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iPhone爆炸背後:不只真實燒傷案例,還有你不知道的網路謠言!

近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其安全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Apple的iPhone以其優越的性能和嚴格的品質控制聞名,但在全球數以億計的用戶基數下,偶發的電池故障甚至手機爆炸事件仍時有所聞。這些事件,無論是真實發生的悲劇,還是經由社群媒體傳播的虛假謠言,都足以引發公眾的廣泛焦慮。本文將深入剖析近期發生的iPhone手機爆炸案例,釐清事實真相,並破解甚囂塵上的網路謠言,同時提供專業的安全建議。

真實案例分析:充電中的潛在風險

雖然iPhone整體上是安全的,但極端情況下的意外依然存在,其中多數與充電過程中的電池故障有關。

案例一:山西女子深夜充電iPhone 14 Pro Max爆炸致嚴重燒傷

根據《香港01》及《香港經濟日報》等多家媒體報導,2024年10月26日清晨,中國山西一名女子在睡夢中遭遇了驚魂一刻。她正在充電的iPhone 14 Pro Max突然發生手機爆炸起火。事發時約為早上6點半,該名為人母的女子在翻身時被灼熱感驚醒,發現手機已然成為一個火球,導致其手掌與手背遭受嚴重燒傷。

火勢迅速蔓延,不僅燒毀了被鋪,連牆壁也被大面積燻黑。根據當地消防隊出具的火災事故調查報告,事故原因被認定為「手機在充電過程中電池故障發生火災」。據悉,這部手機於2022年購買,已超過一年的標準保固期。

事件發生後,Apple官方客服回應稱,由於事件涉及使用者安全問題,公司對此高度重視。客服表示,用戶無需擔心保固期限問題,並已邀請事主將損壞的手機寄回官方進行深入的技術分析與調查。

案例二:澳洲青年看牙醫時iPhone 11突發自燃

另一則經《大紀元》報導的事件發生在澳洲阿德萊德。2024年12月,一名19歲青年男子科比(Kobi)在牙醫診所接受治療時,放置於其膝上的iPhone 11突然發出「砰」的一聲,隨即爆炸起火。濃煙迅速瀰漫整個診所,導致所有醫護人員及患者被緊急疏散。幸運的是,診所的地板為不易燃材質,未造成更嚴重的火災損失。目前,當地消防部門與Apple公司正對此事件的具體原因展開調查。

謠言澄清:破解「iPhone可被遠程引爆」的迷思

在黎巴嫩於2024年9月發生大規模呼叫器與對講機爆炸襲擊後,全球社群媒體,特別是中國大陸的陸網與微博平台上,開始瘋傳一則令人恐慌的消息,聲稱「iPhone內置爆炸功能,可被遠程引爆」。許多博主與網友都轉發了相關內容。

謠言源頭與真相

該謠言通常附帶一段iPhone手機爆炸的影片。然而,根據台灣事實查覈中心及德國之聲(DW)等多家機構的核查報告,這段影片與所謂的「遠程引爆」功能毫無關係。

  • 影片來源:該影片實際上是十多年前,由美國一位民間科技愛好者克里斯·博登(Chris Boden)及其團隊所拍攝的科學實驗。

  • 實驗內容:實驗對象為第一代的iPhone。團隊使用自製的高壓脈衝產生器,對手機施加極端電壓,導致電池過載而發生劇烈反應。這是一個在特定實驗條件下,展示鋰電池極限反應的過程,並非透過任何內置程式或遠程信號觸發。

  • 蘋果官方回應:針對此謠言,蘋果公司明確回應,其產品在出廠前均經過嚴格的品質與安全審核,絕不可能存在所謂的「遠程引爆」功能。網友在陸網上看到的說法純屬虛構。

此外,伴隨此謠言傳播的還有多張錯誤配圖的假新聞圖片,例如將2021年埃及開羅的iPhone起火舊圖片,附會為黎巴嫩的爆炸事件,進一步製造恐慌。

技術探討與安全守則

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是所有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面臨的共同挑戰。電池爆炸通常由「熱失控」(Thermal Runaway)引發,即電池內部因短路、過充、物理損傷或高溫而產生連鎖加熱反應。

理大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曾指出,當手機電池出現明顯膨脹時,代表內部化學物質已發生氣化,這是電池內部壓力增高、結構不穩的危險信號,有極高的短路爆炸風險。

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用戶應遵守以下安全守則:

項目

建議做法

風險說明

充電設備

堅持使用原廠或通過Apple MFi認證的充電器與傳輸線。

未經認證的廉價配件可能存在電壓不穩、安全保護措施不足的問題,易導致過熱或損壞電池。

充電環境

在通風良好、遠離易燃物(如牀單、枕頭、沙發)的地方充電。

密閉或被覆蓋的環境會阻礙手機散熱,積聚的熱量可能引發電池不穩定。

過夜充電

盡量避免將手機整夜充電,尤其不要放置在枕邊或牀上。

儘管現代手機有過充保護,但長時間無人看管增加了意外發生時的應對難度。

電池狀況監控

定期檢查手機外觀,若發現機身異常發熱或電池部位明顯膨脹,應立即停止使用並送檢。

電池膨脹是內部損壞的直接體現,是爆炸或起火的最高風險警示。

邊充邊用

避免在充電時進行高功耗操作,如玩大型遊戲、長時間視訊通話。

這會同時增加充電和處理器運行的熱量,導致手機溫度急劇升高。

物理損傷防護

保護手機免受強烈撞擊或摔落,避免擠壓手機。

物理損傷可能破壞電池內部精密的隔離膜,造成內部正負極直接接觸,引發短路。

常見問題 (FAQ)

Q1: iPhone真的可以被遠程引爆嗎?

A: 不可以。這是一個被證實的謠言,源於一段被錯誤解讀的舊科學實驗影片。蘋果官網並無此類資訊,官方已明確否認其產品存在任何此類功能。

Q2: 如果我的iPhone電池膨脹了,應該怎麼辦?

A: 應立即停止使用和充電。切勿嘗試按壓、刺穿或自行拆解膨脹的電池。請將設備放置在安全、不易燃的地方,並盡快聯繫Apple官方或授權維修中心進行專業處理和更換。

Q3: 使用非原廠的充電器是否絕對不安全?

A: 最安全的選擇是使用原廠或有Apple MFi (Made for iPhone) 認證的配件。市面上許多未經認證的廉價充電器可能缺乏必要的安全保護機制,長期使用會增加損壞手機電池甚至引發火災的風險。

Q4: 對於類似山西用戶的爆炸燒傷事件,Apple的處理政策是什麼?

A: 從已知案例來看,Apple對於此類涉及人身安全的嚴重事故非常重視。即使產品已過保固期,公司通常也會啟動專門的調查程序,要求用戶提供設備以進行分析,並根據調查結果提供後續處理方案。遇到此類問題,應第一時間聯繫Apple官方客服。

總結

綜合來看,iPhone手機爆炸的機率極低,但並非完全為零。真實案例多與電池老化、使用不當充電配件或在不適當環境下充電有關。每個人都應對此保持警惕,遵循正確的使用習慣。與此同時,面對社群媒體上的聳動消息,網友們應保持批判性思維。將十多年前的實驗影片斷章取義,附會為「遠程引爆」功能,是典型的資訊操弄手法。瞭解事實真相,不僅能消除不必要的恐慌,也能讓我們更理性地看待科技產品的潛在安全問題,做一個負責任的聰明使用者。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