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社群媒體上明星與潮流人士頂著一頭霧感灰、仙氣粉、甚至是耀眼的白金髮色,您是否也曾心動不已?這些充滿個性與魅力的特殊髮色,對於天生擁有深色頭髮的亞洲人來說,幾乎都必須經過一道名為「漂白頭髮」的程序。
然而,網路上「漂過就回不去了」的說法,以及對髮質嚴重受損、顏色快速褪去、後續保養困難等擔憂,常讓許多人望而卻步。事實上,漂髮並非洪水猛獸。只要在事前做足功課,深入瞭解其原理,並在漂前與漂後進行正確且勤勞的護理,您絕對可以安全地擁抱夢想中的美麗髮色。
這篇文章將作為您的全方位漂髮顧問,從化學原理、關鍵事前準備、漂後黃金保養守則,到常見的各種疑問,由專業髮型師的角度為您提供一份最完整、最詳細的指南,助您自信地邁出變髮的第一步。
一、漂髮的科學原理:不僅僅是褪色
要戰勝對漂髮的恐懼,首先必須瞭解它究竟是如何運作的。這裡為您介紹,漂髮,本質上是一個精密的化學過程,目標是移除頭髮內部的「麥拉寧色素」(Melanin),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黑色素。簡單來說,這個過程的意思就是將髮色變淺。
漂髮過程三部曲:
-
打開城門(開啟毛鱗片): 所謂的漂髮劑,也就是漂白劑,其配方中的鹼性物質(如阿摩尼亞)會先將頭髮最外層的保護層——角質層(毛鱗片,Cuticle)溫和地打開。
-
深入核心(滲透皮質層): 毛鱗片打開後,漂劑中的主要作用成分氧化劑——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俗稱雙氧水)與漂粉便能滲透至頭髮的中心結構,即皮質層(Cortex)。
-
分解色素(移除黑色素): 過氧化氫會與皮質層中的麥拉寧色素發生氧化反應,將其分解並帶走,從而使髮色變淺。
對於亞洲人的深黑髮而言,這個漂色過程並非一步到位,而是會經歷一個漸進的褪色光譜:
黑 → 茶褐色 → 紅褐色 → 橘色 → 黃色 → 淺黃色 → 接近白金色
您想染的目標顏色越淺、越特殊(如灰色、粉紅色、藍色、亞麻色),頭髮就需要被漂到越淺的色階(通常是淺黃色以上),後續的染髮劑才能呈現出乾淨、飽和的色彩。
二、漂髮前必讀:避免失敗的五大關鍵準備
成功的漂髮,一半取決於設計師的技術,另一半則取決於您自身的前置準備。忽略這些重要的事,不僅可能導致漂髮失敗,更會對髮質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1. 與設計師的誠實溝通
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在您接受服務諮詢時,請務必鉅細靡遺地告知設計師您過去所有的染燙歷史,包括:
-
染髮經歷: 曾染過的所有顏色,尤其是黑色、深棕色、紅色等重色。
-
DIY染髮: 是否曾參考youtube影片,在家中使用過市售的泡泡染或染髮膏。
-
燙髮與其他處理: 近期是否燙過捲髮、直髮,或做過其他化學處理。
這些資訊至關重要,因為殘留的人工色素(特別是金屬染料)會造成「卡色」,影響漂淺的均勻度,甚至需要更強的漂劑和更長的處理時間,從而加劇傷害。一位專業的設計師會根據您的髮況與髮量,評估達成目標色所需的時間、費用以及可能的漂髮次數。
2. 提前進行密集養護
請不要在決定漂髮的前一天才開始護髮。建議在預約日期前的至少兩週,就開始進行密集的居家護髮。每次洗髮後使用深層滋潤的修護髮膜,並在吹乾後塗抹護髮產品。健康的髮絲擁有更強韌的結構和充足的水分,能更好地抵禦漂髮過程中的化學衝擊。
3. 漂髮前2-3天不洗頭
這是一個廣為流傳且極為有效的技巧。頭皮自然分泌的油脂會在頭皮表面形成一層天然的保護膜,能有效緩衝漂劑對頭皮的直接刺激,大幅降低在漂髮時的刺痛、搔癢或過敏反應。如果您是油性頭皮,忍不住想清潔,也請僅用溫水沖洗,避免使用洗髮精將這層珍貴的油脂洗掉。
4. 瞭解理想髮色所需的漂髮次數
除非您的髮質極細軟且原生髮色不深,否則想達到淺色或特殊色,極少能一次成功。根據您的原生髮色、髮質粗細以及是否有卡色狀況,可能需要2至3次,甚至更多的漂髮療程。與設計師溝通並建立實際的期望,可以避免失望。
5. 確保頭皮健康與進行皮膚測試
若您的頭皮正處於敏感、有傷口、發炎或有皮膚疾病(如脂漏性皮膚炎)的狀態,請絕對不要進行漂髮。應等待頭皮完全恢復健康後再說。同時,可請設計師為您進行小範圍的皮膚敏感測試,確保您對產品不會有嚴重的不良反應。
三、漂髮的優缺點分析
在下定決心前,客觀地評估漂髮的利與弊是必要的。
漂髮的優點 |
漂髮的缺點 |
---|---|
顏色選擇極大化:解鎖所有淺色與特殊色系,實現夢想髮色。 |
髮質必然受損:化學過程會破壞頭髮結構,導致乾燥、毛躁。 |
髮型設計更具層次感:可搭配手刷染、光線染等技巧,創造立體線條感。 |
褪色速度快:漂後頭髮呈多孔性狀態,色素易進也易出,需勤勞補色。 |
挑戰漸層與個性造型:即使長出新生黑髮,也能設計成自然的漸層效果。 |
漂後不易燙髮:髮芯結構變脆弱,難以支撐燙髮所需的彈性與捲度。 |
白髮在褪色後較不突兀:當頭髮褪至淺色,新長出的白髮與染後髮色對比小。 |
需要投入更多護理成本:護色/矯色洗髮精、髮膜、護髮油等成為必需品。 |
四、漂後護理全攻略:鎖住顏色,留住髮質
漂頭髮後的護理,是決定您新髮色美麗壽命與髮質健康度的決勝關鍵。請將以下守則視為您的護髮聖經。
1. 黃金48小時
漂染後的48小時內,請絕對不要洗頭。這段時間能讓毛鱗片更穩定地閉合,幫助色素粒子在髮絲內穩定下來,是延長髮色的第一步。
2. 洗護產品的精準選擇
-
護色/鎖色洗髮精 (Color-Safe Shampoo):日常清潔請務必使用專為染後髮質設計的護色洗髮水。它們的清潔力較溫和,且多為弱酸性,有助於維持毛鱗片閉合,減緩色素流失。請避免使用含有硫酸鹽(Sulfates)成分的深層清潔型洗髮精。
-
矯色洗髮精 (Purple/Blue Shampoo):如果您染的是白金色調、銀灰、亞麻色等冷色調,矯色洗髮精是您的必備品。它含有紫色或藍色色素,能運用色彩學中的互補色原理,中和頭髮中會讓髮色顯黃、顯橘的「黃銅色調」,建議每週使用1-2次以維持漂亮的色澤。
-
補色洗髮精 (Color-Depositing Shampoo):如果您染的是粉紅色、薰衣草紫、紅色調或天空藍等鮮豔色彩,補色洗髮精能為您在每次洗髮時補充少量色素,有效延緩褪色,讓髮色更持久。
3. 日常習慣的關鍵調整
-
降低洗髮頻率:水是造成褪色的最大元兇。請盡量延長洗頭的間隔,若感覺頭皮出油,可使用乾洗髮應急。
-
水溫是關鍵:務必使用溫水或冷水洗頭。熱水會使毛鱗片張開,加速色素流失,並帶走更多髮絲內的水分和油脂,使頭髮更乾枯。
-
溫柔對待濕髮:漂後的濕髮極度脆弱,摩擦和拉扯是斷髮的主因。洗後請用毛巾以「按壓」方式吸乾水分,切勿粗暴搓揉。梳理濕髮時,務必使用寬齒梳,從髮尾開始輕柔地向上梳開。
-
遠離熱傷害:盡可能減少電棒、離子夾等熱工具的使用。若必須使用,請務必先在全髮塗抹抗熱噴霧,並將溫度設定在最低的有效範圍。
-
定期修剪髮尾:每6-8週修剪一次髮尾,可以剪掉已經分岔、壞死的部位,防止其繼續向上斷裂,維持頭髮的整體質感。
-
避免海水與泳池:海水中的鹽分和泳池中的氯,都會嚴重侵害髮質並快速剝離顏色。若無法避免,下水前可先用清水沖濕頭髮並塗上免沖洗護髮素,形成保護層,結束後立刻徹底沖洗乾淨。
4. 深層滋養與保濕
-
護髮膜 (Hair Masks):漂後頭髮同時缺乏水分和蛋白質。建議每週至少進行一次深層護髮,並可交替使用「保濕型」與「蛋白質修護型」的髮膜,為髮絲補充所需養分。
-
免沖洗護髮品 (Leave-in Conditioners/Oils):這是每日的基礎保養。在吹髮前、出門前使用,能鎖住水分、撫平毛躁、隔絕部分環境傷害,形成一道隱形的防護罩。
常見問題 (FAQ)
Q1: 漂過的頭髮真的完全不能燙髮嗎?
A: 基本上非常不建議。 漂髮已嚴重破壞了頭髮內部支撐捲度的蛋白質結構(二硫鍵),若再進行燙髮,很高機率會得到一頭沒有彈性、極度毛躁,甚至在極端情況下如玉米鬚般「熔毀」的頭髮。反之,先燙後漂,漂劑也會將剛燙好的捲度拉直。專業且負責的設計師通常會拒絕為嚴重漂過的頭髮進行燙髮。
Q2: 如果我只想漂一次,可以染什麼顏色?
A: 這取決於您的原生髮況。對於典型的亞洲深黑髮,漂一次大約能達到橘色或黃橘色的程度。這個底色適合染上暖色調的髮色,例如:帶橘的暖棕色、巧克力色、楓葉紅色、或是不需極淺底色的霧感深棕色。但無法達成粉紅色、灰色、藍色等需要乾淨淺金底色的髮色。
Q3: 為什麼漂髮後顏色褪得這麼快?
A: 您可以想像漂頭髮的髮絲就像一根充滿孔洞的吸管。漂髮過程移除了內部的黑色素,留下了許多「空洞」。這些空洞讓染料色素很容易進入,但也讓它們在每次洗髮時同樣容易地流失出去。這就是漂後頭髮「多孔性」(porosity)增加的結果。簡單一句話,就是門戶大開,鎖不住顏色。
Q4: 我以前染過黑色或用過開架泡泡染,真的會影響漂髮嗎?
A: 絕對會,而且影響非常大。 這就是專業術語中的「卡色」。市售的深色染劑(尤其是黑色)常含有難以移除的重金屬色素,它們會頑固地附著在髮絲中。在漂髮劑作用時,無法均勻地將這些色素移除,便會導致髮色呈現一塊一塊的橘、紅斑塊,極不均勻,且需要更多次的漂髮才能處理,對髮質的傷害也更大。因此,誠實告知染髮史至關重要。
總結
漂頭髮是一趟需要投入心力、時間與金錢的旅程,它不僅僅是髮色的改變,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調整。從漂前的謹慎評估與準備,到漂後持之以恆的細心呵護,每一個環節都缺一不可。
然而,這份努力絕對是值得的。當您充分理解並遵循正確的觀念與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傷害,讓您在享受繽紛髮色所帶來的美好與自信時,依然能擁有一頭令人稱羨的柔順秀髮。準備好了嗎?勇敢地去探索屬於您的色彩世界吧!