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撰寫一封求職的電子郵件、草擬一份社團活動的企劃書,或是向學校單位提交一份申請表,都離不開各類應用文的範疇。應用文,又稱為「實用文」,是為了因應特定目的、針對特定對象所撰寫的實用性文字。它不像文學創作那樣天馬行空,而是講求格式、注重禮節,並以清晰傳達訊息、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目標。
本書旨在深入探討應用文的定義、核心特質、多元種類及共通的寫作原則,並特別針對最常見的書信進行深度解析,期能為讀者提供一份完整且實用的參考指南。
應用文的核心特質
應用文之所以自成一格,與小說、散文等純文學作品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主要在於其鮮明的四大特質:
1. 明確的實用目的 (內容)
應用文的內容取材於真實生活,為處理特定事務而生,因此具有高度的針對性、目的性與現實性。無論是簽訂一份租賃契約,或是發出一紙會議通知,其內容都必須圍繞核心事件,言之有物,而不像其他文體能憑空想像、自由發揮。
2. 特定的適用對象 (對象)
每一篇應用文都有其預設的讀者或收信人,可能是特定的個人、機關或團體。這也決定了應用文具有時效性,若非其人、其時、其地,該文件便失去意義。例如,一份給予特定公司的存證信函,對於無關的第三方就毫無約束力。
3. 嚴謹的既定格式 (格式)
為了確保溝通的效率與準確性,許多應用文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已發展出約定俗成的固定格式。從書信的稱謂、敬語,到公文的「主旨」、「說明」各段,都必須遵循規範與現行格式,方能通行無礙,不容隨意創新。
4. 精準的專門術語 (術語)
應用文在不同場合下,會使用特定的專用術語,以求精準、得體。這些術語的選用,需根據事件、對象、時間、空間等因素謹慎考量,稍有不慎便可能貽笑大方。例如,書信中的提稱語、柬帖中的賀詞等,都有其規範。
應用文的多元種類
應用文的種類繁多,幾乎涵蓋了現代社會人際交往與公私事務的各個層面。根據其性質與用途,無論是社交文書或公私文書,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大類別:
社交與人際類:用於維繫人際關係、表達情意與進行社交禮儀。
-
書信:聯絡情誼、敘事達意的重要工具。
-
便條:書信的簡化形式,用於親近的親友間非正式的留言。
-
名片:現代社交的身份識別與聯絡工具,也可作簡單留言之用,上面通常印有姓名、職稱等。
-
柬帖:婚喪喜慶、宴會邀約等正式場合使用的邀請函。
-
慶賀文/祭弔文:在喜慶或喪葬場合,用以祝賀或哀悼的文字。
-
對聯/題辭:具有對偶形式或祝賀、紀念意義的詞句。
-
電報:用於快速傳遞訊息的簡短文書。
職場與公務類:應用於工作、商業及官方場合的文書。
-
公文:機關團體間處理公務的正式文書。
-
會議文書:包含開會通知、議程、會議紀錄、委託書、提案等相關文件。
-
報告/企畫書:對特定議題進行分析、說明或提出具體方案的文書。
-
履歷/自傳:求職時介紹個人學經歷與能力的必要文件。
-
簡報/演講辭:用於口頭報告或公開演說的文稿。
法律與證明類:具有法律效力或證明功能的文書。
-
契約:規範雙方權利義務的法律文件。
-
規章:組織或團體內部訂定的辦事準則與規範。
-
存證信函:透過郵局證明發信時間與內容,用以主張權益的文書。
-
書狀:向司法機關提出陳述或請求的法律文書。
-
申請書:向機關或上級提出請求時所用的文書。
-
單據:收付款項或物品交割的憑證。
資訊與傳播類:向公眾傳達訊息或進行宣傳的文字。
-
啟事/廣告:向不特定大眾公開聲明或推銷商品、服務的文字。
-
新聞稿:提供給媒體,用以發布消息的稿件。
-
說明書:介紹產品功能或使用方法的文字。
-
標語:用簡潔有力的語句表達特定訴求或理念。
應用文的寫作總則
要寫作應用文並寫好一篇得體適用的文章,除了掌握各類文體的特定格式外,還應遵循以下幾項共通的重要原則。許多應用文入門書籍,如知名教授 黃俊郎 老師所著的暢銷版本,書中除了提供參考範例,也附有各類習題與習作,對學習者助益匪淺。
-
順應時代潮流:寫作內容應符合當代價值觀,避免使用封建、迷信或不合時宜的陳舊觀念。例如,根據最新的《文書處理手冊》,公文格式已由傳統的直式書寫改為橫行格式,以利數位化處理並與國際接軌。
-
具備相關知識:撰寫特定應用文,需具備相關領域的知識。例如,草擬契約需要法律知識,撰寫公文則需瞭解行政流程,知識的貧乏將難以寫出得體的文章。
-
認清對象關係:必須清楚發文者與收文者之間的關係(如上下屬、平輩、長晚輩),並使用恰當的語氣與敬稱,做到不卑不亢、不驕不諂。
-
內容切合實際:應用文是為「事」而作,內容必須具體、明確,切中要點,不可空洞浮泛。古人譏評「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正是諷刺文章言不及義、不切實際的弊病。
-
遵循通用格式:嚴格遵守既定的格式規範,不宜自我創新,以免造成對方理解困難,影響溝通效率。
-
文字淺顯精確:以「表情達意」為最高原則,文字應力求簡潔、淺白、明確,避免使用艱澀的詞彙或冷僻的典故,確保一般民眾都能完全理解。
書信寫作深度解析
儘管有現代科技產品的便利,但書信因其能暢所欲言且具有紀念價值,仍是應用最廣的文體之一。其術語與禮節最為細膩,以下針對其關鍵部分進行說明。
一、 書信術語與格式
術語類別 |
說明 |
範例 |
---|---|---|
提稱語 |
用於稱謂之後,表示請對方展信閱讀之意。雖現代書信多以冒號「:」代替,但在正式場合使用仍顯莊重有禮。 |
對祖父母、父母:膝下、膝前 |
結尾敬語 |
信件正文結束後,向對方問候安好的祝福語。 |
對長輩:叩請 金安、恭請 崇安、敬請 教安 |
末啟詞 |
用於署名之後,表示發信人的身分。 |
對祖父母、父母:叩上、叩稟 |
二、 書信寫作特殊禮節
-
抬頭:為表示尊敬,在書信中提及對方或其尊長時,會使用「平抬」(換行頂格書寫)或「挪抬」(在詞前空一格)的方式。原則是「抬人亦抬己親」、「人重於物」。例如:「昨日拜讀 OO吾師 寄來之大作」,其中「OO吾師」前空一格即為挪抬。
-
信封書寫:傳統上,信封的書寫行數有「三兇四吉五平安」的說法,意指三行用於報喪,應避免。為求吉利,可將收、寄件人地址各寫成兩行,湊成五行。此外,書寫收件人地址時,若分兩行,可將後一行寫得比前一行高,取其「步步高昇」的祝福之意。
-
「啟」與「收」之別:「啟」是「開啟」之意,專門用於有封緘的信件;「收」則是「收受」,適用於所有郵件(包括信件、明信片、包裹)。因此,在正式信函上使用「啟」字更為精確妥切。
常見問題
問1:在 E-mail 和即時通訊軟體普及的今天,學習傳統書信格式還有必要嗎?
答:絕對有其必要。首先,許多正式的電子郵件(如求職信、商務信函、感謝信)在結構與敬語上仍沿用傳統書信的原則。瞭解這些格式能讓您的溝通顯得更為專業與尊重。其次,學習其背後的禮節精神,有助於在任何溝通媒介上都保持得體的應對。
問2:應用文的格式會隨時間改變嗎?
答:會的。最顯著的例子便是台灣的公文已全面從直式書寫改為橫行格式,以適應數位化與國際化的趨勢。雖然格式會與時俱進,但其核心的寫作原則,如對象明確、內容切實、文字簡潔等,是亙古不變的。因此,學習時應掌握原則,並隨時留意最新的格式規範。
問3:如果不確定該用哪種敬語或稱謂,該怎麼辦?
答:當您不確定時,一個安全的原則是「寧可過於恭敬,也不要失禮」。尤其在寫給長輩、上司或不熟悉的對象時,選擇較為正式、尊敬的用語是比較穩妥的做法。例如,對平輩使用「敬啟」絕不會出錯,但對長輩使用過於隨便的「手啟」則可能失禮。本指南中的表格是很好的參考起點。
問4:在所有應用文寫作原則中,哪一項最重要?
答:雖然所有原則都很重要,但「切合實際」與「認清對象」可以說是基石。因為應用文的根本目的,就是為瞭解決一件「實際」的事,並與「特定對象」溝通。如果內容脫離現實,或語氣不符合對象的身分,那麼即便格式再完美,這份文書也無法達成其應有的功能。
總結
應用文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與實用技能。它不僅是文字的應用,更是禮儀、邏輯與專業素養的綜合體現。精通應用文寫作,不僅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對自如,更能在學業與職場上,建立專業、可靠的形象。
希望本篇指南能如同一本詳盡的入門書籍,幫助讀者掌握其核心撰寫要點。若能搭配相關習作,如存證信函習題、廣告習題、標語習題等範例習題勤加練習,必能更上一層樓。許多出版人如三民書局的劉振強先生,便致力於出版優質的應用文工具書,為知識的普及貢獻良多。最終,讓每一次的文字溝通都精準、得體且高效,正是學習應用文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