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hone電池循環次數是什麼?
iPhone 的「電池循環次數」並不是指您將充電線插入手機的次數。根據蘋果官方的定義,當您以任何方式使用並消耗了相當於電池總容量 100% 的電量時,才算完成一次完整的充電循環。
這個過程是累積計算的。舉例來說:
-
第一天:您從 100% 的電量開始使用,直到剩下 25%,總共用掉了 75% 的電力。您在這時將手機完全充滿至 100%。
-
第二天:您從 100% 開始使用,用掉了 25% 的電力。
在這種情況下,您在兩天內總共消耗了 75% + 25% = 100% 的電量,這才構成「一次」電池循環。因此,完成一次循環可能需要好幾天的時間,完全取決於您的個人使用習慣。
為何循環次數很重要?
鋰離子電池是一種消耗品,其壽命有限。每一次完整的充放電循環,都會對電池內部的化學物質造成微量的損耗,這個過程稱為「化學年齡」的增長。隨著循環次數的增加,電池能夠儲存的總電量(即最大電池容量)會逐漸下降。因此,電池循環次數是衡量電池實際「工作量」和物理損耗程度最直接的指標。
根據蘋果官網的資料與電池設計標準:
-
iPhone 14 及更早機型:其電池被設計在經過 500 次完整充電循環後,理想狀態下仍能保有約 80% 的原有容量。
-
iPhone 15 及後續機型:受益於更先進的電池技術,其電池設計在經過 1000 次完整充電循環後,理想狀態下仍能保有約 80% 的原有容量。
當電池健康度低於80%時,您可能會開始明顯感覺到電池蓄電量縮短,甚至在某些高耗能操作下,手機效能可能受到影響或出現無預警關機的狀況。
二、如何查詢iPhone電池循環次數?
查詢電池循環次數的查詢方式,因您的 iPhone 系列機型與 iOS 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方法一:適用於 iPhone 15 及後續機型 (iOS 17.4 或更新版本)
對於較新的 iPhone 系列機型,蘋果已經將此電池資訊內建於系統中,查詢步驟非常簡單:
-
打開「設定」App。
-
點選「電池」。
-
進入「電池健康度與充電」。
在此頁面中,您將直接看到「循環使用次數」,以及電池的「製造日期」和「首次使用日期」等詳細資訊。
方法二:適用於 iPhone 14 及更早機型
對於舊款 iPhone,系統並未直接顯示循環次數,但這些數據仍然被記錄在系統的分析日誌中。我們需要透過稍微複雜一些的步驟來讀取它,許多網友也分享了這種主要方法是使用「捷徑」App 的教學。
步驟 1:啟用分析資料分享
這是最關鍵的第一步。如果從未開啟過,您將無法找到所需的日誌檔案,這是許多人會忽略的細節。
-
前往「設定」 > 「隱私權與安全性」。
-
滑到頁面底部,點選「分析與改進功能」。
-
確保「分享 iPhone 分析」的開關是開啟狀態。
-
重要提示:如果您是首次開啟此功能,iPhone 需要時間來生成第一份分析日誌。您必須等待至少 24 小時後,才能進行下一步。
步驟 2:找到並匯出分析日誌檔案
-
在等待超過24小時後,回到「分析與改進功能」頁面,點選上方的「分析資料」。
-
您會看到一個依字母排序的檔案列表。在頂部的搜尋框中輸入「analytics-」來篩選。
-
在搜尋結果中,找到檔名為 Analytics- 開頭,後面接著日期的檔案。請選擇日期最新的一個檔案(為確保資料完整性,建議選擇前一天的檔案,而非當天的檔案)。
-
點進檔案後,您會看到滿滿的程式碼。點擊右上角的「分享」按鈕。
步驟 3:使用「捷徑」App 進行分析
您需要一個能解讀上述日誌檔案的「捷徑」腳本。網路上有許多開發者(如瘋先生、蘋果迷等)製作並分享此類捷徑與教學文章。
-
請先確認您的 iPhone 已從 App Store 安裝了蘋果官方的「捷徑」App。
-
透過網路搜尋並下載安裝一個信譽良好的「iPhone 電池壽命」或「電池循環次數查詢」捷徑腳本。(若無法安裝,可能需至「設定」>「捷徑」中調整安全設定)。
-
安裝完成後,回到剛剛的分析日誌分享頁面,在分享選單中點選您剛安裝的捷徑圖示(例如「iOS 18 電池壽命查詢」)。
-
捷徑會自動運行,讀取檔案並彈出一個視窗,清晰地顯示您 iPhone 的「電池循環次數」,通常還會一併顯示計算出的電池健康度、設計容量等完整的電池健康度資訊。
三、電池循環次數 vs. 電池最大容量(健康度),哪個更重要?
許多使用人會困惑,到底應該看「循環次數」還是「最大容量(健康度)百分比」?事實上,這兩者是評估電池狀態的兩個不同維度,相輔相成。
特性 |
電池循環次數 |
最大容量 (電池健康度) |
---|---|---|
計數方式 |
完整的充放電循環次數計算。 |
相對於出廠時設計容量的當前容量百分比。 |
單位 |
次數 |
百分比 (%) |
代表意義 |
反映電池的實際使用損耗程度與「工作歷史」。 |
反映電池當前能夠儲存的最大電量,即當下的續航能力。 |
判讀標準 |
舊款約500次、新款約1000次,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更換點。 |
官方建議低於 80% 時應考慮更換,否則可能影響效能容量。 |
結論:哪個更準確?
可以說,「最大容量」告訴您電池的『現況』,而「循環次數」則揭示了電池的『過去』,並有助於預測其『未來』。
兩者結合判讀能提供最全面的視角。例如:
-
案例A:一部手機循環次數僅 150 次,但健康度已降至 88%。這可能暗示著不佳的充電習慣(如經常處於高溫環境)或電池本身存在問題。
-
案例B:另一部手機循環次數已達 480 次,健康度仍有 85%。這表明電池老化過程非常正常且健康。
因此,最大容量是判斷「是否該換」的直接依據,而循環次數則為這個判斷提供了更深層的背景和理由,讓您瞭解電池是以何種速度在老化,並掌握完整的電池健康狀況。
常見問題 (FAQ)
Q1: 為何我剛買的新 iPhone,用捷徑查詢到的電池健康度會超過 100%?
A: 這是完全正常的現象。由於製造公差,電池出廠時的實際容量通常會略高於其標示的「設計容量」。因此,在初期使用時,計算出的健康度可能會顯示為 101% 或 102%。隨著正常使用,它會逐漸下降至 100%,而後開始正常衰退。
Q2: 捷徑查詢到的健康度百分比和系統內建顯示的不同,該相信哪個?
A: 請以 iOS 系統內建的「最大容量」為準。 捷徑腳本是透過讀取某個時間點的日誌檔案數據進行計算,其結果可能因溫度、當前電量等因素產生微小浮動。使用捷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系統未直接顯示的「電池循環次數」,這個數據是相對精準的。
Q3: 電池循環次數可以重置或回復嗎?
A: 不可以。電池老化是一個不可逆的化學過程,循環次數是電池物理損耗的永久性記錄。唯一能「重置」這個數字的方法就是更換一顆全新的電池,屆時將從新電池的循環次數(通常是 0)開始計算。
Q4: 當電池循環次數達到 500 次或 1000 次時,就必須立刻更換電池嗎?
A: 不一定。這是一個設計上的參考指標,意指在該循環次數時,電池健康度「預期」會下降到 80% 左右。如果屆時您的電池健康度依然高於 80%,並且日常使用感受良好,續航力也足夠,那麼完全可以繼續使用,直到您覺得需要更換為止。
Q5: 如果我更換了副廠電池,還能查詢到電池循環次數嗎?
A: 很可能不行。對於如 iPhone 6 之後的較新 iPhone 系列機型,如果系統檢測到非蘋果原廠電池,可能會在電池設定中顯示「無法驗證此 iPhone 是否為 Apple 原廠電池」的警告,並且無法提供準確的健康度與循環次數資訊。同樣,用於捷徑分析的系統日誌檔案也可能無法正常生成或包含有效數據。若有更換需求,建議洽詢蘋果官網授權的門市或各大電信門市的維修中心。
–## 延伸閱讀
總結
掌握 iPhone 電池循環次數的查詢與判讀方法,是每一位進階使用者都應具備的技能。它將您從被動接受一個簡單的健康度百分比,提升到能夠主動理解電池的真實損耗狀況。請記住,500次/1000次循環與80%健康度是官方提供的參考基準,但最終是否更換電池,還應結合您個人的實際使用體驗。如果手機的續航力已經無法滿足您一天的正常需求,那麼無論數據如何,更換一顆新的電池,讓您的 iPhone 重獲新生,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