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式車體險一定要保嗎?保障範圍、投保對象、保費試算與常見問題

在臺灣,一旦開車上路,就無可避免會面臨許多交通風險。除了強制險(保障對方的人身傷害)外,若想「保障自己愛車的損失」,就必須保車體損失保險。然而,市面上車體險有甲式、乙式、丙式之分,其中「丙式車體險」(又稱「丙式車體損失險」或俗稱「車碰車險」)因保費較便宜並且保障常見的「車對車碰撞」類型事故,在預算有限或駕駛技術純熟的車主之間十分受到青睞。

本篇文章將從丙式車體險的保障範圍、適合投保族群、與甲乙式的差異、加保項目、保費試算、常見理賠流程與注意事項,一次完整介紹,讓每位對丙式車體險有興趣的車主都能精準評估是否該投保車體險。

一、丙式車體險是什麼?——最基本的「車對車碰撞」保障

汽車車體險依照「承保範圍」可分為甲、乙、丙式三種。其中丙式車體險內容最為精簡,僅包含「車對車碰撞」所造成的己方車輛損失。若意外發生時,只要事故符合「車碰車」定義、能確認對造車輛,汽車保險公司就會對被保險人(車主)的汽車修繕費用進行理賠。若對方逃逸但經警憲機關或保險公司查證屬實,也可納入丙式理賠範圍。

以下幾種情況則不屬於丙式車體險保障範圍:

  • 自撞事故:例如果撞到路樹、分隔島、停車柱、花盆等「非車輛物體」,或發生傾覆(翻車)。
  • 不明原因破損:若車身停放路邊被不明人士刮傷、或颱風天被掉落物砸到卻無法認定肇責車輛,則不在基本的丙式保障範圍內。
  • 天災:颱風、地震、海嘯、冰雹、洪水或等災害所造成的車體損毀(未加保天災附加條款者)。
  • 第三者非善意行為:如故意破壞、砸車等。

簡言之,丙式車體險「只保車子跟車子之間相撞的損失」,在承保內容上雖較陽春,但因保費相對便宜,深受車輛殘值不高或經驗老道的車主青睞。

二、丙式車體險 VS. 甲式、乙式車體險:保障差異一次看

下表比對了三種常見車體險的差別:

承保項目 甲式車體險 乙式車體險 丙式車體險
車對車碰撞
車對物碰撞(自撞)、傾覆
火災、爆炸、閃電、墜落物
第三人非善意行為、不明原因
  • 甲式車體險:除了特定「不保事項」外,基本上各種造成車體損失的事故都涵蓋在內;也是保費最高、保障最全面的方案。
  • 乙式車體險:保障範圍僅排除第三者惡意破壞、不明原因、特殊天災等,對車對車碰撞、自撞、火災、爆炸等常見事故都能理賠,因此被視為CP值最高。
  • 丙式車體險:只保車對車碰撞,因此對於常年在都會區行駛,擔心車禍擦撞,但駕駛技術成熟或不介意「自撞風險」的車主,是非常經濟實惠的選擇。

注:一些人也會將甲式或乙式稱為全險,但實際上仍須注意各式不保事項與保單條款。

三、誰適合投保丙式車體險?四大族群最適合

由於丙式車體險的保障範圍較小,若對自己駕駛技術有相當自信,或車輛價值不高,就能考慮用較低的保費換取最常見車禍情境的保障。以下四類族群尤為適合:

1. 車齡超過5年的中古車主

車價殘值有限,投保甲式或乙式時,因折舊導致實際可獲賠金額相對有限,不如選擇保費較便宜的丙式車體險,至少確保車對車碰撞有理賠。若愛車是國產車且車價相對不高,也能更加凸顯丙式的高CP值。

2. 預算有限、想要基本保障的車主

相較於甲式、乙式,丙式保費確實更省。如果你的經濟預算考量下,只能擇一保險,丙式車體險將是相對划算的入門選擇。

3. 駕駛經驗豐富、不易自撞的老手

新手容易因對路寬、車距不熟練而發生自撞事故,較適合乙式。但若你已是資深駕駛,對交通路況熟悉,投保丙式就能在常見的車禍碰撞中獲得協助。

4. 行駛距離不長、路況單純的車主

例如只在小區買菜、接送孩子或周末短途出遊,路況單純、時速不高、車流量不大,較少機會發生嚴重事故,丙式能滿足最基本的碰撞需求。

四、丙式車體險內容詳解:理賠範圍、投保要點與加保項目

1. 丙式車體險理賠範圍

  • 車對車碰撞:不論自己有無肇事責任,只要對方車輛能確認(車牌、肇事人等),則己方維修費用就能申請理賠。
  • 肇逃事故:若對方雖然肇事逃逸,但經警察或保險公司查證屬實,證明是「車碰車」事故,保險公司仍會照條款賠償。但若無法確認對造車輛,則不予理賠。

2. 丙式車體險投保要點

  • 不理賠「非車物碰撞」:自撞分隔島或路樹、倒車撞到花盆都不在範圍內。
  • 需留存事故證據:一旦發生車禍,要報警並拍照保留現場證據,方便後續釐清事故事實。
  • 出險後賠款紀錄:丙式車體險同樣有賠款紀錄係數;若是自己肇事責任,隔年保費可能調漲。若撞擊事故責任全在對方,就不影響投保人日後保費。

3. 可加保項目

雖然丙式車體險的本體僅保障車對車事故,但有些保險公司會提供可搭配的「附加條款」,讓車主自行加購,以彌補丙式主險不足的部分:

1. 車體許可使用免追償條款

讓被保險人可放心借車給「非同住親屬」開,若發生出險,保險公司賠付後也不會向該駕駛人追償。

2. 颱風、地震、海嘯、冰雹、洪水或因雨積水附加條款

如果擔心天災造成愛車泡水或損毀,投保此條款才會保障。例如居住在易淹水路段或戶外停車場,可適度加保。

3. 車體全損理賠免折舊條款

當車輛受損非常嚴重(修復費超過一定比例,約 3/4 車價),理賠時可避免再扣折舊,能取得較高的賠償金。但此種條款較常見於新車或高價車保乙式或甲式。丙式若有提供,也可酌情考慮。

4. 約定駕駛人條款

若確定車子只會由特定幾人駕駛,就能加保「約定駕駛人」,常見是「限 2 名」,藉此降低保費。

五、丙式車體險保費怎麼計算?影響因素與省保費技巧

1. 保費計算邏輯

車體險(含丙式)保費通常會受以下因素影響:

  • 車輛品牌、廠牌、出廠年份、現金價值:車價越高、車齡越新,維修費用越貴,保費也較高。
  • 被保險人年齡、性別:30~60 歲的駕駛出險率相對低,女性嚴重肇事率較男性低,因此保費也較優惠。
  • 賠款紀錄係數:若過去 1~3 年來無肇事記錄,保費有優待;若曾肇事出險次數多,保費將提高。

2. 省保費小技巧

  • 連續投保、維持良好紀錄:若連續多年投保且無出險紀錄,可維持較低的賠款紀錄係數。
  • 約定駕駛人:只列名 2 人或固定家人開車,可再省下一筆保費。
  • 選擇「限額丙式」:又稱「丁式車體險」或「限額車碰車」,可主動與保險公司協定理賠上限(如 5 萬、10 萬、20 萬),保費更低,但賠付金額也封頂。

注:在部分甲式、乙式、丙式車體險中,可能會有自負額之選擇:選擇自負額越高,保費越低,但自己需承擔部分維修費。

六、丙式車體險的理賠流程示意:出險該怎麼做?

一旦發生車禍事故(車碰車),以下步驟能協助你快速申請理賠、保障自身權益:

1. 確保安全並報警

開啟雙黃警示燈,在車後方適當距離放置警示三角牌,若有人受傷立刻撥打 119,再通知 110 報警。

2. 拍照保留證據、記錄對方資訊

拍攝車禍現場、車輛受損部位、路況及對方車牌。若有行車記錄器影像要妥善保存。

3. 通知保險公司

立即致電保險公司客服,告知事故地點、時間、簡要情況。保險公司通常會派理賠專員協助後續。

4. 車輛估價與維修

送修至保險公司認可或合作之維修廠,由廠方開立維修估價單後,再和保險公司確認金額。

5. 文件繳交與理賠

五日內填寫、繳交事故現場處理證明文件(警方或調解單)、行照與駕照影本、修車費用發票等給保險公司。審核無誤後便可獲得理賠。

七、常見問題 Q&A

Q1:丙式車體險「只保自己」嗎?若我撞到對方怎麼辦?

丙式車體險理賠的是「自己車輛」的維修費用;要賠付對方車輛或第三方財損,則需依「第三人責任險-財物損失」及其他責任險來處理。因此若想更完整保障,不僅要投保強制險,也建議至少加保第三人責任險與車體險。

Q2:發生車禍,對方沒錢賠該怎麼辦?是否能啟動丙式車體險?

只要是車碰車事故,符合保單承保範圍,就可以啟動丙式車體險。在己方車輛維修完成後,保險公司會先行賠付給被保險人,再「代位求償」向對方索取修車費用,被保險人不用煩惱追討問題。

Q3:丙式車體險出險後,我下一年保費一定會增加嗎?

要看「肇事責任」歸屬。若此事故由對方全責(被追撞),縱使你出險修車,也不會影響你的隔年保費;但若有肇事責任,則會增加「賠款紀錄點數」,可能造成次年保費調漲 10%~40% 不等。具體幅度以各保險公司的公式計算為準。

Q4:我的車停在路邊被不明人士刮傷,是否能申請丙式車體險理賠?

不行。丙式車體險理賠的要件是「車碰車」,必須能確認對方車輛。停車遭到不明人士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損害,若買的是丙式,就無法獲得理賠。若特別在意這類不明破損或肇逃,也許甲式更適合。

Q5:丙式車體險可以加保天災險嗎?

可以。現行丙式車險大多支援附加保「颱風、地震、洪水」等條款,保障因雨水、地震而造成的車體損毀。但要特別注意,通常遇到颱風發布警報後就無法臨時投保。

Q6:如果車齡已十年以上,還需要丙式車體險嗎?

可視車主對自家愛車的維修需求及預算而定。若車殘值相當低,發生車禍時乾脆不修或自行吸收,則可考慮不保。但若還是需要一個基本保障,以避免一場碰撞就花數萬元維修費,丙式車體險仍是經濟考量下的合理選擇。

總結

在保車體險前,車主必須先明白自己的實際需求與預算考量。丙式車體險以低保費提供最常見「車對車碰撞」的修車費用理賠,同時也享有保險公司代位求償的便利,不用擔心遇到「對方拒賠或沒錢賠」的問題;但它無法保障自撞、天災、不明刮傷,因此並不適合所有人。若你擔心自撞或其他風吹草動對車體造成的損傷,則須考慮乙式或甲式車體險;若只想簡單保「車碰車」,丙式是最實惠的選擇。

最後強調,開車上路前,必備的強制險只能保障對方的人身傷害,想賠付「對方財損」與「自己車輛修理費」,還需透過其他任意險來補足,例如同時投保「竊盜險」、「丙式車體險」、「第三人責任險」等附約來提升保障層次。不論選擇哪一種車體險,最重要的還是養成安全駕駛與風險意識,減少事故發生,才是真正省錢、避免重大損失的根本之道。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