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摩拉比法典是什麼?

《漢摩拉比法典》作為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摩拉比於公元前1776年頒布的一部法律文獻,不僅是世界上最早且最完整的成文法典之一,還深刻影響了後世的法律體系。這部法典共收錄282條法律,涵蓋了民法、刑法及經濟條款等多個方面,彰顯了當時社會對報復與懲罰的看法。其中著名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原則,反映出當時法律對公平正義的追求。此外,法典的結構與內容,不僅展示了巴比倫社會的階級制度,亦成為研究古代法律和社會結構的重要基石。對於探索人類法律發展的視野而言,《漢摩拉比法典》無疑是一扇引人入勝的窗戶。

漢摩拉比法典是什麼?

《漢摩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摩拉比於約公元前1776年頒布的一部法律文獻,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且最完整的成文法典之一。這部法典主要以楔形文字刻寫在一根高約2.25公尺的黑色玄武巖柱上,現存於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

法典中共收錄了282條法律條文,涵蓋了各種社會生活的方面,包括民法、刑法和經濟條款等。漢摩拉比法典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它的報復主義原則,即著名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這意味著懲罰應與犯罪行為相等。此外,法典也將社會中的人群分為三個等級: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

這部法典不僅影響了後世的法律體系,還成為研究古代法律和社會結構的重要資料。漢摩拉比法典的發現及其內容至今仍被學者們廣泛研究,以探討其對法律發展的影響和意義。

漢摩拉比法典多少?

《漢摩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摩拉比於約公元前1750年頒布的一部法律文獻,通常被視為世界上最早且最完整的成文法典之一。該法典包含282條條文,涵蓋了民事、刑事、契約等多個法律領域,旨在調解自由民之間的各種社會和經濟關係。

這些法律條文的形式通常為「如果…則…」的條件句。例如,若一人偷取牛隻,則必須賠償其價值的30倍。法典中的處罰措施有時非常嚴厲,甚至要求剝奪罪犯的身體部位,這一點在古代法律中較為常見。

《漢摩拉比法典》的原文是用楔形文字刻在一塊高達2.25米的黑色玄武巖柱上,這根柱子目前保存在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中。這部法典的基本理念包括「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強調對應行為的報復性懲罰,這在當時的法律體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巴比倫王朝留下什麼法典?

巴比倫王朝最著名的法典是《漢摩拉比法典》,這部法典約在公元前1776年由第六代國王漢摩拉比頒布。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且最完整的成文法典之一,主要是以楔形文字刻寫在一根高約2.25米的玄武巖柱上,現存於法國的羅浮宮博物館。

《漢摩拉比法典》包括282條法律,涉及多個領域,如民事、刑事和商業法,目的是調解自由民之間的財產關係、債務、繼承等。法典的基本原則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這一原則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於報復和懲罰的看法。

該法典將社會分為三個階層: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不同階層的人在法律上的權利和責任各不相同,這也突顯了當時巴比倫社會的階級制度。此外,法典中對於婚姻、財產和契約等社會關係也做了詳細的規定,顯示出當時社會法律體系的成熟。

漢摩拉比法典的頒布不僅在法律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還對後世的法律體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古代法治思想的典範。

巴比倫是現在的哪裡?

巴比倫的遺址位於現今的伊拉克,具體來說是在巴比倫省,距離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大約85公裡(約53英裡)。這座古城曾經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最著名的城市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

巴比倫以其壯麗的建築而聞名,尤其是著名的空中花園和巴別塔,這些建築在古代世界中享有盛名。巴比倫的名字來源於阿卡德語的「Babili」,意為「上帝之門」。在古代,這座城市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最高峰時期的人口超過20萬人。

2019年,巴比倫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一榮譽標誌著其在全球歷史文化中的重要性。儘管遺址經歷了多年的戰亂和損壞,但它仍然是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場所,吸引著無數考古學者和遊客。

巴比倫被誰滅亡?

巴比倫的滅亡發生在公元前539年,當時由波斯王居魯士二世(Cyrus the Great)率領的阿契美尼德帝國軍隊攻陷了巴比倫城。居魯士的軍隊利用了巴比倫城的防禦漏洞,巧妙地改道了流經城市的幼發拉底河,使城牆下的護城河乾涸,最終在無人防備的情況下輕易進入城內。

當時巴比倫的最後一位統治者是伯沙撒(Belshazzar),他在城市被攻陷前正舉行豪華的筵席,毫無警覺。據說,他和貴族們在狂歡中褻瀆了猶太教的聖物,這被視為他們的驕傲與輕敵導致了巴比倫的迅速覆滅。居魯士在攻陷巴比倫後,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屠殺,據記載,他只處決了伯沙撒一人,並對猶太人表示善待,允許他們返回故土,重建聖殿。

這一歷史事件不僅標誌著新巴比倫王國的終結,也為波斯帝國的興起鋪平了道路,居魯士因此被後人視為賢君,並受到尊敬。

古巴比倫王是誰?

古巴比倫王國的歷史悠久,尤其在公元前18世紀時達到巔峰。這一時期的最著名國王是漢謨拉比(Hammurabi),他於約公元前1792年至前1750年在位。漢謨拉比因其編纂的法典而聞名,這是已知最早的成文法律之一,影響了後世的法律制度。他宣稱自己是月神的後裔,並透過戰爭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的各個城邦,使巴比倫成為該地區的主要強國。

在漢謨拉比之後,巴比倫經歷了多次政權更迭,直至公元前1595年被西臺王朝的穆爾西裡斯一世滅亡。隨後,巴比倫又經歷了喀西特王朝和新巴比倫帝國的統治,其中新巴比倫最為人所知的君主是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他在位於公元前605年至公元前562年,是古代世界中最強大的統治者之一。

巴比倫的地理位置在今日的伊拉克,歷史上這裡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中心地帶。這一文明在兩河流域(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發展,對人類歷史影響深遠。

總結

《漢摩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漢摩拉比於約公元前1750年頒布的法律文獻,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且最完整的成文法典之一。法典包含282條條文,涵蓋民事、刑事和商業法,旨在調解社會和經濟關係,其基本原則為「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法典刻於一根高約2.25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現在存於法國羅浮宮。巴比倫位於現今的伊拉克,其歷史上曾是美索不達米亞的中心,知名於其壯麗的建築和文化。巴比倫於公元前539年被波斯王居魯士二世滅亡,標誌著新巴比倫王國的終結。漢摩拉比和後來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是古巴比倫著名的君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