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即將大變身!WWDC 2025揭曉iOS 26與全新 AI 功能

iPhone即將大變身!WWDC 2025揭曉iOS 26與全新 AI 功能

蘋果於台灣時間 2025 年 6 月 10 日凌晨揭開了其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 (WWDC) 的序幕,這場在 Apple Park 舉辦並線上直播的wwdc25特别活动,並未將焦點放在石破天驚的硬體發布,而是回歸軟體的本質,為廣大果粉們帶來了一場橫跨所有產品線的全面性、系統級的深度革新。

本次大會的兩大主軸清晰可見:其一是十年來最大幅度的外觀設計語言革新——「Liquid Glass (液態玻璃)」,為使用者介面帶來通透流暢的全新感受;其二是「Apple Intelligence」的顯著擴展與深化,將個人化智慧體驗無縫融入日常操作的每個角落。本文將根據所有已發布的資訊,為您詳細拆解這場軟體盛宴的每一個亮點。

視覺與命名的統一:一個全新的 Apple 紀元

在深入探討各平台功能之前,必須先理解貫穿本次所有更新的核心變革:全新的設計語言與系統命名規則,這也代表著apple apple在軟體策略上的新方向。

Liquid Glass (液態玻璃):通透感的設計美學

Apple 正式推出了名為「Liquid Glass」的全新設計風格,這是自 iOS 7 引入扁平化設計以來,最為廣泛且深刻的視覺改造。其核心理念在於「通透感」與「層次感」。

  • 介面元素:App 圖示、系統選單、視窗和各種操作介面,都呈現出宛如半透明磨砂玻璃的質感。當使用者滑動或移動視窗時,背景的色彩與紋理會隱約透出,創造出一種輕盈、清爽的視覺效果。
  • 動態效果:圖示和視窗被設計成類似柔軟的「泡泡」,在互動中更具生命力,增強了操作的直覺性與趣味性。
  • 跨平台一致性:從 iPhone 的 iOS、iPad 的 iPadOS,到 Mac 的 macOS、Apple Watch 的 watchOS 以及 Apple TV 的 tvos 26,所有平台均採用了 Liquid Glass 設計,就連Apple Music等內建應用也煥然一新,打造了前所未有的視覺與操作體驗一致性。

系統命名新規則:擁抱年份

另一個重大轉變是作業系統的命名邏輯。過去,蘋果習慣以循序版本號命名,例如 ipados 17 或 macos sonoma,許多人也預期今年會看到如 ios 19 或 macos 16 的命名。然而,Apple 決定從今年起,全面改為以「發表年份」為基準。因此,2025 年秋季將推出的新系統版本被正式命名為 iOS 26、iPadOS 26、macOS 26、watchOS 26visionOS 26。這不僅簡化了命名,也更清晰地標示了技術世代的演進。

各大作業平台更新亮點一覽

本次 WWDC 2025 的精髓在於軟體功能的全面躍升,以下是各大平台的重點更新彙整:

平台 (Platform) 主要更新亮點 (Key Features)
iOS 26 視覺智慧 (Visual Intelligence):直接辨識並操作螢幕上的內容。
電話 App 更新:新增「通話篩選 (Call Screening)」與「保留助手 (Hold Assist)」。
訊息 App 強化:支援自訂聊天背景與群組投票功能。
即時翻譯 (Live Translation):深度整合於通話、訊息與 FaceTime。
iPadOS 26 全新視窗系統:實現真正的多工處理,視窗可自由調整大小與位置。
Exposé 功能:一覽所有開啟中的 App。
選單列 (Menu Bar):引入 Mac 熟悉的頂部選單列。
強化的檔案管理:提供更強大的檔案分類與拖曳操作。
macOS 26 “Tahoe” 即時動態 (Live Activities):將 iPhone 的即時資訊同步顯示於 Mac 選單列。
iPhone 鏡像操作:可直接在 Mac 上完整操作 iPhone 畫面。
Spotlight 搜尋進化:能理解上下文並執行應用程式內指令。
完全透明的選單列:搭配 Liquid Glass 設計,提升沉浸感。
watchOS 26 Workout Buddy (AI 健身教練):提供個人化的即時語音指導與激勵。
智慧型堆疊 (Smart Stack):根據情境主動建議可能需要的 App。
單手手腕手勢:快速揮動手腕即可隱藏通知。
自動音量調整:根據環境噪音自動調整通知音量。
visionOS 26 空間小工具:行事曆、時鐘等小工具可自由擺放並固定於實體空間中。
共享虛擬體驗:多位 Vision Pro 使用者可同步觀看與互動。
Persona 虛擬人像優化:畫質與細節提升,溝通更顯真實。
跨平台技術 Apple Intelligence 深度整合:貫穿所有平台,提供智慧功能。
全新 Apple Games App:統一管理遊戲、追蹤進度與社交互動。
AirPods 功能增強:支援錄音室品質錄音與遠端相機快門。
CarPlay 介面更新:引入 Liquid Glass 設計,支援小工具與更安全的通知方式。

平台深度解析:不只是換皮,更是體驗的再造

iOS 26:讓 iPhone 更懂你

  • 視覺與智慧的融合:Apple Intelligence 帶來了強大的「視覺智慧」新功能,使用者只需截圖或點擊照片中的物件,就能提出問題或進行搜尋,功能類似於更深度整合的 Google Lens。
  • 通訊體驗革新
    • 電話 App:新增「通話篩選」新增功能,當接到陌生來電時,系統會以合成語音詢問對方來意,並即時將回答轉為文字顯示在螢幕上,讓用戶決定是否接聽。「保留助手」則能在客服通話被保留時自動偵測,並在對方接通後通知使用者,省去漫長等待的煩惱。
    • 訊息 App:除了可自訂聊天背景,更新增了實用的「投票 (Polls)」功能,解決群組決策困難的問題。
  • 無縫的跨語言溝通:「即時翻譯」功能被整合進系統底層,無論是語音通話、FaceTime 視訊或是文字訊息,都能進行近乎即時的翻譯。更重要的是,所有翻譯處理皆在裝置本機完成,確保了使用者的對話隱私。

iPadOS 26:邁向真正的生產力工具

多年來,iPad 一直在成為 Mac 替代品的路上探索,而 iPadOS 26 終於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極大化提升了工作效率。全新的視窗系統允許使用者像在 MacBook Air 或 MacBook Pro 上一樣,同時開啟多個可自由調整大小和位置的 App 視窗。搭配 Exposé 功能和頂部選單列的引入,讓 iPad 的多工處理體驗幾乎與筆記型電腦無異。這意味著 iPad Pro 在連接鍵盤後,將能真正勝任更複雜的工作流程。

macOS 26 “Tahoe”:與 iPhone 的無縫協同

新一代 macOS 以加州太浩湖為名,其最大亮點在於和 iPhone 的深度整合。「即時動態」功能讓 iPhone 15 或 iPhone 15 Pro 上的外送進度、球賽比分等即時資訊,能直接顯示在 Mac 的選單列上。點擊後,更能將整個 iPhone 畫面鏡像投射到 Mac 上,並用滑鼠和鍵盤進行完整操作,實現了跨裝置的無縫工作流。此外,Spotlight 搜尋不再只是檔案搜尋器,它能理解上下文、提取網頁資訊,甚至直接執行 App 內的特定指令,演變為一個強大的智慧命令介面。

watchOS 26:你的腕上智慧夥伴

Apple Watch 迎來了更個人化、更主動的更新,告別了 watchos 10 的時代。此前的 apple watch series 9 和 apple watch ultra 2 用戶將能體驗到「Workout Buddy」功能,它利用 AI 在使用者運動時,透過 AirPods 提供如私人教練般的語音回饋與激勵。而「智慧型堆疊」則會根據使用者所處的地點、時間和使用習慣,主動預測並顯示可能需要的 App 或功能捷徑,讓手錶的操作更加直覺。

visionOS 26:從個人體驗到共享空間

針對 Apple Vision Pro,visionOS 26(而非謠傳的visionos 2)致力於解決 VR/AR 裝置「體驗孤島」的問題。現在,多位使用者可以在同一空間內共享並同步一個虛擬體驗,例如一起觀看 3D 電影或進行多人遊戲。同時,空間小工具的引入讓數位資訊能更自然地融入現實環境,而虛擬人像 Persona 的畫質提升也讓遠端溝通更具臨場感。

懸念與遺珠:那些傳聞中未登場的硬體

儘管 WWDC 主要聚焦於軟體,但每年大會前夕,關於新硬體的傳聞總是甚囂塵上。然而,今年的發表會讓硬體愛好者們的期待落了空,即便 Apple Developer 社群在美國時間 6 月 9 日齊聚 Apple Park,也沒有看到任何新硬體。根據會前的多方預測,以下幾款備受關注的硬體產品並未在 WWDC 2025 上亮相,儘管大家期待它們能與去年的 iPhone 16、iPhone 16 Pro、Apple Watch Series 10、AirPods 4 或 AirPods Max 新色一同更新:

  • 新款 Mac Pro:市場普遍預期 Apple 會推出搭載更強大 M4 Ultra 晶片的新款 Mac Pro 或 Mac Studio,以重新確立其在專業工作站市場的旗艦地位。
  • AirTag 2:傳聞中將搭載第二代超寬頻晶片,提供更遠、更精確的追蹤範圍,並強化防丟失與隱私保護功能。
  • 智慧家庭顯示器 (HomePad):被譽為 Apple 智慧家庭生態系核心的全新產品,傳聞將配備觸控螢幕,整合家庭控制、視訊通話與娛樂功能。
  • Studio Display 升級版:預計將升級為 mini-LED 面板,帶來更高的亮度與對比度。
  • 新版 iPad Air:雖然在春季已有更新,但仍有傳言指出 iPad Air 可能會有小幅度的規格調整。

這些硬體的缺席,也讓市場的目光轉向了 蘋果 在今年秋季可能舉辦的硬體發表會。同時,這也顯示了Apple今年的策略重心完全放在軟體上,而非像過去的 ipados 18 或 macos sequoia 發表時那樣,伴隨硬體一同登場。對比謠傳的 ipados 19、watchos 12 和 tvos 19,今年的正式命名更顯獨特。

常見問題 (FAQ)

Q1: 這次 WWDC 2025 有發表任何新硬體嗎?

A1: 沒有。本次 WWDC 2025 完全聚焦於軟體更新,包括 iOS 26、iPadOS 26、macOS 26、watchOS 26、visionOS 26 以及相關的跨平台技術。所有會前傳聞的新硬體(如 Mac Pro、AirTag 2 等)均未在此次活動中發表。

Q2: 新的作業系統什麼時候可以更新?

A2: 根據 Apple 的慣例以及本次大會的資訊,新的作業系統將遵循以下時間表:

  • 開發者測試版 (Developer Beta):已於發表會結束後向註冊開發者提供。
  • 公開測試版 (Public Beta):預計將於 2025 年 7 月向公眾開放。
  • 正式版 (Official Release):預計將於 2025 年秋季(通常是 9 月)隨新款 iPhone 的發布一同向所有支援的裝置推送。

Q3: “Liquid Glass (液態玻璃)” 設計到底是什麼?

A3: “Liquid Glass” 是 Apple 在 WWDC 2025 上推出的全新設計語言。它的核心特徵是半透明的玻璃質感,讓 App 圖示、視窗和選單等介面元素呈現出一種通透感,能夠隱約看到其下方的背景。這種設計旨在創造更輕盈、更有層次感和沉浸感的視覺體驗,並統一了 Apple 所有平台的視覺風格。

Q4: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有支援繁體中文嗎?

A4: 是的。根據發表會中的資訊,本次大幅更新的 Apple Intelligence 將會支援繁體中文,這對台灣及香港等地的使用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Q5: 我的舊款 Apple 裝置可以升級到這次發表的新系統嗎?

A5: Apple 尚未公布 iOS 26、iPadOS 26 等新系統的完整裝置支援列表。詳細的相容性清單通常會在接近秋季正式版發布時才正式確認。不過,一般來說,近幾年內(約 4-5 年)發表的 iPhone、iPad 和 Mac 等裝置,都有很高的機率可以獲得升級。

總結

2025 年的 WWDC 可以說是一場「軟體定義未來」的盛會。Apple 透過「Liquid Glass」設計語言,成功地在所有裝置上建立了統一且現代化的視覺體驗,強化了生態系的整體感。而「Apple Intelligence」的全面進化,則不再是單一的功能點,而是如空氣般融入到系統的每一個角落,讓裝置變得更主動、更貼心、也更強大。

雖然沒有新硬體的驚喜,但這次橫跨六大平台的軟體更新,其深度與廣度都堪稱近年之最。這些紮實的基礎建設,不僅極大地提升了現有使用者的體驗,也為未來硬體的發展鋪平了道路,預示著一個更智慧、更無縫的 Apple 生態系正朝我們走來。所有謎底的最終章,將在今年秋季隨著新系統的正式上線而完整揭曉。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