也就不需再參加國保。如果尚未投保工會勞保,就須繳納國保。
Q3:家管、學生沒收入,繳不出保費怎麼辦?
可依家庭狀況向戶籍所在地公所、縣市政府申請保費補助。若符合中低收入戶或低收入戶身分,可減少自付比率甚至全額免繳。短暫經濟困難也可申請分期繳納,否則累積欠費會加計利息。
Q4:64 歲到 65 歲這段期間欠費,會影響什麼?
因為請領老年年金通常從滿 65 歲的當月起算,如最後一年有欠費未繳,就算不足 10 年的欠費,也可能導致前幾個月的老年年金只能用 B 式計算。建議避免欠費。
Q5:超過 65 歲才發現之前有國保年資沒請領,還能補請領嗎?
可以,但須注意請領權時效為 5 年。若逾期未提出申請,可能影響可追溯領取的期間,導致損失部分給付。
總結
國民年金雖然給付金額不算高,但它的優勢在於「政府至少補助 40% 保費」、「回本期短」、「兼具生育、身心障礙、死亡等多元保障」;對於無法參加其他社會保險的民眾,國民年金在經濟安全上堪稱「最後一張安全網」。
- 若經濟情況許可:建議不輕易欠繳,因為繳得越久、年資越多,到老年時領得越多。
- 若中途有經濟困頓:可考慮尋求政府補助或分期繳納,避免累積大筆欠費並導致將來年金計算受限。
- 配合勞保、勞退多元規劃:在職期間若能同時擁有勞保退休金、個人儲蓄或投資,搭配國保後,也可達成更好的退休生活保障。
掌握國民年金規則,就能在經濟上減少後顧之憂,為自己或家人築起基本生活的保護傘。希望本篇整理能幫助您更全面了解國民年金,並在未來進行更妥善的退休與人生規劃。
資料來源
- 「國民年金」是什麼?- 國民年金監理會
- 國民年金是什麼?不繳會怎樣?國民年金給付類型、請領資格、月領試算總整理-商周頭條|商周
- 國民年金懶人包》國民年金是什麼?可以領多少?5種給付一次看 – Smart自學網|財經好讀 – 輕理財 – 輕鬆退休去(國民年金,理財好聲音,張惠芳,國民年金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