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31冰淇淋」,浮現在許多人腦海中的不僅是五彩繽紛的冰淇淋球,更是一段段與親友共享的甜蜜時光。這個源自美國加州的跨國品牌,以其「一個月31天,每天都能品嚐不同口味」的獨特理念,成功擄獲了全球消費者的心。Baskin-Robbins (BR) 的故事不僅僅是商業的成功,更是一部關於創新、夢想與在地化經營的精彩篇章。
本文將深入探討31冰淇淋的品牌歷史、核心價值、在台灣市場的跌宕起伏,以及其經典與創新的多元風味,帶您全面瞭解這個為世界帶來無數快樂的冰淇淋王國。
品牌源起:兩位創辦人的冰淇淋夢
31冰淇淋的傳奇始於1945年,由兩位對冰淇淋充滿熱情的姻親兄弟——艾文·羅彬斯 (Irvine “Irv” Robbins) 與伯頓·巴斯金 (Burton “Burt” Baskin) 共同開創。
Irv Robbins的父親經營一家乳製品公司,他自青少年時期便在店裡打工,但他厭倦了香草、巧克力等傳統口味,開始大膽地將水果、糖果等材料混入冰淇淋,創造出新奇的風味。二戰結束後,他用一筆6,000美元的保險金,在加州格倫代爾開設了第一家「雪鳥冰淇淋店 (Snowbird Ice Cream)」,當時店內已有21種特殊口味。
另一方面,Burt Baskin娶了Irv的姊妹,成為他的妹夫。在Irv的鼓勵下,認為「賣冰淇淋比賣領帶有趣多了」的Burt,也於洛杉磯鄰近的帕沙第納開設了一家「伯頓冰淇淋店 (Burton’s Ice Cream)」。
1948年,兩人決定合夥,透過擲硬幣的方式決定品牌名稱的順序,最終Burt獲勝,「Baskin-Robbins」這家冰淇淋專賣店就此誕生。隨著分店迅速擴張,他們發現管理工作佔據了所有時間,無法專注於他們最熱愛的口味研發。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開創性地將分店的經營權賣給優秀的店經理,由總部統一提供冰淇淋,這不僅是加盟連鎖冰淇淋產業的濫觴,也讓他們能重新專注於創造更多令人驚喜的口味。如今,Baskin-Robbins隸屬於美國餐飲集團Dunkin’ Brands,持續在全球擴張。
「31」的魔法:一個月的甜蜜承諾
品牌的轉捩點發生在1953年。當時,Baskin-Robbins聘請了專業的廣告公司「Carson-Roberts」(奧美廣告前身)進行品牌塑造。廣告公司提出了「31種口味」這個天才概念,象徵著一個月31天,顧客每天都能享受到不同的味覺探險。這個概念完美契合了創辦人熱愛創新的精神,「31」這個數字從此被正式加入品牌名稱與Logo中。
伴隨「31」概念而生的,是另外兩大品牌標誌:
- 粉紅色小湯匙:為了讓顧客在購買前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愛的口味,31冰淇淋大方提供免費試喫服務。這支小巧的粉紅色湯匙,不僅是試喫的工具,更成為品牌親切、好客精神的象徵。
- 與時俱進的限定口味:31冰淇淋極其擅長事件行銷。從1964年為披頭四樂團設計的「披頭瘋 (Beatle Nut)」,到1969年慶祝阿波羅登月成功的「月球起司蛋糕 (Lunar Cheesecake)」,再到與《史瑞克》、《007》等電影的聯名口味,31冰淇淋總能巧妙地將品牌與流行文化結合,創造話題與新鮮感。
臺灣市場的跌宕起伏與重生
31冰淇淋在臺灣的發展歷程可謂一波三折,充分反映了臺灣餐飲市場的變遷:
- 1983年,初次登臺:31冰淇淋首次被引進臺灣,在當時,一球要價新臺幣50元的冰淇淋屬於高檔消費。業者為了推廣,打出「每逢31日,特價31元」的促銷活動,成功打響名號,成為許多六、七年級生的共同回憶。然而,由於當時市場環境與經營因素,幾年後便悄然退出。
- 2007年,二度回歸:由裕懋興業重新引進,但這次的模式有所不同。臺灣的門市引進的是日本31冰淇淋的系統與產品,口味與菜單設計也與日本市場同步,被視為日本31的海外分店。
- 2014年,再次告別:不敵便利商店掀起的平價霜淇淋風潮,加上總公司的權利金與展店要求等壓力,31冰淇淋二度撤出臺灣市場,讓許多粉絲們感到惋惜。
- 2018年,三度叩關:在粉絲們的期盼下,以及市場需求的增長,31冰淇淋再度回歸。這次是由「日商比亞留三一冰淇淋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在臺經營,作為日本總公司的直營據點,展現了深耕臺灣市場的決心。目前在臺北市、新北市等地的各大百貨商場與Outlet設點,例如臺北市的信義區,持續為臺灣消費者提供來自日本高品質的冰淇淋。
口味萬花筒:經典與創意的交織
31冰淇淋至今已開發超過1,300種口味配方,其位於臺灣的門市也隨時提供約31種選擇,包含經典、季節限定與推薦口味。其冰淇淋強調使用來自日本國內外的嚴選原料,並以北海道牛乳作為基底,在徹底的品質管理下生產。
以上 的是在臺灣及全球都極具人氣的代表性口味:
中文名稱 | 英文/日文名稱 | 口味特色 |
---|---|---|
跳跳糖 | Popping Shower | 薄荷與白巧克力風味冰淇淋,灑滿入口即「嗶嗶啵啵」的彩色跳跳糖,是充滿驚喜的招牌口味。 |
戀愛祕方31 | Love Potion 31 | 覆盆子風味冰淇淋,搭配白巧克力與心型巧克力,酸甜交織,充滿浪漫氣息。 |
焦糖彩帶 | Caramel Ribbon | 經典香草冰淇淋中,注入濃鬱的焦糖醬,形成美麗的彩帶紋路,口感香甜滑順。 |
薄荷巧克力 | Mint Chocolate Chip | 清爽的薄荷冰淇淋,搭配香醇的巧克力碎片,是歷久不衰的經典組合。 |
Jamoca杏仁富滋 | Jamoca Almond Fudge | 以獨家濾滴式萃取的Jamoca咖啡冰淇淋為基底,加入香烤杏仁與濃鬱巧克力醬,層次豐富。 |
草莓起司蛋糕 | Strawberry Cheesecake | 起司蛋糕風味冰淇淋,混合了香甜的草莓果醬與真正的起司蛋糕塊,口感濃鬱。 |
大納言紅豆 | Dainagon Azuki | 充滿日式風情的口味,使用高品質的大納言紅豆,口感綿密,甜而不膩。 |
諾基大道 | Daiquiri Ice / Rocky Road | (註:臺灣官方譯名「諾基大道」風味與美國經典「Rocky Road」略有不同) 通常指含有堅果、棉花糖與巧克力醬的巧克力冰淇淋。 |
全球視野下的在地化策略:以日韓市場為例
31冰淇淋的全球成功,離不開其靈活的在地化策略。除了美國本土,日本和韓國是其最成功的兩個海外市場。
- 日本市場:日本人習慣稱之為「サーティワン (Thirty-one)」,而非Baskin-Robbins。除了販售冰淇淋,日本門市還推出了結合冰淇淋的可麗餅等特色商品,並設立了專屬的生產工廠,確保品質符合日本消費者的高標準。
- 韓國市場:在韓國,31冰淇淋被年輕人暱稱為「배라 (Bae-Ra)」。其行銷策略更為活潑,不僅邀請當紅明星如《背著善宰跑》的邊佑錫擔任代言人,更為其開發專屬口味。此外,韓國還設有四家「百味旗艦店 (100 Flavors)」,提供近百種口味選擇,店內佈置也充滿設計感,成為粉絲們朝聖的打卡熱點。
常見問題 (FAQ)
Q1: 31冰淇淋的「31」代表什麼意思?
答:代表「一個月31天,每天都可以選擇一種不同的口味」,這是品牌在1953年由專業廣告公司策劃的行銷概念,象徵其口味的豐富多樣與不斷創新的精神。
Q2: 臺灣現在的31冰淇淋是哪家公司經營的?
答:目前臺灣的31冰淇淋門市,是由「日商比亞留三一冰淇淋股份有限公司」直接營運的直營店。該公司為日本B-R 31 ICE CREAM CO., LTD.的臺灣分公司。若有尋找分店的需求,粉絲們可至官方網站查詢各門市的地址與電話等詳細內容。
Q3: 31冰淇淋最受歡迎的口味有哪些?
答:全球範圍內的經典人氣口味包括「跳跳糖 (Popping Shower)」、「戀愛祕方31 (Love Potion 31)」、「薄荷巧克力 (Mint Chocolate Chip)」、「焦糖彩帶 (Caramel Ribbon)」等。各門市也會根據季節推出限定口味,建議直接到店內試喫選擇。
Q4: 為什麼31冰淇淋曾兩度退出臺灣市場?
答:第一次退出原因較久遠,普遍認為與當時的市場接受度與定價策略有關。第二次(2014年)退出,則主要歸因於市場競爭加劇(特別是便利商店的平價霜淇淋風潮)、總公司的權利金以及嚴格的展店要求等綜合因素。
Q5: 31冰淇淋有提供試喫服務嗎?
答:有的。提供免費試喫是31冰淇淋自創立以來的傳統與特色,顧客可以使用標誌性的粉紅色小湯匙,在購買前先品嚐感興趣的口味。
結論
從加州的一家小店,到遍佈全球52個國家的冰淇淋巨擘,Baskin-Robbins 31冰淇淋走過了近八十年的歲月。它的成功,源於對口味創新的無盡熱情、開創性的加盟制度,以及「為人們帶來快樂」的品牌初衷。無論是經典的「31」概念,還是與時俱進的行銷手法,都讓它不僅僅是一個販售冰品的商店,而是一個承載著無數人童年回憶與生活喜悅的文化符號。歷經三度登臺,今日的31冰淇淋以更穩健的姿態紮根臺灣,繼續用那繽紛的一球球甜蜜,為這座島嶼的消費者創造更多快樂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