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生活在臺灣或習慣華人文化圈的使用者來說,「農曆」不僅僅是日曆上的一串小字,它深刻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節奏——從長輩堅持要過的農曆生日,到商家與家庭在每月初一、十五的祭拜祈福,再到重要的傳統節慶。然而,許多 iPhone 使用者可能不知道,這臺強大的智慧型裝置其實內建了完整且彈性的農曆功能,只是部分設定稍微隱藏。
本篇將從最基礎的農曆日期顯示,到設定長輩的農曆生日提醒,再到實現初一、十五拜拜的自動通知,一步步帶您發掘在 iphone 上行事曆的全部潛力,讓您不再錯過任何一個重要的農曆日子。
一、 基礎設定:在行事曆上顯示農曆日期
在進行任何複雜操作前,讓我們先完成最基本的一步:讓 iPhone 的行事曆直接顯示農曆日期。這個功能是內建的,只需簡單幾個步驟即可開啟。這些設定會透過 iCloud 同步到您的 iPad 與 Mac。
- 前往 iPhone 的「設定」 App。
- 向下滑動,找到並點選「行事曆」。
- 點選「其他曆法」。
- 從選項中選擇「農曆」。
完成後,回到您的行事曆 App,就會發現在每日的國曆數字下方,會出現對應的農曆日期(如「初十」、「廿五」等),讓您對日期有一目瞭然的掌握。
注意: 此設定僅為「顯示」功能,並不會為任何農曆日期建立事件或提醒。
二、 長輩生日不再忘:設定農曆生日提醒
記錯長輩的農曆生日是一件相當尷尬的事。幸好,iPhone 的「聯絡人」功能藏著一個非常貼心的設計,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並且每年自動更新對應的國曆日期。
- 開啟「聯絡人」App,找到您想設定農曆生日的家人或朋友,點選右上角的「編輯」。
- 向下滑動,點選「新增生日」。
- 此時您會看到一個標準的國曆生日欄位。請注意,欄位前方有一個藍色的標籤,預設為「生日」。
- 點一下這個藍色的「生日」標籤,您會看到一個隱藏的曆法選單。
- 從選單中選擇「農曆」。
- 現在,您可以直接輸入該親友的農曆出生月、日。iPhone 會自動將其轉換並記錄。
- 點選右上角的「完成」儲存。
設定成功後,iPhone 會自動在行事曆的「生日」分類中,為這位親友建立一個每年重複的農曆生日事件。最方便的是,它會自動對應到當年的國曆日期,並在當天發出提醒,您再也不需要每年手動換算。
三、 祭拜大事不遺漏:設定初一、十五自動提醒
對於有生意需求或傳統家庭來說,每月農曆初一、十五的拜拜是例行大事。要讓 iPhone 自動提醒,主要有兩種方法:「訂閱唯讀行事曆」和「匯入可編輯行事曆」,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方法A:訂閱行事曆 (方便快速,唯讀)
此方法是透過網路上的 .ics 格式檔案,將別人已經製作好的「2025年版初一、十五行事曆」訂閱到您的 iPhone 中。在訂閱任何行事曆時,請確保來源可靠,以保障您的裝置****安全性。
- 前往「設定」 > 「行事曆」 > 「行事曆帳號」。
- 點選「加入帳號」,然後選擇最下方的「其他」。
- 點選「加入已訂閱的行事曆」。
- 在「伺服器」欄位中,貼上2025 年農曆行事曆訂閱網址:
- 點擊「下一步」,系統驗證後,直接點擊「儲存」即可。
訂閱後,您的行事曆上就會自動出現初一、十五的行程標記,通常還會包含當日的沖煞吉時等資訊,並且會自動發出提醒。
方法B:匯入可編輯行事曆 (彈性自訂提醒)
如果您覺得預設的提醒時間不符合需求(例如,想提前兩天收到通知以準備供品),則可以採用匯入的方式,將事件變成您自己的,從而獲得完全的編輯權限。此方法的優勢在於高度的客製化彈性。
- 建立新行事曆:打開行事曆 App > 點擊下方中央的「行事曆」 > 點擊左下角「加入行事曆」。為其命名,例如「我的農曆提醒」,然後點選「完成」。
- 匯入事件:使用 Safari 瀏覽器打開由網路達人(如:蘋果仁)提供的行事曆匯入連結。
- 選擇行事曆:點擊匯入後,系統會詢問您要將這些事件加入到哪個行事曆。請務必選擇您剛剛建立的「我的農曆提醒」。
- 完成匯入:完成後,所有初一、十五的事件就都存放在您自訂的行事曆中了。您可以點進任何一天,自由修改提醒時間、新增備註等。
功能比較表
功能比較 | 訂閱行事曆 (方法A) | 匯入可編輯行事曆 (方法B) |
---|---|---|
設定難易度 | 簡單,貼上網址即可 | 稍複雜,需先建立新行事曆再匯入 |
編輯彈性 | 否 (唯讀,無法修改) | 是 (可修改、刪除單一事件) |
自訂提醒 | 否 (通常為提供者預設的提醒) | 是 (可為每個事件設定不同提醒時間) |
年度更新 | 提供者更新後,部分可自動同步 | 需每年重新尋找並匯入新年度的行事曆 |
適用情境 | 追求方便快速,不需個人化設定的使用者 | 需要提前準備,想自訂提醒時間與內容的使用者 |
四、 當內建功能還不夠:專業農民曆 App
如果您的需求更進一步,例如需要查詢每日詳細的吉時、胎神方位,或設定更複雜的農曆重複提醒,那麼 App Store 上的專業第三方 App 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例如「PP 行事曆」等應用,提供了更專注於農曆的功能,能讓您的裝置發揮更強大的農民曆潛力,包括:
- 專為農曆設計的重複提醒(如:每個月初二、十六)。
- 詳細的節氣、節日倒數與傳統資訊。
- 方便的桌面小工具(Widget)。
常見問題 (FAQ)
Q1: 為什麼我訂閱了初一十五行事曆,但在 App 裡看不到?
A: 請打開「行事曆」App,點擊螢幕下方的「行事曆」按鈕。在清單中檢查「已訂閱」的分類下,您剛剛加入的農曆行事曆是否有被打勾。如果沒有,請勾選它,事件就會顯示出來。
Q2: 訂閱的行事曆會過期嗎?如何刪除舊的?
A: 會的。這類由熱心網友製作的行事曆通常以年份區分(年版)。當年份結束後,您需要尋找並訂閱新一年度的行事曆。若要刪除舊的,請至「設定」 > 「行事曆」 > 「行事曆帳號」 > 「已訂閱的行事曆」,點進過期的行事曆,然後選擇「刪除帳號」。
Q3: 我我可以設定「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提醒嗎?
A: 當然可以,而且方法非常巧妙!您可以利用本文第二部分提到的「農曆生日」功能。在「聯絡人」中新增一位名為「端午節」的聯絡人,然後為其設定「農曆生日」為五月初五。這樣,iPhone 每年就會自動在正確的國曆日期提醒您端午節到了。此方法適用於所有固定的農曆節日。
Q4: 除了臺灣的節日,可以加入其他地區的國定假日嗎?
A: 可以。在行事曆 App 中,點擊下方「行事曆」>「加入行事曆」>「加入節日行事曆」。您可以從列表中選擇並訂閱多個國家或地區的官方節日行事曆,它們會並存在您的行事曆中。
總結
iPhone 其實已經為我們內建了相當強大的農曆工具。透過本篇介紹的技巧,無論是單純顯示日期、記錄重要的農曆生日,還是設定關鍵的初一、十五祭拜提醒,您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方法。從今天起,善用您在 iphone、ipad 或 mac 上的這些功能,讓它成為您掌握傳統生活節奏的最佳助手,不再與任何重要的農曆日子擦身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