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H不只是在家工作?一篇文搞懂 WFH、WAH、WFA 的天壤之別!

WFH不只是在家工作?一篇文搞懂 WFH、WAH、WFA 的天壤之別!

自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以來,「WFH」這個縮寫迅速成為我們工作與生活中的常用詞彙,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工作環境。當公司宣布接下來一個月實施 WFH 時,許多人直覺地理解為「在家工作」或居家辦公。

然而,當我們思考這到底是側重於 home還是work 時,會發現「在家工作」這個概念在英文中卻有 Work from Home 和 Work at Home 兩種看似相同、實則隱含不同訊息的說法。

本文將深入探討 WFH 的真正意思,解析其與 Work at Home 的細微差別,並延伸介紹混合工作、遠距工作等現代辦公模式,幫助您更精確地理解當代工作型態的演變。

WFH 的核心定義:Work From Home

常見的英文縮寫 WFH,其全稱為 work from home wfh。這個詞的核心在於介係詞 “from”,帶有「從…而來」的意涵。

Work from Home 隱含的意思是,該工作者受雇於某家公司多數時候都是在辦公室工作只是當下的辦公地點正好在家中。這類工作者隸屬於某間公司,其工作模式本質上是將辦公室的職責轉移到家中進行,也就是說,他們在辦公室工作只是暫時換了地點,這種工作只是當下的一種應變措施。換言之,只是當下的辦公地點在家裡,但主要工作地點在公司。

WFH (Work from Home) 的情境與例句:

情境: 因應公共衛生事件,公司要求全體員工在家辦公以減少接觸。

例句:The severe epidemic has forced many companies to embrace WFH solutions. (嚴峻的疫情迫使許多公司採取「在家工作」的解決方案。)

情境: 員工因故(如輕微事故或家庭需要)向公司申請短期在家辦公。

例句:Sarah had a car accident last week, so she got permission to work from home for the time being. (Sarah 上周出車禍,所以獲准現階段在家辦公。)

Work at Home:主要工作地點就在家

與 WFH 相對的,是 Work at Home (WAH)。這裡的介係詞是 “at”,表示一個固定的「地點」。

Work at Home 的 home隱含的意思是,工作者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工作地點本身就在家中。這類工作型態通常不與特定公司辦公室綁定,其工作地點在家中,且工作性質本身就適合在家中完成。這涵蓋了許多職業,例如:

  • 自由工作者 (Freelancer),如接案的平面設計師、作家。
  • 新創公司老闆 (Start-up company owner),初期可能以住家為基地。
  • 內容創作者,如部落客 (Blogger)、Youtuber。
  • 獨立投資者 (Investor)。

WAH (Work at Home) 的情境與例句:

情境: 描述一位以接案維生的設計師的工作狀態。

例句:Janice works at home as a blogger and graphic designer. (Janice 在家工作,她是一位部落客兼平面設計師。)

情境: 鼓勵有創業夢想的人,可以從家中開始事業。

例句:If working at home is your dream, why don’t you start your own business? (如果在家工作是你的夢想,為什麼不自己創業呢?)

情境: 描述自由工作者的好處。

例句:One great thing about being a freelancer is that you don’t have to squeeze into buses every morning; you could simply work at home. (1當自由工作者的一個好處是你不需要每天早上擠公車;待在家裡工作就可以了。)

在家工作模式比較:WFH vs. WAH vs. WFA

為了更清晰地理解不同工作模式的區別,我們可以將範圍擴大至「Work from Anywhere (WFA)」,也就是所謂的「隨處辦公」。

工作模式 英文全稱 核心概念 主要對象
WFH Work from Home 暫時性地從家中執行公司業務,主要辦公地點仍是公司。 受雇於特定公司的員工。
WAH Work at Home 主要工作地點就在家中,工作性質本身與辦公室無關。 自由工作者、創業者、內容創作者等。
WFA Work from Anywhere 地點不受限,可以在任何地方(咖啡廳、圖書館、海外)完成工作,強調工作彈性與成果導向。 遠端優先的公司員工、數位遊牧民族 (Digital Nomad)。

從 WFH 到更廣泛的遠端工作模式

WFH 的普及,也催生了企業對於更靈活工作模式的探討,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

遠端工作 (Remote Working / Telecommuting):

這是一個廣義詞,泛指所有不在傳統辦公室內完成的工作。它涵蓋了 WFH、WAH,甚至是在咖啡廳、共享空間工作的模式。遠端工作的核心是利用通訊科技(網路、電話、電子郵件)來打破地理限制。

混合工作 (Hybrid Working):

混合工作模式結合了遠端工作與辦公室工作。員工可以選擇一週中的幾天在家或遠端辦公,另外幾天則回到公司與團隊協作。這種模式試圖在員工的自主性與團隊的凝聚力之間取得平衡,是後疫情時代許多企業採用的主流模式。

彈性工作 (Flexible Working):

彈性工作的範疇比混合工作更廣,它不僅僅指工作地點的彈性,更包含了時間上的彈性。例如「壓縮工作時間」(一天工作十小時,一週工作四天)或「彈性工時」(在規定核心時段外,自由安排上下班時間)都屬於彈性工作的範疇。

常見問題 (FAQ)

Q1: 公司宣布「WFH」,代表我可以不用打卡、自由安排工作時間嗎?

A1: 不一定。WFH 的核心是「工作地點的轉移」,而非工作職責或時數的改變。大多數公司實施 WFH 時,仍然會要求員工在固定的工時內保持上線、回報進度,並透過軟體進行打卡或簽到。具體規定需依各公司政策而定。

Q2: WFH 和「遠端工作 (Remote Working)」有什麼不同?

A2: 「遠端工作」是一個廣泛的總稱,包含了所有不在傳統辦公室內的工作模式。WFH 是「遠端工作」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但遠端工作也可以是在咖啡廳、共享辦公室或任何其他地點進行。

Q3: 自由接案者應該說自己是 WFH 還是 Work at Home?

A3: 對於主要工作地點就在家中的自由接案者、創業者或部落客,使用 Work at Home 會是更精確的描述,因為這反映了其工作型態的本質,而非一種臨時性的安排。

總結

總體而言,WFH (Work From Home) 明確指的是隸屬於某公司的員工,因應特殊情況或公司政策而暫時將工作地點移至家中的一種「遠端辦公」形式。它與以住家為主要工作基地的 Work at Home 在本質上有所不同。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工作觀念的演變,單純的 WFH 已經逐漸發展為更多元的混合式(Hybrid)與彈性(Flexible)工作型態。了解這些術語之間的細微差異,不僅能幫助我們更精準地溝通,也能讓我們更深入地思考未來工作的可能性與樣貌。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